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2018 年国民心理健康素养调查报告

2018 年国民心理健康素养调查报告

来源:泰然健康网 时间:2024年11月24日 02:36

摘要

国民心理健康素养是健康素养中的重要组成成分。心理健康素养是指帮助人们认识、处理或者预防心理疾病的相关知识和信念。心理健康素养过低,将阻碍对心理疾病的有效预防和及时求助,不利于维护和提升国民心理健康总体水平。基于健康素养的结构,我们从心理健康的知识、技能与意识三方面进行心理健康素养的评估,设计了具有良好的内容效度、结构效度的《心理健康素养问卷》,并通过网络途径进行了调查。本报告基于其中的14895份有效成年人答卷,调查样本覆盖全国各省/直辖市/自治区。除普通职业人群以外,我们还定向推送、重点收集了四类对国民心理健康影响较大的职业人群,包括心理健康工作者933人、医疗卫生工作者1516人、教育工作者2434人和媒体工作者448人。结果分析发现,在知识得分上,女性略高于男性;25-44年龄组高于其他年龄组;东部地区略高于中西部地区;心理健康工作者显著高于其他职业群体。在技能与意识的得分上,总体呈现随年龄升高的趋势,心理健康工作者显著高于其他职业群体。心理健康的知识得分与心理健康水平无关,而技能与心理健康水平显著相关,意识与心理健康水平也存在微小的相关。心理学相关的教育和培训对心理健康素养的各方面均有促进作用。本研究作为我国首次大规模的心理健康素养调查,反映了我国心理健康工作者等专业人群与普通公众的心理健康素养基本水平,也为未来该领域的研究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心理健康素养 心理健康知识 心理健康工作者 医疗卫生工作者 教育工作者 媒体工作者

一、研究背景

心理健康素养是一个能综合反映个体或群体的心理健康相关的理念、认知、行为、技能水平的健康指标,被认为是独立于遗传与自然因素、社会与经济环境、心理服务等之外的一个心理健康的重要影响因素。世界卫生组织(WHO)认为健康素养是指个人获取和理解基本健康信息和服务,并运用这些信息和服务做出正确决策,以维护和促进自身健康的能力。2004年美国医学研究院发布了一份关于健康素养的报告,报告认为低健康素养拉低了国民整体健康状况,给国家卫生系统带来负面影响,这成为了美国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心理健康作为”大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心理健康素养自然成为了健康素养的重要成分。

(一)国际研究现状

心理健康素养,对应的英文为mental health literacy(MHL)。最初在1997年,澳大利亚的国立大学心理健康研究中心的Jorm教授在健康素养的概念上延伸出了”心理健康素养”的概念(Jorm等,1997)。他认为心理健康素养是指帮助人们认识、处理或者预防心理疾病的相关知识和信念。心理健康素养包括识别特定障碍或不同心理困扰的能力;关于危险因素和原因的知识和信念;关于自助干预的知识和信念;关于可得的专业帮助的知识和信念;促进疾病识别与恰当求助的态度以及关于如何寻求心理健康信息的知识。

Jorm在他的研究中发现澳大利亚公众对于心理障碍的识别能力较弱,对抑郁症的正确识别率只有39%,精神分裂症的只有27%(Jorm等,1997)。欧洲也有类似的发现,对于精神分裂症等心理障碍缺乏理解的情况普遍存在。美国的调查发现,公众对于抑郁症的情绪症状具有一定的知晓,但不太理解自己身心的变化。

目前,澳大利亚、加拿大、日本等国以及一些发展中国家关于心理健康素养的评价指标体系都是基于Jorm的定义和指标。国际上的研究普遍发现普通人群的心理健康知识水平较低(Jorm等,2005;Bartlett等, 2006;Farrer等,2008)。由此,澳大利亚、英国、美国、德国等国开展了一系列提高公众心理健康知识的行动,并对干预效果进行了研究(Kitchener与Jorm, 2002;Bapat等, 2009;Potvin-Boucher等, 2010)。

(二)国内研究现状

我国对于国民心理健康素养的研究还仅限于心理健康问题认知及对精神疾病的辨识上,尚缺乏全面评估2008年,卫生部根据《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试行)》公告内容形成中国公众健康素养调查问卷,并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中国居民健康素养调查。在调查的第一部分”基本知识与理念”中的”心理卫生”这一项指标涉及到心理健康素养方面,通过3个问题,即”每个人一生的各个阶段中都会遇到心理卫生问题”、”心理健康与人际关系有很大的关系”和”心理问题不算病,没必要去看医生”,测查了公众对心理卫生的理解情况。结果显示,中国公众对心理卫生的正确理解率为40.57%。

