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抚育策略的社会学思考
1.引言
自20世纪80年代未以来,伴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步伐的明显加快,“民工潮“开始一边在现代化宏大叙事的画卷上描绘着人口迁移史上最为波澜壮阔的景象,一边与“工业化和城市化的铁律”一起,“打破着原有的平衡,震撼和改变着整个社会结构“(李培林译,1991)。而乡土社会和其最基层的细胞――家庭在这次社会变迁的洗礼中都不免首当其冲:一方面,“民工潮”催使乡土社会结构衍生出一个庞大的新弱势群体――农村留守儿童群体(以下简称留守儿童);另一方面,汹涌的“民工潮”也在冲击着费孝通先生所描述的传统农村家庭的“双系抚育”结构(费孝通,1998):由于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留守儿童的监护、教育便落在了父母其中一方或亲属身上,这使得传统家庭的“双系抚育”结构在表象上出现瓦解的趋势。乡土社会中“生于斯、长于斯”的个体生命及其家庭,都在与“民工潮”的关联中被打上深深的时代烙印。而在这些时代烙印中,本文关注的是农村留守儿童的家庭抚育策略问题。笔者关注此问题的初衷,源于这样一个设想如果上文中留守儿童家庭双系抚育结构瓦解的假设成立的话,那么笔者很难想象失败的家庭抚育会造就出怎样的一代。但社会发展的现实说明,这一设想并不成立。而设想的不成立,启示笔者从问题的另一面去思考:如果留守儿童家庭双系抚育结构瓦解假设不成立,那么双系抚育结构在受到外界冲击时又是如何进行回应的呢?进一步说,在“冲击――回应”的思维模式下,农村留守儿童的家庭抚育回应外界冲击的策略是什么又应如何在留守儿童的生命历程与重大社会历史事件的关联中,去呈现和解读这些家庭抚育策略呢?这是本文所要探究的问题。
2.问题的提出
自上世纪60年代以来,西方家庭史研究的学者面对现代化进程给西方社会结构和家庭生活所带来的巨大变化,就已开始关注家庭面临外部环境变迁时的决策过程――家庭策略;而家庭抚育策略作为家庭策略研究的一个分支,也成为西方家庭史研究的重要方向。家庭抚育策略的研究目的是“试图利用个人日记、信件、口碑等文献资料,去研究和推理家庭抚育在面临新的外部环境时是如何进行决策的,以便更好地理解工业化过程中家庭抚育的作用”;而其研究意义则是“加深了人们对个人、家庭和社会变迁三者之间相互关系的理解,让人们了解到家庭不是被动地受社会变迁的影响,而是以自己原有的特点对社会作出反应,这种反应的结果是家庭各成员之间的合力”(张永健,1993)。已有的相关研究,主要包括D.史密斯对19世纪新英格兰家庭节育策略的研究(Danie.lS.Smith,1973)、W.L.托马斯等对移居美国的波兰农民家庭适应策略研究等实证研究(张友云译,2004),以及家庭社会学理论中涉及到家庭策略的家庭生态理论,家庭危机理论和生命历程理论等相关理论研究(樊欢欢,2000)。
国内学者对传统的家庭抚育早已进行了广泛的关注,并取得了大量的研究成果,如费孝通先生在上世纪年代,就已对家庭的“双系抚育“结构进行了研究。但笔者发现,国内已有研究中专门关注“留守儿童家庭抚育策略”研究的则阙如;而关于“留守儿童家庭抚育问题“的相关文献,不但以汗牛充栋计,而且其研究中或多或少都有一个共同的思维定势:即在“问题意识”指引下,这些“留守儿童家庭抚育问题”的研究往往都强调了留守儿童家庭抚育所面临的困境和问题的一面,但却忽视了从适应性方面考察留守儿童的家庭抚育忽视了留守儿童的家庭抚育在面临困境时所采取的回应和策略。而无论这种回应和策略是主动的,还是被动的,笔者认为其都值得去认真探究。本文持此观点的理由,是基于这样一个基本的社会事实:从“民工潮”兴起的20世纪80年代末算起至今,在这20多年正好是一代人的时间里,那些因“民工潮”兴起而留守农村的“90后”一代已通过入学、入伍、打工等途径,成为学生、军人和“新生代农民工”等而踏入社会。而这一被媒体冠以“粉红力”一代中的大多数人,也在用自身的社会行动证明他们(她们)并没有成为“垮掉“的一代。
当然,本文无意批驳上文中以“问题“为导向的研究思路的意义,更无意也无力全部厘清和解读为什么“留守的一代“没有沦为“垮掉的一代”。本文的意图是希望学者们在研究留守儿童家庭抚育保持“问题意识”的同时,也能用另一种思维来关注留守儿童的家庭抚育,即在看待留守儿童的家庭抚育时不仅局限于“问题”的一面,同时能将看问题的眼光和思路“跳开“,关注其家庭抚育问题的另一面――家庭抚育策略。为进一步杨汇泉等: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抚育策略的社会学思考阐明本文意图,笔者想提及法国认识论学派的代表人物G.巴什拉(Gaston.Bachelard),并将巴什拉倡导的新科学精神中的“常识决裂说”(G.Bachelard,1984)用于对留守儿童家庭抚育研究的反思中。笔者认为,研究者不仅应反思“留守儿童的家庭因‘双系抚育’结构受损只会存在家庭抚育问题”的“常识”,并应打破对此“常识”盲目信赖的直觉,在与之“决裂”后,回到问题的对立面――回到“留守儿童家庭在面对‘双系抚育结构’受损时采取了怎样的家庭抚育策略”的探讨上。
