累
是一种人人都会有的体验
高强度的工作学习
快节奏的生活
很难不使人感到疲惫
然而 如果你常常一天下来
感觉明明什么都没干
却仍感到莫名的疲乏、倦怠
就要注意身体发出的信号啦
普通的累只需睡一觉就能恢复精力,但有一种疲惫,什么都没做却累得不行,怎么休息都缓不过来:难道是身体生病了?虽然在新闻里,常常见到“因身体过度疲劳而突发过劳死”,但医学上并没有“过度疲劳”这一疾病。如果因为“累过头”出现一些症状,实际上,你可能得了——“慢性疲劳综合征”
什么是慢性疲劳综合征?
慢性疲劳综合征是一种慢性的、无法用一般劳累和疾病状况解释的疲劳症状。它和普通心累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即便通过休息,你也很难将这种疲惫感根除。
一些患过慢性疲劳的人,回顾那段经历时会惊讶地发现:疲惫不仅是心理上的,它的生理表现通常从头到尾都很明显。只是它不像皮肤上的小红点、小黑点一样,能迅速引起我们的注意。甚至可能被误解为是懒惰、矫情、不上进。但其实你的身体,或许已经在经历一场超负荷。
目前,没有有效的实验室检查或影像学检查可以确诊慢性疲劳综合征。但患者在临床检查中,通常伴有发热、疼痛、注意力不集中、认知能力受损等非特异性症状。
也就是说,当其他原因(包括药物副作用)不能解释患者身体的疲劳和其他症状时,可以考虑诊断为慢性疲劳综合征。
慢性疲劳有以下几个特点:
①持续性:慢性疲劳是长期的、持续的,通常持续6个月以上,且症状不会随休息而明显改善。
②多系统症状:可能伴有多个系统的症状,如睡眠障碍、认知功能障碍、肌肉酸痛、关节痛、头痛、消化不良等。
③严重程度:慢性疲劳的严重程度可能影响日常生活、工作能力,也影响心态。
④原因复杂:可能由多种因素引起,包括病毒感染和炎症、神经内分泌异常、免疫失调、代谢异常、自主神经系统功能障碍、神经递质异常、遗传因素、环境因素、肠道微生物群失调、氧化应激等。
慢性疲劳综合征
临床诊断标准
1994年 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
给出了几条诊断标准:
1. 通过临床评定的慢性疲劳
临床评定中,无法解释的、持续或反复发作的慢性疲劳。这是新发的、或者有明确的发病时间、非先天性的,而不是由正在从事的劳动引起的。经过休息不能得到缓解,且患者的职业能力、受教育能力、社交能力及个人生活等各方面较患病前有实质性下降。
2. 出现下述的症状的慢性疲劳
同时出现4项或4项以上,且这些症状已经持续存在或反复发作6个月或更长时间:
(1)短期记忆力减退或注意力不能集中;
(2)咽痛;
(3)颈部或腋下淋巴结肿大、疼痛;
(4)肌肉酸痛;
(5)不伴有红肿的多关节疼痛;
(6)头痛,但其发作类型、方式及严重程度与以前不同;
(7)睡眠后精力也不能恢复;
(8)体力或脑力劳动后疲劳持续时间超过24小时。
3. 排除其他疾病或不良嗜好引起的慢性疲劳
如何判断自己身体
是否处于慢性疲劳状态?