2009年李飞等在无锡、长沙、西安三城市开展对城市人群的精神健康素养及相关因素的调查,结果发现被调查者普遍对精神障碍患者持有较强的负面态度,对于狂躁症的正确识别率最高,达到54.1%,对于抑郁症的识别率为43.2%,精神分裂症为 49.9%,且被调查者的受教育程度越高,识别率越高(李飞等,2009;黄志平,2011)。2012年李珺、李大光对北京的82名家政服务员进行了心理健康测查,测查包括对心理健康基础知识的掌握、对心理问题的识别程度,以及对心理问题的归因;解决心理问题的方法;对心理问题产生原因的认识及对心理问题的态度等。结果显示,有61.0%的被访者可以将案例中描述的心理问题与生理疾病区分开,但该群体对心理问题的态度的平均得分偏低。2013年研究者对上海19个区县年龄在15岁以上的1953名居民的心理健康素养调查中发现,对躁狂症、抑郁症、精神分裂症的阳性症状及精神分裂症、焦虑症的阴性症状的正确识别率分别为42%、35%、30%、19%、21%。2016年北京市科委委托北京大学第六医院对197名北京社区医务人员非精神卫生防治医务人员及131名社区精神卫生防治医务人员进行了对于精神卫生知识知晓度的对比调查,结果显示两组精神卫生知识平均知晓率都高于80%(87.6%,91.6%),已经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但是部分知识点需要加强(程嘉等,2016)。

可见,目前我国对于普通人群的心理健康素养的研究多数是关于心理健康问题认知及对精神疾病的辨识,对心理健康素养的多个维度进行全面测查的研究比较缺乏。从调查的样本特征来看,以往的调查或侧重于普通居民,或为侧重于特定群体的小规模调查,对多种人群进行较大规模的调查比较缺少,特别是缺少将相关专业人员与普通人群进行对比的较大规模调查。

二、心理健康素养问卷的编制

(一)心理健康素养的结构

心理健康素养的概念源自于健康素养。如前所述,素养不仅包括知识,也包括信念/态度、行为/技能。过去一些心理健康素养的研究往往关注知识层面的测查,甚至仅关注是否知晓常见心理疾病。然而,仅掌握知识并不足以维护个体的心理健康,还需要在态度上的重视,在行为上的实践能力。因此,我们设计了心理健康素养的三因素基本结构,如图1所示。

图1 心理健康素养的测量结构

由图1可见,本问卷对知识、技能、意识这三个方面的测查都比以往研究更为丰富全面。心理健康知识的测查内容,不仅包括心理疾病相关的知识——预防、识别与治疗,而且包括心身健康(生理与心理健康之间的相互影响)、危机干预与自杀预防、儿童心理健康、以及其他的心理健康基本知识与原理。心理健康行为的测查内容,以情绪调节技能为核心,考察个体觉察自身情绪和使用各种策略调节自身情绪的能力。心理健康意识的测查内容,聚焦于个体对心理健康的重视程度。

(二)问卷题库的编制

根据心理健康素养的测量结构,研究者以文献搜集和专家研讨相结合的方式,编制问卷题库。

心理健康知识部分:研究者通过搜集以往心理健康素养的测量内容,查阅心理健康领域文献中得到多项研究验证的研究结构,结合对心理健康工作者的访谈,形成了心理健康素养问卷知识部分的题库。经过研究小组多次讨论修改,形成题库,包括:心理疾病治疗6题,症状与识别9题,成因与预防9题,心身健康4题,危机干预与自杀预防5题,儿童保护5题,儿童教育5题,其他基本知识与原理7题。

心理健康行为部分:通过以”情绪调节”、”情商”等关键词对国内外数据库进行检索,甄选与本问卷测量目的相关的量表二十余种,总结出情绪调节的各种测量维度,从中提取出现率最高的行为技能维度:情绪觉察、认知重评、人际支持、分心术共四个。情绪觉察指的是对自身情绪状态、情绪变化及其诱因的觉察能力。认知重评指的是通过调整自己的认知(想法)而进行情绪调节的能力。人际支持指的是通过寻求他人的倾听、陪伴等支持而进行情绪调整的能力。分心术指的是通过分散转移注意力而进行情绪调整的能力。针对每个维度,通过选取、翻译、改编形成题库,每个维度4-6题。

心理健康意识部分:参考国内外相关量表,自编4个条目,用于评估对心理健康的重视程度。各部分的例题见表1。

表1 心理健康素养问卷各维度的例题 维度 子维度 例题 知识 心理疾病治疗 如果患上心理疾病,只要服药就可以有效治疗。 疾病症状与识别 情绪不好就是抑郁症。 疾病成因与预防 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助于预防老年痴呆症。 心身健康关联 不良情绪可能引发生理疾病。 危机干预与自杀预防 决定了要自杀的人是不会告诉别人的。 儿童保护 对儿童进行性侵犯的主要危险来自陌生人。 儿童教育 打完孩子之后,好好哄一哄就不会留下心理阴影。 其他基本知识与原理 焦虑不安等消极情绪有害无利。 行为 情绪觉察 当我情绪变化时,我一般都知道是什么事情引起的。 认知重评 心情不好的时候,我会问自己是不是想得太悲观了。 人际支持 心情不好的时候,我会找人说一说。 分心术 遇到不开心的事,我会转移自己的注意力。 意识 重视心理健康 对于一个人来说,心理健康非常重要。

(三)专家内容评定

由相关领域专家对题库进行内容评定,是确保问卷内容效度的重要步骤。研究者邀请了20位心理健康领域的专家对心理健康知识部分的题库进行逐条评审。邀请的专家包括心理健康领域的研究者与临床实践者,分布在高校、科研、医疗、中学、咨询门诊等各类机构。专家对每个题目做出两方面的书面反馈:第一,这道题的正确答案是什么;第二,在评估心理健康素养时这道题的重要性(分为重要、不重要、不确定三个选项)。此外,研究者还请专家留下对题库的其他建议。

