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教育专题讲座通用12篇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健康教育专题讲座,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第1篇
现就我院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自查情况如下:
经济学院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一)保障措施
制度健全,建立了《经济学院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施方案》,认真学习《*大学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施方法》、《*大学各级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网络职责》、《*大学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机制》,制定了经济学院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20*-20*学年工作计划和经济学院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20*-200年工作计划,为工作落实提供了保障。
(二)机构设置
成立经济学院心理健康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本院健康教育工作。
设立经济学院心理辅导室,制定了《经济学院大学生心理辅导室职责》,但因条件有限,设备不齐。
配备心理辅导老师,接受了*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的培训,迪老师参加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培训并取得合格证书。
各班级培养一名心理健康教育信息员,成立了经济学院各班心理健康教育小组(三级)。
(三)培训工作4分
对辅导员、学生会干部、班委、团支部以及心理健康教育信息员进行了心理健康培训,培训的主要内容及日期:
1、200*专题讲座《大学生应如何进行人际交往》;
2、200*专题讲座《怎样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
3、200*10专题讲座《调整心态,学会适应》;
4、200*专题讲座《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自我调适》;
5、200*专题讲座《勇敢面对,愉快度过我们的青春期》;
6、200*专题讲座《如何看待大学生心理健康》。
(四)日常工作4分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有计划、有总结
制定了《经济学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施方案》,经济学院20*-20*学年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计划,并撰写了经济学院20*-20*学年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总结。能够配合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完成新生的心理健康普查工作,其主要工作任务和内容有:
1、关于做好20*级新生心理健康普查工作;
2、20*-20*学年第一学期新生心理健康普查信息;
3、关于做好20*级新生心理健康普查工作;
4、做好20*级新生upi普查协调会;
第2篇
【关键词】 大学生;艾滋病;知识;健康教育
当前,艾滋病已在全球范围内成为严重危害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1],在青少年中的流行态势已引起广泛关注,在目前尚无特效治疗方法和药物预防时,健康教育是公认的预防艾滋病最有效的手段。目前我国主要的健康教育对象为在校学生。学校作为青少年学习、聚集的场所,在预防艾滋病方面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大学生既是艾滋病健康教育对象,同时也将是传播预防艾滋病知识的主力军。为此,本研究旨在了解一般大学院校学生对艾滋病的了解,同时评价传统的讲座方式对学生的干预效果,为探索艾滋病健康教育合理模式提供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2006年4月,对某高校的在校学生进行调查。在该校以班级为单位从不同层次、不同年级按比例随机抽取研究对象。自编调查问卷,问卷调查分两次进行,第1次为基线调查:由教师在教室内发放问卷,内容包括艾滋病知识,对艾滋病的信念、态度与行为,已获得艾滋病知识的来源和途径,现场匿名答卷。第2次为效果调查:由专家实施专题讲座1.5~2.0小时,1周后对相同的学生发放难度相同的问卷进行调查,同样现场匿名答卷。统计分析专题讲座前后的有关数据,评价干预效果。核查问卷后,利用epidata3.0程序录入数据建立数据库,应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 健康教育干预前发放调查问卷420份,收回有效问卷400份,其中男生275人(占68.75%),女生125人(占31.25% );最小年龄16岁,最大年龄22岁,年龄中位数19岁。健康教育干预后各发放调查问卷410份,收回有效问卷395份。
2.2 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情况 学生对艾滋病的3种传播途径知效率较低,尤其是综合知晓情况仅为35.0%。实施相关知识讲座后其综合知晓情况有了提高(χ2=174.67,P
表1 健康教育前后学生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情况(略)
艾滋病知晓综合指标为1-7的全部正确回答率。
2.3 艾滋病相关态度 反映学生是否对艾滋病病人存在歧视行为有3个问题,有48.7%同意被感染的同学留在班级或学校,接受家人中有感染者并给予照顾的有46.7%,有50.0%建议学生感染AIDS后学校应给予关心。但从艾滋病相关态度的综合指标(三个态度指标同时不歧视)看,没有歧视的比例只有25.1%;实施讲座进行健康教育后没有歧视的综合指标比例较讲座前提高(χ2=66.250,P
表2 对艾滋病病人态度调查(略)
3 讨论
大学生对艾滋病了解是否深入,对艾滋病预防控制工作产生长远的影响,本次调查数据显示:该大学学生在干预前对预防艾滋病的知识了解甚少,综合指标正确的比例只有34.9%,这与他们接受相关知识的途径和社会或学校开展艾滋病知识健康教育力度不够有关。干预后他们对艾滋病的相关知识的知晓率有所提高。表明以讲座的形式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有一定的成效,为探索健康教育模式提供一定的依据。建议对各高校学生增开或加强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相关课程,增强即将进入社会的大学生自我保护和控制艾滋病蔓延的意识,同时由他们把艾滋病的防治知识当作常识传授给周围的家人和同学等人群。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患者的歧视,可能是由于他们对艾滋病相关知识,尤其是艾滋病的非传播途径知识的匮乏所致。调查结果显示在该大学生中存在着很高的歧视比例(74.9%)。这种歧视的存在,将会阻碍艾滋病感染者或病人与社会的公开接触,增加了感染的可能性,其结果必然会增加群体的易感性 [2]。有关调查资料表明: 由于受到歧视和不公正待遇,艾滋病患者有25%以上的人有过或曾经有过报复他人的想法;其中11%的艾滋病病人或感染者有了具体的行动准备[3],这对社会来说是一个潜在的危险。通过艾滋病知识讲座,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患者的歧视比例下降到46.4%,表明讲座起到一定的作用。总之,大学生对艾滋病的认识不足,有待于进一步提高;知识讲座可能为较有效、适用的健康教育方式;建议各校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教育措施,不断开展多元化的艾滋病健康教育活动,促进社会公众对艾滋病的了解、关注,消除歧视,努力营造一个关注艾滋病问题、关怀艾滋病患者的社会氛围。
参考文献
[1] 陈永金.临沂市中学生艾滋病相关知识调查及健康教育效果评价[J].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2007,18(2):100-101.
