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再回首|循证医学过时了吗?

再回首|循证医学过时了吗?

来源:泰然健康网 时间:2024年12月06日 14:48

本文由“无痛分娩中国行”授权转载

循证医学(evidence based medicine/practice)听起来有点深不可测。即使在当今,随机问一个医护人员:“什么是循证医学?” 答案多少是茫然的。更多的回答是,真不知道是什么。

1999年我转到密歇根大学医学中心麻醉科继续做住院医生的时候,科室里按照惯例给了新人一个大盒子,里面装的都是一些非常著名的砖头大部:《Miller麻醉学》两部一套,《小米勒麻醉学》(米勒麻醉学的简写版),《Morgan-Mikhail(摩根)临床麻醉学》,《Stoelting麻醉与并存疾病》,《Smith小儿麻醉学》,《Kaplan心脏麻醉学》,《Chestnut产科麻醉学理论与实践》,和一本ICU的书。2001年到了西北大学工作的时候,却发现这里的住院医生除上述书籍外,还发一本《循证临床麻醉学》(Evidence-Based Practice of Anesthesiology)。并且,要求由主治医师带领着学习讨论,一个月一章。

读着学着,我这初学兼任领学的着了迷,有了想法,觉得应将这么好的书介绍给国内同行。2005年前后,通过人民卫生出版社网页上的电话号码,从总机到分机,最后找到了姬放主编,越洋说明来历,把循证医学说一通。居然,把主编说服了!或许是那个时期,循证医学这个词比较新,大量的书都是讲如何做循证医学,却没有一本用循证医学的思维写成的书。

万事开头难!原先计划由国内医生翻译,国外华人医生校对。可国内翻译初稿到手后发现,书稿只是汉字的堆积,大部分内容词不达意,比起现今的机器翻译更惨不忍睹。要让对循证医学了解甚少、习惯于读统编教材的国内同行阅读起来,可能不亚于读部天书!

重新翻译时遇到了新的困难:美国华裔医生对许多中文名词不熟悉,比如,statistic power, odd ratio等;英文和中文混用,语序颠倒,中文表达不流畅;很多早期出国的华人就没有接触过个人计算机,不会中文输入,只好临阵磨枪;此外很多医生都是刚刚立足脚跟,拼命工作,养家糊口是第一优先,写书只能挤有限的业余时间。这不,翻译全书花了2年,比计划多了一倍的时间。我也不得不请求本书的主编Lee Fleisher教授,将英文第二版的出版日期推迟,以免出现中文版第一版比英文第二版还要滞后的尴尬局面。2007年终于完成了《循证临床麻醉学》第一版的翻译出版[1]。

接着又开始了第二版的翻译,这回全国撒网,都是名家教授。那一边的大咖们手下的小字辈云集,冠师傅之名尽力而为之;这一边的我们翻译与校对,逐字逐句推敲遣词造句,劳心费神于是与非的判断。凭众人之力,将第二版的翻译出版时间缩短了一半。有意思的是,出版在即,有位专家琢磨着为什么叫“循证”而不是“寻证”?

在出版了第二版《循证临床麻醉学》后[2],我和一同参与两本书翻译的骨干、同届住院医师同学彭勇刚医生合计撰写一本《临床麻醉学热点-心血管问题剖析》[3]。其实,这本书原名为《循证临床心血管麻醉学》,最后确定书名的时候,被告知,书名一旦有了“循证”,可能会变成“负面广告”。但最终还是讨价还价地在每章栏目(临床背景、文献循证、争议焦点、专家意见、作者建议)中保留了“文献循证”的次标题。当时分不清这是主编的意图,还是出版社的指示。

 

后来多次听到“循证医学过时了”的论调,还听说中国麻醉界大咖去美国麻醉科医师学会上,当着世界各国麻醉界,振振有词地举例说明,循证医学有很多缺点,言下之意,我们不走这条道。看来“循证医学”这个外来的“新生事物”,并不受国人待见,难以融入“主方加减”的体系中。

让人纳闷的是,人们在“循证医学过时了”的观念大行其道的浪潮中,点击《xxx指南》的热度并没有降低。是不是把《指南》当作《专家共识》来读了?当大多数医护人员还没有明白什么是循证医学,专家没有搞清楚循证与寻证的区别的时候,越来越趋于完善的循证医学尚未进入国门就被视为过时,这些情形实在令人费解。

