大概每位家长,都对孩子体重有种迷之关注吧……只要有孩子的地方,那就少不了体重的“比试”,好像谁家娃更肉就更厉害,谁家孩子瘦就是没养好似的。但孩子胖嘟嘟的,小嘴吃个不停,不一定是件好事。
01
可能你压根没想到
宝宝肥胖的这些危害
很多家长都觉得孩子小时候胖没关系,长大了自然就会瘦。真的会这样吗?世界卫生组织对儿童期肥胖与成年后肥胖的关系进行研究,发现6岁以前肥胖的儿童,大约有25%可能成年后超重;当肥胖持续到青春期,成年肥胖的危险性就增加到75%。
儿童期肥胖多为脂肪细胞增多(脂肪细胞的数量可不会自动减少哦),这种肥胖比脂肪细胞体积增大型肥胖更为难治。简单理解就是,小时候很胖,即使长大瘦了下来,很容易导致再胖。
美国有档真人秀《超级减肥王》,参赛选手都属于严重肥胖人士。减掉最大比例体重的冠军,可获得25万美元奖金。15季冠军蕾切尔减掉了59.6%的体重,直接把自己从“肥胖”变成了“过轻”。
美国糖尿病、消化与肾脏疾病研究所凯文·霍尔的团队在《肥胖》期刊上发表了论文。他们取得了2009年第8季14名选手的许可,追踪研究他们6年,得出了令人伤心的结论——
这些选手千辛万苦减下的肉,绝大部分又长了回来。6年后,14人里只有1个人成功保住了减肥成果,其他人全部复胖,有些人甚至比参赛前更胖。一日为胖子,终身为胖子,迅速瘦下来,还是“瘦胖子”。
除了瘦不下来,孩子肥胖还可能带来这些:
成年后的各种健康问题
童年超重的孩子可能会较早患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体内多余的脂肪还会在肝脏内堆积,形成非酒精性脂肪肝。肥胖是儿童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最主要的危险因素,单纯性肥胖对儿童的肝功能和脂肪代谢等均造成危害,并随肥胖程度逐渐增加。
蛀牙
为什么对糖果饮料严防死守,娃还是蛀牙了呢?问题可能出在孩子停不下来的吃吃吃上。含有糖或淀粉的食物在被细菌分解后,都会产生酸性物质侵害牙釉质,继而引起蛀牙。比如:水果、饼干面包、谷物等。一天到晚不停嘴的孩子,牙齿长时间被浸泡在食物中,不蛀掉才怪啊。
影响儿童的心理健康
肥胖的孩子,可能会被同伴取侮辱性的外号(小胖子),自尊心易受伤,产生自卑、抑郁、不自信的心理。还可能因为体型臃肿,动作相对不灵活,在集体活动中采取退缩或回避的态度。越胖越不爱动,越不爱动就越容易发胖。
02
孩子体重多少才算标准?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给出的儿童生长标准——体重与年龄表可见:
▲男宝
▲女宝
部分妈妈可能不知道怎么看,给大家举个例子:
比如一个3岁的男宝,体重14kg
横向年龄处对应3的地方画一条虚线向上,竖向体重处对应14的位置画一条虚线向右,看两者交汇的点,约为14.5kg。落在绿线和红线之间,即为健康。红线和黑线之间为轻度肥胖(消瘦),黑线外为中/重度肥胖(消瘦)。
还可以根据孩子年龄计算体重是否标准:
6个月以内的宝宝:标准体重(千克)=出生体重(千克)+月龄×0.6
7~23个月的宝宝:标准体重(千克)=出生体重(千克)+月龄×0.5
2~7岁的宝宝:标准体重(千克)=年龄×2+8
一般来说,以同性别、同年龄为参照人群,当宝宝的体重在一般标准体重±标准体重×10%以内的体重范围都称为正常体重。
超过“标准体重+标准体重×20%”就是轻度肥胖,超过“标准体重+标准体重×50%”就是重度肥胖。
低于“标准体重-标准体重×15%”就是轻度消瘦,低于“标准体重-标准体重×25%”就是重度消瘦。
定期测量体重和身高,对早期发现宝宝超重和肥胖非常有效。当宝宝每个月体重和身高的增长远高于以上的估算值时,就应该注意超重、肥胖的问题了,要积极寻找原因,而不能等到宝宝真正超重、肥胖以后再补救。
03
如何预防宝宝肥胖超重?
长身体的时候确实需要的能量和各类营养素含量比较高,但也应注意能量摄入与能量消耗的平衡,避免过度肥胖。
规律就餐。
每天安排3次正餐,2~3次加餐。加餐以水果、奶类为主,搭配少量面点。正餐和加餐时间之外,尽量禁止零食 。
避免过度喂食。
孩子吃饱后不想吃时,不要填鸭式强迫孩子吃,这样就导致孩子胃容量增大,饮食量增加,营养过剩。
营养搭配,均衡饮食。
除了谷物、奶制品,还有肉蛋禽鱼、颜色鲜艳的果蔬、豆类等也是要保证摄入量的。各种膳食营养素的摄入量都应选定在合理范围内。
多带娃去户外运动。
除了给孩子定时定量吃东西,多带娃去户外活动活动吧。一方面转移孩子对吃的注意力。另一方面,多跑跑跳跳,让胖宝宝动起来,把多余的热量消耗掉,运动能力也上去了。
总之,不要盲目追求宝宝的体重,总是招呼孩子吃这吃那的。即使孩子看起来瘦,只要体重是标准的就好了。健康最重要!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