第3篇
【关键词】冠心病患者调查
冠心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我国正处于冠心病发病率高。死忙率迅速上升的阶段。在护理工作中有针对性在开展健康教育,有助于冠心病患者主动积极配合治疗,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因此,调查冠心病患者健康需求是相当有意义的课题,现将调查报告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
(一)临床资料
﹡﹡﹡﹡年﹡月—﹡﹡﹡﹡年﹡月(某地医院)经OGTT证实为糖耐量异常的冠心病患者42例,符合WHO和我国制定的冠心病诊断标准。其中男25例子,女17例,年龄(61±10)岁。
(二)调查内容
自行设计问卷进行调查,内容包括:入院健康教育需求;出院健康教育需求;健康教育方式。
(三)调查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方法,在参考有关心脑疾病知识文献的基础上自行设计问卷,答卷时由责任护士负责在病人入院、住院时,给病人语言教育(口头交谈、健康咨询)、文字教育(卫生手册、报刊)和媒体教育(光盘、磁带)后,发给病人健康教育需求表、健康教育方式调查表。发出问卷42份,收回有效问卷42份,收回率100%。
二、结果
(一)冠心病患者入院健康教育需求调查
100%患者需要理解所患冠心病常识,90%患者想了解药物的疗效,85%患者非常需要心里护理。
100%患者需要了解用药指导,95%需要血压自我监测,88%的饮食了解、83%的运动了解,85%的生活方式了解。
(三)获得健康知识的方式调查
获得冠心病健康教育护理知识的患者,通过交谈、书面资料、专题讲座所占比例为97.6%、95.2%、95%。
三、讨论
(一)做好入院健康教育
从表一可以看出100%患者需要理解所患疾病的常识,90%患者想了解药物的疗效,85%患者非常需要心里护理。在患者入院时,热忱微笑相迎每一位患者,根据各自病情轻重做好入院指导,病情较轻者向患者介绍医院的设施、环境、规章制度及主治医师和责任护士;病情严重时,根据患者的心理应给予安慰,解除紧张不安情绪及疼痛、恐惧感。待病情稳定后,对患者及家人向其说明冠心病可以通过药物治疗,合理的生活起居,良好的心里状态,配合饮食,适当体育锻炼等综合措施可延缓病情的发展,以消除患者对病危的恐惧感,消除家人的担忧之心。
(二)出院健康教育
从表二可以看出100%的患者需要了解出院后的用药,95%以上患者希望学会自我监测血压;对饮食、运动、生活方式的不同程度的需要。对入院冠心病患者健康教育步骤如下:在晨晚间护理及巡视病房时,反复口头讲解,多次示范;计划性、随机性教育;循序渐进,针对不同个体的健康和心理随时指导;对用药、血压自我监测、饮食、运动和生活方式根据个体不同进行点到面的知识传授,指导患者完全了解掌握冠心病出院健康护理知识为止。
(三)获得健康知识的方式
从表三可以看出97.6%的患者是通过交谈获得冠心病健康教育护理知识,95.2%是通过书面交谈获得冠心病健康教育护理知识,95%是通过专题讲座获得冠心病健康教育护理知识。作为护理者,对于不了解冠心病知识的患者,应该及时讲解冠心病与一些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有关,及时对患者进行面对面交谈,以更新第一手资料,有条件的一员可以为患者装备有关冠心病知识的书籍或召开冠心病的专题讲座。总之,一切要以冠心病患者了解所患此病的一切有关护理知识,从而使患者积极参与健康维护,主动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延缓病情进展,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为目的。
四、总结
通过以上调查,我们作为护理人员要认真做好冠心病患者在入院、住院时对冠心病患者健康知识的普及,了解患者需求,根据不同治疗时段选取不同的健康知识普及工作,做到稳定病情,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陈红霞,吕会玲.冠心病患者健康教育的体会[J],《医学信息:下旬刊》,2009年第6期.
第4篇
关键词个性化健康教育社区保健高血压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增加,高血压成为老年人常见的心血管疾病,极易引起严重的心脑肾等重要器官的损害,是脑卒中和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但是,在高血压患者中,对高血压的认识程度仅有36.1%,治疗率24.7%,控制率不足10%,并发症的发生率高达25.1%,患者治疗依从性差,严重影响血压的控制及并发症的预防。如何有效控制血压、防止并发症是医学界的难题,而加强高血压患者健康教育也成为社区医疗服务工作的重要内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辖区内高血压患者开展个性化健康教育工作,明显提高了社区高血压患者药物治疗依从性和危险因素的知晓率,从而有效地提高了高血压控制率。现将研究结果总结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09年1月~2011年2月收治原发性高血压2级患者300例,随机分为个性化教育组和小组化教育组各150例。其中个性化教育组男82例,女68例,年龄57.85±14.72岁;小组化教育组男79例,女71例,年龄58.41±15.37岁,两组在年龄、性别、病程、高血压程度、并发症及服药情况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所有患者符合《2005年中国原发性高血压防治指南》2级高血压规定:即收缩压179mmHg≥(SBP)≥160mmHg和(或)舒张压109mmHg≥(DBP)≥100mmHg。
健康教育方法:⑴小组化教育组:每个月以专题讲座形式组织本组参加我院的高血压健康知识讲座,时间为2学时/次。主要向病人介绍高血压、高血脂的基础知识,综合性治疗的原则和方法,急慢性并发症的危害及防治,如何消除不良嗜好及生活方式,提高服药的依从性,预防并发症等。每个月教育1次,共3次。⑵个性化教育组:个性化教育组除每月参加小组化教育的专题讲座外,还在门诊进行个性化健康教育,并定期进行家庭电话回访式教育:1门诊健康教育:患者首次就诊时详细记录患者可能引起高血压的各种危险因素,再根据患者生理、心理、社会方面、个体特征等采取一对一的个体化指导方式。以后每次就诊时均针对患者的危险因素逐一进行重点询问行为改变情况,并进行强化健康教育,重点提醒患者改变不良生活方式,提醒患者按时参加高血压知识讲座。对每月的治疗药物分两次给予患者,来2次医院高血压专科门诊进行教育,每个月教育2次,共6次。2家庭电话回访式教育:于每个月15日、30日分别进行2次电话随访,要求患者本人及其家属均接电话,分别接受随访,检查患者治疗依从性、饮食、不良生活习惯改变情况等,要求患者家属监督和配合。
观察指标:分别于教育前、教育6个月后和1年后对患者高血压健康行为知晓率、形成率、治疗依从性、血压控制达标率、并发症的发生率进行统计观察。
统计学处理:结果采用SPSS16.0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使用 X 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300例高血压患者中,1年后小组化教育组有2例患者脱落,个性化教育组有1例患者脱落,共有297例患者完成研究。两组观察结果。
讨论
高血压是心血管病的重要危险因素,而且发病率随着人口老龄化仍有逐年上升趋势,直接关系高血压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在治疗上除了必要的药物治疗外,尚需靠饮食、改变不良生活习惯、提高高血压健康认知水平加以控制,因此,在基础医疗单位对高血压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是社区卫生服务的一项重要内容之一。通过对高血压患者进行个性化健康教育,研究发现:1进行了健康教育的患者不论在6个月后还是1年后,患者对高血压健康行为的知晓率、健康行为形成率、治疗依从性、血压控制达标率、并发症的发生率都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对高血压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对高血压的控制有良好的作用。2个性化健康教育的患者不论在6个月后还是1年后,患者在对高血压健康行为的知晓率、健康行为形成率、治疗依从性、血压控制达标率、并发症的发生率都明显优于小组化教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通过个性化的健康教育,使高血压患者在控制血压的疗效和时效上均优于单纯小组化教育。个性化教育是针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生理、心理发展所采取的一项措施,由于患者年龄较大、记忆力较差、文化程度较低等原因,采取个性化教育可以反复提醒加大患者记忆,巩固加强患者对高血压健康行为的认识,提高患者健康行为的形成,督促患者改变不良习惯,加上定期的电话回访监督及家人参与的指导,实现教育的个体化、系统化,具有明显的优越性,更有利于高血压的控制,降低医疗成本,给高血压患者及社会减轻负担。因此,个性化健康教育是基层社区高血压防治工作的一项重要措施,具有投入少、效果明显的特点,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陈灏珠.实用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526.
