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普洱古树茶、山头茶等“古纯”概念茶的崛起,各种炒作随之而来。普洱茶也逐渐显露出一些乱象,很多消费者不解:若是遇到了古树茶,该如何去鉴别真伪?市场上常见的普洱古树茶的作假方式有哪些?
笔者和业内人士总结出五种较为常见的古树茶作假方式,即原料作假、产地作假、年份作假、品牌作假和工艺作假五种。
原料作假
大小树混采冒充古树茶
普洱茶界,近年来关于普洱茶“纯料”与“拼配”,两者的争议颇多。就普洱茶“拼配”来讲,其目的或“拼配”的初衷,是取“长”补“短”,以成“茶”之美。
但随着名山茶的兴起,普洱茶之“拼配”渐成普洱茶之“搭配”,茶的“拼配”之法也就成了普洱茶各家制法的“混搭”之技,渐失传统普洱茶时代的“拼配”之美、“拼配”之科学。
加之近年来,普洱茶原产地价格与产量的透明化,在云南普洱茶原产地的各大山头茶体系中,其下的名村、名寨的古树茶产量低,茶企用料大,普洱茶原料古树茶晒青茶呈供不应求之势,远远满足不了茶企用料的量。于是,以非古树茶冒充古树茶便成了某些品牌茶企惯用的造假手段与方法,以此降低生产、制作普洱古树茶的成本。
纯台地茶冒充古树茶
据相关数据显示,就云南的古茶树种植面积(栽培型古茶树)占比还不到云茶种植面积的百分之五,这也就是普洱茶消费圈茶友疑惑的问题:“云南的台地茶去哪儿了?”
除去一部分用于制作非普洱茶制品的消耗和普洱茶熟茶的生产与制作,在普洱茶界内,以台地茶冒充古树茶,也是最为司空见惯之事了。
古树秋茶冒充古树春茶
众所周知,一年四季中,论茶的滋味与口感,尤以春茶的滋味最佳,秋茶为次。因为春茶有着如此好滋味,且春茶受数量及其季节所限,所以奇货可居的春茶必然价高。在普洱茶界内,一些受到利益驱使的不良商家,也不免会以次充好,动了用秋茶冒充春茶的念头。
非茶类冒充古树茶
除了上述三种有关古树茶原料造假的手段方法外,还有一种更为恶劣的造假手法,就是以非茶充当古树茶。即采用非茶树,也就是其他树种上形状类似茶叶的树叶,进行人为“加工”,所生产出的类似茶品的产品。
就上述分析可见,每一个小产区的茶叶产量是有限度的。所以,为了能够牟取暴利,不良商家会把非茶类人为加工为茶类进行售卖,也不是新鲜事了!
产地作假
在普洱茶名山茶体系中,在勐海茶区“名气”要数老班章,易武茶区如帕扎河的“薄荷塘”,刮风寨的“茶王树”,丁家寨的“弯弓”,以及麻黑、落水洞等小众茶产区,临沧茶区的“冰岛”茶,等等。以上提及的这些名山茶,价居普洱茶山头茶前列。
谙熟普洱茶行业的人士皆知,比如新班章与老班章两地相距不远,在早期的茶价上,新班章普洱茶的价格远不及老班章普洱茶的天价,两者的价格可谓是天壤之别!因此,有一部分新班章茶冒充老班章普洱茶,这就是目前普洱茶界暗存的“名气”效应。
年份作假
普洱茶之“古树茶”的概念,是在2007年普洱茶行业“崩盘”后于2009年提出的。换句话说,在2007年之前的普洱茶制品,乃至在现今普洱茶老茶界内,并无古树茶一说。有部分涉及普洱老茶经营的茶企,或是为了一时利益的缘故,采用提前“陈化”之手段与方法将新茶做旧,充当老茶售卖。
品牌作假
品牌作假,花样百出!有买就有卖,所以无对错,只有相对而言!最终都只为了一个目的:能够多卖出一些自家茶品。
工艺作假
为了使普洱茶香味浓郁,汤色红亮,增加卖相,在加工工艺上则会采用烘青工艺,用红茶制作的工艺去制作普洱茶。而且采用此种加工工艺制作出来的茶品,新茶时期的品饮价值,如口感、滋味较上乘者,品质也不一定很差。其中,采用烘青制作出来的茶品,新茶入口很香,却不能长期储存,而且过些年月其品质逐渐下降。采用红茶工艺制作的茶品,则茶汤颜色很漂亮(因鲜叶采摘后未按照正常时间杀青,而是待叶梗叶片大面积发红才杀青),可香气口感的转化,却明显不如传统普洱茶工艺所制茶品。
古树茶“品质”鉴别
古树茶品质的鉴别判断,建议按照茶叶传统的审评方法,即“五因子”或“八因子”审评法。
茶叶审评项目一般分为:外形、汤色、香气、滋味和叶底等五因子。若将“五因子”的外形审评以细化,即为“八因子”审评法,即条索(含嫩度)、色泽、整碎度、净度和汤色、香气、滋味、叶底。
一款茶品的品质优劣特征,可以通过“五因子”或“八因子”审评方法来加以断论;同样地,古树茶是否是“冒牌货”,也可通过茶叶审评来考究。
来源:茶周刊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