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切胃就能瘦?带你正确认识减肥手术

切胃就能瘦?带你正确认识减肥手术

来源:泰然健康网 时间:2024年11月23日 11:02

原创 张人超 公济胃肠外科

据统计国内50%以上的成年人超重和肥胖,其中肥胖超过16.4%。而2型糖尿病人肥胖将近1亿。肥胖既是一个独立的疾病,也是被WHO列为导致疾病的十大危险因素之一。

因网络走红的减肥手术,其医学专业名词为代谢减重手术,是治疗肥胖和代谢疾病,如2型糖尿病的一种手术方法。原理是通过改变消化道容积和消化道路径,改变患者的食物摄入量和食物吸收方式,以达到减重和调节内分泌的目的。

什么样的人适用减肥手术?糖尿病患者经过减肥手术后是否真的能治疗糖尿病?我院普外科张人超医生以科普视频来回答这个他经常被问起的话题:

Q

哪些肥胖人员需要外科手术的帮助呢?

A

大部分的肥胖和糖尿病可以通过饮食、运动和药物来控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减重手术。推荐两类人员进行手术,一类是单纯肥胖的人群,另一类是有一定的胰岛素分泌功能的2型糖尿病的患者。但这两类都有比较明确的指征。

Q

哪些属于单纯肥胖的人群呢?

A

目前采用身体质量指数即BMI衡量人体胖瘦程度以及是否健康。BMI为体重除以身高的平方。国内的标准是BMI超过24 为超重,BMI超过28为肥胖。一般而言,单纯性肥胖指:

1.BMI≥37.5kg/m2 建议积极手术;2.32.5kg/m2≤BMI<37.5kg/m2,推荐手术;3.27.5kg/m2≤BMI<32.5kg/m2,经改变生活方式和内科治疗难以控制,综合评估后可考虑手术;

4.男性腰围≥90cm 、女性腰围≥85cm,影像学检查提示中心型肥胖,经多学科综合治疗协作组(MDT)讨论后可酌情提高手术推荐等级。

Q

那2型糖尿病的患者是不是都可以手术?

A

首先不是所有2型糖尿病患者都可以手术,必须有一定的胰岛素分泌功能,也有比较明确的指征:

1.BMI≥32.5kg/m2,建议积极手术;2.27.5xkg/m2≤BMI<32.5kg/m2,推荐手术

3.25kg/m2≤BMI<27.5kg/m2,经改变生活方式和药物治疗难以控制血糖,且至少符合2项代谢综合征组分,或存在合并症,慎重开展手术;4.25kg/m2≤BMI<27.5 kg/m2的病人,男性腰围≥90cm 、女性腰围≥85cm影像学检查提示中心型肥胖,经多学科综合治疗协作组(MDT) 讨论后可酌情提高手术推荐等级,建议手术年龄16-65岁。

Q

哪些人不适合手术呢?

A

对于以下几类人员,并不推荐减重手术:

非肥胖型1型糖尿病,病人胰岛细胞功能已基本丧失病人;

BMI <25.0 kg/m2的病人;

妊娠糖尿病及某些特殊类型糖尿病病人;

滥用药物或酒精成瘾、或患有难以控制的精神疾病;

智力障碍或智力不成熟,行为不能自控者;

对手术预期不符合实际者,不愿承担手术潜在并发症风险者;

不能配合术后饮食及生活习惯的改变,依从性差者;

全身状况差,难以耐受全身麻醉或手术者

Q

那手术安不安全呢?

A

目前临床基本上都采用微创的方法来完成这两种手术,常见的术式:胃袖状切除术和胃旁路术,现代外科技术已经能够将并发症降到最低。但也存在一定风险。目前各大中心的报道:手术死亡率:0.03%-0.2%,并发症0.8%-5.6%。相对比较安全的。

Q

手术的效果如何?

A

全球各个中心报道的数据:2型糖尿病缓解率50-90%不等。肥胖患者可以减去70%多余体重的。对于合并症如高血压/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血脂异常症/骨关节炎等均有明显的控制效果,患者的致癌风险降低,死亡率较非手术患者降低23.7%。

温馨提示

最后小编提醒各位:手术可以帮助患者控制体重和血糖,而术后长期按计划随访和监测是保证术后疗效的关键。但对于肥胖患者或者追求健康的朋友建立培养正确的生活、运动及饮食习惯才是最重要的。

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

本文作者:张人超副主任

毕业于浙江大学医学院、获外科学博士学位。担任中国抗癌协会等学会的学术委员、担任《中国普通外科杂志》青年编委。擅长胃癌、结直肠癌、胰腺良恶性肿瘤、肥胖及代谢性疾病、疝与腹壁肿瘤的微创手术治疗。尤其在1.全腹腔镜下胃肠肿瘤根治手术;2.保留功能的消化道肿瘤手术;3.肥胖和糖尿病的胃袖状切除术和胃旁路术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

阅读原文

相关知识

正确认识健康减肥方法
减肥新方式!减重手术手术能否助你成功瘦身?
如何正确健康减肥瘦身
什么是减肥手术
【图】练瑜伽能减肥吗 科学分析让你正确认识这项运动
抽脂减肥的瘦身手术
减肥手术有哪些
正确暴瘦减肥法值得看、暴瘦减肥方法能月瘦十斤以上吗
手术减肥方法
经期减肥常识助你健康瘦身

网址: 切胃就能瘦?带你正确认识减肥手术 https://www.trfsz.com/newsview33601.html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