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教育与服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根基工程―中国教育信息化网ICTEDU
摘 要:心理健康教育与服务并重,并逐渐从心理健康教育走向心理健康服务,这是时代发展的需要。通过对心理健康教育与服务和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两者关系的梳理与分析,表明积极的心理健康品质可以为拔尖创新人才的创造力培养提供前提与保障,而他们富有创造力的活动也会促进自身心理健康的发展。这两者的辨证关系,再次证明在学校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加强心理健康服务及其体系建设的重要价值。积极稳妥地推进中国特色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与服务体系建设,需要编制中国特色本土化的心理健康评价工具,开发学校心理健康课程与教育资源,加强学校心理辅导与心理咨询室建设,进一步完善学校危机预防与干预服务系统,切实把心理健康教育与服务作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根基工程,把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作为实施心理健康教育与服务的制高点,为实施心理健康教育与服务、拔尖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国家战略提供新理念和新路径。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服务;创造力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根基工程
中图分类号:G51
文献标志码:A
作者简介:俞国良,中国人民大学心理健康教育跨学科平台首席专家、教授(北京,100872)
随着社会转型和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突飞猛进,特别是直面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越来越多悬而未决的社会问题、学术问题逐渐涌现出来。其中,对具有创造力的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对拔尖创新人才心理健康问题的关注,以及两者关系的探究,日益引起社会各界的重视。“疯狂天才”的迷思,历来被视为探讨创造力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焦点,而这一困境的产生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对创造力和心理健康的误解所致。为了更准确地理解拔尖创新人才创造力培养和心理健康教育与服务的内涵,有效把握两者的特点、发展规律及其内在联系,本文对相关领域的研究成果进行了分析,以期客观地澄清心理健康教育与服务和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关系,从而为教育工作者在兼顾个体心理健康发展的同时促进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提供理论支撑。
一、从心理健康教育到心理健康服务
全面深入改革开放的中国社会,究竟对心理健康教育与服务带来什么影响?在初步解决了14亿国人的温饱问题后,国家和政府越来越重视心理健康教育,以及心理健康服务的重要作用,并为此先后颁布了多部统领心理健康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政策。特别是2013年颁布实施的《精神卫生法》,从法律层面上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进行了若干规定。党的二十大报告更是明确提出“重视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中央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多次会议专题研究部署学生心理健康工作,教育部党组会同卫生健康委等相关部门相继印发《健康中国行动——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行动方案(2019—2022年)》《关于加强学生心理健康管理工作的通知》等系列政策文件。2023年,教育部等十七部门又联合印发《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专项行动计划(2023—2025年)》,把“心理健康教育与服务” 提升到国家战略层面。一系列动作的实施显然与社会转型期的社会心理、心理冲突有关,更与大力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全面推进和实施“平安中国、健康中国、幸福中国”有关。另一方面,现代生理学家和脑科学家一致认为,从事创造性学习和创造性活动,要以个人的心理正常或心理健康作为基本条件[1]。因此,知识经济、信息社会和互联网时代的拔尖创新人才,首先应该是心理健康的。目前,社会的急剧变化使人们心理上的动荡进一步加剧,所面临的心理困扰、心理冲突和行为适应问题也是前所未有的,这些心理健康问题仅依靠传统的说教式、单一化和程式化的做法是难以解决的,而是需要心理健康教育的帮助和支持。只有不断强化多种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才能更好地解决人们所面临的种种心理健康问题,达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既治标又治本的独特作用,帮助人们更好地适应纷繁复杂的社会生活。
从心理健康发展的历史演变看,心理健康教育是心理辅导制度的产物,心理辅导制度是心理健康教育系统的核心,有的研究者甚至把两者视为等同[2]。目前,我国心理辅导工作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广泛重视,心理辅导制度建设也得到了迅速发展,但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尚有一定距离[3]。因此,大力加强我国心理辅导制度建设势在必行。而心理健康服务及其体系建设是达成这一目的的必要实践措施。