慢性疲劳综合征的主要患者人群已从体力劳动者转向脑力劳动者。如今,在互联网、医疗、媒体、科教等行业的从业者中比较常见,并且呈现年轻化的趋势。
但疲劳是一种主观感觉,难以用准确的词汇或语句来定义和描述,所以——医学界目前也尚未形成统一的评价指标。
近年来,研究人员陆续制定了多个疲劳评估量表,如:疲劳量表(FS-14)、健康状况问卷(SF-36)、心理判定量(SCL90)等。我们也可以结合这些评估量表中的指标,来初步判断身体是否处于慢性疲劳状态。
在这里,有一个自测的评估量表
大家可以对照指标测一测
身体慢性疲劳自测表
(1)早晨不想起床,勉强起床,也是浑身倦意;
(2)工作或看书时注意力难以集中;
(3)说话有气无力;
(4)不愿与同事交流,回家后也常常默不做声;
(5)总是伸懒腰、打哈欠、睡眼惺忪;
(6)懒得爬楼,上楼时常常绊脚;
(7)公共汽车开过来也不想跑步赶上去;
(8)喜欢躺在沙发里,把腿抬高才舒服;
(9)四肢发硬,两腿沉重,双手易发抖;
(10)食欲差;
(11)心悸胸闷,有一种说不出的难受滋味;
(12)经常腹胀、腹泻或便秘;
(13)忘性大,越是眼前的事越容易忘掉;
(14)不易入睡或早醒,入睡后不断地做梦。
以上指标中
有3~4项符合,表明身体可能处于轻度疲劳
有5~7项符合,表明身体可能处于中度疲劳
有8项以上符合,表明身体可能处于重度疲劳
这时可以考虑就医
考虑是否得了慢性疲劳综合征了
不要小看上述症状,更不要觉得它们是忙碌的现代人常见的“小问题”。这些年,有多少通宵达旦加班之后猝死的打工人?慢性疲劳是给身体的预警,它在提醒你——你的身体已经超过了正常的负荷。
这时,如果你停下来多多休息,进行充分调整,就可以减轻对身体的伤害。若未引起重视,未及时休息,“小问题”可能会引发“大问题”,严重威胁我们的身心健康甚至生命安全。
做好这几件事
远离慢性疲劳
慢性疲劳综合征完全是可以预防的!在快节奏的工作和生活中,我们一定要做好以下8件事,远离慢性疲劳。
01
作息规律,不熬夜
保证每天7~8个小时的睡眠时间。
02
合理安排时间,调整生活节奏
避免长时间的连续工作和学习。
03
避免久坐和大脑长时间高速运转
每工作或学习1小时,休息5-10分钟,可以站起来活动一下身体,走一走,扭一扭脖子和腰部。
04
保证晚上和周末的休息和娱乐时间
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培养业余爱好。
05
定时用餐,控制进食总热量
减少不必要的应酬,少吃零食和夜宵。
06
养成运动习惯
每周进行150~300分钟中等强度或75~150分钟高强度有氧活动,每周进行2次以上的肌肉力量训练。
07
学会释放压力
给负面情绪一个出口,保持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08
定期体检,关注身体健康
慢性疲劳也可以
用中医干预
01
午间采阳法
中医认为晒背是向天借阳气,通过晒后背的督脉,蓄积阳气。晒背可以让充足的阳气驱赶盘踞在身体的湿浊之阴气,让你变得精神饱满,面色红润,心态积极。尤其适合上班族,脾胃运化不畅,湿浊积于内,阳虚体寒、手足不温。切忌出了汗尽量不要立即吹风贪凉,虚贼入汗孔。
02
午睡或闭目养神
午睡和闭目养神都是有助于缓解疲劳、恢复精力的健康习惯,特别对经常熬夜或劳作无度的人群友好。根据个人的需要和条件选择午睡或闭目养神。如果午睡困难人群,即使不入睡,闭目休息也可以帮助身体恢复精力。在闭目养神时进行深呼吸,有助于放松身心。尝试进行简短的冥想,有助于精神上的恢复。
康康有话说
疲惫感不全是坏东西,它会提醒我们:快停下来休息一下,清扫掉疲惫感,调整好状态后再出发。那些你想哄骗自己再努努力,就像血条还有 100% 一样快跑起来的声音,可能欺骗大脑,却骗不了身体。如果你长时间(超过 6 个月)处于一种没来由的慢性疲惫中,不要不当回事,不要犹豫、也不要太焦虑,是时候考虑去医院找专业医生寻求帮助。最重要的是,放下脑子里抽打自己的鞭子吧,停止当自己的暴君,告诉自己:没关系,你已经承受了好多,又活过了一天,已经很了不起了。
来源:深圳卫健委、科普中国、广州中医药大学一附院、丁香医生
图源:包图网
编辑 | 康康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