而对于留守儿童家庭抚育研究而言,无论是“问题意识”导向下的“问题”研究,还是“回应意识”导向下的“策略”研究,笔者认为二者恰如一枚硬币的两面:如果说关于家庭抚育问题的研究是学者基于人类学的“客位”立场来探讨守儿童家庭抚育所面临的困境和问题,那么关于家庭抚育策略的研究则是学者基于“主位”立场来阐释留守儿童家庭在外界冲击下制定抚育策略时的所思所为;而正因为有了这两种研究视角的统一和交融,才使我们能在留守儿童的生命历程与重大社会历史力量的互动关联中,更客观地去认识留守儿童的家庭抚育情况,从而为我们制定出利于留守儿童家庭抚育的针对性支持政策和措施提供可能。正是在这种思维的驱动下,笔者将研究的目光转向对留守儿童家庭抚育策略的分析。借鉴家庭策略的相关研究成果,本文中的家庭抚育策略是指家庭(主要是核心家庭)在面对社会变迁和历史事件时所采取的抚育应对措施,可理解为家庭成员抚养、教育子女的决策过程和决策时机;而此决策过程和时机,主要表现在家庭“生活或物质)抚育”和“社会抚育”(包括道德、情感、人格、价值观的教育和培养等)两方面。
3.留守儿童的家庭抚育策略:基于个案的研究
3.2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研究农村留守儿童的家庭抚育策略,笔者认为在研究思路上首先要发挥米尔斯意义上“社会学的想象力”(C.W.Mills,1959),将留守儿童及其家庭的生活置于社会变迁背景之下,置于其对社会经济变迁具有适应性这一前提之中;而“如果家庭对变迁的适应是由新境遇的特点、策略的习惯行动方式以及其所察觉的需求和选择所建构的”(田禾等译,2004),那么笔者进一步认为要研究此问题,就要回到留守儿童“留守生命体验”的社会化环境中,回到与留守儿童生命历程相关联的他人的关系互动中,来研究“民工潮“汹涌、家庭”双系抚育“结构受损背景下留守儿童的家庭到底是怎样回应和制定抚育策略的。而要将研究思路回到留守儿童“留守生命体验”的社会化和他人的关系互动中,笔者认为这里不得不关注留守儿童社会化和成长的两个重要抚育阶段:家庭内社会化和家庭外社会化。家庭内社会化主要是指“担负抚育的最基本团体”――家庭内进行的社会化,“这一社会结构中真正的三角是由共同情操所结合的儿女和他们的父母,即父、母、子所形成的团体”(费孝通,1998)。正是父母子之间的三角密切关系组成了留守儿童家庭内社会化阶段的主要环境(如图1所示);而在家庭外社会化阶段,学校教育成为留守儿童社会化的主要环境和因素,并在和家庭抚育的互动交流中型构着留守儿童的生命历程,以更好地实现社会化目标。
本文选取笔者在河南光山县调研的一名留守儿童案例――小韦(化名)的生命历程作为分析对象,并在对小韦和其父母的生活史访谈资料进行定性研究的基础上,以生命历程理论的基本原理为论证线索,藉此来探究留守儿童的家庭抚育策略。笔者之所以选择此研究方法,主要基于以下两点考虑:一是与家庭抚育过程的特性有关。家庭作为以血缘、亲密情感关系为基础而组成的最基本生活单位,自产生之日起就担负着培养下一代的使命,其抚育过程不但是孩子出生后接受社会化的开端,而且“这个教育过程会相当的长,孩子需要全盘的生活教育”(费孝通,1998)。家庭抚育过程对于子女社会化的重要性和漫长性,决定了本文为达到研究目的必须采用能够深入研究对象日常生活世界的生活史访谈法;二是与本文采用的生命历程概念有关。
“尽管生命历程与家庭、经济、政治中的社会过程相联系,但它基本是个体层次的概念”(李强等,1999)。因而,以个体生命历程理论视角来解读留守儿童家庭策略的研究目标,决定了本文较适合采用个案生活史访谈的研究方式,而此研究方法相对于其他定量研究而言,笔者认为其更利于在留守儿童的生命历程与社会结构的互动中,去真正发现和理解其家庭抚育策略。
3.2留守儿童家庭抚育策略的个案分析
本文对家庭抚育策略个案研究的展开,是建立在家庭抚育策略概念的基础之上。笔者认为留守儿童家庭抚育策略指的是留守儿童家庭(主要指核心家庭)面对“双系抚育”结构受损时所采取的抚育应对措施,表现为家庭抚育的决策过程和决策时机,而家庭抚育的这种决策过程和时机,主要体现在夫妻之间、亲子之间的关系互动中,如夫妻之间在家庭抚育中性别分工如何、夫妻关系和亲子关系在子女入学前后的家庭抚育中是如何进行互动的、家庭抚育策略作出的时机又如何等。下面,本文依据家庭抚育策略概念的内容,在小韦学龄前(8岁上学以前)、学龄期(8至16岁)两个生命历程的时间跨度中,展开对小韦家庭抚育策略的论述。