本环节共收集到18位专家的有效反馈数据。这些专家从事心理健康工作的平均年限为16.2年,硕士及以上学历的比例为88.89%。根据反馈意见,对专家回答中正确率较低、对表述不清、难于理解或有歧义的条目加以修改,对重要性较低的题目进行了替换,并根据专家反馈建议新增题目,最终形成了包括50个条目的题库。

(四)心理测量学指标

结构效度。基于测试数据,通过因素分析,删除了1个存在多重载荷和2个低载荷的题目,确定心理健康行为技能与心理健康意识的测题(旋转后的因素载荷矩阵见表2)。心理健康行为技能量表共14题,4个因子的解释率56.8%。

内部一致性信度。心理健康行为技能各分量表的Cronbach α系数分别为:分心术5题0.76,认知重评3题0.72,人际支持3题0.68,情绪觉察3题0.62。心理健康行为技能部分总共14题,Cronbach α系数为0.75。心理健康意识部分共3题,Cronbach α系数为0.71。

表2 心理健康行为技能的因素分析结果 因素与载荷 因素1 因素2 因素3 因素4 分心术第1题 .768 分心术第2题 .757 分心术第3题 .711 分心术第4题 .635 分心术第5题【反向】 -.598 因双重载荷而删除 .518 .442 认知重评第1题 .754 认知重评第2题 .739 认知重评第3题 .652 人际支持第1题 .747 人际支持第2题 .741 人际支持第3题【反向】 -.727 情绪觉察第1题 .852 情绪觉察第2题 .844 情绪觉察第3题【反向】 -.465 因载荷过低而删除 -.393

三、调查方法

(一)渠道与方式

本次调查采取网上收集数据的形式,在问卷星平台上装载问卷,经过小规模试测后,通过微信、微博向公众发放问卷链接,于2018年2月至3月间收集答卷19317份。其中一组特殊人群样本未纳入此次分析,其余样本根据IP地址剔除疑为一人多次作答的答卷,保留有效成年人答卷14895份。

(二)样本描述

本次调查中答卷的男性为3594人,女性为11301人,女性多于男性。由于女性与男性的人数不平衡,在后面的分析中,均首先检验性别差异。凡存在性别差异的,分开性别进行统计分析;不存在性别差异的,则合并在一起统计分析。

答卷者的平均年龄为33.6岁,标准差为10.8岁;年龄中位数为32岁。各年龄段的分布比例如图2。男性答卷者平均年龄为34.8岁,标准差为11.0岁,女性答卷者平均年龄为33.3岁,标准差为10.7岁,男性答卷者年龄略高于女性答卷者年龄,差异达到统计显著(t=7.136,p<0.01)。本次调查的答卷者的学历分布以大学为主,具体分布如图3:

图2 调查对象的年龄分布

图3 调查对象的学历分布

IP地址分析显示,本次调查的答卷者覆盖了全国的省/直辖市/自治区。答卷者的地域来源以我国东部为主,占60.4%,中部占21.6%,西部占10.2%,东北占5.4%,还有1.9%的答卷者来自海外。根据城市类别,31.7%的答卷者来自北上广深,30.3%来自其他直辖市或省会城市,35.1%来自地县级城市,2.9%来自其他类型。

由于我们特别关注心理健康工作者、医疗卫生工作者、教育工作者和媒体工作者的心理健康素养状况,在发放问卷时重点向这些职业推送,所以这四类职业的答卷者比例较高,共有5298人答卷,占总人数的35.6%。

其中,心理健康工作者933人,平均年龄36.4岁,女性占81.2%,高中/中专及以下学历者3.3%,大学/大专学历者56.6%,硕士及以上学历者40.1%。

医疗卫生工作者1516人,平均年龄33.5岁,女性占82.7%,高中/中专及以下学历者7.2%,大学/大专学历者75.6%,硕士及以上学历者17.9%。

教育工作者2434人,平均年龄37.5岁,女性占81.6%,高中/中专及以下学历者4.6%,大学/大专学历者67.0%,硕士及以上学历者29.3%。

媒体工作者448人,平均年龄31.9岁,女性占72.8%,高中/中专及以下学历者2.7%,大学/大专学历者75.0%,硕士及以上学历者22.3%。

答卷者的其他主要职业分布为:学生16.7%,公司/企业人员15.8%,管理人员7.0%,专业技术人员5.4%,服务业人员2.9%,个体户2.6%,军人0.5%,失业/下岗/无业4.6%,退休1.9%,其他7.2%。

总的来说,本次调查的答卷者覆盖了广泛的年龄层、地域、职业,同时受到发放途径的影响,低年龄、高学历、发达地区的样本比例较高。

(三)调查工具

1.心理健康素养问卷

如前所述,研究组基于前人对心理健康素养的界定和测量,针对本研究目的编制了《心理健康素养问卷》。包括心理健康知识、行为、意识3个方面的测量内容。知识部分包括50个判断题,得分范围为0-100分,得分越高代表正确率越高,即心理健康知识水平越高。行为部分包括情绪觉察、认知重评、人际支持、分心术4个方面测量内容,共14个测题,采用4点评估,其中包括反向计分题3个。每个分量表采用均值,即分量表总分除以题目数量,得分范围为1-4分,得分越高代表该种行为特征越强烈。意识部分共3题,采用均值,得分范围为1-4分,得分越高代表越重视心理健康。