2谢院生,周建辉,陈香美.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与防治[J].北京医学,2009,31(3):173-175.
3赵军,赵秀玲,吴佐军.糖尿病患者健康知识及其用药依从性情况调查[J].中华慢病杂志,2006,5(3):42-43.
第5篇
【关键词】大学生;健康教育;教育形式
1 大学生健康现状分析
1.1 生理健康
生理健康,作为健康的基石,被不少学生忽视,如缺乏营养意识、忽视合理膳食和均衡营养;长期不良生活方式和不良习惯,如不吃早餐、酗酒、不注意饮食卫生、熬夜等引起消化道疾病和免疫系统疾病等。四川省某高校2013级新生体检结果显示,常见病、多发病在学生群体中的发生不容忽视。
表1 四川省某高校2013级新生体检结果
1.2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既指心理健康的状态,也指维持心理健康、预防心理障碍或行为问题[1],它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基础。大学生心理问题主要体现在人际关系、环境改变与心理适应、恋爱、自我意识模糊等方面。伴随社会快速发展,竞争日益激烈,来自家庭、社会、恋爱、择业等各方面压力逐渐增加,大学生心理障碍的比重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23.25%,上升到90年代的25%,近年达30%以上,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已不容忽视。
1.3 道德健康
道德健康影响个体内部心理活动和外部行为表现,有高下优劣之分[2]。主要表现:不以损害他人利益来满足自己需求,能辨别真假、善恶等是非观念,按社会规范准则约束支配自己言谈举止,为他人幸福贡献自身价值。有关文献[3]研究表明,道德健康状况差的人危害他人和社会利益,带来一定的心理恐慌和焦虑,使其神经系统受冲击,进而影响其正常生活习惯,导致其精神疲惫。不良道德健康状况阻碍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发展,例如,当前部分大学生痴迷网络游戏、聊天交友,心理承受力差,缺乏理想追求与信念,看不到自己和他人对社会的价值,心胸视野狭窄。道德健康作为健康的一部分,其对大学生全面健康的发展意义重大。
1.4 社会适应性
社会适应性在社会心理学中叫社会适应行为或社会适应能力,一般统称为适应行为,是人与社会环境间相互的动态过程。在校大学生,作为半社会化个体,通过接触、了解、适应自身所处环境,达到对社会的适应。目前有些大学生认识不清社会发展现状,辨识不清社会走势,易受社会多元化文化影响。在初入社会时低估社会的复杂性、多元性和负面现象,盲目追求所谓“时尚”、标榜自身“个性”,一旦其自身条件与外界环境冲突而不能如愿,就夸大社会复杂性和负面现象,甚至片面悲观、走向偏激,如不能及时得以纠正,必将导致社会适应性的缺失。
2 多途径开展大学生健康教育工作
2.1 健康教育课程纳入教学计划,实行规范化管理
根据《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精神,对大学生开设健康教育课,将健康教育课列入学校教学计划,统一管理、安排课时计划、选购教材、安排授课,提供必要的教学设备。我院健康教育选修课设16学时,1个学分,周2学时,出现旷课两次及以上将取消其参加考核资格,考核方式采用开卷和写心得两种,答卷或心得不合格无学分。我院在专业设置上专业偏向性比较强,健康教育选修课的设立,作为课堂新鲜血液,融入到课程教学,激起学生选课兴趣的同时增加学生对该课程的重视,保证了健康教育的效果。
2.2 重视健康教育,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建立完善的健康教育结构体系,根据学生数量配备合理的健康教育工作人员。建立多层次健康教育团队,以医学专业人员为主,专业管理人员为辅,兼有辅导员等形成多层级开展健康教育工作的格局。定期对健康教育工作人员进行专业知识技能培训,并进行考核。
2.3 明确健康内涵、调整教学内容
健康新概念指出,健康应包括生理、心理、道德、社会适应性四方面内容。健康教育不是一般卫生知识的传授,而是有关人们维持和促进健康的科学;改变影响健康的不良行为,激发人们接受和利用正确的健康信息;养成良好生活习惯,避免有害行为,以实现健康的目的。健康教育的内容必须随社会生活的发展需要不断调整,创新。我院依据实际需要制定教学内容。保障学生身体健康,同时兼顾心理健康、道德健康、社会适应性。2003年非典以来,传染病流行形式日益严峻,要求我们必须加强对传染病、流行性疾病的基本知识的宣传教育,防止传染病、流行病在学校爆发流行。
2.4 丰富教学形式
健康教育教学内容范围广,教学途径与形式也多种多样。
2.4.1 系统健康教育与专题健康教育相结合
开展健康教育课程的同时,在特定时期进行专题性健康教育,收到更好的教育效果。所有健康教育课程均在大一开设,春期开展“春夏季常见传染病及现代肺结核的防治”专题讲座、秋期开展“秋冬季常见传染病及病毒性肝炎防治”专题讲座、针对女生,开展“女性性生理、心理及婚恋”专题讲座、以及在艾滋病宣传活动月开展“大学生艾滋病及其预防知识”专题讲座,讲座针对性强,教学效果比较理想。
2.4.2 丰富授课内容,引入案例教学
结合实际学校工作中遇到的典型案例,把常见健康问题引入课堂,引导学生分析参与教学,形成互动。通过讨论分析案例,概括总结疾病发生、发展的原因、可避免因素等,将被动学习转换为主动学习,大大提高教学效果。
2.4.3 开展课外健康教育
通过校园广播、健康教育宣传栏、宣传展板、宣传单等形式进行健康教育宣传,广播稿要求有实效性、宣传栏定期更换、宣传单有针对性。学院卫生站设立健康咨询台、学生处设立心理健康咨询室等服务部门。
2.4.4 学生参与
在学生团体中,设立保健部、生活部、女生部等学生部门,利用学生的业余时间,负责学生健康知识宣传、常见传染病监督等工作;每个班级均设有心理委员或保健委员,负责班级学生的健康监督工作。健康教育工作管理部门定期对学生骨干进行健康知识培训,由学生骨干负责对班级学生健康教育知识的宣传促进工作。学生团体的建立,在健康知识宣传、学生健康档案建立、管理、日常传染病监督、传染病流行期学校卫生工作中发挥重大作用。
2.4.5 开展专题性健康教育促进活动
根据教育部、卫生部等上级文件精神,开展相应的健康促进活动,如2012年的“肝健康促进活动”,2013年的“结核病预防宣传活动”,2014年的“艾滋病网络宣传教育活动”等,由学生和老师共同参与这些项目的策划、筹备、实施等工作,发挥学生的能动性,极大的丰富了活动内容及形式,把学生被动受教育转变成主动参与实施,活动测评显示效果比较理想。
3 结语
大学生健康教育是一项重大工程,教育成败关系到国家、社会、家庭多方和谐,对在校大学生开展健康教育是社会和学校共同的责任,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是健康教育能否取得良好效果的关键。
【参考文献】
[1]路芳草.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D].2012.