3.2.1学龄前家庭抚育策略:“重生活抚育、轻社会抚育”
费孝通先生在“生育制度”中指出,为“在养成和实现独立的社会分子去继替社会结构中的缺额”,家庭抚育“不但要能给孩子们生活上的需要(生活抚育),而且还要能给他们自己在社会上独立谋生时所必需的一套基本技术、知识、态度和道德(社会抚育)”(费孝通,1998)。但根据访谈资料,本文发现在寻求生存和改变命运的情境下,小韦父母的反应是生活上的抚育需要比社会抚育更具急迫性,因而采取了“重生活抚育、轻社会抚育“的家庭抚育策略。下文中,本文以小韦学龄前的家庭抚育策略为例展开论述。
小韦,男,18岁,1992年9月出生于河南光山县一普通农民家庭。面对添丁之喜,小韦父母并没有高兴太久。因迫于家庭的生计和寻求改变贫穷的命运,1993年春节刚过,小韦父母在小韦出生半年后就随同乡一起外出到南方打工,加入到“民工潮”之中。尽管小韦一家自此不再为衣食而担忧,但小韦除了春节期间能与父母短暂相聚外,很少能与父母团聚到一起,平时只能通过电话与父母联系。而小韦父母亲子互动的不足和社会抚育的长期缺失,造成了小韦家庭双系抚育结构的受损。具体如图2所示。图2中,相对于传统的家庭双系抚育结构,小韦的家庭双系抚育结构尽管仍维持着三角结构关系,但因小韦父母在寻求生存和改变命运情境下采取了“重生活抚育、轻社会抚育”策略,从而直接导致小韦家庭抚育中的亲子关系互动和社会抚育的不足(图中以虚线表示)。为了弥补亲子关系互动和社会抚育不足而导致的家庭双系抚育结构受损小韦父母面对小韦生命历程中的重大事件以及不同的冲击和影响,采取了一系列回应性的家庭抚育决策。
小韦父母在外出打工之前,首先将小韦交由小韦的奶奶照料,进行祖辈监护和教育;1999年小韦奶奶过世后,小韦的父母又将小韦托付给小韦的大伯照顾其日常生活,进行亲属监护和教育;而在小韦与大伯家相处三个月、关系闹僵后,小韦父母出于对小韦性格等问题的担忧,将小韦接到身边,暂时恢复了正常的家庭双系抚育结构。小韦学龄前家庭抚育决策的具体过程,如图3所示。
笔者认为,小韦受损的家庭双系抚育结构尽管适应了社会变迁和巨大社会历史力量的冲击,但并不能完全适应于小韦,小韦家庭内社会化出现了诸多问题,如小韦性情开始变得的内向、寡言,不善与人交流。这种情况,在小韦由其大伯照顾期间,变得更为明显。小韦父母不得不将小韦接到自己身边,暂时恢复家庭双系抚育,以弥补亲子关系和化解小韦性格问题。
3.2.2学龄期家庭抚育策略:“双系生活抚育,单系社会抚育”
如上文所述,随着小韦年龄的增长,小韦父母在生存情境下所采取的“重生活抚育、轻社会抚育”策略越来越难以适应抚育小韦成长的要求,尤其是在小韦进入学龄期后,小韦家庭社会抚育不足的副作用越来越明显。在此背景下,小韦学龄期的家庭“双系抚育”在小韦父母作出双系生活抚育,单系社会抚育“的家庭抚育策略后,呈现右下图4所示的结构。
图4中,小韦父母面对小韦社会抚育不足的现状,对家庭抚育分工作出了调整:小韦父母亲继续共同承担小韦的生活抚育;小韦母亲则作出牺牲,选择陪小韦留守,并承担起小韦的生活抚育和社会抚育责任。小韦学龄期家庭抚育的具体决策过程如下:
2000年6月,面对已到入学年龄的小韦无法在其打工城市接受义务教育的现状,小韦父母决定由小韦父亲继续在外打工负责小韦的生活费,而小韦母亲在“一切为了孩子”的信念下,作出牺牲,留守抚育小韦;2000年9月小韦入学后,小韦母亲承担的家庭社会抚育,与学校一起成为小韦家庭外社会化的主要场所;在小韦顺利完成九年义务制教育后,小韦的家庭抚育回归到以生活抚育为主。具体的家庭抚育决策过程,如图5所示。
通过图5可以看到,小韦母亲作出“单亲留守”和“与学校教育相关联的单系社会抚育”决策的发生时间,恰好发生在小韦开始学龄期生命历程和进行家庭外社会化的时期。根据笔者访谈调查的资料,小韦家庭抚育策略的适时改变,不仅较好弥补了小韦因社会抚育不足而造成的诸多社会化问题,而且较好地协助了学校教育,并最终促使小韦顺利地完成社会化踏入社会。
透过该案例表象的分析,不能不引起笔者进一步地思考:社会历史和结构的力量与小韦生命历程中不同的家庭抚育策略之间到底有着怎样的关联?诸如小韦这样的留守家庭在其抚育决策发生的时机背后,又到底隐藏了怎样的社会事实?小韦学龄期的年龄意义对于小韦父母的抚育决策和时机有着怎样的影响?又如何在小韦生命历程与社会结构的互动关联中,去理解小韦家庭抚育中的一系列抚育决策?为了探究这一系列疑问,笔者借鉴生命历程理论对案例的抚育策略进行了解读。
4.留守儿童家庭抚育策略的生命历程理论解读
4.1借鉴的理论资源:生命历程理论简介
