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开展心理健康疏导(精选5篇)

开展心理健康疏导(精选5篇)

来源:泰然健康网 时间:2024年11月24日 02:29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开展心理健康疏导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开展心理健康疏导

开展心理健康疏导范文第1篇

【关键词】高职院校学生 心理危机 心理疏导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02C-

0075-02

一、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危机现状

心理危机是指个体运用寻常应付方式不能处理目前所遇到的内外部应激而陷于极度的焦虑、忧郁、甚至失去控制、不能自拔的状态。大学生心理危机的主要表现为有厌学、厌世情绪,终日感到焦虑和忧郁,严重者会出现行为失控、有轻生趋向或伤害他人的现象。从近年的“马加爵事件”、“药加鑫事件”到多起大学生跳楼轻生事件,无不折射出当代大学生在人格障碍、心理健康等方面存在的严重问题。心理危机的存在严重影响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和将来的工作,影响高校校园和社会的安全稳定。据相关资料显示,在大学生中有心理病症的人数由上世纪80年代的23%增加到90年代的25%,近年已经增长到30%以上。笔者于2010年对本院管理系600名新生进行了心理健康测验,结果显示有26%的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

二、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危机产生的原因

(一)人际关系障碍

现在的大学生绝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或少子女家庭,从小受到家庭其他成员的百般宠爱,过分的娇惯使得他们的独立性差,缺乏吃苦耐劳和艰苦奋斗精神,难以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由于他们的自我意识很强,在人际交往中跳不出“以我为中心”的框框,不会关心他人和公共事业,难以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因此,在人际关系上往往会有孤独感,严重者会引发心理危机。

(二)存在自卑心理

与本科院校的学生相比,高职学生由于学历层次的差异和对高职教育认识的偏颇会存在自卑心理,绝大多数都是因为高考成绩不理想而被迫到高职院校就读,实属无奈的选择。同时,从家庭背景看,高职院校学生大部分来自农村,由于受到经济和教育资源条件的限制,缺乏兴趣爱好的培养,与城镇生源相比,农村生源多存在地域、经济条件、见识等方面的自卑心理。这种自卑心理使得他们不能正确认识和接纳自我,如果不能及时调整,容易造成心理障碍,甚至引发心理危机。

(三)个人感情遭受挫折

大学生已步入青年时期,他们渴望与异朋友,渴望得到异性的友谊和爱情。随着我国教育法规对在校大学生恋爱婚姻相关规定的包容,大学生谈恋爱由原来的半遮半掩到现在的完全公开化,而且比例趋高。但由于他们心理还不完全成熟,缺乏生活经验,自我意识过强,缺乏对恋爱对象的包容和责任心,多数人只是为恋爱而恋爱,并没有把结婚作为恋爱目标,因此,他们的恋爱往往以分手而告终。有的对青春期的性要求理解不当,常会感到紧张和恐慌,甚至产生不正当的行为。这一人群中因受失恋、单相思等问题的困扰,导致苦闷、失望、悔恨与愤懑,给身心带来很大的影响,由此引发精神疾病的也屡见不鲜。

(四)家庭或个人遭遇突发事件

家庭或个人遭遇突发事件的学生群体中产生心理危机的概率很大,应该给予高度重视。大学生生活历程比较简单,承受挫折能力不强,一旦遇到家庭发生重大变故,如突然失去亲人或朋友、父母离异等,会引发过度悲痛与无助情绪,一时难以接受现实,如果这样的情绪持续过久,可能会引发心理危机;另一种情况是,自身出现严重疾病,个人感觉很痛苦,如果治疗周期较长也容易出现心理危机,严重者会产生轻生念头。

(五)来自学习的压力

大多数高职院校学生的理论基础不是很牢固,对他们来说,纯理论的学习常常比较困难。现行的教育体制中还是以考试成绩作为衡量学生优劣的标准,而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考评不够重视,导致学生也只能将考试成绩作为主要的追求目标,而忽视了自己在素质、特长和能力等方面优势的发挥和培养,他们承受着各方面的压力,身心疲惫,有部分学生因此产生了厌学情绪。在成绩不如别人时,又没有意识到挖掘自己在特长和实际操作能力等方面优势加以弥补,从而对自己的价值认识存在偏差,引发心理危机。