第6篇
健康教育是指通过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教育活动,促使人们自愿地采用有益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降低或消除健康的危险因素,降低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以促进和维护健康、提高生活质量[1]。在医院传染病防控中,通过健康教育活动可以丰富患者的医疗保健知识,改变其不良生活习惯,有效的预防和控制传染病在医院的爆发和流行,维护患者的健康,保障医疗诊治工作的有效实施。
1 医院开展传染病健康教育的必要性
住院患者居住和活动比较集中,流动性大,预防疾病知识缺乏,卫生习惯和健康行为不稳定,加之患者健康状况差,病情复杂,抵抗力降低,在一定程度上给传染病的流行与播散造成了有利条件,使这部分人群成为传染病爆发和流行的高危人群。2003年非典暴发流行就发生在医院。在传染病流行中,高居首位且最活跃的可控因素是不正确的健康观念、不良的生活行为习惯。而健康教育能有效地控制传染病的传播与流行,所以通过健康教育改变人类不良生活行为习惯在传染病防控中具有独特性和不可替代性。
2 健康教育在医院传染病防控中的实施
2.1 组织:成立健康教育领导小组,组长由院长担任,组员包括医政科、护理部、感染管理科、宣传部等相关部门负责人。医院健康教育工作由组长统一部署,形成各司其职、互相配合、相互促进的教育局面。
2.2 健康教育计划的制定:每年制定本年度健康教育计划,包括基本内容、时间、方式、课程安排等。根据季节、流行病学特点并结合当前传染病流行现状制定健康教育内容,做到每月都有不同的主题,根据实际情况增加健康教育内容。
2.3 健康教育的形式和方法:在患者中开展健康教育主要通过健康传播来提高患者的健康知识水平,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行为方式,使机体获得良好的免疫功能。健康传播是指通过各种渠道,运用各种传播媒介和方法,为维护和促进人类健康而收集、制作、传递、分享健康信息的过程,是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重要手段和策略[2]。
2.3.1 群体健康教育:充分利用讲座、板报、宣传栏、条幅、广播、滚动屏、宣传折页、宣传画、网络等进行健康宣传和教育;召开不同主题不同形式的防控传染病主题宣传活动,开设专题讲座,开展健康知识咨询活动,提高患者的兴趣和传染病防控能力。
2.3.2 个体健康教育:包括就诊时面对面的健康教育及电话咨询服务,内容包括讲解传染病发病特点、传播途径、防控措施、用药知识等,提供进一步检查、治疗的建议,及传染病患者追踪随访。
2.3.3 开展健康教育半小时活动:住院患者每日要进行半小时健康宣教活动,将传染病防治知识列入医院宣教计划,并与实时传染病流行与防控情况相结合,及时调整和更新宣教内容,以确保宣教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3 体会
3.1 医院健康教育对传染病防控效果显著:自医院开展健康教育后,患者健康习惯明显改善,防控传染病知识知晓率明显提高,说明以多种形式开展的健康教育有效,且健康教育半小时宣教活动是提高患者健康知识水平、改善其不良卫生习惯的最直接有效途径。
3.2 注重健康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综合性:在传染病防控中,健康教育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开展健康教育,要根据接受教育群体特点的不同、传染病发病特点不同、和同一疾病不同时期防控重点不同,有针对性的制定教育方案和宣传计划。选择行之有效的健康传播方式,且形式宜多样化,比如以健康宣教为主,结合健康咨询、专题讲座、广播、宣传折页等有效传播方式,综合实行健康教育才能切实取得实效。
第7篇
论文摘要:本文结合初中生的心理特点,并结合已有研究,对初中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进行了梳理,并结合相应的教育原则,据此提出了可行的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方式。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社会不断地进步,越来越多的人将在满足自身生理需求的同时,开始关注个人心理健康问题。对于学生家长来说,特别是初中生家长来说,他们在关注自身的同时,也在关注自己孩子身上的变化。很多家长对于孩子的变化没有做好准备,很多家长都觉得孩子怎么越来越不听父母的话了,诸如此类的困惑,教育界在进行思考。这一时期的心理健康教育也逐渐被大家关注到。
1 初中心理健康教育现状
结合我国初中教育的特点,且根据已有研究我们得出,我国初中心理健康教育具有以下特点。
(1)初中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存在城乡差异。
对于现有的初中心理健康教育,可以用参差不齐来形容。在部分有条件的学校,有经过专业培训过的专职心理老师,通过他们开设心理健康课这样的方式来实现的这些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然而对于大部分学校,特别是二级城市以下的众多学校来说,具有兼职心理健康老师的学校可谓是凤毛麟,特别是农村初中,绝大多数学校没有心理健康方面的教育课程。
(2)心理健康教育课安排较为随意且内容不系统。
在已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初级中学,利用班会课或者德育课时间进行安全等方面的教育,且并无固定的心理健康课时间。关于初中生的适应问题、性教育、学习方法、自我接纳、人际交往等方面的课程内容涉及得较少。而初中阶段,学生由于学习内容、生理心理发育、学习生活环境等因素发生较大的变化,会出现或多或少的不适,需即使进行指导和疏通。而现有课程安排并未过多考虑到本因素。
(3)家庭因素对初中心理健康教育的影响。
对于初中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除了学校而外,家庭发挥着及其重要的角色。家庭是学生除了学校而外另外一个长时间生活学习的场所,因此,家庭对于学生的心理健康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在我们的实际情景当中,更多家长因为工作、自身等诸多主客观原因,对于学生教育的关心更多体现在对学习成绩的关注。对于学生的心理健康的关注度远不及对学习成绩的关注,由于初中学生处于青春期,而与此同时父母步入中年期,这个时期的成人要面对来自事业、生理、心理的特殊时期,因此极易产生冲突。而这个时期的冲突的处理又将影响亲子关系的发展,进而影响到学生在中学阶段的学习、生活等方方面面。
2 初中心理健康教育原则
初中心理健康教育是以提高和发展初中生心理健康水平,增强初中生综合素质为目标,以期促进其全面发展。简言之,初中心理健康教育以预防为主,治疗为辅,促进初中生发展为最终目的。根据对已有的研究分析,我们得出初中心理健康教育遵循如下原则。
(1)普及性原则。现有的初中心理健康教育,由于种种限制,普及性不强。而初中生在成长过程中由于身心发展以及学校、社会、家庭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需要更多的心理关怀。我们对于问题学生需要重点关注,但与此同时不能忽视对其他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防范于未然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功能。因此,在初中生中普及心理健康教育可以为学校学生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保证。
