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
压力可分物理与心理两个领域的定义。物理定义具有客观属性,是指垂直作用于流体或固体界面单位面积上的力;而从心理学角度看,压力是压力源和压力反应共同构成的一种认知和行为体验过程,即心理压力。 [2]
起源
英文压力(stress)一词来源于拉丁文stringere,原意是“扩张、延伸、抽取”等。也有人认为stress一词是从古法语中的“distress”演化而来,古法语中的distress,是指“置于狭窄和压迫之中”。因此,在中世纪英语中,“压力”这个词是以“distress”形式出现,本意是“使痛苦”“使悲伤”或者表达为“引起痛苦和悲伤的事物”。“压力”最早是一个物理学的概念,也称为物理压力(physical stress)。19世纪末开始,生理学家、心理学家、社会学家借用这个词来描述动物和人类在紧张状态下生理、心理和行为反应。 [2]
Cannon首先引用了“压力”这一概念,他认为压力就是外部因素影响下的一种体内平衡紊乱,在危险未减弱的情况下,机体处于持续的唤醒状态,最终会损坏健康。真正比较深入研究压力的是Selye,他把压力定义为“躯体为了适应施加于它身上的任何需求而产生的非特定性反应”,并且压力可以分为负性压力(distress)或者正性压力(eustress)。负性压力可以使个体产生一种不愉快、消极痛苦的体验,具有阻碍性;正性压力可以使个体产生一种愉快、满意的体验,具有挑战性,可以促使个体的成长和职业的发展。他还认为,心理压力是人对环境刺激的一种反应,为了适应压力源的刺激,躯体会产生一系列反应,而引起压力的刺激都伴有一系列非特异性的生理学变化,人若完全脱离压力就等于死亡,过高或过低的压力对个体都是不利的。 [2]
Beehr认为心理压力是某一情境使人产生特殊生理或心理需要,由此发生的不平常的或出人意料的反应。Higgins等认为压力是促使一个人内心产生不平衡状态的原因,压力是高度焦虑经验的认知及反应,它是涉及威胁或危险的认知及反应。Murray认为压力是一种心因性需要相互作用而共同决定行为的环境特征,而这种需要具有多样性。他还把真环境(α压力)和知觉到的环境(β压力)做了严格的区分。所以应对压力时,不仅要减少α压力,更重要的是减少β压力。 [2]
概念中国化
随着西方心理学在中国的发展,Stress一词也不断出现在中国医学、社会学、心理学等研究报告中。Stress在中国医学、社会学、心理学等领域的研究,现在已有多种中文译法。在我国20世纪80年代末出版的《心理学大词典》中只有“应激状态”(stressstate)这一条目。而在新加坡、港台地区的华语圈中,一般翻译为“紧张”或“压力”。“压力”一词是这些地区学术界,乃至日常生活中的常用词汇。90年代上海译文出版社的《心理学词典》(李伯黍等译)对stress是这样解说的:“stress压力、应激、重音:①一般指作用于系统使其明显变形的某种力量。常带有畸形或扭转的涵义,该词用来指有关物理的、心理的、和社会的力量。注意,这一意义里的压力是指一种原因,压力就是某种效应的条件。②由释义①中提到的各种力量或压力所产生的心理紧张状况。注意,这一意义里的应激是指一种效应,应激就是其它压力的结果。指释义①时,一般用stressor(应激物)这一述语,具体作为动因的意思。”这一界定首先视“压力”是一种力量,是某种心理效应的先决条件,能使人的身心系统发生明显变化,进而从其作用的心理结果方面来看是应激,表现为一种心理紧张状况。实际上著者把心理压力理解为情绪紧张状态。 [2]