生命历程范式作为一种社会科学的分析范式,兴起于20世纪初芝加哥学派对于移民问题的研究,其主要的代表人物有托马斯(W.L.Thomas)、兹纳尼茨基(F.Znaniecki)、雷德尔(N.Ryder)、埃尔德等人。生命历程是指“在人的一生中通过年龄分化而体现的生活道路”,其理论的基本思想是将个体的生命历程看作是更大的社会力量和社会结构的产物,其基本的分析范式是将个体的生命历程理解为由多个生命事件构成的一个序列关注人生经历、年龄的意义、时间选择以及构成个人生命事件的先后顺序,认为不同的“代”在某一时点上所处的等级位置是不一样的,年龄等级规定了在某一年龄所拥有的生活机会、权力、特权和酬赏。理论基本内容包括:“一定时空中的生活”原理、“生活的时间性”原理、“相互联系的生活”原理、个人能动性原理四个方面。国内学者在生命历程理论引入之后,也开始尝试运用生命历程的研究范式来透析个体的生命历程,比如周雪光、侯立仁、李强、邓建伟、郭于华等人分别就文革、三峡移民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等社会历史事件对个体生命历程的影响展开研究,并取得了诸多研究成果。
4.2留守儿童的家庭抚育策略:生命历程理论视角下的解读
影响留守儿童家庭抚育策略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既有社会经济宏观发展情况、各项制度障碍的背景因素,又有个体自身特有年龄阶段的生理、心理因素,还有个体所在家庭的结构类型、社会经济地位、成员状况等众多因素。而生命历程理论关注整个生命历程中研究宏观事件和社会历史力量对个人生活史的影响,关注个体年龄的社会意义、相关联生活群体的效应以及个体的主动性等方面。下面,本文就从上述方面,以埃尔德(1975)所归纳的生命历程理论,作为小韦案例的论证线索,尝试在小韦生命历程与社会结构的关联中来阐释其家庭抚育策略。
(1)一定时空中的生活原理。即个体在哪一年代出生和人属于哪一同龄群体,基本上将人与某种历史力量联系起来,“个体的生命嵌入了历史的时间和其所经历的重大事件,同时也被这些时间和事件所型塑田禾等译,2004)。在时间上,留守儿童主要是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出生的人,此年代将留守儿童的生命历程与此时期社会转型的历史和结构力量联系起来。一是这一时期“民工潮”的出现进一步加剧了社会转型,传统二元社会结构受到了很大的冲击,李强(1996)称之为“三元社会结构”的出现。社会结构的剧变以及“民工潮”的兴起使得农村家庭结构产生了变化,相应之,诸如小韦这样留守儿童的家庭“双系抚育”结构也发生了巨变(见图2、4)。二是如将研究的视角放在更广阔的历史时间背景下,笔者认为留守儿童的家庭抚育策略与国家倡导的“社会主义家庭改造”(邓伟志,1994)和市场经济的发展亦有关联。根据阎云翔的研究,一方面“集体化”时代国家通过对本土道德世界的社会主义改造,推动了家庭生活的私人化发展;另一方面随着“非集体”时代国家干预对家庭改造的退出和市场经济、消费主义的渗入,注重个体权利幸福、追求生活物质享受的极端“个人主义”开始在农村中兴起(阎云翔,2006)。而这对留守儿童本来就已受损的家庭双系抚育结构而言,其带来的直接影响就是小韦的家庭抚育因个人主义的行为导向和亲人间关系的冷漠而缺乏可资利用的抚育资源。此种情况在小韦奶奶过世以及与大伯家的关系闹僵后,更可见一斑。
在空间上,留守儿童的农村身份与我国现有特定的城乡二元社会制度如户籍制度、地方教育保护等关杨汇泉等: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抚育策略的社会学思考联,城乡分治的地域不平等在留守儿童生命历程中留下深刻的时代烙印。像小韦父母一样,许多农村父母背井离乡、外出务工的主要原因大都是希望通过打工改善家庭生活和子女的命运。本来,这些留守家庭最佳的抚育策略是双系抚育,父母带孩子一同在打工的地方生活,既增进了与孩子的感情,又监督了他们的学习;但由于户籍限制和地方教育保护等原因,小韦这样的留守儿童无法在父母打工的城市接受义务制教育而只能继续留在家中,被剥夺了接受家庭双系抚育的可能(见图5),从而造成其家庭双系抚育长期处于受损的状态。由此可见,留守儿童生命历程中发生的家庭双系抚育受损事件,可以被视为是我国社会结构转型和历史力量的产物;而对留守儿童家庭抚育策略的分析,也需在历史的时空中结合嵌入留守儿童生命事件之中的民工潮“来进行研究。