(2)发展性原则。由于初中生所处于的成长阶段,对于初中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我们必须采取发展的眼光。初中是学生成长迅速的阶段,这种成长不仅限于身体上的成长,也包括心理方面的成长。因此,对待学生成长过程中所出现的叛逆等行为不能简单地以好与坏来定性,以免造成对学生的伤害。
(3)包容性原则。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应当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尊重学生,帮助其健康成长。对于有问题行为的学生,比如行为退缩、学习障碍等方面的学生,要多一份耐心。教师在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对学生的理解与包容,会促进学生对教师的信任,有助于学生敞开心扉,也使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做到润物细无声。
(4)活动性原则。根据初中生的特点,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应该增加活动课程内容。活动的设计需要紧扣主题,趣味性强且具有思考性,能促进学生积极参与,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去领悟成长。与此同时,活动需要遵循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以期在得以较为充分的发展。
(5)指导性原则。初中阶段是青少年出现成长的烦恼较为集中的时期,他们需要得到教育者的指导性建议。此外,初中阶段也是学生人生观、世界观塑造的一个重要时期。因此,心理健康教育也需要带有一定的指导性。
3 初中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根据上述初中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我们的教育方式可以以课程、专题讲座、个体辅导、团体辅导、科普小册子等形式进行。
(1)心理健康课程的开设。开设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由专门老师的教授,结合生理卫生知识讲授情绪情感、学习策略、人际关系、性心理健康等方面内容。以便学生深入地了解自己心理状况,正确地处理学习、生活中所出现的各种心理困扰。由于课程的开设,可以使得绝大部分学生可以接受到心理健康教育。
(2)专题讲座。学校应定期举行心理健康方面的讲座,讲座的内容主要涉及情绪、学习、人际、性心理等。让学生更多的选择余地,让其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讲座。让学生在较强动机的驱使下,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
(3)开展个体心理咨询。学校需要开设专门的心理咨询室,让出现心理困扰的学生能在学校里面找到一个安全可靠的地方去解决相应的问题。个体心理咨询需要有专门老师负责,该老师需具备一定的心理咨询经验,对于普通的心理问题与心理疾病有一定的界别能力。此外,建立相应的心理档案也是非常必要的工作。
(4)开展团体心理辅导。团体辅导工作是当今学校心理健康工作的一个重点,对于集中解决部分学生中存在的心理问题,有时间、受众、效果等方面的优势。同时,团辅中的各种活动可以使学生更积极地参与到自我探索与思考中来,到达积极参与积极成长的目的。团体辅导工作可以是专题团体辅导,也可以是团体咨询,同时在我们的学科教育中也可以融入团体辅导的理念。
(5)科普小册子的编制。学校可以编制一些心理健康小册子发放给学生,里面应包括情绪调节、人际交往、学习方法等方面的内容,便于学生及时自我调节。也是心理问题预防的一个较为有效的措施。
参考文献
第8篇
一、综合管理:期初制订出工作计划及各项制度,划分好各班卫生包干区,要求各班做到一日二小扫(早晨、放晚学后),一月一大扫,节日突击扫,订出卫生检查评比制度,由各班卫生委员配合校医室做到天天检查、打分,一周小汇总,一月大汇总,并公布卫生检查结果。
二、做好各班卫生干部的培训:期初召开各班卫生委员会议,重点布置本学期学校卫生工作任务,要求卫生干部在环境卫生、疾病防治、驱虫普治、季节性传染病防治、学生营养等方面,与校医室密切配合,把工作做好,并做好眼保健操培训。
三、健康体检:于9月底或10月初对全体学生进行一次全面健康体检,体检率达98%以上,对检出阳性体征做好进一步查治工作。
四、近视眼防治:第3周为“防近宣传周”,通过卫生专栏(印刷)、广播宣传等形式进行防近知识宣传,对视力为4.6—4.9假性近视采用“增视明、珍珠明目液”进行治疗,控制近视率上升。
五、牙病防治:根据市防疫站要求,本学期学生使用保健牙及防龋牙膏,结合“9.20爱牙日”,做好爱牙宣传及正确刷牙方法宣传。
六、学生营养:人类生命首先在于营养,为了向学生介绍营养知识,及“营养与健康”的关系,于10月份搞一次营养知识专题讲座,一期营养知识专题板报,一节营养知识健康教育课。
七、传染病防治:通过卫生专栏及广播形式,对学生进行夏秋季传染病、食物中毒以及流行性感冒等防治知识宣传,预防传染病的发生。
八、健康教育:结合学生爱眼、爱牙、营养、传染病以及学生六病防治工作实际,每学期刊出卫生专栏与广播宣传(3次),对学生进行健康知识教育。
九、食品卫生:本学期学生用餐由配餐中心提供,餐具专人专用。
十、疾病防治:做好学生及教职工常见病的治疗监测工作。
十一、及时上报各类工作报表,将本学期工作归档于“学校卫生档案”中。
*学年度健康教育工作计划
健康教育既是爱国卫生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学校卫生工作不可缺少的内容。为了进一步加强健康教育工作,根据上级有关要求,针对我校特点,着重在提高学生对健康教育的认识水平,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等方面着手,特定本计划:
一、健康教育主要内容。
1、中学生防近知识教育。
2、学生口腔保健知识教育。
3、学生营养与健康知识学习教育。
4、针对季节性特点,开展防治传染病教育。
5、学生生理卫生教育。
6、关于青少年进行科学体育锻炼教育。
7、上级安排其他教育任务。
二、健康教育时间安排。
计划每1—2个月安排一个教育主题依次进行,每学期安排3—4个教育内容,一学年完成全部教育内容,教育时应避开期中、期末考试时间。
三、健康教育方式及措施。
健康教育工作针对学校工作特点和受教育对象情况,以灵活多样方式进行。
1、以卫生专栏板报进行宣传教育。
2、以订阅“营养小报”形式扩大教育面,要求每班订报不少于4份,全校不少于100份。
3、以讲座形式开展教育。每学年计划组织1—2次专题知识讲座。
4、学校将卫生健康教育工作与文明班级考评有机结合起来,以调动全体师生的积极性和责任感,使健康教育成为全校师生的自觉行动。
学校卫生工作的对象是正处在迅速生长发育过程中的青少年一代,而学生是处在长知识、长身体的时期,他们的学习、劳动、体育锻炼、生活等卫生问题都直接关系到他的生长发育和身心健康,关系到他们成年后的体质,甚至关系到整个民族的兴衰。为了搞好学校卫生工作,根据《学校卫生工作条例》,根据上级下达的任务指标,根据本校的工作指导思想及工作实际,特制订如下计划:
一、综合管理:期初制订出工作计划及各项制度,划分好各班卫生包干区,要求各班做到一日二小扫(早晨、放晚学后),一月一大扫,节日突击扫,订出卫生检查评比制度,由各班卫生委员配合校医室做到天天检查、打分,一周小汇总,一月大汇总,并公布卫生检查结果。
二、做好各班卫生干部的培训:期初召开各班卫生委员会议,重点布置本学期学校卫生工作任务,要求卫生干部在环境卫生、疾病防治、驱虫普治、季节性传染病防治、学生营养等方面,与校医室密切配合,把工作做好,并做好眼保健操培训。