2.心理疾病知晓度问卷

列举抑郁症、强迫症等15种常见心理疾病,询问调查对象”你听说过下列哪些心理疾病?”。调查对象勾选出听说过的心理疾病。此外,特别设计了一道关于老年心理疾病的题目,询问”下列哪些疾病在老年期发病率较高”,提供了抑郁症等6个选项。

3.流调中心抑郁量表简版

流调中心抑郁量表(The Center for Epidemiological Studies Depression Scale, CES-D)为美国国家心理健康中心的Radloff于1977年编制,在国际上被广泛用于对普通人群进行抑郁症状的筛查,要求被试使用0-3评定最近一周内症状出现的频度。CES-D原版为20题,本次调查使用根据我国常模编制的9题简版,与原版相关在0.94-0.96(何津等,2013)。在本研究中的Cronbach α系数为0.90。

4.非理性信念问卷

采用Ellis的11条非理性信念,例如”人必须要让周围每个重要的人都喜欢和认可自己”,询问调查对象对这些句子的赞同程度。使用4点评估,分别为:非常赞同、比较赞同、不太赞同、非常反对。在本研究中的Cronbach
α系数为0.82。

5.背景信息问卷

询问调查对象的个人信息,包括性别、年龄、学历、所在城市、目前职业等;询问调查对象的心理健康相关教育背景和资质,包括学位是否与心理学相关、是否参加过心理学类的课程,是否持有国家二级或三级咨询师证、心理治疗师证、社会工作者证或其他与心理学相关的从业证书,是否为中国心理学会注册的心理师或督导师;询问调查对象的自评心理健康状况,回答分为”良好”、”一般”、”不佳”3个选项。

四、调查结果

(一)心理健康知识的群体差异

1.性别差异

独立样本t检验发现,心理健康知识总分和各维度知识得分在不同性别上均存在显著差异。总分上女性为76.68分,男性为74.36分(t=12.50,p<.001),女性高于男性。在具体维度得分上,除危机干预与自杀预防知识得分是男性(7.28)略高于女性(7.15)以外,其他所有维度得分都是女性略高于男性。

2.年龄差异

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心理健康知识得分在不同年龄段存在显著差异(F=171.88,p<0.001),总体上呈现年龄越大知识总分越低的趋势。得分最高的是25-34与35-44年龄组,显著高于其他各年龄组;其次是18-24与45-54年龄组,显著高于55-80年龄组。

图4 心理健康知识总分的年龄差异

不同维度上的年龄差异略有不同。其中,中年组关于儿童的心理健康知识相对较高:在儿童教育维度上,得分最高的是35-44年龄组,其次是25-34与45-54年龄组,最低的是18-24与55-80年龄组;在儿童保护维度上,得分最高的是25-34与35-44年龄组,其次是45-54年龄组,再次是18-24年龄组,最低是55-80年龄组。心身健康方面、心理疾病成因与预防方面,也呈现出中年组得分最高的特征。其他的维度则呈现与总分趋势一致的年龄差异。

图5 心理健康知识各维度的年龄差异

(图5a-图5h)

3.学历差异

心理健康知识的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均呈现显著的学历差异,趋势都是随着学历升高得分也增高。以总分为例(F=545.58,p<0.001),初中及以下学历者均分为65.91,高中或中专学历者为70.45,大专学历者为71.68,大学学历者为77.50,硕士为80.44,博士为81.15。除了硕士与博士学历的得分之间差异未达到显著以外,其他组间差异均达到了显著水平。

4.地域差异

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心理健康知识得分在不同地域之间存在显著差异(F=116.73,p<0.001)。海外样本得分最高(80.31),东部地区得分次之(77.26),再次是东北地区(75.85),而西部(74.71)与中部(73.54)地区得分最低。各维度得分大多数也呈现相似的差异。

图6 心理健康知识总分的地域差异

按城市类型比较,也发现不同类型城市之间差异显著(F=164.31,p<0.001)。海外城市(79.55)得分最高,北上广深(78.10)次之,然后是其他省会城市或直辖市(76.13),最低是地县级城市(74.17)。

图7 心理健康知识总分的城市类型差异 5.职业差异

在心理健康知识总分上,不同职业群体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心理健康工作者群体平均分最高,为84.12,显著高于其他职业群体,媒体工作者(77.71)与教育工作者(77.69)次之,最低的是其他职业(75.12)与医疗卫生工作者。

图8 心理健康知识总分的职业差异

考虑到样本的性别分布不平衡,我们也分别在两个性别内检验了职业群体差异。女性由于占据总样本比例较大,女性之间的职业群体差异与总样本相似。在男性中,仅心理健康工作者群体得分(82.63)显著高于其他职业群体,而其他职业群体之间无显著差异(媒体工作者、医疗卫生工作者、教育工作者得分分别为75.43、75.15、74.81)。