(2)“生活的时间性”原理。生活的时间性从概念上理解,指的是个体生命历程中所发生的社会性时间这种社会性时间是依据社会对不同年龄的社会期待制订的,是角色的发生、延续和后果,以及相关的年龄期望和信念(李强等,1999)。对于留守儿童来说,其学龄期生命历程中的社会性时间,是他们按照社会期待接受学校教育的社会性时间。而这一社会性时间无疑是留守儿童早期社会化过程中的关键时期。在这一关键时期内,如果留守儿童社会化所必需的内容一旦缺失,这些社会化内容在留守儿童以后的生命历程中往往是难以弥补的。这也正如埃尔德所指出的“某一个体生命事件发生的时间性或时机(Timing),决定了该生命事件对于个体发展的影响程度,即个体生命事件的发生时间比事件本身更具意义”(田禾等译,2004)。通过小韦案例的调查,笔者发现小韦进入学龄期的社会性时间,对于小韦父母的家庭抚育决策过程和决策时机有着重要的年龄意义。在小韦的生命历程进入学龄期这一社会性时间后,小韦父母首先将家庭抚育策略由原来的“重生活抚育,轻社会抚育”变为“双系生活抚育,单系社会抚育”;其次,随着家庭抚育性别分工的改变,小韦母亲此时作出牺牲,选择陪小韦留守,承担起小韦的社会抚育责任。具体示意图,请见下图6。
从图6中可见,小韦生命历程中“单系社会抚育”事件的发生时间与小韦进入学龄期的时间以及学校义务制教育的社会性时间,三者是重叠在一起的(图6中虚线所示),而这正契合了生命历程理论代表人物美国发展心理学家纽加尔顿所提出的“标准时间表”概念即“个体生命历程的标准时间表实际上是生理年龄和社会年龄的重叠”(B.Neugarten,1976,转引自李强,1999)。首先,本文从小韦的生理年龄本身来看。根据埃里克森(E.H.Erikson)的研究,儿童进入学龄期后,心理和生理都发生巨大变化。一方面进入学校学习的他们,早期学校社会化的主要任务是“如何通过勤奋学习在学校中取得好成绩,从而得到老师和同学的好评”。而此时的儿童如遭遇学习的挫折、出现自卑的性格趋向,父母的鼓励等家庭社会抚育无疑是儿童最需要的;另一方面留守儿童在进入青春期后,此时社会化的主要问题是“自我认同”问题。这时的他们便开始思考“我是谁”、“我将向何处去”等重大人生问题(陈会昌等译,2004)。而身心发展的不平衡、社会变迁中父辈文化代继的断裂和文化多元的冲击等,都使他们对自己的角色定位认识不清,所作所为与社会的角色期待不相吻合,从而极易导致“自我认同危机”(郑杭生,2003)。所以,小韦生命历程中“单系社会抚育”事件的发生时间,适时适应了这一时期小韦最需要家庭社会抚育的需求。其次,从社会年龄来看,小伟的社会年龄是依社会期待而制订的接受学校教育的社会性时间。在此社会性时间,学校在小韦由家庭内社会化转向家庭外社会化的过程中,取代家庭成为小韦主要的社会化场所。而这不仅给小韦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变化,而且为小韦提供了更广阔的社会化条件。因而,这也促使小韦家庭在“恰当时间“,作出了“协助学校教育的单系社会抚育”决策。由此,本文认为诸如小韦这样的留守儿童父母,其作出“双系生活抚育、单系社会抚育”策略的决策时间或时机,是与留守儿童个体生命历程的标准时间表高度保持一致的;而这种与留守儿童个体生命历程的标准时间表高度保持一致的决策发生时机,无疑比“单系社会抚育决策”事件本身更具意义。因为该事件发生时机的恰当与否,直接决定了其对于留守儿童早期社会化的影响程度。
(3)“相互联系的生活”原理。即个体总是生活在由亲人、朋友所构成的相互依赖的社会关系之中,每一代人注定要受他人生命历程中所发生的生活事件的巨大影响。在小韦学龄前的生命历程中,小韦与其父母、亲人所构成的亲子关系、代际关系及亲属关系组成了小韦家庭内社会化的主要关系网络。首先,“民工潮”这一社会历史力量将寻求生存和改变命运的小韦父母卷入其中,使小韦父母的生命历程中发生“外出务工”这一生命事件。此生命事件所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导致了小韦这样的留守儿童“亲子关系互动不足、家庭双系抚育结构受损”,间接后果就是促使小韦父母采取“重生活抚育、轻社会抚育”的家庭抚育策略。然后随着“重生活抚育、轻社会抚育”策略在小韦学龄前生命历程中的展开,此抚育策略虽通过利用代际关系和亲属关系等抚育资源,实行祖辈监护、亲戚监护等一系列家庭抚育决策,较好地回应了社会变迁对家庭双系抚育所造成的冲击,并在一定程度上使小韦受损的家庭双系抚育结构较好地适应了社会变迁。但是,亲子关系互动和家庭社会抚育不足的副作用日趋明显,小韦父母无奈将家庭内社会化出现诸多问题的小韦接到身边,暂时恢复家庭双系抚育。
在小韦学龄期的生命历程中,小韦与其父母、学校老师之间所构成的夫妻关系、亲子关系、师生关系,组成了小韦家庭外社会化的主要关系网络。这时,城乡二元的社会结构力量首先将处于学龄期的小韦与父母分割开来,小韦父母生命历程中又发生了“无法协助小韦进行学校社会化”的生命事件。而此生命事件对于小伟生命历程带来的影响,是造成处于独特年龄阶段的小韦,仍无法与父母保持亲子互动和获得足够的家庭社会抚育。而这也最终促使小韦父母改变家庭抚育策略,转而采取了“双系生活抚育,单系社会抚育”策略。