近几年,使用“压力”译法的学者逐渐增多起来,而有关压力的研究也逐年增多。张伯源等认为压力是人或有机体在某种环境下所产生的一种适应环境的反应状态,即在一定的社会生活环境中,对一个人能产生影响的刺激或情境,被其感知到了,并做出主观评价后就会产生相应的一些心理生理变化,从而对刺激做出反应。如果这个刺激或情境需要人做出较大的努力去进行适应,甚至超出一个人所负担的适应能力,这时就会出现紧张状态(也就是压力)。张春兴认为压力有着两种不同的表现形式,一类是突发性的事件刺激,伴随个人脱离困境而压力得到迅速缓解,如路遇暴徒袭击;另一类是当事人虽然认知到生活环境中存在着对自己具有威胁的事件,但因限于个人条件,只能任其存在,无法将它消除,此种生活事件随时会使当事人在心理上感到压力,这更接近日常生活的现实,并将这类压力称之为“生活压力”(Life Stress)。林春梅认为心理压力是机体在内外环境作用下,因客观要求与主体应对能力的不平衡所产生的一种适应环境的紧张状态。车文博认为压力也称为“应激”、“紧张”,是指个体的身心在感受到威胁时所产生的一种紧张状态。梁宝勇认为压力是由在生活适应过程中实际上的或认识上的至关重要的内外环境要求所引起的一种倾向于通过多式多样的生理和心理反应而表现出来的心身紧张状态。 [2]
从生理-社会-心理学取向的角度可以把压力理解为一种复杂的身心历程,它包含三大部分: [2]
1.压力源(stressor) [2]任何情境或刺激具有伤害或威胁个人的潜在因素,统称为压力源,即压力来源。 [2]
2.认知评估(cognitive appraisal) [2]当事人认为经历的刺激或情境,对于个人确实有所威胁时,此时即构成压力,但如果认为是种解脱或乐趣而不是威胁时,则不构成压力,此历程即为认知评估。 [2]
3.焦虑反应(anxiety reaction) [2]当事人意识到他生理的健康、身体的安全、心理的安静、事业的成败或自尊的维护,甚至自己所关心的人等正处于危险的状况或受到威胁时所做的反应,即为焦虑反应。 [2]
因此,压力产生的身心历程是:压力的来源-威胁的知觉-焦虑的反应。 [2]
要全面正确理解心理压力的概念,应更进一步具体分析其内涵。 [2]
心理压力是一种心理状态
在现代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中,一般把人的心理现象分为三大范畴,即心理过程、心理状态和个性心理。心理状态是指心理活动在一段时间内出现的相对稳定的持续状态,是介于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之间的中间状态,是心理活动和行为表现的一种心理背景。事实上,心理压力既不可能是一种独立的心理过程,也不可能是个性心理,而只能是一种心理状态。只不过心理压力作为一种心理状态,是个体对压力事件反映所形成的一种综合性的心理状态。 [2]
心理压力是对压力事件的反应
心理压力与压力事件密切联系,个体有心理压力必有压力事件存在。心理压力是对压力事件的反应而形成的一种综合性心理状态,没有压力事件,个体心理压力无以形成。人的心理产生的基本方式是反射,是有机体对一定刺激的反应活动。人并非对任何刺激的反应都形成心理压力,一般心理过程并不一定形成心理压力。只有当个体意识到他人或外界事物对自己构成威胁,即对压力事件进行主观反映时,才可能形成心理压力。 [2]
压力事件可分为外部压力和内部压力两大部分。外部压力主要包括生活中的重大变故和累积的烦心琐事。生活中的重大变故主要是指个人日常生活秩序发生了较重要改变。诸如:升学无望、就业无门、职称落聘、下岗待业、家人重病、夫妻离异、配偶亡故、违法犯科、判刑坐监、天灾人祸等等。一般这些压力事件威胁性较大,且随时可能突然发生,使个体形成的巨大心理压力,若不能及时妥善处理,容易使上人患心身疾病。累积的烦心琐事主要是指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且无从逃避,使人烦恼的一般事实。单件的烦心琐事难以造成心理压力,但日积月累到一定程度对个体构成威胁就会造成心理压力。根据调查研究这些累积的烦心琐事大致可归纳为学习负荷过重、经济状况差、工作职业失意、人际关系失调、环境污染、时间分配失控等方面。例如,现实生活中,中小学生课业多,要求高,负荷过重,休息、娱乐、睡眠时间分配失控,这些负担已造成中、小学生一种较大的心理压力,常使他们焦虑不安,甚至痛苦难堪。 [2] [5
]