(六)来自择业就业的压力

高年级大学生普遍存在由于社会就业压力带来的焦虑感和对未来发展方向的不确定性而带来的忧郁和茫然。经过三年苦读,较之于他们所付出的努力和支付的学费,他们对择业的期望值都比较高,然而面对当前激烈的就业竞争市场,他们的择业梦想往往难以如期实现。理想与现实的差距使他们产生心理扭曲,出现对未来的茫然和不同程度的焦虑、厌世情绪,从而引发心理危机。

三、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危机疏导策略

(一)建立健全学生心理危机预防与疏导体系

学生心理危机疏导工作在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领导小组领导下开展工作。学生工作处是负责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职能部门,心理咨询中心是具体负责实施心理危机疏导工作的专职机构,政治辅导员和班主任是心理危机疏导的主要参与者和协助者。高职院校要组建由学生工作处、心理咨询中心教师、系主管学生工作的领导和政治辅导员、班主任、班级心理委员组成的心理危机疏导体系。全体教职员工均有责任和义务做好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同时,组建和大力扶持大学生心理健康协会开展工作,指导他们开展心理健康培训、心理沙龙、团体讨论等有益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社团骨干、班级心理委员和其他学生骨干在心理危机疏导工作中的作用。

(二)心理健康教育常态化,防止心理危机的产生

大学生心理危机疏导工作应以教育为先,重在预防。针对高职院校学生普遍存在的适应环境问题、情绪管理问题、恋爱与性的问题、人际交往问题、学习方法问题等开展教育。首先,在大学一年级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面向全体新生进行心理健康科普教育,使学生掌握一般心理问题的调适方法。这也有利于新生顺利进行高中生向大学生角色的转换,尽快适应大学生活。其次,根据学生在校三年的心理变化规律,如新生阶段的适应环境、中间阶段的交友恋爱、毕业阶段的就业困惑等,通过心理健康教育专题讲座、主题班会和各种宣传手段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和疏导。再次,加强对学生的生命教育和自我意识教育,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生命的意义和人生价值,热爱生活,珍惜生命,善待人生。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我,愉快接纳自我,树立自信心,消除自卑心理。最后,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和社会实践活动,营造良好的高职院校心理健康环境。

(三)引导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加强就业指导工作

由于缺乏对未来发展方向的正确认识和就业前景的不明朗,往往会造成高职院校学生对专业学习缺乏兴趣,甚至产生厌学情绪。学校要注意引导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加强就业推荐和指导工作,解决学生学习的后顾之忧,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心理健康问题的出现,避免心理危机的发生。

学校要通过形势与政策、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等课程的教学,让学生了解当前就业形势和相关政策,了解职业生涯规划的意义和方法。专业教师在专业课程教学中要结合本专业行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合理制定职业生涯规划,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提高专业学习兴趣。同时,要加强就业指导工作,加强与行业企业的联系,为学生提供更多更好的就业机会。

(四)关注心理健康缺陷学生群体,建立心理健康档案

心理健康缺陷的学生群体是心理危机的高发人群,要重点从中排查有产生心理危机趋向的个体,及时地进行心理辅导,并建立心理健康档案。心理咨询中心每年要对全校新生进行一次心理健康测评,筛选出心理健康缺陷个体,对心理健康问题比较严重的学生要逐一访谈,并给予有效的心理帮助或心理疏导。此外,每年还要对以下七类人群进行重点关注和心理危机排查:大学一年级第一次考试不及格的学生;大学二年级多门课程不及格的学生;大三不能按时毕业的学生;失恋的学生;不善交际的学生;经济特别困难的学生;自理能力较差的学生。政治辅导员、班主任要深入到学生当中,通过班级心理委员、学生心理健康协会成员和其他学生骨干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对有心理健康缺陷的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对存在心理危机的学生要及时开展疏导工作。

(五)对心理危机学生开展疏导工作,并采取相应的监护措施

对心理危机学生应及时给予疏导和治疗。症状表现较轻、危机程度不高的,以在校内接受心理咨询疏导或到专业机构接受心理治疗为主;对症状表现较重的,要到医院等专业机构接受药物治疗,同时进行心理疏导;对症状表现严重,危机程度很高的,要立即通知其家长并送到专业精神医院接受治疗。