而随着“双系生活抚育,单系社会抚育”策略在小韦学龄期生命历程中的展开,此策略通过改变夫妻的抚育分工,先后采取了“单亲留守”和“协助学校教育的单系社会抚育”决策。从实践的效果看,该策略的实施不但较好地弥补了小韦家庭社会抚育的不足,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单系社会抚育与学校教育的互动和师生关系的融洽,从而使小韦的家庭外社会化较顺利完成。通过纵观小韦学龄前、学龄期的生命历程,本文认为因留守儿童往往生活在由其父母、亲人、学校老师所构成的关系网络中,这就决定了留守儿童的生命轨迹及其家庭抚育的一系列决策过程和决策时机,往往通过留守儿童的父母、亲人、学校老师等所构成的关系网络,与社会结构和的巨大历史力量发生关联。
(4)个人能动性原理。即个体能通过自身的选择和行动,利用所拥有的机会,克服历史和社会情境的制约,建构着他们自身的生命历程。上述小韦案例的分析中,笔者主要着重从历史事件对个体生命历程型塑的角度,分析了留守儿童的家庭抚育策略。但历史力量型塑下的留守儿童,也在根据自身所处的情境,或被动接受受损的家庭双系抚育,或主动配合家庭抚育策略在恰当的社会性时间扮演着社会期望的角色,主动建构自身的生命轨迹。在小韦学龄前的生命历程中,因父母长期两地分离而造成的亲情缺失和亲子关系互动不足,成为小韦这样大多数留守儿童共同的人生经历。英国学者丁・鲍尔毕就稳定的亲子关系的重要性,曾在他的调查报告“母性照看与心理健康”中指出“儿童心理健康的关键就在于和谐稳定的亲子关系”(转引自王振宇等,1993)。而亲情缺失和亲子关系互动不足的小韦,在日常的生活中享受不到父母的关怀,遇到困难也不能从父母那里找到感情支撑。焦虑紧张、缺乏安全感,性格变得内向、自卑、悲观,情感相对冷漠,人际交往能力差便成为小韦这样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普遍表现(叶敬忠等,2008)。这些家庭社会化过程中出现的杨汇泉等: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抚育策略的社会学思考问题说明,缺乏亲情和亲子互动的小韦,在建构自身的生命轨迹中偏离了社会期望。
进入学龄期后,小韦母亲留守的生命事件对小韦的生命历程发生了重要的影响。一方面,单系社会抚育下的小韦不再觉得自己是个“没人管、没人要的野孩子”,性格也慢慢开始发生变化,变得懂得体谅母亲,主动分担母亲的家务劳动;另一方面,随着学校成为小韦社会化的主要场所,小韦也能理解父母对自己的期望不但将勤奋学习作为一件有意义的事情和首要任务,而且在母亲和老师的关心和鼓励下,也能较好地面对和克服在学习中遇到的种种困难。在访谈时,小韦母亲告诉笔者“这孩子以前调皮得很,现在大了,听话多了也很懂事,俺不操心”。处于学龄期的小韦,在单系社会抚育与学校教育互动的情境下,按照社会既定期望建构着家庭外社会化的生命轨迹。
5.初步的结论
上文中,笔者通过纵观小韦生命历程中的家庭抚育策略,以生命历程理论为论证的线索解读了小韦的家庭抚育策略。当然从逻辑上说,因本文采用的生历程理论仍在完善之中,其研究方法也只是针对个案进行分析,所以导致本文所得结论并不一定具有“代表性”。但是,笔者相信这种以生命历程理论的基本原理为论证线索,通过对个体生命历程微观个案经验的考察来了解个体生活中重大事件的研究,如能发现这些重大事件对于个体所产生的体验及其影响,那么这样就不仅能够解释某类人的人生轨迹,而且可以“超越具体事件的微观分析,实现对范围更大的社会文化现象的解读”(李强等,1999)。“这就是说,我们虽然也承认个案考察确实在代表性和普遍性方面可能存在着实证主义者所说的某种欠缺,但仔细记述和分析这些‘个案故事’,我们会发现很多情况下却更能够直指问题的核心和要害”(刘中一,2005)。鉴于此,笔者基于小韦的生活史访谈资料,在生命历程范式下管仲窥豹农村留守儿童的家庭抚育策略,初步得出以下四点的结论