考虑到不同的职业在心理健康服务工作中各有侧重,因而熟悉和专长的领域有所不同,所以我们进一步分析了心理健康知识各维度在不同职业中的得分差异。在所有维度上,心理健康工作者的知识得分都属于最高的,而医疗、教育、媒体工作者分别在不同维度上展现出优势。

具体来说,在心理疾病治疗维度上,心理健康工作者(9.63)得分显著高于其他所有职业群体,而医疗卫生工作者得分(8.74)其次,虽然略高于教育工作者和媒体工作者,但差异并未达到显著水平。但医疗卫生工作者的得分显著高于此外的其他职业群体(8.44)。

在心理疾病症状与识别维度上,心理健康工作者得分(16.49)显著高于其他职业群体;教育工作者(15.33)与媒体工作者(15.17)其次,显著高于除心理健康工作者以外的其他职业群体;医疗卫生工作者(14.66)与其他职业群体(14.80)最低。

在心理疾病成因与预防维度上,心理健康工作者得分(14.49)显著高于其他职业群体;教育工作者(13.53)其次,显著高于除心理健康工作者以外的其他职业群体。

图9a-图9c 心理健康知识各维度的职业差异

在心身健康维度上,心理健康工作者(6.23)得分显著高于其他所有职业群体,而医疗卫生工作者得分(5.66)其次,再次是教育工作者(5.52)。医疗卫生工作者与教育工作者得分之间差异未达到显著水平,但他们的得分显著高于媒体工作者和其他职业群体。

在危机干预与自杀预防维度上,媒体工作者(7.75)与心理健康工作者(7.52)得分最高,显著高于其他职业群体。

图9d-图9e 心理健康知识各维度的职业差异

在儿童保护维度上,心理健康工作者(9.72)、媒体工作者(9.72)与教育工作者(9.64)得分显著高于其他群体,这三个职业之间的得分没有显著差异。

在儿童教育维度上,各类职业群体之间差异都达到了显著水平。由高到低依次是心理健康工作者(8.22)、教育工作者(7.15)、媒体工作者(6.33)、其他职业(5.90)、医疗卫生工作者(5.48)。

图9f-图9h 心理健康知识各维度的职业差异

在基本知识与原理维度上,心理健康工作者最高(11.82),显著高于其他职业群体;媒体工作者(11.29)次之,显著高于除心理健康工作者以外的其他职业群体。

综合来说,根据本次调查数据,心理健康工作者在所有知识维度上得分都较高,医疗卫生工作者在心身关系、心理疾病治疗等知识维度上得分较高,教育工作者在儿童教育、儿童保护、心理疾病症状与预防等知识维度上得分较高,媒体工作者在危机干预与自杀预防、儿童保护、心理健康基本知识与原理等知识维度上得分较高。需要注意的是,本次调查是通过微信、微博等方式传播,参加答卷者完全出于自愿,所以样本不能很好地代表各类职业群体。因此,本次调查中发现的各类职业群体之间心理健康知识知晓程度的差异还有待未来研究进一步验证。

(二)心理健康技能与意识的群体差异

1.性别差异

独立样本t检验显示,除”认知重评”维度以外,其他各项指标均存在性别差异,达到了统计显著水平。在”情绪觉察”与”分心术”维度上,男性得分略高于女性;在”人际支持”与”心理健康意识”维度上,女性略高于男性。但这些差异量都非常微小。以差异最大的”心理健康意识”为例,男性均值为3.64,女性均值为3.69(t=6.215,p<.001)。可见,统计差异显著主要是较大的样本量所致。

2.年龄差异

单因素方差分析发现,心理健康技能与意识的各维度都存在显著的年龄差异,除”认知重评”维度以外,各维度均表现出得分随年龄升高的趋势。以”情绪觉察”和”心理健康意识”为例,如下图所示。

图10 情绪觉察维度的年龄差异 图11 心理健康意识的年龄差异

“认知重评”维度表现出不同的年龄差异。得分最高的是35-44岁年龄组(2.71),得分最低的是55-80岁年龄组(2.52)。组间差异达到显著水平。

图12 认知重评维度的年龄差异 3.学历差异

心理健康行为与意识的得分也多呈现显著的学历差异。总体趋势是高学历者(硕士、博士)显著高于低学历者(大学以下学历)。例如,在人际支持维度上,得分最高的是硕士(2.44)与博士(2.48)学历者,其次是大学(2.35)与大专(2.36)学历者,最低的是高中或中专(2.23)与初中及以下(2.26)学历者,组间差异显著(F=26.81,p<0.001)。在心理健康意识上也呈现类似的差异,组间差异显著(F=37.57,p<0.001)。

4.地域差异

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不同地区之间的差异较小,仅部分维度在某些地区之间差异显著。心理健康技能的维度大多没有显著差异。心理健康意识的得分,中部地区最低(3.62),显著低于其他地区。西部地区较低(3.67),显著低于得分最高的海外地区(3.73)。

不同类型城市之间也发现了轻微的差异,主要表现在:”情绪觉察”维度上,”北上广深”(3.02)显著高于其他地区;”人际支持”维度上,”北上广深”(2.38)显著高于海外城市(2.30);”分心术”维度上,”海外城市”显著低于其他城市。在心理健康意识上,”北上广深”与海外城市,高于其他省会城市或直辖市、地县级城市。但这些差异量都比较微小。