对有心理危机的学生在校期间要采取相应的监护措施。对心理危机程度较轻、能正常学习的,应成立以同宿舍的同学、学生干部为主的学生监护小组,对监护对象进行安全监护,并注意了解其心理和行为状况;对心理危机程度较高,但尚能坚持在校学习并接受治疗的,应及时向学生家长说明情况,并由家长到学校陪伴监护,如果愿意回家治疗的,则让学生休学回家治疗;经专门机构检查确认存在严重心理危机的,应及时通知学生家长到校办理休学手续,让家长接学生回家或送医院治疗。

在整个心理危机预防和疏导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心理健康协会骨干、班长、心理委员、舍长等学生骨干的桥梁作用,让他们参与到心理疏导中来,使心理健康问题得以及早发现、及早疏导。

(六)做好心理危机学生疏导的后期跟踪观察

对成功实施心理危机疏导后的学生要继续做好后期跟踪和心理辅导工作,注意营造良好的心理健康氛围,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各种有益的文体活动,引导他们培养良好的学习和生活情趣。因心理危机而休学的学生,在申请复学时要求其出具有效的心理疾病康复证明。复学后组织心理咨询中心老师和心理专家以预约咨询或随访咨询等形式对其进行跟踪咨询和风险评估。安排班级心理委员或平时与其关系较好的同学进行松散型的监护,帮助他们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政治辅导员和班主任应随时了解其心理状况,发现有心理问题趋向时及时给予疏导,避免心理危机的复发。

【参考文献】

[1]李云.高职学院心理弱势学生群体的危机干预策略[J].职业圈,2007(19)

[2]孙凡,丑文亚.试论高职院校学生的心理障碍的成因及疏导[J].现代企业教育,2009(14)

[3]陈红艳.高职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措施的实践与探讨[J].人力资源管理,2010(11)

开展心理健康疏导范文第2篇

关键词:小学生;心理健康;心理问题

教育是提高受教育者的知识文化水平,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的人类活动之一。长期以来,心理健康教育、文化素质教育、身体素质的提高都是教育的重要内容,这些对个体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基于此,本文将对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进行探讨。

一、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

(一)心理健康维护的必要性

部分教师认为小学生心智不成熟,社会经验少,没有经历过太大的压力和挫折,没有必要对其进行心理健康维护。然而,小学生在生活及学习中的心理状态,情绪稳定与否,适应能力的强弱,人际关系的融洽与否都大大影响其成长发育。因此,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应时刻关注小学生的心理状态,对其心理健康进行维护,进行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保证小学生健康成长。

(二)心理问题疏导的必要性

小学生心智尚不成熟,但并不代表他们不会产生心理问题。一些家长和教师对小学生的心理问题存在错误认知,认为小学生所产生的心理问题只是一时的,不必大惊小怪,从而忽略了小学生的心理问题,使其逐渐发酵,最终导致无可挽回的后果。因此,对小学生进行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必须包括对其心理问题的疏导。

二、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与方式众多,分析心理健康教育的诸多方式与方法,结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笔者认为对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必须做到:正确维护小学生心理,有效疏导小学生心理问题。

(一)正确维护小学生心理

1.善于倾听,关注小学生内心真实的想法。小学生虽然年龄小,但内心情感十分丰富,各种想法层出不穷。教师不能忽略小学生的内心世界,而要善于倾听,了解其思想状况,关注他们内心的真实想法,从小学生的思想状况和内心想法出发,对其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因此,教师要多与小学生聊天,引导小学生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从而体会小学生的真实情感,维护小学生的心理健康。

2.开展活动,激发小学生积极的情绪体验。在心理健康教育中,活动最能激发小学生的兴趣,也是最有效的教育方式。因此,教师可以开展一系列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如组织心理健康讲座、心理健康知识竞赛、心理健康征文活动,观看心理健康视频等,通过不同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让小学生获得积极的情绪体验,使小学生的心理健康得到维护。

(二)有效疏导小学生心理问题

面对小学生的心理问题,教师要进行及时有效的疏导,发现小学生的不良情绪与心理问题,引导其宣泄不良情绪,从而化解心理问题。并建立小学生心理档案,以便于开展进一步的心理健康教育。

1.及时发现不良情绪。小学生情感波动较大,难以控制自己的情绪,因此在出现不良情绪或者心理问题时,教师不能不闻不问,而是要在发现小学生存在不良情绪时抓住时机,及时与小学生进行沟通交流,并通过其他学生侧面了解其产生不良情绪的原因。