从心理健康教育走向心理健康服务,这是心理健康发展的必然趋势,这种趋势顺应了国际心理科学发展的新趋势、新潮流。纵观国内外心理学为心理辅导服务的历程,根据关注人群和理念的不同,经历了医学模式、教育模式和服务模式。早期以医学模式为主,其关注的人群主要是智力落后或有心理障碍、需要提供特殊心理服务的少数人,并以问题解决为导向。近年来,随着积极心理学的悄然兴起,心理服务的对象逐渐扩展到全体,强调面向健康的大多数人,以预防和促进发展为导向,提高全体国民的心理健康素质。服务模式相对于教育模式,主要是强调的视角不同。教育模式有一个内隐假设,即教育者根据预设的内容和目标,有计划有步骤地对教育对象实施影响,有“居高临下”之嫌;服务模式则重视以人的基本心理需要为出发点和立足点,发挥人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强调根据个体心理发展规律和成长需要,提供相应的心理健康服务,即强调提供适合人的发展需要的心理健康教育[4],把“以人为本,立德树人”作为其指导思想和最高原则。
具体来说,心理健康教育的主体是人,也只有人的主动参与,才能使心理健康服务的效果最大化。但在我国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与实践中,以人为主体的意识较为薄弱,自上而下的研究与项目设计,带有医学化、形式化、表面化、孤立化的倾向。实施的教育方式也不够丰富,并未做到以人的真实需求与感受、体验为前提,有些干预甚至带有强迫的意味。心理健康教育应把目光聚焦在如何提升人的主动求助行为,如何通过社会环境的改善提升人对社会的认同,使他们更加积极地参与社会各项活动。相关教育措施、干预的设计也要充分考虑他们的意愿,突出以人为主体、为人服务的理念,注重体验性与生活性,使他们在体验中做好未来社会生活的准备。推动心理健康教育、心理辅导和治疗机构之间的深度合作,加强彼此间的联系,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整体服务质量。
而心理健康服务是以心理健康理论、原理为依据,在对一组已知事实和经验结果进行理解和解释的基础上,结合心理健康的方法与技能,预防或减少各种心理健康问题,提高心理健康水平的专业活动。心理健康服务从人自身需求出发,满足他们的需要,以个体的健康成长与毕生发展为目标实施教育与干预。主要包括心理健康宣传与教育系统、心理健康自评与他评系统、心理辅导与咨询服务系统以及心理疾病预防与危机干预系统等。心理健康服务作为一项专业性较强的服务工作,其理论和技能的发展决定着服务的质量和专业化水平。培训心理健康工作者的循证研究提供了有力的实证支持,即对心理健康工作者的专业技能培训可以提高其服务质量[5]。纵观理论发展历程,传统的心理健康服务理论主要包括心理动力取向、行为疗法、认知疗法、人本主义取向、后现代理论以及整合主义理论等。近年来,侧重心理体验为主的疗法得到了蓬勃发展,其优势在于往往能够在短时间内心理体验的基础上,帮助服务对象获得较深刻的领悟和产生较明显的变化。如心理剧、舞动治疗、家庭系统治疗、沙盘游戏治疗、萨提亚系统转化模式等。除此之外,我国心理健康服务工作者结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展出具有本土化特色的有效心理辅导与治疗方法,影响较大的有意象对话疗法、渗透中医或中国哲学的心理或情志疗法等。
二、心理健康教育与服务和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关系
(一)创造力是心理健康的基本内涵与重要特征
要解决创造力(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与心理健康(心理健康教育与服务)之间究竟有何关联这个理论难题,首先就要搞清楚它们各自的内涵是什么。学者们为探寻创造力的奥秘进行了艰苦卓绝的努力并逐渐达成了共识,即创造力是由创造性人格、创造性过程和创造性产品组成的统一体,它至少包含两个基本要素:一是具有流畅性、独创性和变通性等体现“新”的心理品质(发展性);二是对个人或社会是有价值的(适切性)[6]。国内外心理学研究者对心理健康的理解较为一致地指向两个连续的阶段:一是适应性(即没有明显的心理疾病,人际关系良好)阶段,这是基本的前提与条件;二是发展性(个体潜能,主要是创造力的自由发挥)阶段,这是心理健康教育与服务的目标。从创造力和心理健康的内涵可以发现,创造力是心理健康在个体心理发展高级阶段的自我实现,心理健康为创造力的发挥提供了必要前提,而创造力产生的结果又能够促进心理健康发展。换言之,创造力是心理健康的基本内涵与重要特征,具体体现在适切性和发展性两个方面,这与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的“需要层次说”和“自我实现论”有异曲同工之妙。
一是以“需要层次说”为导向的“适切性”。马斯洛将个人的需要归纳为七个不同层次,并认为较低层次需要的部分或者全面满足是较高层次需要实现的必要前提。但在概念界定时,切不可将最高层次的“自我实现需要”理解为仅仅具有个体价值而对社会是毫无意义的。因为价值是从人们对待满足他们需要的外物的关系中产生的,而价值观是人对价值的取向与判断,是对事物存在价值的理念、看法和态度。无论是创造力还是心理健康,其评价标准都内在包含了“适切性”,也就是说它对个体或社会应该都是有价值的。世界卫生组织2001年已明确提出“心理健康是一种健康或幸福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个体可以实现自我、能够应对正常的生活压力、工作富有成效和成果,以及有能力对所在社会作出贡献。”[7]与心理健康相类似,创造力不仅是一种心智过程,同时也是文化和社会事件,这就不能仅限于个体层面而要采用系统观来讨论其价值。从创造力和心理健康的内涵可以发现,创造力应具有的“适切性”是“需要层次”的反映与表现,心理健康内在地要求创造力对个体或社会是有用的、有价值的。
二是以“自我实现论”为目标的“发展性”。马斯洛认为,人具有高于一般动物的潜能。其中,创造潜能就是人类独有的。后天的学习事实上就是使人的各类潜能由低到高逐渐形成和实现的过程,人生的最高追求就是自由创造。马斯洛通过对大学新生的投射测验发现,心理健康者是更好的认识者、知觉者,这是自我实现的基本条件[8]。自由创造的实现是人的内在固有价值的实现,人性的完美就是走向自我实现。马斯洛在对心理治疗的研究进行总结之后坚信“有助于个人的心理健康,或增进人类幸福的东西都可以改变整个人性。这个更具有人性、更健康的人,也将更富于创造力。”[9]马斯洛进一步认为,高峰体验、高原体验较多地存在于超越自我实现者身上,而处于个人水平的自我实现者则较少经历这种体验。这里马斯洛用“丰满人性”(full humanness)一词,来泛指人的友爱、合作、求知、审美、创造等资质或潜能。这些潜能的充分发挥就是完满人性的表现,它是在超越物质需要的直接缺乏性动机之上的精神意境。可见,马斯洛关于自我实现、潜能发挥的观点,是从内在价值论出发的,他认为人的天性中就有寻求发展与自我实现的倾向和巨大创造潜力,这种“倾向”和“潜力”与本能有关,因而这种内在价值要求实现就是人的本性。
