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朝医科普】关爱心理健康,您有没有心理疲劳?——拒绝心理疲劳,从我们做起

【朝医科普】关爱心理健康,您有没有心理疲劳?——拒绝心理疲劳,从我们做起

来源:泰然健康网 时间:2024年12月07日 11:02

心理疲劳的定义

心理疲劳(mental fatigue)——"精神疲劳",是指由脑力劳动繁重、神经系统紧张程度过高或长时间从事单调、厌烦的工作而引起的精神疲怠现象。心理疲劳不仅降低学习与工作效率,而且对心理健康也有一定影响。长期心理疲劳,使人心境抑郁,百无聊赖,心烦意乱,精疲力竭,进而引起心因性疾病。

心理疲劳的表现

感觉体力不支,注意不集中,思维迟缓,情绪低落,并同时伴有工作效率降低,错误率上升等现象。心理疲劳持续发展,将导致头痛、眩晕、心血管和呼吸系统功能紊乱、食欲减低、消化不良以及失眠等。轻度表现:轻度厌恶、逃避工作、学习、生活;重度表现:抑郁症、神经衰弱、强迫行为以及诸如开始吸烟、酗酒等生活习惯改变的现象。

心理疲劳的测定方法

1.工作效绩:工作过程中工作效绩随疲劳积累而下降。随着疲劳增加,工作能力、产品数量和质量下降,工作中发生错误、事故的可能性增大。

2.主观感觉:疲劳的特征之一是感觉体力不支、乏力等,通过适当主观评定技术,可以将疲劳这些特征描述出来。

3.生理变化:为了适应工作要求,人的呼吸功能、心脏功能、神经功能以及其他有关功能均将发生相应变化。这些变化与疲劳状况有着一定关系。

4.闪光融合频率:当被测试观察一个闪烁频率较低的闪烁光源时,他看到的光源是闪烁的。闪烁光源融合成一个连续光源的最低频率称为闪光融合频率。研究表明,在精神高度集中、视力紧张以及枯燥无味、重复单调的工作前后,闪光融合频率可有不同程度减少(0.5~6赫兹);而在体力劳动或在精神不太紧张的工作前后,闪光融合频率变化很小。

5.反应时测定:被试对光、声音等刺激信号作出反应的时间称为反应时。反应时有两类,简单反应时和选择反应时。随着疲劳的积累,无论简单反应时还是选择反应时,均出现明显的增长。

6.皮肤敏感距离法:也称两点阈法。即在皮肤上两邻近点施加触觉刺激,当两点间的距离较大时,被试感到受到两个刺激,但在两点间距离较小时,被试不能区分开这两个刺激而把它们知觉为一个刺激。我们把能引起两点感觉的两刺激之间的最小距离称为敏感距离(或阈值距离)。研究表明,随着疲劳的增加,皮肤的敏感度下降,敏感距离相应增加。

7.膝跳反射阈限法:当用锤子叩击四头肌时,膝部会出现反跳现象,这在生理学上称为膝跳反射。随着疲劳的增加,引起膝跳反射所需的叩击力且随之增加。一般以能引起膝跳反射的最小叩击力量(以锤子的下落角表示)来表示膝跳反射的敏感性(或称阈值)。例如,如果锤长15厘米、重150克,则轻度疲劳时阈值增加5°~10°,重度疲劳时阈值增加15°~30°。

心理疲劳产生的原因

1.快节奏的现代生活及高度竞争的社会环境,容易造成人的压力过大、精神紧张。如繁杂的信息轰击、住房拥挤、噪音、工作条件恶劣、疾病、家庭不和、人际关系紧张、事业遭到挫折等,也都是诱发心理疲劳的重要因素。

2.产生心理疲劳的另一个主要原因是精神紧张和学习、工作过量。由于现代生活节奏加快及高度的竞争性,很多人尤其是青年人害怕在竞争中失败,由此导致了心理的紧张与疲劳。

英国心理学家海德费说:“绝大多数疲劳,都是由于心理的影响,纯粹由生理引起的疲劳是很少的。”情绪上的不稳定和冲突,特别是抑郁和焦虑,往往是导致心理疲劳的发生。

医护职业心理疲劳的产生

医生护士是特殊职业,易发生心理疲劳,主要表现为身体、情绪、态度及行为的改变,严重影响自身健康。随着我国医学模式的转变,患者及家属对就医的正当权益都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和认识,对医疗质量、护理质量、医疗护理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医生护士唯恐差错事故的发生,造成其心理压力增大,加之患者及家属的自我维权意识增强,对医疗护理质量的要求日趋增高,医护的工作压力越来越大,医护的职业要求已经不仅仅是帮助患者恢复健康,还要协助已经恢复健康的人保持健康。