2.引导小学生宣泄不良情绪。不良情绪会使小学生产生压抑、苦恼的负面情绪,如果不能得到及时排解,会导致小学生心理问题的生成。教师要在发现小学生不良情绪时,及时进行干预,了解小学生产生不良情绪的原因,根据原因进行相应的引导。如果在积极引导的情况下,小学生的压力和不良情绪依然无法缓解,则需要正确指导小学生宣泄不良情绪。例如,一段时间,班上的一名女学生总是闷闷不乐,通过观察,教师了解到她是因为考试成绩不理想,产生了压力与焦虑感。经过教师的劝解和鼓励,这名女学生似乎轻松了一些,但依然眉头紧锁。此时,教师选择带该名女学生到空旷的地方,鼓励她大声歌唱、呐喊。经过宣泄,这名女学生的情绪得到了缓解。

3.建立小学生心理档案。小学生处在成长发育的重要阶段,每一名小学生都有其自身的心理特点,也由于各种原因而出现不同的心理问题。教师在帮助小学生解决心理问题之后,要注意建立小学生心理档案,将小学生一段时间以来的心理特点和状态记录下来,为后续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从而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预防其各种心理问题的发生。

三、结语

随着社会环境的不断变化,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已经成为整个社会共同关注的话题。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长期、艰难的过程,需要教育工作者付出真心、真情、真爱,创新教育方法,耐心观察小学生的一言一行,维护其心理健康,有效疏导其出现的各种心理问题,使小学生能够拥有健康的心态,帮助其健康、快乐地成长。

作者:简惠莲 单位:广州市海珠区赤沙小学

参考文献:

[1]张英.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程的若干理论与实践问题研究[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02.

开展心理健康疏导范文第3篇

【关键词】 心理疏导; 心理健康; 护士

中图分类号 R47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4)19-0061-03

The Research of Psychological Counseling to Solve The Clinical Nurses’ Mental Problems/XIONG Xiang-yu.//Chinese and Foreign Medical Research,2014,12(19):61-63

【Abstract】 Objective:To study the application of psychological counseling in mental health problems of the clinical nurses.Method:Selected 148 cases clinical nurses,they were given psychological counseling intervention from March 2012 to August 2012,used the Symptom Checklist(SCL-90) and the Maslach Burnout Inventory(MBI) before and after intervention to assess the nurses’ mental health,surveyed the patients’satisfaction to the nurse care job to detect the effect of psychological counseling intervention.Result:Before treatment the SCL-90 score was higher than the normal,and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after the intervention,and the MBI three dimensions score were significantly improved compared to the previous intervention,the patients’satisfaction for care job improved,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

【Key words】 Psychological counseling; Mental health; Nurse

First-author’s address:The People’s Hospital of Yueyang,Yueyang 414100,China

现代医学模式已经逐渐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模式,护理工作也成为复杂、繁琐的特殊服务性工作,对护理人员及服务的要求标准也逐渐提高。随着我国医药体制逐渐进行改革,社会与患者群体对于护理工作的要求与需求在不断提高,基础护理工作量大量的增加,护理资源严重缺乏,导致护士工作日益繁重[1]。尤其部分新增的基础护理属于零经济效益,这意味着护理人员的相关劳动处于零价格的市场经济环境下。而繁重的工作,被误解或看轻的感受,低廉的回报等现实,对护士人员心理健康造成严重危害,使其对工作产生厌烦、消极心理,直接影响到护理工作质量以及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2]。本文通过对临床护士开展心理疏导干预,观察对其心理健康问题的影响,现将研究情况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3-8月笔者所在医院在职在岗的148名临床护士作为研究对象,年龄:低于25岁57名,26~35岁76名,超过35岁15名;入职时间:低于5年70名,不低于5年78名;文化程度:中专36名,大专68名,本科44名;婚姻状况:已婚85名、未婚63名;独生子女61名、非独生子女87名。

1.2 方法

所有临床护士入组后对其发放基本情况调查问卷,收集实验对象人口学资料,进行相应的心理学检查,并使用SCL-90与MBI两项量表进行评估,统计干预前心理健康评估情况,向在院患者发放满意度调查问卷,现场填写并回收统计。而后进行心理疏导干预,具体内容如下。