5.职业差异

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不同职业群体之间在心理健康技能与意识上的得分存在显著差异。在”情绪觉察”、”认知重评”和”人际支持”维度上,都是心理健康工作者最高。在”分心术”维度上,医疗卫生工作者得分高于其他群体。

图13a-图13d 心理健康行为各维度的职业差异

在心理健康意识上,心理健康工作者(3.74)最高,教育工作者次之(3.73),再次是媒体工作者(3.69),偏低的是医疗卫生工作者(3.67)与其他职业群体(3.66)。如图14所示。

图14 心理健康意识的职业差异

(三)心理健康素养等变量之间的相关分析

1. 心理健康素养各维度之间的内部关系

心理健康知识总分与心理健康意识(重视心理健康)呈轻微正相关,达到显著水平(r=0.08,p<0.001)。知识总分与认知重评呈轻微正相关,达到显著水平(r=0.04,p<0.001);与人际支持无显著相关(r=0.01,p>0.05);与情绪觉察呈轻微正相关,达到显著水平(r=0.08,p<0.001);与分心术呈轻微负相关,达到显著水平(r=-0.06,p<0.001)。

这一结果显示心理健康素养问卷中测量的知识、技能、意识三者相对独立,分别反映了素养的不同层面。

2.心理健康素养各维度与心理健康状况的关系

心理健康知识总分与自评心理健康状况无显著相关(r=0.00,p>0.05),与抑郁也无显著相关(r=-0.02,p>0.05)。

心理健康技能各维度与自评心理健康状况呈显著相关,情绪觉察、认知重评、人际支持、分心术与自评心理健康状况的相关分别为:0.25,0.08,0.27,0.38。与抑郁水平呈显著的负相关。情绪觉察与抑郁的相关为-0.30,认知重评与抑郁的相关为-0.06,人际支持与抑郁的相关为-0.34,分心术与抑郁的相关为-0.43。

心理健康意识与自评心理健康状况相关显著但很小,相关系数为0.03;与抑郁也呈显著的负相关,为-0.10。

以抑郁得分为因变量进行多元回归分析,将人口学特征(性别、年龄、学历)作为第一层放入,第二层放入心理健康知识与意识,第三层分别放入心理健康行为的各维度(情绪觉察、认知重评、人际支持、分心术)。回归分析的结果见表3。

表3 对抑郁水平的多元回归结果 标准回归系数 t值 模型1 性别 -0.03 -2.487* 年龄 -0.21 -18.288** 学历 -0.05 -4.300** 模型2 性别 -0.03 -2.455* 年龄 -0.21 -17.363** 学历 -0.05 -4.186** 心理健康知识 0.02 1.761 心理健康意识 -0.05 -3.927** 模型3 性别 -0.01 -1.178 年龄 -0.14 - 13.129** 学历 -0.01 -0.661 心理健康知识 -0.00 -0.219 心理健康意识 0.01 1.379 情绪觉察 -0.27 -23.329** 认知重评 -0.06 -4.740** 人际支持 -0.32 -28.433** 分心术 -0.41 -37.976**

由表3可见,(1)心理健康知识总分始终对抑郁没有显著的影响;(2)在未放入心理健康行为维度的时候,心理健康意识的回归系数显著,但放入行为维度后变为不显著,这提示着意识的影响很可能是通过行为发生的;(3)心理健康行为的各个维度均对抑郁回归显著;(4)在未放入心理健康行为维度的时候,学历的回归系数显著,但放入行为维度后变为不显著。

3.教育培训对心理健康素养的影响

本次调查中,2020人拥有与心理学相关的学位,占总样本的13.6%。在剩余没有相关学位的答卷者中,有5277人参加过各类心理学课程,占总样本的35.4%。通过比较这些群体之间的差异,可以看到心理学相关教育或培训经历对心理健康素养的影响。

独立样本t检验发现,心理健康素养各维度,除”分心术”以外,都受到相关教育经历的影响,拥有与心理学相关学位的答卷者得分更高。例如,拥有相关学位者知识总分平均为80.04,其他人的知识总分平均为75.56,如图15所示。

分析还发现,没有相关学位,但参加过心理学类课程的答卷者在许多维度上得分也更高,但”分心术”和”情绪觉察”这两个维度不受影响。例如,参加过心理学课程者知识总分平均为77.44,未参加过的答卷者知识总分平均为74.25。如图16所示。

上述结果提示,心理学类的教育、培训不仅能提高心理健康的知识水平,而且也能提高意识和技能,进而提升心理健康水平。同时也提示着,心理健康行为各维度所需要的专业基础程度不同,似乎”分心术”更加源自日常生活而不太受到专业培训的影响。

图15 心理学相关学位与课程对心理健康知识得分的影响

图16 是否参加过心理学课程对心理健康行为得分的影响

(四)心理疾病知晓率的状况

1.常见心理疾病的知晓率

针对调查的15种常见心理疾病,调查对象回答的知晓率见表3。表3按照疾病在总样本中的知晓度由高到低排序。可见,知晓率最高的是抑郁症,这与前人研究结果一致。根据本研究的提问方式,此处的知晓率仅表示调查对象听说过这种疾病名称,不代表调查对象确切了解该种疾病的特征,不代表调查对象能够准确识别该种疾病。由表3可见,公众知晓率高于90%的是列在前五种的疾病:抑郁症、焦虑症、精神分裂症、强迫症、自闭症(孤独症)。公众知晓率不足50%的是列在最后的两种疾病:读写困难、惊恐障碍。