三、健康体检:于9月底或10月初对全体学生进行一次全面健康体检,体检率达98%以上,对检出阳性体征做好进一步查治工作。
四、近视眼防治:第3周为“防近宣传周”,通过卫生专栏(印刷)、广播宣传等形式进行防近知识宣传,对视力为4.6—4.9假性近视采用“增视明、珍珠明目液”进行治疗,控制近视率上升。
五、牙病防治:根据市防疫站要求,本学期学生使用保健牙及防龋牙膏,结合“9.20爱牙日”,做好爱牙宣传及正确刷牙方法宣传。
六、学生营养:人类生命首先在于营养,为了向学生介绍营养知识,及“营养与健康”的关系,于10月份搞一次营养知识专题讲座,一期营养知识专题板报,一节营养知识健康教育课。
七、传染病防治:通过卫生专栏及广播形式,对学生进行夏秋季传染病、食物中毒以及流行性感冒等防治知识宣传,预防传染病的发生。
八、健康教育:结合学生爱眼、爱牙、营养、传染病以及学生六病防治工作实际,每学期刊出卫生专栏与广播宣传(3次),对学生进行健康知识教育。
第9篇
体育卫生工作,关系到学生的身心健康。为了适应新的课改需要,学科的教学设计、设施发生了很大变化,但对于课堂教学为辅,课外教学为主的体育、卫生科,相对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挑战。新课改要求体育卫生教师不能再作总导演,一言堂,学生也不再是演员。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协作者、促进者,学生诗问者、说者、做者、思者。
二、具体要求
1.体育方面
根据新课改要求体育教学工作具体做好如下几个方面
(一)明确上体育课的目的,了解体育课是全面贯彻教育方针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向学生讲明体育课的常规要求,使学生明确体育课的足以事项,上好体育课。
(三)懂得早睡早起的好处,并在日常生活中做到。直到为什么从小锻炼身体,锻炼身体有什么好处。
(四)知道锻炼身体前要做好准备活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懂得一些准备活动的方法。
(五)根据学生的心理、生理特征及身体素质,适当选择体育器材,选择学生喜欢的体育项目,根据小学生体育达标要求,保护性的学习、锻炼。
(六)懂得动作、要领、保护,达到体育锻炼标准要求。
(七)有组织、有纪律的参加运动会及体育活动。
(八)上好“三操二课”,多参加户外活动。
(九)责任教师对学深的安全负责。
2.卫生方面
(一)校园卫生
1、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建立健全卫生工作制度,成立卫生工作领导小组。
2、对校园实行美化、绿化、净化措施,努力创建良好的校园环境。
3、对教师、各功能教室、厕所分工到班,做到定期打扫,保持清洁,无异味。
4、严加管理,及时清除学校死角。
5、学校定期对卫生情况进行检查,有记录并及时进行表扬。
(二)饮食卫生
1、学校对广大师生的饮食进行严加管理。教育学生不乱买零食,不吃霉乱变质的东西,不喝生水。
2、不吃陌生人给的东西,注意防毒。
3、教师对学生的饮食卫生负责。
(三)健康教育
1、各班每周至少一节健康教育课,教师要认真准备,精心备课,保质保量。
2、利用宣传栏、黑板报、专题讲座等形式对学生进行健康教育宣传。
3、建立健全健康档案。
4、每天有教师对学生个人卫生进行检查,使学生养成讲卫生的好习惯。
第10篇
【关键词】门诊病人;健康教育;形式;方法
门诊是一个医院的窗口,也是对群众进行健康教育的窗口。由于门诊病人量多、流动性强、覆盖面广,因此对门诊病人及其家属进行健康教育影响面大,社会效益非常显著;然而门诊病人背景复杂,不同病种、不同年龄、经历、心态的患者皆云集于此,且均来去匆匆,停留的时间短暂,为系统进行健康教育制造了许多不便。因此,对门诊病人的健康教育在方法与技巧上与病房有许多不同之处[1,2]。现以笔者在门诊工作多年的体会谈谈这方面的浅见。满足病人对医疗服务的需求,增加患者自身保健能力,提高健康水平,我们运用护理程序对门诊病人开展健康教育,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1门诊病人健康教育的形式
1.1赠送《健康教育处方》患者挂号时,给每位患者赠送1本《健康教育处方》,通过阅读,患者可了解常见病、多发病的自我调护知识等。这种方法特别适用于有一定文化程度的慢性病人,他们久病后积累了不少医学知识,对健康教育的期望值也较高。
1.2组织专题讲座每周三上午9~10时利用病人及家属候诊相对集中时,组织糖尿病、冠心病等专题知识讲座,讲解有关疾病发生、发展、治疗、转归、注意事项等内容。
1.3个别指导针对病人知识层次、掌握疾病知识及信息程度不同,对病人进行一对一指导,耐心、准确回答并解释病人提出的问题,特别是对文盲、年老体弱、理解力差的患者,给予有效、正确的指导。个别指导是所有教育方法中最有针对性、最受病人欢迎的方法。
1.4健康教育宣传栏利用各候诊厅宣传栏,定期宣传不同季节常见病、多发病的预防知识,以强化人们的卫生保健意识,理解健康意义。
1.5电化教育是用现代化设备将口头、文字等宣传形式与文学、音乐、艺术相结合,制作成影视资料,如电影、电视录像、幻灯片等,均为形象宣传的最好方式。我院在各门诊大厅及候诊区配置大屏幕彩电,全天候播放有关健康保健知识的录像;还定期请医疗专家在电教室进行常见疾病教育讲座及播放有关的录像。另外,在妇保门诊及儿保门诊也配置有彩电,播放孕期保健、母乳喂养、婴幼儿护理及家长课堂等有关内容。
2门诊病人健康教育的方法和内容
2.1就诊前教育患者一进入门诊大厅,只要是非抢救病人,健康宣教便可进行。内容包括:挂号、分诊处仔细了解病情,认真回答患者提出的各种问题,提高挂号质量;导医护士主动热情迎接病人,介绍医院环境,指明就医方向,消除病人对医院的陌生感;在患者候诊期间,分诊护士要为病人提供工作人员服务质量信息,主动介绍坐诊医师、专家情况,使病人相信医生会全心全意治疗他的病,及时通告各诊室诊病进展情况,使病人心中有数,并通过电视、录像、宣传栏等,介绍就医须知、各科方位、宣传疾病保健及防治知识等,使他们在候诊期间一方面可接受卫生保健知识,另一方面可减少候诊过程中的焦虑、烦躁心理,保持心情愉快,主动配合医生诊治。
2.2检查、治疗过程中的健康教育病人诊病结束后,下一步进行的是各种检查、治疗。这时,护士便可结合病人的具体病情,在进行各种诊治操作过程中,进行个别宣教。内容包括:疾病发病原因、治疗方法、并发症预防、自我护理常识、饮食调护、用药常识及注意事项等,对这些方面应系统教育,并帮助病人识别疾病的危险信号及自救常识。如:对糖尿病病人,教会病人及家属进行胰岛素自我注射、尿糖测定、饮食控制的方法;对慢性支气管炎长期卧床的病人,帮助病人拍背、拍胸,教会病人有效咯痰等。
2.3离诊时教育病人诊治结束准备离院前,护士应向病人及家属交代回家后的注意事项;介绍活动与休息的关系,有关锻炼方法;继续用药的用量、服法及注意事项;复诊时间及方法以及同医院联络的办法等。针对患者具体情况,对择医行为非常强烈的患者,他们一方面希望得到最好的专家、教授诊治,另一方面又希望能够保证其病情诊治的连续性,为此,我们提前为病人预约好下次复诊的医师,解除了患者的后顾之忧,患者满意离去。
3评估方法
为了解门诊健康教育的效果,我院门诊部及护理部联合,定期向患者发放调查表,听取病人的意见及建议,使这项工作得到不断改进与完善。
4结论
通过开展门诊健康教育,不但可以使病人及其家属得到系统的、专业的健康指导,提高自我保健意识,降低疾病的复发率,缩短病程,影响和改变病人的健康行为,获得最好的生活质量;而且促进了护患关系,提高了护士在群众心目中的地位[3~5]。而作为护士自身,为了能更好地做好健康教育工作,更好地为病人服务,就需要不断地更新知识,拓宽自己的知识面,以现代护理观为指导,提高自身的整体素质,有利于整体护理工作的实施。
【参考文献】
1雷红丽,王伟洁.门诊病人开展健康教育的探索与实践.实用护理杂志,2000,16(12):45-46.