1.2.1 认知疏导(通理说服劝导) 组织入组护士定期开展讲座学习及自学基本心理学知识,了解心理健康标准,介绍健康行为,如对待生理/心理问题时的正确应对处理方式,树立对待心理健康正确的心理认知与行为认知;阐述角色适应中所涉及的职业特性、声望、个人情感、价值、医院人际关系、社会角色关系等,帮助护士正确的认识自身职业及社会角色特点;评估护士产生认知偏差导致情绪和行为异常的原因,并根据评估结果,对具有共性的问题组织团体培训,对特性问题与相关护士采用单独开导,可采用面质技术、解释技术、自我开放技术进行开导、启发、规劝,帮其恢复理性思考、换位思考,促使情绪稳定和行为改变。

1.2.2 行为疏导(放松调节) 利用想象放松、呼吸放松、注意力转移、适当休息、适当娱乐的方法达到身心放松、情绪平复的目的。在工作中安排休息室与休息时间,休息室内保持安静或可播放舒缓音乐,组织护理人员练习冥想放松法,深呼吸并想象美好的画面、回忆等,逐渐放松肌肉与心理[3]。可组织护士间自愿成立互助小组,推动组内成员相互分享放松经验,并进行相互的提醒、督促、鼓励及支持,可以组为单位适当开展业余时间的娱乐活动或户外运动等,在放松身心同时也可促进护士机体健康与体质建设。

1.2.3 情绪疏导(合理渲泄) 在院内为护理人员创造环境、条件,如设立情感宣泄室,以体恤共情、用心倾听的方式给护士倾诉、书写、哭泣或呐喊的机会;并建立心理咨询室,帮助出现心理问题或心理障碍的护士进行心理咨询以及心理辅导,让其能够将压抑的情绪表达出来,减轻或心理压力,消除倦怠;在护士宣泄完后由心理咨询师帮助其快速恢复平稳情绪,并推动正向心理、情绪的建立。

1.3 观察指标

观察入组临床护士在实施心理疏导干预前后生活质量情况以及护理工作状态,分析其心理健康状况,并调查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通过统计学检验对比分析干预前后各项指标之间差异。生活质量情况使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调查:包括90个项目,每个项目采用5级评分,分属于躯体化、焦虑、抑郁、偏执、强迫、恐怖、敌对、人际关系敏感、精神病性以及其他共10个症状因子,统计各症状因子积分以及总分;每个因子针对受测者个体某一方面症状进行反映,综合各因子评分可以体现受测者的症状分布情况;某因子评分达到2分以上时表明在这一方面受测个体存有一定心理健康问题,作为阳性因子[4]。护理工作状态使用工作倦怠量表(MBI)进行评估:该量表包含3个维度,玩世不恭、情绪衰竭、个人成就感,其具有良好的内部一致性,相关系数分别是0.83、0.88、0.82;而在国内常模中各维度标准误为3.16、3.80、3.73[5]。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使用我院自制调查问卷,问卷包括20项护理工作内容,每项内容采用5级即非常满意(5分)、满意(4分)、一般(3分)、较不满意(2分)、非常不满意(1分)评分,问卷满分为100分,分值越高表明患者满意程度越高。在接受心理疏导临床护士所负责病区、科室内,于干预前后分别对在院患者发放573份和596调查问卷,全部回收并进行统计。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8.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字2检验。P

2 结果

通过对入组临床护士在接受心理疏导干预前后各量表指标进行统计学对比可知,干预前SCL-90量表评估中焦虑、抑郁、强迫、偏执、恐怖、人际关系敏感6个症状因子评分明显高于常模,而干预后此6项症状因子评分均有明显下降,阳性项目数与总分也明显低于干预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表2 入组临床护士心理疏导干预前后工作倦怠量表MBI评估情况

对比 分

时间 玩世不恭 情绪衰竭 个人成就感

干预前(n=148) 6.19±4.93 22.84±9.86 27.53±7.26

干预后(n=148) 3.50±0.54 13.17±7.08 35.24±6.82

表3 临床护士心理疏导干预前后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调查

时间 调查患者数(例) 满意度(%)

干预前 573 84.61±5.82

干预后 796 92.84±4.13#

#与干预前比较,P

3 讨论

随着我国近年来社会建设的快速发展与人们生活水平极大的提高,对于医疗服务的需要与要求也上升到一个前所未有的程度,而当下的医疗条件、环境及相关人力资源尚无法快速的适应、满足患者人群对相关服务的需求,这就造成医务工作者面临着沉重的工作压力与精神压力[6]。