内部压力主要是指使主体认知困惑或难处理的内在刺激情境,一般发生在动机冲突和受挫折时。动机冲突是指在复杂的意志行为中,多种动机之间发生了矛盾。若一时难以确定行为目标而形成认知困惑,便引发心理压力。日常生活中动机冲突在所难免,人们的心理压力也就时有发生。如高考学生在填写志愿时,若不知自己该填哪个大学为好,心理压力油然而生。挫折是指个体的意志行为受到无法克服的干扰或阻碍,预定目标不能实现所产生的一种紧张状态和情绪反映。诸如,自己的婚事遭到父母、亲友的反对;经商投资结果不赚反赔;参加比赛该赢反输等等。受到挫折,个人奋斗目标没能实现,一时不知如何是好,必造成心理压力。 [2]
总之,心理压力与压力事件紧密联系。心理压力一般是受内外压力刺激而形成的。在分析心理压力的成因时,应注意考虑主要是外部压力造成的还是内部压力造成的,以便采取有效措施,控制或消除压力源以达到减轻或消除心理压力。 [2]
心理压力表现为认知、情绪、行为的有机结合
心理压力是个体的一种综合性心理状态,表现为认知、情绪、行为三种基本心理成分的有机结合。 [2]
其一、个体心理压力是意识的产物,是建立在一定的认知基础上的。人在无意识状态下是没有心理压力可言的,如睡眠状态下人无心理压力。人无认知能力时也不会有心理压力存在,新生儿只有感觉,无心理压力。人有认知能力时,若对威胁性的刺激情境失察而未能认识到其对自己生活造成或将造成威胁、危害时,也不会产生心理压力。若刺激情境本身不会对个体造成威胁、危害时,个体由于错误的认知,以为它具有威胁性、危害性,无法处理、摆脱,却会产生心理压力。如有不少法轮功练习者,轻信李洪志的歪理邪说,对现实世界产生了错误的认知,迷信地球马上要毁灭的谎言,逐步成了强烈的心理压力,继而造成认知障碍,比较难以转化,成了李洪志邪教的牺牲品。 [2]
其二、心理压力伴有持续紧张的情绪、情感体验。通常个体有心理压力时,容易出现消极的情绪,如惊慌、害怕、忧愁、愤怒等等。是否在有一定的心理压力时就一定有消极的情绪出现呢?现实生活中,有时我们接受一项比较艰难的工作任务,虽有心理压力,但却乐意去做,从而就不会产生消极情绪。 [2]
其三、心理压力必引发行为反应。个体有心理压力时,不会无动于衷,而会引发出一定的行为反映,表现为有意行为,或针对压力事件,积极应对,化解压力;或逃避压力情境,以维持正常生活;或消极应对,被压力所困,日积月累,逐步形成心理障碍。如此看来,可以说心理压力是压力源、压力感和压力反应三者形成的综合性心理状态。 [2]
明确了心理压力的涵义,不难发现心理压力具有一些基本特性。 [2]
客观性
心理压力的客观性,就是体现在它不是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 [2]
只要你生活在这个世界上,不管你愿不愿意,喜不喜欢,不管你是学生,还是工人、农民或者是干部,不管你是男人还是女人,不管你生活在偏远落后的山村,还是生活在繁华喧闹的现代化高度发达的都市,这个世界上的每个人都有不如意、不顺心的事,都会承受心理压力。我们每个人从童年到老年的整个人生历程中,无时不充满着心理压力。 [2]
渐进性
造成心理压力都会有一定的过程。当我们在遇到某种外界环境的刺激时,如果不加以释放和消除,心理压力就会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越滚越沉。如我们在工作中,由于某一件事没有得到领导的认可,而使自己误认为领导对自己存在偏见,如果自己既不能正确对待,又不能找领导去解释,就会使自己产生“自己在领导心中无地位”、“领导处事不公平”等错误认识,对领导逐渐从不理解,最后可能还会发展到一有意见、情绪或怨气就憎恨领导的局面,加大了自己的心理压力,从而影响工作。渐进性特征还表现在心理压力有着由强而弱逐渐衰减的过程。比如,我们在遇到心理压力时,如果自己能正确对待,并且通过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加以释放,那么心理压力就会由沉重到轻松地逐渐衰减,直到完全消除。 [2]
情绪性