2钱雪芳.如何开展门诊病人健康教育.实用医技杂志,2004,11(7):1246.
3彭雅君.门诊输液患者健康需求调查分析与护理对策.实用护理杂志,2002,7:651.
第11篇
【摘 要】心理健康教育逐渐被纳入教育运行的轨道,处于成长的黄金时期也是重要转折期的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更应该成为学校、家长和社会所共同关注的问题。文章从学校、家庭以及社会三个方面,对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多元化途径进行了宏观的探索。
关键词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途径
中图分类号:G633.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5)03-0090-02
一、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在号召“科教兴国”、“教育强国”的今天,教育已成为国家和社会高度重视的话题和治国方针。说到教育,很多人自然会想到学校教育,认为学校是对学生实施教育与管理的主要场所,教师则是教育学生的的唯一肩负者。然而,随着高分低能、高分低德和未成年人犯罪现象的日渐突出,社会逐渐把目光由传统的知识教育转移到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当今学校教育不再是单一的知识教育,同时也包含了对学生心理与思想健康的教育。处于成长的黄金时期也是重要转折期的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更应该成为学校、家长和社会所共同关注的问题。
心理健康教育是教育本身应有的内涵之一,教育的目标就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全面发展包括身、心两方面都得到健康发展。健康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身体健康,还包含良好的精神状态、健全人格以及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即身心健康。调查表明,我国中小学生约有1/5左右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如厌学、逃学、嫉妒、烦躁、耐挫力差、情绪异常、社会退缩、易焦虑、抑郁等,尤其在21世纪竞争激烈的的今天,中学生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心理问题,如自卑、人际交往障碍、孤僻、抑郁心理乃至自杀、犯罪等,这些心理健康问题不但严重地影响着儿童青少年自身的健康成长,也给学校的正常教育和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带来了巨大的困扰和担忧,因此,在中学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就十分必要和重要。
二、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多元化途径探析
近年来,随着素质教育改革的深入和推进,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取得了初步成效,但是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还是存在一些问题,如教育内容知识化、教师非专业化、教育形式化以及教育途径单一化,等等,笔者主要从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多元化途径进行探索,以期能为我国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提供一些指导性意义。
1.开展形式多样的心理健康专题讲座。针对学生可能面临的共同问题,以专题讲座的形式进行心理辅导,由教师和专家将有关心理学知识和心理调适法传授给学生,引导他们积极、主动和科学地提升自己的心理素质。可以采用集体讨论,交流的互动形式,内容可以根据学生在特定的阶段存在的一些心理问题确定,也可通过征求学生意见确定,如:“人际交往困惑”、“考试焦虑”、“青春期的迷茫与困惑”、“如何走出自卑的阴影”等都是很好的专题。这些专题讲座既可以向学生宣传心理健康知识,又能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从而有效地调节自己的心理和行为。
2.引入心理拓展训练,拓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途径。心理拓展训练以一种“先行后知”的体验式学习方式打破了传统的以“教”为主的教育模式,让学生愉快、积极地参与中学到知识、领悟道理,通过亲身体验来挖掘自己的潜能,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顽强、自信、团结等优良品格的形成。这种体验式培训有别于传统的教育,在设计的一些活动里,学生完全是学习与教学过程的主体,而“教”是致力于通过一些游戏、活动设计等方式为学生创造学习的外部环境和氛围,让学生“在做中学”,在活动中感悟团体的力量与凝结,感受人与人之间的信赖与支持。在遇到困难时,感受个体的创造力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同学之间的沟通协调能力以及积极、主动、向上的理念,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只需给予启发与诱导。
3.完善学校心理咨询室建设。开设心理咨询室进行个别辅导,心理咨询师通过一对一的沟通方式,对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问题给予直接指导,帮助其排解心理困扰,并对有关的心理行为问题进行相关诊断和矫治。给学生做心理辅导,首先咨询师要掌握倾听、共情、无条件积极关注、提问等多种基本心理咨询技术。其次,教师要做到理解和尊重相结合,设身处地平等对待学生,在尊重和理解的基础上,心理辅导工作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4.课程学科渗透。通过课程学科渗透,也是进行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教师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可以从教学目标、教学过程和课堂管理等方面来实施。在教学目标上,应涵盖学生知、情、意三方面的内容,不仅要让学生知,还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让学生体会课堂的精髓;教学过程上,教师要适当地渗透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理念,与学生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课堂管理上,应逐渐走向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的取向,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创造积极、有效的课堂管理模式。
5.校园心理剧是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定期、适时地举行校园心理剧比赛,是开展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一种有效教育辅导方式,它通过学生自编自演,角色扮演、情景体验、讨论分析、心理陈述等方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提升学生的表达、与人合作能力,同时关注自我心理发展过程。应用校园心理剧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时应注意加强对辅导教师的要求,丰富题材中的积极、健康人格内容,并注意与其它心理健康教育途径的结合,以校园心理剧为载体,促进同伴心理互助。
6.通过特殊作业及时了解学生的动态、思想。为了了解学生的心理动态与思想,班主任可以布置一些特殊的作业,如给爸爸妈妈的一封信,给班主任老师的一封信或者给自己的一封信,通过这些学校信箱、心灵日记,在与家长的沟通过程中,可以及时把握学生的动态与思想变化,尤其是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情绪复杂多变,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适当时候可以采取一些网络、电话访谈形式,及时与家长沟通,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
7.学校家庭合作,达到教育合力。大量研究表明,家庭结构、亲子关系和父母的教养方式都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有重要影响,学校通过家校合作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与形式是多样化的。总体来说,需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统一认识。家长的支持与配合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顺利开展且行之有效的保证,学校可利用心理讲座、校报、学校心理知识手册、学校宣传栏等形式来提高家长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转变其不适当的教育观念。第二,定期举行亲子教育活动,增进家长与学生的互动与沟通,增进亲子关系,让学生更多地感受到家长与学校的关注与爱。第三,对家长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的培训。学校可以通过家长读书会、工作坊、心理知识讲座等方式对家长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培训,共同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成长。
三、未来展望
现阶段,我国的心理健康教育事业已引起政府、学校、社会的重视,且初显成效,但是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贯彻实施仍需要利用多方面的途径与形式,增加多元化的途径与渠道,树立心理健康教育的理念,使全体教师、学生以及家长都参与进来,进行全员参与、形式多样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充分发挥各方优势和力量,形成教育的合力,共同促进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事业,实现学生的综合素质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庆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问题探析[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2,(1):125-126.