一是根据访谈资料,本文认为对应于留守儿童学龄前和学龄期的生命历程,大多数留守儿童的家庭抚育策略可划分为两个阶段,即学龄前的“重生活抚育、轻社会抚育”和学龄期的“双系生活抚育,单系社会抚育”。在留守儿童学龄前的生命历程中,众多卷入“民工潮”留守儿童的父母采取了“重生活抚育、轻社会抚育”的家庭抚育策略。这时,父母往往双方或一方外出务工,将留守儿童的生活抚育作为家庭双系抚育的主要职能,并由祖辈监护、单亲监护、亲属监护等形式担负留守儿童的社会抚育责任。然而,尽管此策略使留守儿童的家庭暂时适应了社会变迁和巨大的社会历史力量,但并不能完全适应于留守儿童本身。留守儿童因亲子互动的不足和家庭社会抚育的缺乏,家庭内社会化出现了诸多问题。而为了弥补亲子互动和社会抚育不足而导致的家庭双系抚育结构受损,在留守儿童学龄期的生命历程中,大多数留守儿童父母都主动回应户籍制度等社会结构和历史力量的制约、改变抚育策略,采取了“双系生活抚育,单系社会抚育”的家庭抚育策略,即留守儿童的父亲和母亲虽继续共同承担小韦的生活抚育,但大多数母亲这时则作出牺牲,选择与子女一起留守,以承担起留守儿童的生活抚育和社会抚育责任。而这一研究结论也为中国农村劳动力的“女性化”现象以及叶敬忠教授(2008)的研究成果所印证;而从农村社会发展的事实结果来看,大多数留守儿童家庭的这种“单系社会抚育”不仅因其发生在“恰当的时间”、协助了学校教育,而且因其较好地弥补了留守儿童因社会抚育不足而造成的诸多社会化问题,从而利于留守儿童完成早期社会化。
二是在留守儿童生命历程与社会结构的互动分析框架下,结合嵌入留守儿童生命事件之中的“民工潮”背景,笔者认为留守儿童的家庭抚育策略一方面是我国社会结构转型和“民工潮”等历史力量作用下的产物,但另一方面留守儿童的家庭抚育策略不是被动地受社会变迁的冲击和影响,而是在留守儿童不同阶段的生命历程中利用各种抚育资源,主动对社会变迁作出回应。
三是在留守儿童家庭抚育决策的发生时机上,诸如小韦这样的留守儿童父母,改变家庭抚育策略、作出双系生活抚育、单系社会抚育“策略的决策时间或时机,是与子女个体生命历程的“标准时间表”保持一致的。而这种与留守儿童个体生命历程的标准时间表保持一致的决策发生时机,无疑比“单系社会抚育决策事件本身更具意义。
四是通过纵观小韦学龄前、学龄期的生命历程,本文认为因留守儿童往往生活在由其父母、亲人、学校老师所构成的关系网络中,这就决定了留守儿童家庭抚育的一系列决策过程和决策时机也正是通过留守儿童的父母、亲人、学校老师等所构成的关系网络和抚育资源,与社会历史和结构的巨大力量发生关联,并通过这些网络和抚育资源回应着社会历史力量的冲击;而留守儿童在被社会历史力量型塑的同时,也在根据自身所处的情境建构着自身的生命轨迹,或被动接受受损的家庭双系抚育;或主动配合家庭单系社会抚育,在“恰当的社会性时间”扮演着社会期望的角色。
参考文献
孟德拉斯.农民的终结(李培林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
费孝通.乡土中国“生育制度.北京:三联书店,1998
Bache lard.G,New Scientific Spirit,Beacon Press,1984.转引自杨善华.西方社会学理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张永健.家庭与社会变迁当代西方家庭史研究的新动向.社会学研究,1993(2)
樊欢欢.家庭策略研究的方法论――中国城乡家庭的一个分析框架.社会学研究,2000(5)
W. L.托马斯、F.兹纳涅茨基.身处欧美的波兰农民(张友云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4
G. H.埃尔德.大萧条的孩子们(田禾、马春华译).南京:译林出版社李强等.社会变迁与个人发展:生命历程研究的范式与方法.社会学研究,2004
李强.生命的历程:重大社会事件与中国人的生命轨迹.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6(6)
郭于华、常爱书.生命周期与社会保障――一项对下岗失业工人生命历程的社会学探索.中国社会科学,2005(5)
董藩、邓建伟.生命历程理论视野中的三峡移民问题.株洲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1)
周雪光、侯立仁.文革的孩子们――当代中国的国家与生命历程.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中国社会学.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刘中一.性别偏好的生成――一个生命历程理论视角的考察.山西师大学报,2005(6)
阎云翔.私人生活的变革:一个中国村庄里的爱情、家庭与亲密关系1949-1999.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
郑杭生等.社会学概论新修(第三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Je rryM. Burger人格心理学(第六版)(陈会昌等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4