表4 15种疾病的总样本知晓率与重点职业群体知晓百分比 总样本 心理健康工作者 医疗卫生工作者 教育工作者 媒体工作者 其他职业 抑郁症 99.3 97.9 98.5 99.7 99.3 99.4 焦虑症 92.7 96.2 95.9 92.8 93.1 92.1 精神分裂症 91.4 90.3 86.1 91.5 93.4 92.1 强迫症 90.2 95.9 94.0 91.1 91.7 89.1 自闭症(孤独症) 90.1 84.3 88.2 90.7 90.9 90.5 躁狂症 86.9 92.1 84.1 86.7 90.3 86.7 神经性厌食症 74.1 88.8 81.8 75.6 75.0 71.8 人格障碍 73.5 90.6 75.5 74.3 78.1 71.6 创伤后应激障碍 69.8 93.8 75.8 66.8 75.0 67.8 贪食症 61.2 86.8 68.2 63.1 63.9 57.9 双相情感障碍/躁郁症 59.6 91.5 65.7 56.3 64.6 57.2 阿尔兹海默症 57.2 65.0 54.8 55.1 62.6 57.2 疑病症 50.3 88.8 65.5 49.3 49.0 46.2 读写困难 48.0 64.4 49.3 50.3 53.1 45.8 惊恐障碍 43.7 85.6 58.2 43.4 41.3 39.2

我们比较了不同职业对这15种疾病的知晓率,大的趋势上与总样本基本一致。其中比较突出的差异是,心理健康工作者对于人格障碍、创伤后应激障碍、贪食症、双相情感障碍、疑病症、读写困难、惊恐障碍这几类心理疾病的知晓率高于其他群体至少10个百分点以上。本次调查中心理健康工作者对15种疾病的总体知晓度也高于其他职业群体。

在各种疾病的知晓率上也存在性别差异,除对于精神分裂症和惊恐障碍的知晓率以外,其他疾病的知晓率都是女性高于男性。参见图17所示。

图17 疾病知晓率的性别差异 2.老年常见心理疾病的知晓率

老年痴呆症、抑郁症在老年是高发疾病,此外,老年精神分裂症发病率也较高。其他三种疾病则是作为混淆支呈现。调查对象对这6类疾病中的哪些在老年期发病率较高做出选择,选中率如表4所示。可见,老年痴呆症的选中率为97.5%,远远超过其他疾病。说明公众对于老年高发老年痴呆症的知晓率很高。但对于抑郁症的选中率仅53.4%,精神分裂症的选中率更是低至17.6%。

对比不同职业群体的选中率发现,心理健康工作者对抑郁症的选中率为74.4%,大大高于其他职业群体;医疗卫生工作者对精神分裂症的选中率为20.6%,略高于其他职业群体。

表5 老年常见疾病的选中率 总样本 心理健康工作者 医疗卫生工作者 教育工作者 媒体工作者 其他职业 老年痴呆症 97.5 97.7 97.6 97.7 98.6 97.3 焦虑症 55.4 57.3 60.0 55.5 57.8 54.2 抑郁症 53.4 74.4 58.0 55.9 52.4 49.1 强迫症 19.6 13.5 16.8 22.2 23.8 20.1 精神分裂症 17.6 13.3 20.6 13.6 19.0 18.6 自闭症 15.4 9.3 14.6 15.8 24.5 16.0

考虑到这一问题与中老年更加相关,我们进一步比较了不同年龄段对这一问题的回答。各年龄段对这6类疾病的选中率如图18所示。结果并未显示中老年对这一问题的回答更加准确。55-80岁群体对各类疾病的选中率略低于其他年龄段。

图18 老年常见疾病选中率的年龄差异 分组 18-24 25-34 35-44 45-54 55-80 老年痴呆症 99.2 97.8 96.9 95.8 91.7 焦虑症 54.0 53.9 57.5 57.3 54.8 抑郁症 47.9 52.0 57.1 60.2 54.8 强迫症 13.0 18.1 24.7 26.1 20.6 精神分裂症 27.0 16.1 14.1 10.5 7.5 自闭症 18.4 15.7 14.7 11.4 8.8

五、讨论与建议

(一)本研究的意义

国民心理健康素养的研究,旨在促进国民心理健康水平,服务于”健康中国”、”平安中国”的建设目标。自2007年发布《中国心理健康量表》并完成首次国民心理健康状况调查以来,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国民心理健康评估发展中心持续调查了多种人群的心理健康水平,并开展了大量的应用促进工作。群体层面的心理健康促进工作往往以科普宣讲、团体训练为主要形式,这时就不仅需要了解该群体的心理健康水平,还需要把握该群体在心理健康知识、行为、观念等方面的短板,才能有的放矢、对症下药。《心理健康素养问卷》正是满足这一测评需求的工具,它作为一把梯子,把群体心理健康状况测评与群体心理健康促进工作更好地衔接起来。如果说,《中国心理健康量表》有助于检测是否有问题存在,那么,《心理健康素养问卷》则为接下来的心理健康科普工作的落实指出了具体方向。