消除心理疲劳的技巧

1.健康地开怀大笑是消除疲劳的最好方法,也是一种愉快的发泄方式。

2.高谈阔论会使血压升高,沉默则有助于降压,在没必要说话时最好沉默,听别人说话同样是一种享受。

3.放慢日常的生活工作节奏。

4.沉着冷静地处理各种复杂问题,有助于舒缓压力。

5.做错了事不要总是自悔自责,要能够正常地工作。

6.不要害怕承认自己的能力有限,学会在适当的时候说"不"。

7.夜深人静时,悄悄地讲一些只给自己听的话,然后酣然入睡。

8.今天及以后的日子一定会过去,多念念"车到山前必有路"。

医护缓解心理疲劳的方法

1.学会休息:例如抢救危重患者之后,坐下来喝点儿水,深吸几口气或伸展肢体,不但可以改善血液循环,有效摄入氧气,而且身体放松了,心情也能随之宽松下来,迅速补充体力。

2.养成良好地睡眠习惯:在单位保持值班室安静舒适,为自己为同事营造良好的休息环境,在家里安装隔音门窗,遮光窗帘,下夜班后保证充足睡眠。

3.学习时间安排:白班或在充足的睡眠后,既能够恢复体力又提高学习和工作效率 。

4.建立良好地人际关系:成立“同辈支持小组”,同辈支持是具有情感沟通,化解心理矛盾,解决日常困惑。可使自己的苦和乐得到宣泄、分享,获得同事,家人,朋友对自己工作的理解和支持,营造相互理解与支持的氛围,在心理上得到依靠,从而使自己不断进步,保持心理平衡、健康。

5.保持正性情绪:医护人员要科学应对职业性疲劳,恰当调整,树立负性情绪不积压的观念,从而避免产生累积效应,保证正性情绪,是做好临床工作的保证。

6.保持家庭、生活、工作的平衡和协调:合理处理家庭、生活、工作的先后顺序,在有限的精力下完成重要的紧急的事情,合理利用身边的人力资源。

7.培养开朗性格:开朗、进取、坚毅的性格使医护具备良好的适应能力,将挫折视为鞭策自己前进的动力,遇事要多往好处想,要自信、自尊、自强。从内心里树立适应压力的信心,战胜职业性疲劳。

8.选听舒缓的音乐:音乐疗法可以明显的改善焦虑状态,同时可以改善睡眠质量。音乐疗法,是一种古老而又新兴的治疗方法,选听优美的音乐能使人从紧张中放松下来。

9.合理膳食、均衡营养、锻炼身体:学会安排合理膳食,根据气候、情绪、食欲安排可口的、适合自己的食物。主食粗细搭配,维生素、蛋白质、纤维素、水摄入充足,比例适当。锻炼应该不局限时间地点,如果没有充足的时间,去不了健身房,没有宽阔的空间进行运动,舒展练习也是一种很好的锻炼方式,活动活动关节,同样能缓解疲劳,强健身体。

面对快节奏的临床工作给医护人员带来的躯体和心理疲劳,倡导多种自我保健法。同时,希望医院管理者应建立完善的医护人员心理干预机制,加强对临床医护的心理疏导及人文关怀,创造良好的临床工作环境,使一线医护工作者以充足的精力和良好的心态面对临床工作。拒绝心理疲劳,从我们做起。

参考文献:

[1]田梅梅,范霖,施雁,等.临床护士共情疲劳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中华护理杂志,2018,53(1):76-82.
[2]喻文菡,陶红兵,林小军,等.医护人员工作负荷与医疗质量和安全的相关性[J]. 中国卫生质量管理,2017,24(1):23-26.
[3]胡光云,叶增杰,王海焦,等.临床护士韧性、情绪困扰、压力负担水平的调查[J].广东医学,2017,38(3):454-458.

相关知识

健康出行:拒绝疲劳驾驶
Gastroenterology:炎症性肠病患者的疼痛、疲劳及心理健康管理
气虚易致女性疲劳 如何调理女性疲劳
心理,压力,疲劳,上班族
调整身心,和疲劳说再见!
孕妇如何应对孕期疲劳?有效缓解身心疲惫,享受健康怀孕
五十岁男人易疲劳如何调理
一水肌酸:唤醒肌肉活力,拒绝疲劳,重塑健康之路
【心理科普】我们为什么要关注心理健康?
身体疲劳没精神 7个动作快速解除疲劳

网址: 【朝医科普】关爱心理健康,您有没有心理疲劳?——拒绝心理疲劳,从我们做起 https://www.trfsz.com/newsview336010.html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