(二)心理健康是创造力发挥的重要前提与保障
心理健康为创造力提供认知结构前提。创造力是一种复杂程度远超一般认知活动的社会心理行为,创造过程是一个协同工作的过程,而良好的心理健康状态可以为创造力提供必要的生理基础。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通过总结他的职业经历,发现文学、艺术等领域的许多来访者皆因受消极情绪等心理健康问题的侵扰而无法进行正常创作,但经过心理治疗之后其创造力又得以再现[10]。据此,罗杰斯认为良好的心理健康水平是创造力发挥的前提条件,应建立来访者和治疗者间的情感沟通,并最大程度地发挥来访者的主观能动性。近年来,现代医学和认知神经科学得到了很大发展,为进一步研究基于创造性任务的创造力脑机制提供了可能。记忆、思维和执行功能等是创造力的重要认知结构前提。研究发现,前额叶皮质是与执行功能有关的重要脑区,它与多种感知觉的记忆存储、信息加工以及思维方式等创造性的认知结构密切相关;位于左右半脑的海马体是中枢神经的重要组成,它与人类的学习、空间定位和长时记忆等功能密切相关[11]。焦虑、抑郁等心理健康问题会影响个体的认知灵活性,而严重的心理健康问题(如抑郁症等)则会引起额叶皮质、杏仁核和海马体的功能异常。脑成像研究发现,与对照组相比,抑郁症患者的额叶明显减小,并导致情感和认知功能的障碍[12]。
心理健康为创造力提供非智力因素保障。创造力非但与智力因素有关,而且受人格、动机、情绪、心理韧性等非智力因素的制约,而这些非智力因素均有赖于个体良好心理健康状态。研究表明,创造性人格特质或能力能否促成创造性的产品,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他们的动机类型和水平[13]。动机的水平和类型在很大程度上是与“自我效能感”联系在一起的。很多研究发现,自我效能感和心理健康关系紧密,因此自我效能感也被研究者视为心理健康的一项重要指标。对国内外文献中自我效能感和创造力关系的相关研究进行的一项元分析(共纳入18项,包含34个效应量)发现,自我效能感与创造力得分呈高度正相关(相关系数r=0.432)。同时,心理韧性也是影响创造力的一项重要非智力因素,心理韧性是创造力得以发挥的保障,那些心理韧性较强的个体在创造力方面也表现得更好。研究发现,心理健康水平和个体的心理韧性呈显著正相关,也就是说心理健康水平较高者其心理韧性也较强[14]。情绪状态既是心理健康的一项重要指标,也是影响创造力的一个重要非智力因素。情绪和创造力之间的关系已被大量研究所证实。研究者们通过不同形式的情绪诱发实验发现,积极情绪有利于创造力的发挥,而消极情绪则会对创造力产生负面影响。情绪的脑机制相关研究表明,腹内侧前额叶皮层不仅与执行功能有关,而且还直接参与积极与消极情绪的表达;杏仁核是情绪加工的中央处理站,它是与海马和隔膜核、丘脑以及基底神经中枢相联系的复杂结构[15]。临床研究表明,杏仁核对情绪反应和情绪认知有重要作用,尤其是对不愉快刺激和害怕反应。
(三)创造力与心理健康互为因果、相互促进
创造力和心理健康之间互为因果、相互促进,其最终目的都是更积极、更高层次的自我实现。罗杰斯认为,每个人都有自我发展、自我实现的本能倾向,也正是这一倾向促使人们挖掘心理潜能,并不断焕发创造力。创造力的展现必须具备一定条件。罗杰斯强调,创造力存在于自我评价背景之中而非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创造性的个体必须对自己的工作进行内部评价[16]。马斯洛也清晰地阐释了与罗杰斯相似的观点。马斯洛指出,自我实现者的创造力既不是被成功驱使,也不是像心理分析学派所主张的那样是“通过对被禁止的冲动和愿望的退行性控制而起作用”的结果。他认为,人性中存在自我实现的本能,而人的创造力的发挥则是这种必然性趋势的具体表征[17]。临床经验表明,在心理辅导、心理咨询中所采用的咨询方法既有利于提高个体的心理健康水平,同时也能促进其创造力的发挥。同样,创造性的活动与训练也能促进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
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据表明,创造性活动对心理健康是具有积极意义的,从自我表达和自尊的发展到社会交往和参与的机会,乃至提供一种意义感和改善生活质量。“表现性心理治疗”或称“表达艺术治疗”,既是一种自发的艺术创造行为,同时也是心理咨询中用于促进个体心理健康的有效手段[18]。弗洛伊德采用绘画的方式进行释梦,荣格采用在圆圈内进行艺术创造的方式以促进心理治疗。艺术治疗整合了包括音乐、舞蹈、视觉艺术、文学、戏剧等活动在内的各种富有创造力的活动,给当事人营造出一种安全、无威胁的氛围,鼓励个体实现自我对话。另一方面,心理治疗本身就是一种创造性过程,它要求咨询师和当事人共同努力,藉以实现心理健康的目标。艺术不仅可以作为焦虑者传达消极恐惧和担忧的一种方式,还可以用来激发大脑右半球,并支持左半球实现更大的功能。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辅导、心理咨询的过程中,经常会使用到冥想疗法,这种方式和创造力训练的自由联想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冥想疗法鼓励个体进行自由的想象,使身心得以放松与解脱,从而有利于提升心理健康。其关键在于鼓励个体进行自由联想,促进个体对其情绪和情感进行调节和疏导。在冥想的过程中,个体的创造性思维也得以很好地发展。相关的脑成像研究发现,长期的冥想练习者右侧额叶皮层灰质密度和右海马体积(参与情绪调节与控制反馈的脑区)显著比正常人大[19],这也从认知神经科学的角度有效回应了冥想练习者,在积极情绪的培养与稳定性保持方面表现良好的问题。此外,创造性的写作或称之为诗歌疗法也被用于心理健康的治疗与康复之中。诗歌疗法是有意使用书面和口头词语来治疗和促进个人成长。诗歌、文学和歌词帮助人们充分了解自己,并及时体验到自己隐藏的一面。在一个训练有素的辅导人员的指导下,诗歌治疗参与者对文学的唤起做出情感上的反应,其中互动过程是不可或缺的。为回应所选文献而撰写自己的诗歌或日记条目的过程是治愈和自我整合的重要催化剂。当诗歌治疗参与者通过诗歌、歌词讲述自己的故事时,它为治疗过程提供了重要的素材。找到他们自己的声音是一个自我肯定的步骤,之后往往是宣泄释放,更高水平的自我意识,新的见解和新的希望。
