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绿茶制作技艺(碧螺春制作技艺)

绿茶制作技艺(碧螺春制作技艺)

来源:泰然健康网 时间:2024年12月06日 21:06

据地方史记载,苏州种茶始于两晋南北朝。 [1]

唐代陆羽《茶经》有茶叶出自“长洲县(今苏州市)洞庭山”的记述。 [1]

唐至德二年(757年)三月,陆羽与诗人刘长卿在太湖西山考察茶事,经水月寺采茶品茶。陆羽好友诗僧晈然慕名来访,写下了《访陆处士羽》诗。自此,水月坞的水月茶(小青茶)俗称“吓煞人香”渐闻名于世。小青茶在唐宋两代均列为贡茶。 [7]

北宋朱长文《吴郡图经续记》记载:“洞庭出美茶,旧入为贡……” [7]

明代张源《茶录》曾对碧螺春茶的采摘、挑选和炒制等做了详细的记录。 [8]

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四月,康熙南巡到浙江回京,经苏州东山,江苏巡抚宋荦以洞庭“吓煞人香”茶进献,康熙饮后大加赞赏,但觉其名太俗,因其茶“清汤碧绿,外形如螺,采制早春”而赐名为“碧螺春”。自此,碧螺春茶每年进贡朝廷,名扬天下。 [7]

碧螺春茶园

碧螺春茶产于苏州太湖的洞庭东山、西山。碧螺春茶采摘时间很短,一般从春分开始,谷雨前后结束,大约也就只有不到一个月的采摘时间,以春分至清明采制的明前茶品质最为名贵。 [1] [8]

碧螺春茶的优良品质得益于当地手工采茶、手工拣茶、手工炒制等传统技艺的坚守和传承。经传统采制方法制成的洞庭山碧螺春具有“条索纤细,卷曲成螺,茸毛遍体,银绿隐翠”之外形及“汤色碧绿,清香高雅,入口爽甜,回味无穷”之内质,以“形美、色艳、香浓、味醇”四绝闻名中外,有“一嫩(芽)三鲜(色、香、味)”之称。 [1] [8]

种植采摘

碧螺春

碧螺春茶在采摘的过程中通常以一芽一叶为标准,从初展芽头开采,采摘细嫩茶树鲜叶。有三大特点:一是摘得早,二是采得嫩,三是拣得净。每年春分前后开采,谷雨前后结束,以春分至清明采制的明前茶品质最为名贵。通常采一芽一叶初展,芽长1.6~2.0厘米的原料,叶形卷如雀舌,称之为“雀舌”,炒制500克高级碧螺春约需采6.8~7.4万颗芽头,历史上曾有500克干茶达到9万颗左右芽头。 [8-9]

碧螺春茶采回的芽叶必须及时进行精心拣剔,剔去鱼叶和不符标准的芽叶,保持芽叶匀整一致。通常拣剔一公斤芽叶,需费工2~4小时。其实,芽叶拣剔过程也是鲜叶摊放过程,可促使内含物轻度氧化,有利于品质的形成。一般5~9时采,9~15时拣剔,15时~晚上炒制,做到当天采摘,当天炒制,不炒隔夜茶。 [9]

加工方法

碧螺春

碧螺春茶大都采用手工方法炒制,其工艺过程是杀青、炒揉、搓团、培干,这些工序在同一锅内一气呵成。其炒制特点可以总结为:“手不离茶,茶不离锅,揉中带炒,炒中有揉,炒揉结合,连续操作,起锅即成”。

(1)杀青:当锅温达到200°C左右时,将茶叶投入锅中,以抖为主,双手翻炒3~5分钟,做到捞净、抖散、杀匀、杀透、无红梗无红叶、无烟焦叶。

(2)揉捻:要求锅温70°C以上,采用抖、炒、揉三种手法交替进行,边抖,边炒,边揉,随着茶叶水分的减少,条索逐渐形成。炒时手握茶叶松紧应适度。太松不利紧条,太紧茶叶溢出,易在锅面上结“锅巴”,产生烟焦味,使茶叶色泽发黑,茶条断碎,茸毛脆落。