在医院内与患者进行直接接触最为广泛的就是护理人员,也是大部分医护工作的具体执行者,因此护理人员是医院与患者解除的第一窗口,直接影响着患者对于医院及医疗服务的感受与满意程度,因此在工作过程中面临着更高的风险与更大的压力。同时具有独特生长环境的独生子女逐渐进入社会岗位,而其应对复杂人际关系、不良生活事件能力的不足也加大了工作中的风险与压力[7]。

相关资料表明,在各科室护士中,急诊科、精神科以及ICU护士所承受的压力相对更大,其心理状况健康程度也相对较低[8]。而对护理人员心理健康状况进行研究发现,其主要的心理健康问题包括焦虑、抑郁、恐惧、强迫、人际关系敏感等,其中焦虑与抑郁发生情况尤为显著[9-10]。而这些心理健康问题导致护士情感资源消耗过量,精力丧失、多处于疲惫状态,对待工作失去热情、满意度较低,这也直接导致护士对待工作多采用消极方式,对待患者也多带有冷漠、疏远的态度,严重影响了护理服务治疗与患者的满意程度。

SCL-90症状自评量表应用于对单体特定时间段(一周)内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评估[11]。本文通过对我院部分护士在开展心理疏导干预前后进行SCL-90自评量表评估,发现干预前该量表评估中焦虑、抑郁、强迫、偏执、恐怖、人际关系敏感6个症状因子评分明显高于常模,而干预后此6项症状因子评分均有明显下降,阳性项目数与总分也明显低于干预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MBI工作倦怠量表由美国两位社会心理学家联合研发,应用于对不低于16岁的各行业人群进行工作状态的检测,具有高度的内部一致性以及良好的信度与效度;起初3个维度为去人性化、情绪衰竭与个人成就感,现在演变为玩世不恭、情绪衰竭与成就感低落[12]。在对笔者所在医院护士开展心理疏导干预前后实施MBI量表评估发现,干预后MBI量表三个维度评分相比干预前均明显改善;且患者满意度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综上所述,通过对护士进行心理疏导,可以有效改善其心理健康情况,消除其工作中消极心理、提升护士职业认同感和护理工作质量,提高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促进病人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有着积极的意义,在临床上也具有理想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陆红,童玉芬.门诊护士工作场所暴力调查与分析[J].护理管理杂志,2012,12(11):791-793.

[2]游萍.夜班护士心理健康调查及解决措施探究[J].医学信息,2013,12(26):144-145.

[3]陈慧,侯仕彩,牟静,等.心理疏导对实习护士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0,16(19):19-20.

[4]丁菁.地方传染病医院优质护理对护士工作压力-应对方式-心理健康的影响[D].太原:山西医科大学,2012.

[5]陈琼妮.威廉姆斯生活技能训练对ICU护士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D].长沙:中南大学,2010.

[6]刘庆芬,周晓燕,邱伟芬,等.精神科护士心理健康状况调查[J].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14,11(1):61-62.

[7]董杰,陈广华.内科新上岗护士心理健康状况分析与干预[J].中外医学研究,2011,9(31):62-63.

[8]周远远,周太成.广州地区神经外科护士心理状况调查[J].广州医药,2011,42(6):66-68.

[9]许安会,刘璨.以提高心理健康水平为目标的实习护士心理疏导效果探讨[J].医学信息,2013,12(11):346-347.

[10]屈辉秀.企业医院护士心理健康状况与应对方式及社会支持的相关研究[J].当代护士(学术版),2010,16(3):64-66.

[11]李筱芹,肖昌慧.不同气质类型本科护士心理健康调查与分析[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1,21(1):75-78.

开展心理健康疏导范文第4篇

关键词:心理本;小学;心理健康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小学教学中不仅需要传授学生知识,还需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因此心理健康课程在小学开设是十分有必要的。由于小学生的年龄较小,心理不成熟,因此极易发生情绪波动,导致心理失控。这就需要教师加强对小学生心理健康的指导。通过实践发现将心理本运用到小学心理健康课程中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

一、心理本在小学心理健康课程中的作用

心理本是学生在遇到困惑或者有自己的心里话时,将心中所想用文字的方式记在一个本上的一种心理排解方式。通过心理本,学生可以有效地排解内心的负面情绪,此外,教师通过不记名的方式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排忧解难,而学生由于“陌生人”的沟通与交流也可以更加敞开心扉地与“TA”进行对话,教师可以更好地了解到学生的内心,还可以通过心理本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心理环境,让学生以更加积极的心态获得发展。