三、学校心理健康服务的现状与发展
在厘清了创造力(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与心理健康(心理健康教育与服务)两者的辩证关系后,接下来的重点任务应该是诠释心理健康教育与服务,特别是学校心理健康服务在拔尖创新人才创造力培养中的重要作用。
(一)国外学校心理健康服务的现状与发展
经历了近一个世纪的发展,国外学校心理健康服务相对更为成熟,我们将之概括为整合化和信息化、专业化和精细化、全员化和全程化三大特点。
1.整合化和信息化
随着学校心理健康服务功能的不断扩展、延伸,涉及的人员和部门也越来越多,受彼此之间沟通效果和相互竞争的影响,使学校心理健康服务发展出现了新的问题,即“各自为政”[20]。为了适应新的发展需要,国外学校心理健康服务逐渐呈现出整合化的趋势,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人员与部门之间的整合,不同来源的数据和信息的整合。学校心理学的研究者强调,提高学校心理健康服务的效果,不能再像早期那样,努力扩展心理辅导、咨询服务,或者建立更多有心理辅导室的学校,更重要的是建立一个综合性、全方位的服务体系,使学校真正成为一个能为孩子们提供心理支持的地方,从而使他们的智力和健康达到最大程度的实现[21]。另一方面,学校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内部人员与部门之间,以及心理健康服务与体系外机构之间等的合作,对有效解决与预防心理健康问题显得越来越重要。比如,毒品、药物滥用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的结合,社会工作者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的合作等。
计算机的普及和互联网对人们生活的巨大影响,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资源进一步整合,提高信息化水平提供了可能。学校心理健康服务的现状,也需要更加综合的数据信息,特别是对师生心理健康状况监测的数据,以获得“有的放矢”的教育效果。教育行政部门或学校自身也需要依据更综合详实的信息,做决策时才更可能做到有据可依、平衡差异,以使整个学校心理健康服务的积极效果发挥最大作用[22]。在这里,学校的信息化水平至关重要。
2.专业化和精细化
学校心理健康服务的新发展,在操作层面上常常遇到以下问题,即具体到某个儿童青少年,当出现心理健康问题时,往往难以得到及时的鉴定和帮助。为了解决这一难题,国外学校心理健康服务纵深方向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专业化和精细化两个方面。
专业化主要体现在学校心理健康服务对从业者的资格要求。要想成为一个合格的学校心理学家或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需要经过专业的学位学习、实践、实习实训以及资格认证等。精细化主要表现两个方面。一是根据学生的不同需求提供具有针对性的服务。通过有关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论述发现,美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系统中,根据不同的学生需求,设立不同层次的心理辅导机构,学生可以从学校设立的健康教育中心获得一般的心理援助;同时学校还通过网络、教育资源以及心理辅导等多种方式,为学生提供心理健康服务。研究者还专门针对美国学校无家可归的青少年提出了干预计划[23]。二是教育立法更为精细。事实上,针对公众心理健康教育问题,许多国家都已经通过了相关法案。考虑到农村教育资源相对城市的不足状况,美国政府甚至还出台了针对农村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的政策,以便不让每个孩子错过获得教育和发展的机会。
3.全员化和全程化
传统学校心理健康服务中的危机干预模式主要聚焦问题解决,该模式主要针对出现危机后的个体,或者受到该危机感染的人群进行事后干预。此种模式的主要问题在于,个别危机发生后,往往牵扯学校各方面的力量,有时甚至会大面积影响正常教学秩序,干预的效果通常也较差。这种针对个体的危机干预模式,建立在危机无法预测的潜在假设之上,心理危机工作者只能被动处理。近年来,学校心理健康研究者提出了全员化和全程化的危机干预模式。该模式是研究者在实证基础上提出的以预防和降低自杀率为主要出发点的预防和危机干预模式[24]。研究者认为,除了心理健康从业人员之外,任课教师、与学生接触的教育行政人员,甚至保安和宿舍管理人员等,都应该接受危机干预的相关培训,以便能够尽早觉察到可能进入危机通道学生的异常变化,及时通知相关人员,启动危机干预程序。事实上,在心理健康服务资源丰富的发达国家,已经实现了全员化和全程化,这是学生心理健康服务不断完善的必然结果。
(二)我国学校心理健康服务的现状与发展
近十年是我国学校心理健康服务快速发展的黄金时期。基于我国强大且稳定的班主任和辅导员、德育和思想政治教师队伍,我国学校心理健康服务已具有全员参与模式的雏形,这种独具中国特色的学校德育工作队伍,对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危机预防工作起到了重要的积极影响。研究者在详实的数据基础上,对我国大学生自杀现象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我国国民自杀率高于美国,而大学生自杀率却低于美国。可能的解释是我国高校强大的、数量较多的思想政治教师队伍,更可能第一时间发现危机,及时与心理健康服务部门联动,进入危机干预程序,从而降低了大学生的自杀率[25]。但同时,我国心理健康服务的发展也表现出快速发展过程中的阶段性特点。
一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人员配比低。相对于国外心理健康教育的师生配比标准,我国学校心理健康从业人员的编制严重短缺,与此相应的是服务内容相对单一。在北京、上海、广东等经济发达地区,中小学心理健康从业人员也尚未完全达标,一所学校通常只有一名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且主要承担心理健康课程的教学任务。有的中小学心理辅导室只是摆设,即使面向学生开放,水平也往往参差不齐。农村或者边远地区,心理健康服务基本处于空白状态。近几年,学校心理健康从业人员的队伍增加较快,但增长点仍然主要集中于城镇或经济发达地区。一方面服务工作队伍人员短缺,一方面服务学生人数众多,导致学校心理健康服务压力巨大。因此,尽快充实学校心理健康工作师资队伍是未来发展的当务之急。