个体有心理压力时总带有明显紧张的情绪体验的特性,如前所述,心理压力总伴随有一定的紧张情绪体验。紧张本是人在某种压力环境的作用下所产生的一种适应环境的情绪反应。心理压力的情绪性表现是十分复杂的,有消极和积极之分。心理压力的情绪性往往是消极的,这是因为压力事件往往是不符合我们的需要的。心理压力的情绪性是积极还是消极的关键要看个体的需要和认识。如果个体认为压力事件能满足自己某方面的需要,便可能产生积极的情绪,如探险者就乐于冒险,否则就产生消极的情绪。当心理承受力一定,压力越大,形成的负面情绪越强烈,心里越紧张,易出现忧郁、痛苦、惊慌、愤怒等不良情绪;反之,若压力小时,心里紧张度低,只会出现短暂的、微弱的负面情绪,如不悦、冷淡等。当压力一定,心理承受力越小,则心里越紧张,负面情绪越大。反之,心理承受力大时,心里不紧张,负面情绪也小;当压力和心理承受力相当,或略大于心理承受力时,这种压力也称为适度压力,或轻度压力。适度压力下个体情绪虽有些紧张,在良好的教育和积极的引导下,往往能精神振奋,产生热情,有利于意志的锻炼和能力的提高。总之,心理压力的情绪性是显而易见的。 [2]
动力性
心理压力对个体行为的调节作用就是心理压力的动力性。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说要变压力为动力。之所以能变压力为动力,是由于个体一有心理压力时,不会无动于衷,而会采取一定的行为处理所处的具有威胁性的刺激情境。心理压力的动力性表现为对适应行为的积极增力作用和消极减力作用两个方面。有研究表明,当个体心理压力过大时,人的理智一般难以控制,个体常表现出两种极端的行为反应,要么呆若木鸡,完全停止行动,要么兴奋激越,突然暴起攻击。中度心理压力一般会使人的行为能力降低,产生重复和刻板动作。心理压力较小,情况就较复杂化,一般适应行为增多。在适度压力或轻度压力状况下,个体可能在理智控制下,充分发挥主观能动作用,对压力事件较妥善处理,从而也使自己心理承受力得到增强,使个体生物性行为和正向的适应性行为增多,动力性随之增长。但在适度压力或轻度压力状况下,个体若不能理智控制或失去理智,不能发挥主观能动作用,而对压力事件漠然置之,不及时妥善处理,只会使自己心理承受力得不到增强,动力性将随之降低。没有一定的心理压力,人难以增长心理承受力,人的正向适应性行为得不到学习提高,一旦面临较大压力,将不知所措,容易造成心理障碍。如果只看到心理压力的情绪性,并夸大其负面影响,忽视心理压力的动力性,或者只看到其消极减力作用方面,这是不切实际的,也是错误的。 [2]
如在现实教育实践中,不少家长和教师由于缺乏对心理压力动力性的全面正确认识,经常陷入两个误区。一是以为有压力才有动力,压力越大动力越大,因而过分给学生施加压力,造成学生心理压力大,心理障碍和疾病增多;二是认为心理压力只会产生消极情绪,危害人的身心健康,因而怕给孩子施加压力,不敢严格要求,自由放任,致使学生正向适应性行为能力低。这两者都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2]
此外,心理压力还具有一定的偶然性和内发性。这是由于常人所说的“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以及“庸人自扰”所造成的。全面理解心理压力的特性有助于我们对心理压力的积极应对,有助于人的身心健康。 [2]
心理压力来源于机体内外环境向机体提出的应对或适应的要求。这些可导致机体产生应激反应的紧张性刺激物称为应激源。对人类来讲,有包括各种物理、化学刺激在内的生物性应激源,如不适宜的温度、强烈的噪声、机械性的创伤、辐射、电击、病毒、病菌的侵害等,也有包括来源于现实社会中经常发生的冲突、挫折、人际关系失调等在内的心理性应激源,还有包括不断变化着的政治、经济、职业、婚姻、年龄等因素在内的文化性应激源。 [3]
生物性应激源
首先,生物性应激源是借助于人的肉体直接发生作用的,引起身心两方面的应激反应。一般先引起机体生理变化,随着人们对这种生理反应进行认知评价和归因,才产生心理反应和应激状态。例如一个人患了病,有发热、虚弱、疼痛等症状与体征存在,在未诊断出结果之前,一般会归因于病毒或病菌侵袭的结果,可能不会引起过强的心理紧张。但如果经诊断这些症状与体征是由于某种严重的疾病(如肿瘤等)作用所引起,自然就会感到心理紧张,也相应会出现心理应激反应。 [3]