[2]高飞.心理拓展训练探讨[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108-111.
[3]马亚飞.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多种途径[J].时代教育,2012,(19):223.
方法:①举办专题讲座②健康咨询,③口头交谈④卫生专栏⑤卫生报刊⑥发放相关知识传单⑦电台开设健康咨询讲座,放录像等。[结果]通过健康教育,使之能正确认识更年期出现的各种生理心理变化以平和的心态接受和度过更年期。
关键词: 社区教育;生理;心理变化
中图分类号:R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8-0201-02
1 健康教育:
方法:①举办相关知识专题讲座,每日一次②建立健康档案,有针对性的进行健康教育,并定期随访③电话热线咨询解答④发放相关的健康教育小册子,认真解答并给予科学指导
社区健康教育的实施内容
WHO 1994 年提出废除“更年期”术语,围绝经期是卵巢功能衰退至绝经期1年的时期。由于雌激素缺乏、孕激素不足,雄激素相对或绝对过多的内分泌变化引起身体发生相应生理、心理变化。表现以下方面:
1.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由于绝经即将步入老年表现:记忆力减退、紧张、焦虑、恐惧、悲观、多疑、忧郁等心理症状,此时注意心理卫生,学会自我调整,如果在单位上班,告知同志,现为更年期期间,情绪波动较大,请大家理解。如在家中,告知家人,琐事尽量谦让。别跟我一般见识等度过这个时期就好了,不要影响家庭和睦。同时进行自我调节。听音乐,唱歌,跳舞,上网,跟朋友聊天,旅游等调节心态,把不愉快转移到上述方面,发泄出去,或看心理医生,保持良好心态、减少疾病发生症状,严重者根据医嘱,应用激素疗法。
2.血管舒缩症状:潮热,潮红,和出汗,失眠时,暗示疗法。告诉自己这不是病,是更年期因素,要放松自己。不要紧张,配合药物,口服安定,谷维素,维生素B6等
3.性心理障碍:由于出现月经紊乱,对性产生消极恐惧心理,痛,阴道炎,影响夫妻生活。局部可用剂如维生素E或雌激素油膏可缓解症状。自我调节,严重者看心理医生
4.心血管症状可出现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假性心绞痛、心悸等。营养指导:低热量、低脂肪、低盐、低糖、高维生素、高蛋白饮食。合理营养一日三餐定时。不吃零食,控制体重增长,每日蛋白摄入量65-70g。其中动物和豆类蛋白应占三分之一以上。余下为碳水化合物和水果、蔬菜。饮食清淡,盐摄入量3.-5g为宜。每人每天烹油量
5.骨质疏松:保证充足钙摄入800-1000mg/日。如奶制品、虾皮适量补充钙制剂和维生素D。多吃豆制品,以摄入植物雌激素、晒太阳、体育锻炼、适当锻炼不仅增加肌肉力量还可减慢骨质疏松的速度。每天至少30分钟,运动要适度。一般锻炼结果微微出汗,不觉心跳剧烈为宜。运动后事宜心率=170-年龄。防止跌倒摔伤引起骨折。禁忌烟酒。研究显示,吸烟酗酒加速骨质疏松速度。
6.由于这时期愿意出汗,注意个人卫生,保持外阴清洁,勤换内衣内裤。
7保证充足睡眠,每晚7-8小时,避免晚睡、开夜车、喝咖啡喝浓茶、因为困觉过去很难入睡
8.定期体检:这一时期是心血管疾病,肿瘤高发年龄。定期体检,做到早发现,早治疗的目的。最好每一年左右进行一次体检。定期测量体重和腰围:标准体重的简易计算方法:①身长cm-105=体重kg ;判断±10%为正常标准;±10%-20%为超重或消瘦;±20%以上为肥胖和严重消瘦。②体质指数(BMI)体质指数=体重(kg)/身高(㎡)判断体质指数18.5-25为正常,低于18.5或高于25.0为消瘦或肥胖③自我检查法:自我检查最好在月经后1周进行,每月自查一次,每半年至一年由医生检查一次,已达到早发现早治疗的目的。方法:①脱掉上衣,面对镜子直立,两臂自然下垂,观察自己大小,位置是否在同一水平,外形有无异常。、乳晕、皮肤有无异常。用对侧的十指中指及无名指平放在上按一定顺序依次检查。查内侧时上肢上举,查外侧时上肢下垂,在检查腋下及锁骨区淋巴结有无肿大。还可取仰卧位进行触诊检查,切忌用手指抓捏。以免将乳腺组织误认为肿块。②平时注意内衣是否有浆液性或血性分泌物污渍,定期自我检查有无溢液,取半坐位,用手沿乳晕、根部顺时针方向按压,如有溢液,注意溢液的性质
9.激素替代疗法(简称:HRT)的应用。因更年期女性各种健康问题都是由雌激素水平下降所引起的。而用激素替代治疗确实可缓解相关的症状,必须在医生指导下按医嘱执行。
(1)适应症: ①严重的围绝经期综合症状,影响生活质量。
②手术或疾病引起的卵巢早衰
③有骨质疏松症或有骨质疏松症危险因素
④缺血性心血管疾病或高危因素
(2) 禁忌症: ①雌激素依赖性肿瘤如子宫肌瘤肿瘤
②不明原因的阴道出血
③严重的肝、肾功能障碍
④血卟啉病
⑤血栓栓塞病
10.社区建档 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并进行家庭随访。
【结果】:通过健康教育使之能正确的对待更年期的各种症状和心理变化,以平和的态度度过更年期,通过健康教育提高自己的各方面综合素质,拉近了医患关系,提高了语言沟通能力。为社区教育打下了基础。
相关知识
健康教育知识讲座内容(通用12篇)
健康教育讲座简报范文(精选30篇)
最新健康讲座主持词开场白(通用15篇)
老年人健康教育讲座总结范文(精选16篇)
孕期健康专题知识讲座专家讲座.pptx
冠心病健康教育知识讲座总结
健康教育讲座小结
“阳光‘心’行动 健康梦启航”家庭教育心理专题讲座进社区
健康讲座家长心得(范本九篇)
健康教育知识讲座教案(精选41篇)
网址: 健康教育专题讲座通用12篇 https://www.trfsz.com/newsview40744.html
推荐资讯
- 1男女激情后不宜做哪些事 4556
- 2从出汗看健康 出汗透露你的健 3857
- 3早上怎么喝水最健康? 3647
- 4习惯造就健康 影响健康的习惯 3292
- 5五大原因危害女性健康 如何保 3198
- 6连花清瘟、布洛芬等多款感冒药 2960
- 7男子喝水喉咙里像放了刀子一样 2459
- 810人混检核酸几天出结果?1 2225
- 9第二轮新冠疫情要来了?疾控中 2223
- 10转阴多久没有传染性?满足四个 2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