二是专业化水平不足。我国学校心理健康从业人员背景差异很大,跨度从心理学博士、硕士到零心理学起点工作者不等。这一点与人员短缺的现状相一致,有些学校由于缺少人员编制,就由工作内容相近的教职员工来承担心理健康服务工作。因此,专业化水平急需提高。即使有心理学背景的从业人员,也往往需要在实际工作中接受较长时间的培训,才可能真正独立承担起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工作。目前虽然有许多心理咨询师认证、中国心理学会临床与咨询分委员会的注册系统认证,但具体到学校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内部,教育行政部门对心理健康教育从业资质并未有明确规定。
三是服务人员的身份不够清晰。我国学校心理健康服务人员往往一身兼多职:心理服务提供者、心理健康教育者、行政管理者、其他科任教师等。身份的模糊导致了角色冲突,不仅限制了心理健康工作本身的效果,也使服务人员的职业生涯发展道路不清晰,缺乏归属感。研究者通过对高校心理健康服务机构调查后发现,大学心理健康机构的设置归属不明确,其中84%挂靠在学工部(处)等部门;11%挂靠在院系,如心理学院等;5%挂靠在思政教研室[26]。中小学也同样有类似的特点。令人欣慰的是,有些地区和学校正在着力解决这个问题,明确心理健康教育从业者的身份有利于学校心理健康服务的专业性、稳定性和连续性。
四是服务经费不足。我国学校心理健康服务普遍没有独立的经费,日常开支多来自学校总经费中列支。对高校的调查显示,只有不足三成的高校专项经费,从每个学生5元到10元不等。经费支出缺少相应的保障性措施,即使学校按相关规定划拨款项,因为心理健康服务机构非独立单位,实际使用经费过程中也难以保障确实用在心理健康服务工作中。
四、积极推进我国学校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建设
国内外的学校心理健康服务体系的发展历程具有相似性。我国目前的发展现状是欧美发达国家曾经走过的阶段[27]。因此,我们可以在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学校心理健康服务的现状,积极推进中国特色的学校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建设。
(一)编制中国特色本土化的心理健康评价工具
我国学校心理健康测评和评价过程中所使用的工具,多是直接使用或经过修订的其他国家的测评和评价工具。比如儿童经常使用的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CBCL),大学生新生心理测评最常使用的工具是90项症状清单(SCL-90)和日本大学生人格问卷(UPI),普通人常用的有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等。但直接使用国外的测评工具来评价我国学生,评价的效度可能较低。因此,中国特色的本土化心理健康评价工具的编制是推进我国学校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建设的首要任务。事实上,我国心理健康工作者和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已经在努力推进此项工作。如北京师范大学董奇教授曾作为主持人,研发了中国儿童青少年心理发育标准化评价量表[28];中国人民大学俞国良教授课题组编制的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量表、中职生心理健康量表等,也系统考察了学生的自我、情绪、学业、人际及社会适应等方面的心理健康状况。目前,编制一套权威的、标准化的、有中国常模的学生心理健康量表,是摆在我国心理健康研究工作者面前的艰巨任务。
(二)开发学校心理健康课程与心理健康教育资源
学校心理健康课程是面向全体学生进行有计划的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途径,也是学校心理健康服务体系相对于社会心理健康服务体系最有特色的地方。作为主渠道,课堂教学可以帮助学生解决浅层次的心理困扰、心理障碍,促进他们的心理发展和自我成长。
近年来,国内外各级各类学校对心理健康课堂教学研究逐步增加,同时,也开设了各种心理健康课程,如中小学的心理健康活动课,大学的心理健康、职业生涯、情感和亲密关系等课程。那么,如何通过有效的课堂教学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呢?首先,课堂教学的内容设计要考虑到全体学生的共同需要。如国外心理健康课堂教学内容跨度较广,责任教育、情感教育、自我探索和成长、正确认识自己、提升面对困难的心理素质以及社会情绪学习等,这些内容是每位学生在发展过程中都会遇到的主题[29]。我国高校和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也基本上涉及了以上内容[30]。未来要做的工作是怎样更系统更有层次地呈现不同教学主题。其次,课堂教学的呈现形式和侧重点要各具特色,注意形式的多样化。研究者通过对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服务方法的调查发现,总体而言,教学方法中应用最多的是讲授法,这容易造成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学科化的倾向[31]。心理健康教育课应以活动和体验为主,根据课程需要,以班级或小组为单位,结合心理自测、角色扮演、情景模拟、游戏活动、讨论辩论、心理训练等多种方法,融入舞蹈、戏剧、绘画和音乐等艺术元素,让全体学生充分参与其中。通过这些方法的应用,激发学生积极的心理体验,经由体验获得领悟或促进行为上的变化,即体验式教学的有效应用。最后,不断丰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类别,在面向全体学生设计教学内容的基础上,依据学生不同年龄阶段、不同性别、人格特征、心理状况与认知水平的差异逐渐开设有针对性的特色课程。比如,大学心理健康课程,除了开设面向全体学生的必修课之外,可针对某一主题开设特色选修课程,满足学生差异化的需要。如自我认识、亲密关系、恋爱心理、人际关系课程等。