小学生由于心理与生理方面还不够成熟,在遇到一些事情与问题时常常会摆不正自身心态。尤其是在人际关系方面会出现一些问题。对于小学生的这种心理特质,小学心理健康课程有必要设置一种高效的心理辅导、疏导、干预的教学方法,通过这种教育教学方法更好地帮助学生成长。

而心理本的本质是通过纸张作为媒介来传递、疏导自身的情绪。通过这一媒介书写者可以放心地将内心敞开,这与天主教中忏悔的心理学理论类似,心理本与告解亭的作用有些相似,均是通过某些媒介让隐蔽的内心世界“开”一扇窗。这种形式比开设心理辅导室更有效果,因为学生常常会因为同学的压力和对心理辅导室的误解而较少主动进行心理疏导。而心理本可以更有效地让学生注重参与心理沟通过程,主动进行心理辅导。

二、基于心理本开展课堂教学策略

1.改变师生关系

新课改要求教师和学生要树立新型的师生关系,而开展心理健康课程中,教师更应该树立这种新型师生关系,因为只有这种新型师生关系才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打开心扉与教师沟通,才可以更好地让教师走入学生的内心世界。对此教师应该构建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在这种关系中,师生之间人格平等、相互尊重、相互学习、教学相长。教师是学生学习和生活中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是学生的朋友;而学生是教师的弟弟妹妹,有任何问题都要以极强的责任心进行帮助。比如在开展课程中教师不能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嗤之以鼻,要以小学生的心态去看待这个问题,要以学生的“闺蜜”“死党”“铁哥们”的角色给出建议与意见。同时要注意说话的语气,不能以批评的形式展开,应该如同朋友一样,委婉地提出自己的建议与意见。

2.注重学生隐私

心理本之所以能够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到心理健康课程中,以及心理健康辅导、疏导、干预中,最主要的是其隐蔽性所带来的安全感。只有这种隐蔽性才能让学生感觉到安全,才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更放心地与“TA”进行沟通。要想达到这一方面,教师可以在课程开设之初,采用“面具+变声”的方式进行教学。这样学生对于一位“陌生的”老师起初虽会产生一定的抗拒,但通过1~2次的心理本教学之后,学生会对这位老师产生极大的好感,也会非常认同这位老师,学生会在潜意识里认为“我不认识老师,那么这个老师也不会认识我,在生活和学习中更不会将我的心里话和遇到的问题与其他老师沟通、交流”。通过这种“陌生”的方式可以让学生内心产生安全感,也可以让学生更信任心理健康教师。

此外,教师应该在收集与发放心理本的时候亲力亲为,避免心理本在征集与反馈的过程中被其他学生看到,这样将不利于学生对心理本的信任。心理健康教师可以注意收集与发放的顺序,“蛇形”征集与发放心理本,就可以避免心理本被其他学生故意看到。

总的来说,小学生的年龄较小,心理不成熟,因此极易发生情绪波动,导致心理失控。所以开展心理健康课程是十分必要的,同时也是学生心理辅导、疏导、干预的最佳方式。心理本作为教育心理学近年来新的教育工具,在很多方面还不完善,很多心理健康教师对于如何使用心理本开展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还存在较多问题。本文通过对心理本的内涵与作用的分析,并结合自身教育教学经验提出了基于心理本开展课堂教育教学的策略,希望可以促使更多的同仁对心理本这种教学方式加以重视,对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的发展起到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雷鸣.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学的构建:内涵、研究对象与学科体系[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6). 

[2]冯缦,王百玲,刘燕,等.甘肃省回族地区农村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与生活事件的关系研究[J].中国健康教育,2015(5).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士官;心理;教育;疏导

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851(2009)11-0008-01

我们现在所处的时期正是社会转型期,越来越多的人因心理承受力较弱或者长期心理困扰得不到疏导化解,产生心理障碍、心理失控甚至心理危机。士官学员有着军人和学员的双重身份,不仅要完成大量的军事训练,同时还要完成艰苦的学习任务。我们以《士兵心理教育与疏导》课程为主渠道,具体推进科学发展观“三进入”的实践工作,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一、经常分析学员的思想形势,掌握他们的心理动因