心理性应激源
其次,心理的失衡也可以造成应激状态。例如在日常生活过程中经常存在着欲求不能实现或不能完全实现所引起的动机冲突;需要不能满足而产生的紧张情绪状态。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由于个体差异的原因,彼此之间关系不能协调一致,形成矛盾冲突的现象是经常发生的,人有丰富的记忆资源和非凡的预见性和创造性,人们会进入回忆性、预期性或想象性的紧张情境与事件中,从而也会产生心理压力或应激状态。 [3]
文化性应激源
第三,社会文化环境的任何变动都会造成应激状态。社会文化的变动既包括重大的社会政治、经济的变动,如战争和动乱等,也包括个人的社交、生活、工作中遇到的各种各样的事件,如家庭、恋爱中的矛盾,亲人的亡故,学业与事业上的成功与失败,职位的升降等等。如果人们对变化着的社会情境与生活事件,不能通过自身调整进行有效的适宜性反应,就不可避免地出现种种心理矛盾冲突,尤其是当人们失去了与集体的联系和社会的支持,处于孤立无援状态时,会产生严重的失助感和焦虑、愤怒、怨恨、忧郁与绝望等一系列的紧张情绪,从而产生心理压力或应激状态。 [3]
除上述应激源之外,还有许多因素也可导致心理应激。例如由于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知识更新速度加快,迫使人们不断地接受新的教育、学习新的东西,以适应社会科技文化的发展;由于现代工业化、都市化的发展,带来了噪音、空气的污染,机器对人的要求过高,作业内容过于单调,工作角色模糊等,都能使其感受到心理压力,使人处于应激状态。 [3]
一般分类
压力的种类通常可分为正性压力、中性压力和负性压力(急性压力和慢性压力)。 [2]
正性压力是有益的压力,产生于个体被激发和鼓舞的情景中,当压力持续增加,正性压力会逐渐转化为负性压力,绩效或健康状况随之下降,生病的危险加大。中性压力是一些不会引发后续效应的感官刺激,它们无所谓好坏。比如,看到一则关于遥远的城市发生火灾的新闻,或是听说某明星的婚姻出现危机……负性压力,即有害的压力,经常被简称为压力,比如险些发生交通事故、工作中频繁的加班、夜晚隔壁邻居家吵闹的音乐声等。负性压力又可以分为两类:急性压力和慢性压力,前者来势汹汹但迅速消退;后者出现的时候不甚强烈,但旷日持久。 [2]
按严重程度分类
心理压力按严重程度来讲,可分为轻度心理压力、中度心理压力、重度心理压力和破坏性压力等四种压力。 [2]
1.轻度压力 [2]轻度压力的压力源不大,刺激比较轻,难度较小,稍微努力就能完成,对人动力影响也比较小,基本上不产生心理困感。轻度压力一般无需关注和进行特别的调控。 [2]
2.中度压力 [2]中度压力是介于轻度和重度之间,从压力源上来说适中;从难度上说要经过努力和采取一定措施才能完成;从动力上说对人的动力推动最大;从心理上来说容易让人产生焦虑情绪,也可能会伴有轻微的抑郁成份。中度压力在可自行调节范围,当个体按着制定出计划和措施实施,目标减少,压力减小,心理困惑逐步减轻。 [2]
3.重度压力 [2]重度压力是由于压力源大,给人造成了严重的心理冲突,导致的焦虑和抑郁持续的时间比较长,程度比较严重,在短时间内这种状态很难减弱。这种状态会使大多数人产生了逆反心理,会放弃现在的努力和改变这种状态的能力,导致压力所致的心理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 [2]
4.破坏性压力 [2]破坏性压力又称极端压力,包括战争、大地震、空难、以及被攻击、绑架、强暴等。破坏性压力的后果可能会导致创伤后压力失调、灾难症候群、创伤后压力综合征等。破坏性压力不仅可以影响一个人的身体素质,使得个体容易产生生理疾病,而且会引发个体在生物、心理、社会、行为等各个方面的变化,从而导致心身障碍甚至心身疾病,应当被慎重对待。 [2]