(三)加强学校心理辅导与心理咨询工作
学校心理辅导与咨询工作在学校心理健康服务体系中承担着重要的角色和任务,是实现服务体系总体目标的重要途径。
一是提升从业者的专业水平。这一点受制于我国心理健康服务的现状,是整个学校心理健康服务体系所面临的共同问题。之所以在此处单独提出,是因为对于学校心理健康服务体系而言,心理辅导和咨询的专业水平较低对心理健康服务的负面影响最大。课程教学因为是面向全体学生,即使专业水平不高,通常不至于给学生带来伤害性的影响。在危机干预层面,相比于对必要的转介或制度层面的考量,心理辅导和咨询的专业水平此时可能也不是最重要的,因此通常不会给处在危机中的个体带来伤害。而进行心理辅导和咨询时,来访者通常处在心理较为脆弱的状态,如果提供服务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专业水平较低,缺乏相应资质,则很可能给来访者带来重大的心理创伤。因此,对于心理辅导和咨询服务系统而言,从业者的专业水平是首要考虑的因素。
二是结合实际需要,不断丰富服务形式。一对一的个别辅导和咨询是最常用的形式,其优势是能够在较深的层面上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团体或小组辅导也是比较常用的形式,比较适合解决一些人际关系、新生适应或者成员具有相似问题的情况,其优势在于同时面对多个人,并且团体创造的实际人际接触体验,尤其适用于人际适应的主题。另外,推进同伴互助、朋辈辅导对于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同伴互助、朋辈辅导对于解决学生的学习和适应问题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朋辈之间更容易理解和共鸣,另外,朋辈辅导过程建立起来的人际关系是学生现实人际关系的一部分,拥有这样一份相对融洽亲密的人际关系,本身就具有积极意义。此外,还可以采用演讲、社会实践、心理测评与训练、心理情景剧等多种形式,积极引导并促进学生自我实现的发生。
三是根据来访者的特点提供适合的辅导方法或手段,提升服务质量。心理辅导和咨询的方法和手段具有多样性,如何选择合适的方法,可以从两个方面考虑。一是来访者的人格和问题类型。比如,如果来访者不善表达,可以提供绘画、沙盘游戏等方法供来访者选用。对理解自己行为对他人影响有困难的人际交往障碍者,可采用角色扮演的方法,以便更有效地帮助其在体验层面上理解他人。二是来访者的年龄。如果面对小学生,心理辅导教师可以结合语言和非语言的方法,如谈话、讲故事或者与学生一起画画、玩玩具、做手工、游戏法等。其主要目的是与学生建立信任关系,帮助学生理解并表达自己的感情、学会交友、提升自信等。
四是努力完善心理咨询与辅导机制。虽然心理健康问题对学生生活的困扰已经是不争的事实,但由于心理健康咨询和辅导机制的不完善,为心理健康问题的及时发现与处理带来了不便。建立和完善心理咨询和辅导机制,是积极关注学生心理健康、发现并培养拔尖创新人才过程中的重要一环。结构良好的心理咨询和辅导机制在制度上应能够及时了解学生心理需求,为学生疏导、解惑、指路。
(四)完善学校危机预防与干预服务系统
一是做好日常危机预防。日常危机预防是学校心理健康服务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常包括三个层面:初级预防,即面向全体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二级预防,指面向有潜在危机个体的预防和干预。有潜在危机的个体,通常指那些被诊断为有早期功能紊乱的学生,正在或已经遭受各种各样严重的心理冲突,可能会出现严重的心理疾病,通常需要对其进行心理咨询或由家庭、所在院系、班级进行关注。三级预防面向有严重心理困扰的学生,此类学生通常直接进入危机干预程序或转介,以避免发生可能的真实危机。
二是积极推进危机联动机制的建立,提升危机发生时的应对效率。学校危机干预事件,一般包括自杀、暴力冲突、意外事故、精神分裂、自然灾害等。这些事件通常对个体的学习和工作产生很大的影响和冲击,使他们处于危机状态。因此,危机干预的应对效率在此显得尤为重要。学校心理健康服务人员通过危机干预,帮助学生有效面对危机事件并恢复到正常状态。另外,社会资源和人际支持是危机应对时的重要因素,有时仅仅凭藉心理健康工作人员的力量显得力不从心。因此,建立一个纵向危机应对联动机制,确保在第一时间及时响应,提供支援和帮助,这是危机发生后有效应对的保障。纵向是指自上而下包括不同级别部门人员的加入(如学校领导一级,德育处、学生处、保卫处、院系等主管一级,班主任或辅导员一级等),方便调动资源和获得支持。该机制虽然在一些学校也有提及,但实际操作中需要相应制度提供保障。
发挥德育、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和班主任、辅导员的力量是建立联动机制的重要内容。相对于学校心理健康服务人员,德育、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是一支在人员和制度上更有保障、更为成熟的学生工作队伍。事实上,这支队伍在危机预防和干预工作中一直在发挥重要作用。在学校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尚未建立和完善时,这支队伍也是相应工作的实际承担者。在学校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建设中,各级各类学校要善于利用现有的资源,把德育或思政队伍作为心理健康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推进这项工作的过程中,遇到的最大阻碍可能就是工作方法和工作理念的差异。因此,可以对德育或思政工作队伍进行危机预防和干预知识的系统培训,尤其是掌握危机识别的方法和技能。在中小学校,与德育队伍相匹配的班主任队伍能够覆盖到全体学生并对学生较熟悉。如果班主任教师接受系统的危机预防、识别与干预知识和技能培训,对于推进学校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服务系统的建设意义重大。
(五)以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作为实施心理健康教育与服务的制高点