教员非常注意经常分析学员的思想形势,观察学员的情绪,掌握好他们的心理动因。作为心理授课教员该如何去真正把握学员的心理规律,这个问题对我们来说是一个重点,更是一个难点。社会心理学强调,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是个循序渐进的暴露过程,了解个体的心理活动切不能操之过急,更忌讳的是家长式的作风。只要真正尊重学员,耐心、细致地工作,就能增加个体(学员)对研究者(教员)的认同感,使其自愿敞开心扉,乐于交流思想,从而在交流中掌握他们的心理特点和变化规律,切实把具体的心理疏导工作融入《士兵心理教育与疏导》课程体系中,维护学员的心理健康。我们的具体做法是通过心理问卷调查、教学分析会、让学员撰写心得体会、与学员队领导交流等途径全面把握学员的心理状况,掌握他们的心理动因。

二、总体教学设计理念先进、科学,促进学员的可持续发展

本课程教学设计总体上考虑了课程的地位、特点以及士官学员自身的特征,突出军校士官学员心理素质的培养,做到既要传授心理学科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规律,更要注重提高学员的自我心理调节能力。在知识的选择上,着眼联系士官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常见的心理困惑和心理问题,以增强士官心理教育与疏导能力为重点,把调节不同心理问题的科学知识技能和方法融于具体教学内容之中。在教学组织形式上,突出课堂重点讲解、讨论、心理测试、心理活动等方式与课后自主学习和思考相结合,强调教学中的互动性,切实突出学员的主体地位。在评估与考核的方法上,采用课终考核与平时评价相结合的考核方式,特意设计撰写小论文、分析典型事例等环节,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重点考核学员理论知识转换能力和应用能力,以促进学员心理学知识的掌握和自我心理素质的提高。

三、改革、创新教学方法,使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取得实效

在授课过程中,教员根据学员的特点和不同需求,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本课程打破了传统教学体系,以素质能力教育为目标,以互动教学、案例教学和启发式教学方法为主导,建立了由基本知识讲授、综合测试、设计主题讨论、实施心理互动活动、心理辅导等为基本实施环节,从低到高、从基础到前沿、从接受知识到培养综合能力,台阶式上升的教学体系。总之,采取这些教学方法,切实做到了以学员为主体,体现了教学相长、学学相长,达到学习效果的最优化。

四、以发展的观点指导教学手段的创新

本门课程基础理论知识方面内容比较抽象、体系比较复杂、信息量较大、而士官学员一般文化基础比较薄弱,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同时知识体系中涉及了大量难以用传统的教学手段进行讲授的现实方面的内容,所以,我们采用了传统与现代化手段相互结合的教学手段体系,特别是利用了最新科技发展的成果,具体说来是全部采用多媒体课件还利用网络平台这种教学手段,同时以设备齐全的“心理教育中心”为辅助教学手段。

五、面向全体学员开展发展性、预防性的心理辅导

建立定期心理骨干交流、沟通的制度,掌握学员不同时期的动态心理,并适时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知识讲座,作为《士兵心理教育与疏导》课程的延伸,能很好地起到防范于未然的效果。我们的做法是从每个学员队选出两名以上成绩良好、综合素质较高,对心理健康教育比较感兴趣的学员作为该队心理骨干。通过与他们交流,可以更多地了解学员的阶段性心理健康水平,他们也可以起到心理观察员的作用,作为学校“心理教育中心”与学员之间沟通的纽带,有问题我们可以及时地发觉,主动做好他们的心理疏导工作。另外,根据实际问题和现实需要,面对不同对象适时开展心理知识专题讲座,每月定期举办两次心理健康知识讲座,主要面向学员骨干和心理爱好者。同时通过向基层管理者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打消学员进行咨询的顾虑,提高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面向新老学员,组织心理健康团体辅导,解决学员的心理困惑,让学员健康地成长、成才。

六、组织学员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训练,提高其心理素质

相关知识

孕妇的心理健康与心理疏导
心理健康测评方案(精选15篇)
大学生心理健康论文2000字【精选9篇】
健康讲座开场白(精选6篇)
环境与健康论文(精选5篇)
心理健康宣传文案(精选105句)
孕妇心理疏导
2022健康瑜伽馆广告宣传标语(精选5篇)
探讨二胎政策开放背景下大孩心理问题及心理疏导
心理健康讲座观后感600字(精选17篇)

网址: 开展心理健康疏导(精选5篇) https://www.trfsz.com/newsview44751.html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