2015年《医脉通》有过一篇文章 “精准医学来了,循证医学‘过时了’吗?” 从临床医疗角度比较客观地讨论了这个问题[4]。循证医学的主要部分强调了规范医疗,诊治中的共性,质量的控制,而精准医学强调的则为诊治中的个性问题。在产房里,大多数低危产妇的分娩镇痛问题多为前者,而高危产妇,尤其伴有心脏病的,诊疗计划包括分娩镇痛的具体方案就是“精准医学”,或者说是循证医学的人群细化。其实,二者的目的并没有冲突,只是强调的重点不一,实为互补。

我们一直期待一种细菌感染出现一种表现;一个抗生素对付一个细菌;一个抗癌药对付一种癌症;遗传性疾病能找到特异性基因组......,用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的“精准”医疗思维,我们看到曙光了吗?

 

什么是“循证医学”呢?简单说,就是用证据数据讲道理的医学。

那么非循证医学就不讲理了吗?怎么不讲理了?我们一直使用着、沿用着专家论、推论(病理生理学)、经验论的思维方式指导着临床实践。经验论和专家论,在现代医学许多情况下都站不住脚,只是在缺乏证据的情况下的一个替补,不是首先采用的方法。而且,是通过共识减少两者的主观性[致产房│产科麻醉临床指南是如何写成的?]。统计学上,这两类都面临着严重的观察者偏倚(observer bias),获得的结论并不是前因后果,往往只是相关性的关系[5],有时连这一层关系都没有。

致产房┃产科麻醉临床指南是如何写成的?

点击题目,即可查阅全文

至于通过病理生理学的推论问题,由于机体组织系统功能的复杂性,个体差异性,药代动力学在各相关器官组织之间功能状态不同,很难将病理生理学的概念像数学公式一样来计算推论。

在太平洋的一边,循证医学方兴未艾,很多临床常用的介入药物和做法都被有力的临床研究证据淘汰。举例来说,当年在做住院医师时候,规定产妇腰麻后血压下降不能首选苯甲肾上腺素,后来发现这只是基于建立在绵羊子宫动脉口径大小的动物实验,现在看来只是由一个生理学实验结果推论出来的,而不是根据临床上看到的胎儿临床参数的变化。苯甲肾上腺素现在已经变成了产妇升血压的首选药物;子痫前期产妇剖宫产忌用腰麻这个经验论的产物也被推翻了;宫口小于3厘米不能做分娩镇痛这个专家论/经验论的产物也同样如此;曾备受产科推崇、用于预防早产的硫酸镁长期疗法,也成为了历史。

有些建议至今还没有获得一级临床研究证据,比如妊娠20周后需要子宫左倾位,产程中禁食禁饮等[6],我们该如何做呢?危险性确实存在,这不是单凭你我想像,或者任凭拍拍脑袋就可以随口附议的那种“百家争鸣”,而是需要临床证据。进一步的研究需要缩小和锁定高危人群。

在太平洋的另一边,会上或会下,公开或私下,是不是常常听到下面这些话:

“医院没有苯甲肾上腺素,用‘差不多’的多巴胺代替?”

“我就没有见过误吸死人的,不吃怎么有力气生孩子?”

“主任说了,宫口不开到3厘米,我们不做分娩镇痛!”

“第二产程感觉不到宫缩痛,怎么会向下使劲生出孩子来!”

“骨盆出口径那么小,小孩怎么出得来?”

“分娩镇痛会引起子宫、膀胱平滑肌乏力”

......

 

循证医学以数据说话,是哪些数据呢?

这些数据以1)并发症、死亡率,2)患者满意度,3)医疗效率为参照物,经过大量临床试验研究,印证或“反推”出来合理的临床介入,包括治疗和诊断手段,以此奠定循证医学的基础。循证医学的实质是建立起一个完整的衡量是非的临床思维体系,换句话说,我们临床工作者从此有把标尺了,选择临床举措有根有据,有章可循:安全、有效、经济实惠。不然,我们凭什么推翻了上述很多传统的做法和药物?我们凭什么说这比那好呢?