如上文所述,尽管关于创造力和心理健康关系研究的范式和侧重各有不同,但其结果均在不同程度上论证了创造力和心理健康之间存在着某种程度的正相关[32]。国外心理健康教育历经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相对完善的体系,并在促进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我国,心理健康教育与服务在拔尖创新人才创造力培养中的价值却相对受到了忽视。事实上,小到一个人日常生活中的情绪状态或人际适应,大到一个国家的社会心理服务或社会心态建设,无不与心理健康息息相关。心理健康不仅是个体创造性人格与创造力发展和发挥的心理前提与保障,同时它也是一个国家与民族保持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迸发创造活力的一个关键要素。2019年2月22日,《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17—2018)》在京发布,结果显示处于青少年阶段(12—18岁)的个体,其心理健康状况随年龄增长而显现出下降趋势,初中一年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最高,高中学生最低[33],这就给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敲响了警钟。因此,在今后的教育工作中,应在教育观念上牢固树立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离不开心理健康教育与服务这一指导思想,同时以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作为实施心理健康教育与服务的“制高点”,让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与心理健康教育与服务相互渗透。
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特殊历史发展时期,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和社会心态建设是社会发展的当务之急,积极提供适应学生发展需要的心理健康教育已经摆到了更加重要的位置上。为了促进学生创造力发展并有效地维护其心理健康水平,可以从培养学生学习和探索新事物的兴趣、促进自我意识的协调发展、帮助其形成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这四个方面实现突破[34]。兴趣的培养、自我意识、人际关系及社会适应性的发展不仅是心理健康的体现,而且也能够促进学生克服困难的信心与坚韧性等积极心理品质的发展,同时还能激发其创造热情,从而更好地进行创造性活动。在具体教育实践中,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与服务应以拔尖创新型人才培养作为制高点的观念,引导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树立“大心理健康教育观”,在切实有效地实施心理健康教育与服务的基础上,促进形成具有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人格的创新型人才。从理论层面,可以从认知、情感、意志和行为四方面予以考虑。首先,在认知方面,要培养学生对自己清晰的自我认知,并能够正确认识自己的同伴关系、师生关系和亲子关系;其次,在情感方面,要引导学生不断调适情绪,并能够对他人的情感给予及时且积极的反应;再次,在意志方面,孟子做出了恰如其分的论述,他认为通过磨砺坚韧的意志、建立健全人格,最终能够实现创造力的充分发挥;最后,在行为方面,要强调学生行为的协调适度,实现学校适应和社会适应良好。
如果将心理健康教育与服务比作供给拔尖创新人才生长的土壤,那么,拔尖创新人才创造力之花的绽开也使心理健康教育与服务的价值得到更多的体现。毫无疑问,若要满园鲜花自由地绽放,肥沃的土壤是关键。而肥沃的土壤,也有赖于“落花成泥”的无私奉献。
参考文献:
[1]罗晓路, 林崇德.大学生心理健康、创造性人格与创造力关系的模型建构[J]. 心理科学, 2006,29(5):1031-1034.
[2]叶一舵.台湾学校辅导发展研究[M].福州: 福建教育出版社,2011.
[3]俞国良, 赵军燕.论学校心理辅导制度建设[J].教育研究, 2013,34(8): 90-95.
[4]俞国良,侯瑞鹤.论学校心理健康服务及其体系建设[J].教育研究, 2015,36(8):125-132.
[5]STEPHAN S H, CONNORS E H, ARORA P, et al. A learning collaborative approach to training school-based health providers in evidence-based mental health treatment[J]. Children and Youth Services Review, 2013, 35(12): 1970-1978.
[6]俞国良.创造力心理学[M]. 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6:13-16.
[7]俞国良,董妍.我国心理健康研究的现状,热点与发展趋势[J].教育研究, 2012(6):97-102.
[8]亚伯拉罕·马斯洛.人性能达到的境界[M].曹晓慧,等,译.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4:76-78.
[9]亚伯拉罕·马斯洛.需要与成长:存在心理学探索[M].张晓玲,刘勇军,译.重庆:重庆出版社,2018:76-79.
[10]车文博.人本主义心理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13:195-198.
[11]KUMARAN D, MAGUIRE E A. The human hippocampus: Cognitive maps or relational memory?[J].Journal of Neuroscience, 2005, 25(31): 7254-7259.
[12]孙彦,高成阁,马现仓,等.重性抑郁症首次发病患者额叶、海马磁共振质子波谱分析及其与认知功能的相关性[J].中华精神科杂志,2007(2):70-73.
[13]李海燕,胡卫平,申继亮.学校环境对初中生人格特征与创造性科学问题提出能力关系的影响[J].心理科学,2010(5):1154-1158.