按压力性质分类
1.单一性生活压力 [2]单一性生活压力指某一时间段内,经历某种事件并努力适应,其强度并不足以使个体崩溃。这类压力产生的结果往往是正面的,大多有利于个体提高抗压能力。 [2]
2.叠加性压力 [2]这类压力从产生时间上又分为两种:一是同时性叠加压力,指同一时间内发生若干压力事件;二是继时性压力,指两个以上的压力事件相继发生,前者的压力效应尚未消除,后继的压力又已发生,此时所体验的压力即被称为继时性叠加压力。 [2]
压力产生的过程是在刺激因素作用于易感个体,并在保护性和资源性因素作用不力的情况下发生的,是个体在对抗压力源影响时表现出的一系列生理、心理和行为动态变化的过程。 [2]
生理过程
塞里认为压力是内外环境中各种刺激作用于机体时个体所产生的非特异性反应,表现为一种特殊症状群-全身适应综合症。他将这些变化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2]
(一)警觉阶段 [2]
当机体受到伤害性刺激,在最初的一个短暂的过程里出现“休克”现象,然后产生一系列的生理、生化变化,进行体内动员和防御。主要表现有肾上腺活动增强、心率和呼吸加快、血压增高、出汗、手足发凉等现象。 [2]
(二)抵抗阶段 [2]
生理和生化改变继续存在,垂体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和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增加,机体调动了全部资源,生物适应性也处于最高水平。但是,糖皮质激素的释放会影响机体的免疫功能,盐皮质激素则可导致体内钾钠等电解质平衡失调,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而致水潴留,长期抵抗则会耗竭机体资源,导致衰竭和崩溃。 [2]
(三)衰竭阶段 [2]
如果刺激持续存在,阻抗阶段过长,机体最终将进入衰竭阶段,表现淋巴组织、脾脏、肌肉和其他器官发生变化,机体因应激损伤而患病,甚至死亡。 [2]
心理过程
压力产生的过程中,心理和生理反应是密切联系的,常伴随出现。两者都是在压力时机体以整体方式做出的反应,两者同时存在,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彼此转化。压力心理反应过程也可划分为三个阶段。 [2]
(一)唤醒阶段 [2]
为了应对压力,个体最先出现警觉和资源动员,如引发紧张情绪,提高敏感度和警戒水平,调动自我控制力等。同时,个体可能采取各种应对手段,以满足压力应对要求。此时,如压力源消失,警觉和调动恢复;但如果压力持续存在,那么适应不良的征兆就会出现,如持续焦虑、紧张,各种躯体不适,工作效率下降等。 [2]
(二)抵抗(能量蓄积)阶段 [2]
在此阶段中,个体试图找到应对方法,增强认识与处理能力,消除不良心理反应,恢复心理内稳态,以防心理崩溃。个体直接处理压力情境,心理防御机制运用显著增加,调动所有资源,对压力源的抵抗水平达到最高,甚至是“超水平”。如果压力持续存在,个体常逐渐趋于僵化,死守先前使用过的防御手段,不再对压力源及情境进行再次评价,或调整应对方式。这些将阻碍个体选用更合适的应对方式,导致抵抗效能下降。此时,个体可有紧张体验,并出现一些心身障碍症状及轻微的心理异常表现。此阶段同生理反应的阻抗阶段一样,大多数情况下,阻抗反应是可逆的,且机体的心理功能可恢复正常。 [2]
(三)耗竭阶段 [2]
面临连续、极度的压力时,个体应对手段开始失败,心理防御机制夸大且不恰当,常出现心理失代偿表现,如心理混乱,脱离现实,甚至出现幻觉、妄想。如果这种压力状态继续,就会进入全面崩溃,出现暴力,或淡漠、木僵,甚至死亡。大多数情况下,进入衰竭是一个逐渐、长期的过程。 [2]
值的注意的是,心理压力反应的表现如同生理压力反应一样非常复杂,这种反应进入相应阶段的顺序,每一个阶段持续的长短及相应的表现等,常因事件严重程度、突然性、个人的内在素质及社会支持、干预等而有所不同。目前研究发现,压力的任何一个阶段,一旦压力源的强度过大,或应对反应无力,机体随时有可能不经过典型的三阶段发展而直接进入衰竭状态,甚至导致死亡。 [2]