对于普遍存在、高发生率的问题,高水平的证据较容易获得,通过典型的荟萃分析总结以往高质量的文献,制定专业的临床指南。对于低发生率、罕见概率的事件,循证医学并非力所不及,只是所得到的证据水平不高而已。通过大数据和横向数据分析,很多问题也可一一攻克。也就是说,没有循证医学能不能的问题,只有循证医学证据水平高低的问题。比如对于麻醉界棘手的局麻药全身中毒、恶性高热,产科界闻之色变的妊娠类过敏反应综合征(原名:羊水栓塞)等这类发生率小于万分之一的临床问题,用于指导临床实践的是比较低级的临床研究证据,包括专家共识,数据库或病案系列研究等。前面提到的禁食问题和子宫左斜位就是这类问题的两个例子。归根结底,循证的目的是将我们的主观性最大化地降低。

一言堂的专家论或个体的经验论所产生的误导性是不知不觉的。在我从医的40多年中,有几件事对我影响颇深,记忆犹新:

第一个临床轮转时,妇产科中一位产妇死于妊娠类过敏反应综合征,使我对这一罕见病症的临床表现和诊治有了感性认知,难以忘怀[7]。但其临床发生率其实非常低;

一天当班有6对双胞胎,其中4对是龙凤胎,这一现象使我对统计学上的抽样误差和研究样本计算的理解加深。这天的现象并不意味着龙凤胎多于单卵双胎;

抢救成功的妊娠类过敏反应综合征患者的小孩是个巨颅症,让我一直纠结二者有没有因果关系;

一个分娩镇痛不全产妇中转剖宫产后,硬膜外麻醉无效,上全麻时又是困难气道,插不进气管导管,也不能实施面罩通气,这一经历使我领悟出,全程无痛是监测硬膜外导管功能良好的标志;

有一次在值班的6个小时内,做了3个即刻剖宫产+7个紧急剖宫产手术,虽说惊出一身身的冷汗,还是经受住了考验。庆幸的是,这种繁忙惊险程度的产科麻醉当班并不常见,在统计学上只是小概率。结果也是,同事中没有一个有这种经历的;

面对子痫前期急性左心衰和脑部病变产妇,自己发起了生涯中唯一一次即刻剖宫产,对此症之凶险有了进一步认识[大会诊│华山论道~"先救命"PK"先看病"]。

大会诊┃华山论道~"先救命"PK"先看病"

点击题目,即可查阅全文

每一个医护人员或多或少会有些“被蛇咬”的临床往事,不可避免地有“看到绳子”后的联想,或多或少影响自己往后的临床实践,掺杂着观察者偏倚。我以前的同事,也是中国行的骨干力量辛迪·黄医生,曾接受利多卡因腰麻,亲身经历了短暂性神经症候群(transient neurologic symptoms,TNS),她却没有归咎于利多卡因的选择。在客观地查阅了当年有限的文献后还是认为,使用布比卡因也会出现短暂性神经症候群,但因为该药没有利多卡因悠久,TNS比例不高,导致出现检测偏倚(detect bias)的假象。尽管她当时得出了现在看来不正确的结论[8],但她客观看待问题的态度令人称道。

处于当今网络发达、信息爆炸的时代,尤其是有了自媒体后,小道消息比正道还传得快而广。有人认为分娩镇痛中的那点阿片类药物会影响小孩出生后一辈子,近年来有人将无痛分娩与自闭症挂上钩,如果某一天有人将无痛分娩与肥胖症扯上关联也不足为奇。再说疫苗,有人接种后出现过敏反应,在我们的认知范围内是预料之事,可以坦然接受;当出现了面瘫、格林-巴利综合征、甚至死亡这样的罕见事件,这真的是由接种疫苗所致的吗?怎么辨别是非真伪呢?我们要做的是,了解这些严重疾患在普通人群的发生率,将其与接种疫苗的人群做个比较,如果不高于甚至低于普通人群,那么接种疫苗与面瘫、格林-巴利综合征、死亡之间不一定是因果关系[9]。在真相大白之前,任何的人云亦云只会混淆视听。在这个年代,学点统计学,使用统计学的思维方式,不失为一种防止受骗上当的好方法。

所幸我们医学界早已做好了准备,不仅仅提出了循证医学的概念,还注意到了证据的确凿程度,并以此逐渐完善了临床指南。也有的临床指南融入了个人经验和专家观点,给出指导性的意见和建议,以此解决很多方面证据缺失或偏低的问题。专家共识多具主观性,据此制定临床规范时应尽量限制在最小范围[致产房│产科麻醉临床指南是如何写成的?]。

致产房┃产科麻醉临床指南是如何写成的?