[14]艾树,汤超颖.情绪对创造力影响的研究综述[J].管理学报,2011(8):1256-1262.
[15]冯攀,冯廷勇.恐惧情绪加工的神经机制[J].心理学探新, 2013, 33(3):209-214.
[16]赵甲明.马斯洛自我实现说评析[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1):57-65.
[17]王天力.马斯洛“自我实现论”的创造观及其启示[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15,38(4): 20-24.
[18]HANEVIK H, HESTAD K A, LIEN L, et al. Expressive art therapy for psychosis: A multiple case study[J]. The Arts in Psychotherapy, 2013, 40(3): 312-321.
[19]LUDERS E, TOGA A W, LEPORE N, et al. The underlying anatomical correlates of long-term meditation: larger hippocampal and frontal volumes of gray matter[J]. Neuroimage, 2009, 45(3): 672-678.
[20]KERNS S E U, PULLMANN M D, PUTNAM B, et al. Child welfare and mental health: Facilitators of and barriers to connecting children and youths in out-of-home care with effective mental health treatment[J]. Children and Youth Services Review, 2014, 46: 315-324.
[21]WEIST M D. 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 in moving toward a public health approach in school mental health[J]. Journal of School Psychology, 2003, 41(1): 77–82.
[22]WEI Y F, KUTCHER S. International school mental health: Global approaches, global challenges, and global opportunities[J]. Child and Adolescent Psychiatric Clinics of North America, 2012, 21(1): 11-27.
[23]SULKOWSKI M L, MICHAEL K. Meeting the mental health needs of homeless students in schools: A Multi-Tiered System of Support framework[J]. Children and Youth Services Review, 2014, 44: 145-151.
[24]DRUM D J, BROWNSON C, BURTON A, et al. New data on the nature of suicidal crises in college students: Shifting the paradigm[J]. Professional Psychology: Research and Practice, 2009, 40(3): 213-222.
[25]杨振斌,李焰.中国大学生自杀现象探讨[J].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3, 34(5): 59-63.
[26]刘蓉洁,石磊.高校心理咨询发展现状调查研究[J]. 北京社会科学,2010(3): 88-91.
[27]俞国良. 为社会服务的心理学探微[M]. 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2.
[28]董奇,林崇德. 中国儿童青少年心理发育标准化测验简介[M]. 北京: 科学出版社,2011.
[29]BRADSHAW C P, KOTH C W, BEVANS K B, et al. The impact of school wide positive behavioral interventions and supports (PBIS) on the organizational health of elementary schools[J]. Journal of School Psychology Quarterly, 2008, 23(4): 462-473.
[30]教育部.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M]. 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31]罗晓路,廖全明,郝敬习. 我国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服务方法现状调查[J]. 心理科学,2009,32(4): 974-976.
[32]俞国良,张伟达.创造力与心理健康:争议、证据及其研究展望[J].河北学刊,2020(5):168-177.
[33]傅小兰,张侃,陈雪峰,陈祉妍.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17-2018)[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9:1-55.
[34]俞国良.创造力与创新能力[M].北京:华艺出版社,1999:3-8.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and Service:
The Fundamental Project for the Cultivation of Top-notch Innovative Talents
YU Guoliang
(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 Beijing, 100872)
Abstract: The emphasis on both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and service, transitioning gradually from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to mental health service, is a requirement of the times. By reviewing and analyz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and service and the cultivation of top-notch innovative talents, it is shown that positive mental health qualities can provide a prerequisite and guarantee for the cultivation of creativity of top-notch innovative talents, and creative activities will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and service. This dialectical relationship underscores the significant value of implementing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strengthening mental health services, and constructing its system in schools. To actively and steadily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of school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and service systems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it is necessary to build localized mental health assessment tools tailored to China, develop school mental health curricula and educational resources, enhance the construction of school psychological counseling and consultation rooms, further improve the school crisis prevention and intervention service system, genuinely integrate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and service as the fundamental project for cultivating top-notch innovative talents, position the cultivation of these talents as the commanding point in the implementation of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and service, and provide new concepts and pathways for the national strategy of implementing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and service and cultivation of top-notch innovative talents.
Keywords: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Mental health service; Cultivation of creativity; Top-notch innovative talents; Fundamental project
(责任编辑 姚力宁 校对 张又文)
相关知识
【详细版】营养健康顾问最新报考介绍(中国营养学会教育培训中心)
把儿童心理健康纳入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
“百城检验健康教育计划”公益行动正式启动,推动检验医学创新发展迈向新征程
产科健康教育模式的改进与创新
心理健康教育
产前健康教育工作计划(合集4篇)
健康教育学—智慧树网
国家发布《不孕不育防治健康教育核心信息》
2023年社区年度健康教育工作计划 健康社区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5篇)
中国网:助力我国养老与老年健康服务人才培养 成都医学院举行这场换届大会
网址: 心理健康教育与服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根基工程―中国教育信息化网ICTEDU https://www.trfsz.com/newsview44891.html
推荐资讯
- 1从出汗看健康 出汗透露你的健 3946
- 2早上怎么喝水最健康? 3723
- 3习惯造就健康 影响健康的习惯 3369
- 4五大原因危害女性健康 如何保 3271
- 5连花清瘟、布洛芬等多款感冒药 3003
- 6男子喝水喉咙里像放了刀子一样 2500
- 7补肾吃什么 补肾最佳食物推荐 2442
- 810人混检核酸几天出结果?1 2263
- 9第二轮新冠疫情要来了?疾控中 2256
- 10转阴多久没有传染性?满足四个 2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