定义
群体压力是群体借助规范的力量形成的一种对其成员心理上的强迫力量,以达到对其行为的约束作用。群体压力不是权威命令,它并不强制个体改变自己的行为,但它对个体来说,却是一种难以违抗的力量。 [4]
形成过程
莱维特分析了群体压力的形成过程,包括四个阶段: [4]
1.辩论阶段 [4]群体成员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并尽量耐心得听取别人的意见,经过讨论,成员渐渐分成多数派和少数派。这时,少数派已经感到某种压力,但群体还是允许他们据理力争,少数派也抱有争取大多数的期望。 [4]
2.规劝阶段 [4]多数派已由听取意见转为劝解说服,力劝少数派放弃他们的主张。少数派受到越来越大的群体压力,有些人因而放弃原来的观点,顺从多数人的意见。 [4]
3.攻击阶段 [4]个别少数派仍坚持己见,不肯妥协,多数人开始攻击其固执己见。此时,个别少数派感到压力极大,但可能为了脸面而不愿屈从。 [4]
4.心理隔离阶段 [4]如果个别少数派仍不改初衷,大家便开始断绝与他的交往,孤立他。此时个人要么屈服,要么在巨大的压力下脱离群体。 [4]
从众性
群体成员的行为常具有跟从群体的现象,当一个人在群体中与多数人的意见有分歧时,会感受到群体压力。社会心理学中,把在群体情景下个人受到群体压力,而在知觉、判断与行为上与群体中多数人趋于一致的倾向称为从众性。有时在群体压力非常大的情况下,会迫使群体的成员违背自己的意愿产生完全相反的行为。必须注意区别群体压力与权威命令的不同,群体压力其实是非正式的,其改变个体行为的效果有时反而优于正式的权威命令。 [4]
群体压力与从众性的问题,由美国心理学家阿希(Solomon Asch)首次以实验方式予以证实:当个体面临群体压力的时候,将会影响其独立判断。在阿希实验之后,一些心理学家进一步分析了导致从众的因素。这些因素包括环境因素和个性因素。从环境因素来看,如果该群体是一个人的参照群体,群体的意见一贯比较一致,群体比较团结,这个人就容易在群体压力之下产生顺从行为。从个人因素看,如果一个人的智力较差,情绪不稳定,缺少自信心,则在群体中经常要依赖别人,比较容易产生从众行为。 [4]
作用
群体压力维护了群体团结,有助于群体任务的完成,对多数成员内心安全感的形成具有积极作用;但对群体中少数固执己见的人而言,却是一种巨大的威胁,在一定程度上会抹杀成员的个性和创造性。群体压力是产生群体极化的一个原因。极化反应往往取决于群体中多数人的偏向。如果多数人在讨论一开始就偏向爱冒险的决定,则做出的决策就会向冒险转移;如果多数人讨论开始时偏向保守的决定,则决策就会向保守转移。可见,由于群体压力的存在,使少数人服从多数人,从而强化了多数人的意见,是决策向极端性转移。 [4]
相关知识
压力成瘾 压力大却恐惧闲适生活
白领压力大 如何减压?
白领压力大 中医减压有妙招
压力大 白领减压的饮食方法
白领压力大 学学午后减压方法
压力太大有这些表现 为了健康请学会释放压力
压力大要解压 否则会有这些坏处
职场压力大 学会自我减压很重要
上班族压力大 教你5个解压方法
压力太大不会放松 学学心理解压法
网址: 压力 https://www.trfsz.com/newsview42793.html
推荐资讯
- 1从出汗看健康 出汗透露你的健 3911
- 2早上怎么喝水最健康? 3684
- 3习惯造就健康 影响健康的习惯 3334
- 4五大原因危害女性健康 如何保 3238
- 5连花清瘟、布洛芬等多款感冒药 2988
- 6男子喝水喉咙里像放了刀子一样 2478
- 7补肾吃什么 补肾最佳食物推荐 2268
- 810人混检核酸几天出结果?1 2246
- 9第二轮新冠疫情要来了?疾控中 2239
- 10转阴多久没有传染性?满足四个 2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