(3)搓团:当茶叶达六七成干时,大约在15分钟后,锅温在50~60°C时开始搓团。

(4)显毫:边炒边用双手用力地将全部茶叶揉搓成数个小团,不时抖散,反复多次,搓至条形卷曲,茸毫显露。

(5)烘干:锅温约30~40°C,且当达叶达八成干左右时,采用轻揉、轻炒手法,达到固定形状,蒸发水分的目的。当九成干左右时,起锅将茶叶摊放在桑皮纸上,连纸放在锅上文火烘至足干。全程约为40分钟左右。 [9]

传承价值

碧螺春

碧螺春茶采回的芽叶必须及时进行精心拣剔,剔去鱼叶和不符标准的芽叶,炒制一斤碧螺春需要使用7万颗芽头,如果是特别名贵的碧螺春,有时候还能达到9万颗左右芽头,是名副其实的工夫茶。 [8]

碧螺春茶的炒制包括高温杀青、低温揉捻、搓团显毫、文火干燥等过程,这些传统的手工炒茶技艺蕴含了当地人对自然的尊重、对茶性了解、对品质的追求。 [8]

传承状况

由于传统碧螺春制作技艺主要形式是依靠手工制茶,在传承过程中,表现出一定的局限性。一是制茶师傅个体差异导致茶叶成品的品质参差不齐,从而影响茶叶品质的稳定;二是手工制茶杀青过程中对杀青温度高低的掌握、揉捻程度轻重的衡量都没法做到量化规范。另外,据统计,太湖东、西山有茶农17000多户,平均年龄超过40岁,懂得炒制碧螺春的人年纪更大,年轻的本地炒茶工寥寥无几,年轻人都不愿意从事炒茶工作,碧螺春制作技艺的传承后继乏力。 [11]

传承人物

施跃文

施跃文,男,汉族,1967年10月出生,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申报地区: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项目名称:绿茶制作技艺(碧螺春制作技艺)。

施跃文在2004年获得洞庭(山)碧螺春茶炒茶能手擂台赛一等奖。2007年在央视同一首歌上成功地拍卖了32万一斤的碧螺春。他每年培训出一批批炒茶能手,提高碧螺春茶的总体品质,提高了农民的经济效益。 [2] [10]

保护措施

吴中区为传承、保护和弘扬洞庭山碧螺春茶传统制作技艺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自2004年就开始举办洞庭山炒茶擂台赛,产生了许多炒茶能手。 [11]

2015年3月28日,苏州市举办首届“吴中产鲜杯”非物质文化遗产洞庭山碧螺春茶制作技艺百人传承活动,现场设置洞庭山碧螺春制作的热身初教、技艺传授、拜师仪式、现场制茶、专家评审和颁奖仪式等环节。 [6]

2019年11月12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苏州市吴中区洞庭山碧螺春茶业协会获得“绿茶制作技艺(碧螺春制作技艺)”项目保护单位资格。 [4]

2023年10月31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绿茶制作技艺(碧螺春制作技艺)项目保护单位苏州市吴中区洞庭山碧螺春茶业协会评估合格。 [13]

社会活动

2020年3月19日,苏州市吴中区举办洞庭山碧螺春茶现场炒制活动,国家级制茶师采用传统的纯手工现场炒制碧螺春,传承弘扬茶文化,将吴中碧螺春茶炒制工艺呈现给广大市民。 [12]

2020年3月27日,央视二套《第一时间》和央视财经手机客户端新媒体直播碧螺春的采摘、古法炒制和冲泡技艺,现场邀请了国家级非遗项目碧螺春制作技艺传承人施跃文、吴中区非遗项目碧螺春制作技艺传承人严介龙参与录制,记录了碧螺春古法制茶的每一步过程。 [5]

相关知识

探讨喝碧螺春茶对减肥的影响:科学解析茶叶功效与身体瘦身的奥秘
怎么用绿茶缓解衰老
绿色技术破解制药环保难题
茶叶的保健作用
天然TPE环保真无味瑜伽垫及标准工艺流程的制作方法
装饰绿色健康工艺
可持续建筑装饰材料的绿色制造技术
初春茶养生 首选茉莉花
通过艺术治愈:自我表达作为治疗
中国文艺网

网址: 绿茶制作技艺(碧螺春制作技艺) https://www.trfsz.com/newsview320185.html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