点击题目,即可查阅全文

 

我们医护人员现在明白了吗?循证医学犹如日常生活中使用的尺子,只要存在着不同的医药、不同的诊疗,存在着任何需要比较或衡量的差异,那么它就一直会沿用下去。这就是现实,无论我们是否做好了准备,或接受或排斥。我们得好好武装一下自己的脑袋,一为进步,二为不落伍,三为防老年痴呆。为此,无痛分娩中国行开辟了《文荟谭》专栏,通过导读与精读,一是学方法,二是学习知识,三是学会做科研。

此外,本文辛迪·黄医生的故事是否有所启迪?当我们经历或面对不良临床现象时,是否也可以像她一样客观冷静地去分析看待?

不希望大家把新名词当作医疗界的时尚产品。近些年出现的循证医学、精准医学、转换医学等,只是不同的医学思维方法,均已成为西方医学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后起的西方医学并未淘汰传统中医,上述新兴的医学思维概念更不会相互取代。固步自封故不可取,而不求甚解地猎奇也非良策。

当然更不希望将知识舍取挂上政治色彩,或是“颜色”标记,或以国界划线,或者非黑即白。纯粹的医学无需跟风或站队。

 

中国在4000年前的商朝就有度量衡,明白凡事都得有个标准或尺度。同理,衡量医疗举措好坏也需要根“尺子”,那就是:循证医学!更何况,在中国的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高速列车时代,那辆”经验论-推论-专家论“的三”论/轮“车怎么能赶上趟呢?

参考资料

1

胡灵群, 周大春. 循证临床麻醉学 1st Ed.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7.

2

胡灵群, 刘仁玉, 杭燕南, 周大春. 循证临床麻醉学 2nd Ed.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0.

3

李立环, 彭勇刚, 刘虹, 刘恒意, 胡灵群. 临床麻醉学热点 - 心血管问题剖析.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14.

4

医脉通:精准医学来了,循证医学‘过时了’吗?, Accessed on Feb. 02, 2021. https://news.medlive.cn/cancer/info-progress/show-88684_53.html

5

胡灵群. 再回首┃解惑“相关性”:我们扯上了什么关系?J NPLD-GHI. 2019; 6:15.

6

胡灵群. 再回首|产妇大吃大喝,咋办?J NPLD-GHI. 2020;7:7.

7

胡灵群. 再回首┃我与浙医大的缘份. J NPLD-GHI. 2019; 6:9.

8

Forget P, Borovac JA, Thackeray EM, Pace NL. Transient neurological symptoms (TNS) following spinal anaesthesia with lidocaine versus other local anaesthetics in adult surgical patients: a network meta‐analysis. Cochrane Database of Systematic Reviews. 2019(12).

9

CDC: Ensuring the Safety of COVID-19 Vaccines in the United States, Jan 29, 2021, Accessed on Jan 31, 2021. https://www.cdc.gov/coronavirus/2019-ncov/vaccines/safety.htm

相关知识

《中国儿童食物过敏循证指南》正式发布
减肥把胸减小了,回到原来体重回长回去吗
接种第二针新冠疫苗需要带身份证吗 打新冠疫苗没带身份证需要回去拿吗?
特朗普首次回应暴瘦:减了18斤,太忙没时间吃饭
散寒化湿颗粒与新冠神药Paxlovid头对头研究引关注,中医药取得全球关注的循证医学证据
正常分娩过程中陪产问题的循证护理
健康管理师证书取消了?别再考这个了
科学运动,您做对了吗
中医健康管理师证好考吗
第一版循证的儿童成长里程碑发布,推荐每位家长收藏

网址: 再回首|循证医学过时了吗? https://www.trfsz.com/newsview315772.html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