王振宇等.儿童社会化与教育.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
叶敬忠、潘璐.别样童年――中国农村留守儿童.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Mills. C.W r ight, The Soc io log ica l o f Im ag ination. New Yo rk: Oxfo rd Un iversity Press, 1959.
Dan iel S, Sm ith, Parenta l pow er andM arriage Patterns; An Analysis o fH istonr ica l Trends in H ingham, M assachuse tts, Journal of Mar―r iage and Fam ily, 1973.
Elder, G. H. ed, Perspec tives on the Life Course, In Life Course Dynam ics: Trajector ies and T ransitions, 1968 - 1980, ed. GH E lder.
Ithaca, NY: Co rne llUn iversity Press, 1985.
E lder. G. H. de. , The Em e rgence and Deve lopm ent o f Life Course Theory. Mo rtim er, J. T. &A. M ichae l J. ( eds. ), H andbook o f the
Life Course. NY : Springer, 2003.
Ryder. No rman, The Cohort as Concept in the Study of Socia l Change. Am erican Socio log ical Rev iew, 30, 1965.
Naugarten B. L, H agestad G. O, Age and the L ife Course, In H andbook o f Ag ing and the So cial Sc iences, ed. R B instock, E Shanas.
NY: Van Nostrand Reinhold, 1976.
R iley, M.W, Johnson, M. E, Foner. A, 1972, 3 A So cio logy of Age Stratifica tion, Ag ing and Soc iety.
相关知识
体育教育对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
农民工家庭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管理研究
情商教育对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促进研究
生态系统视域下阅读赋能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实证分析与实践策略
困境儿童保障和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情况汇报
留守儿童现状与沟通 让每个留守儿童健康成长
家庭教育学基础
基于双减政策下的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引导路径研究
二胎家庭孩子的心理辅导与家庭教育的策略试析
学前儿童家庭科学教育的实施现状与指导策略
网址: 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抚育策略的社会学思考 https://www.trfsz.com/newsview377185.html
推荐资讯
- 1男女激情后不宜做哪些事 4181
- 2从出汗看健康 出汗透露你的健 3839
- 3早上怎么喝水最健康? 3633
- 4习惯造就健康 影响健康的习惯 3283
- 5五大原因危害女性健康 如何保 3187
- 6连花清瘟、布洛芬等多款感冒药 2957
- 7男子喝水喉咙里像放了刀子一样 2455
- 810人混检核酸几天出结果?1 2225
- 9第二轮新冠疫情要来了?疾控中 2219
- 10转阴多久没有传染性?满足四个 2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