作为对国民心理健康素养的首次全面调查,我们在调查内容上比前人的研究有所扩展。首先,我们对于心理健康素养的测查内容并不局限于知识层面,也兼顾了行为技能与态度意识层面的内容,能够更全面地反映出素养的各个维度。其次,在知识层面,我们不仅测查了成年人自身对心理疾病的预防、识别与治疗的相关知识,而且测查了成年人对影响下一代心理健康的儿童保护、儿童教育领域的知识。可以说,在测查内容的设计上,我们不仅关注当前国民心理健康的维护,而且关注未来一代的心理健康提升。再次,在调查心理健康素养的同时,我们加入了心理健康状况的测查指标,有助于探讨心理健康素养各维度与心理健康水平的关系,为未来的科普干预工作提供参考。

在调查取样的设计上,我们重点关注了对国民心理健康影响较大的四类职业群体,分别是:心理健康工作者、医疗卫生工作者、教育工作者和媒体工作者。心理健康工作者作为直接对应于心理健康服务的职业群体,他们的心理健康素养直接影响着工作能力,更影响着所服务对象的心理健康。医疗卫生工作者之中,精神卫生工作者是直接服务于心理疾病患者的专业队伍,而其他科室的普通医护人员则经常面对一定比例的心身疾病患者乃至心理疾病患者。普通医护人员如果具有较高的心理健康素养,有助于表现为躯体化症状的心理疾病患者被及早识别和正确转诊,有助于心身疾病患者得到恰当的综合治疗,也有助于恰当引导一般躯体疾病患者及其家属以预防心理疾病。教育工作者面向广大的受教育人群特别是儿童青少年,影响面广泛,更影响着未来一代。儿童青少年处在心理发展的关键阶段,相比成年人,他们的心理健康更易受到影响,且影响往往持续长远。媒体工作者影响着更加广泛的人群,媒体信息对公众心理行为的影响不容忽视。媒体工作者选择、编译、转播信息的过程,无不受到其自身心理健康素养的影响,因而媒体工作者的心理健康素养往往在有意无意中传递给媒体受众,无论媒体工作者自身的工作内容是否涉及心理健康。这四类重点关注的职业群体,分别从较大的深度和广度上影响着国民的心理健康素养和心理健康状况。了解并提升他们的心理健康素养,是广泛促进国民心理健康的重要入手点。

(二)心理健康素养与心理健康水平的关系

对本次调查数据的分析发现,心理健康素养的各成分与心理健康水平有着不同的关联。首先,心理健康知识得分与抑郁得分等心理健康水平的指标并不相关,这一结果与与前人研究结果一致。O’Connor与Casey(2005)采用35题的心理健康素养问卷对202名成年人研究发现,心理健康素养问卷得分与心理困扰水平并无相关。也就是说,知道更多的心理健康知识,并等于个人的心理健康状况更好。

但在本研究中,在总样本中未发现心理健康素养总分与抑郁水平的相关,并不等于在任何样本中、心理健康素养的任何局部得分都与个体心理健康水平无关。一方面,本研究样本中包含一些参加心理健康微课学习的抑郁患者及其家属,因为积极学习心理健康相关课程而知识得分很高,但同时抑郁等心理困扰的解决则需要一个相对更长的过程。类似地,很可能样本中还存在着其他因为出现心理健康问题而对相关知识感兴趣,积极学习了解的个体。O’Connor与Casey(2005)的研究也发现,自己曾经患有心理疾病者、曾经寻求心理咨询者、亲友曾经患有心理疾病者的心理健康素养得分显著高于其他人群,因为他们在自身的求治经验中获得了更多对心理健康的了解,提高了心理健康的素养。由于本研究是横断研究,所以只能在一个单一时点考察人群中掌握较多心理健康知识者是否比知识掌握较少者心理健康程度更高。虽然没有发现这样的差异,但这并不代表掌握更多心理健康知识不会促进个体的心理健康水平。要验证或反驳这一因果关系,需要设计追踪研究。以前面提到的抑郁患者人群为例,需要通过追踪研究来探讨他们在学习了心理健康课程之后,比起没有学习这类课程的抑郁患者,抑郁水平是否有所减轻;同时也可以通过课程前后测试的比较分析,他们心理健康知识的提升幅度是否与抑郁的改善程度存在关联。另一方面,尽管本研究未发现心理健康知识总分与心理健康水平的相关,但部分题目的得分是与心理健康水平相关的。这意味着,很可能有一部分知识内容对心理健康水平影响较大,只是我们尚未掌握具体是哪些,这值得未来的研究做进一步的精细分辨。

本研究发现,心理健康行为技能与心理健康状况显著相关。心理健康意识与心理健康状况则存在轻微的显著相关。进一步的回归分析发现,在加入了心理健康技能以后,心理健康意识原本显著的回归系数变成了不显著。这提示心理健康意识可能是通过行为技能而发挥作用的。也就是说,人对心理健康的重视转化为了有意识的学习和运用更多的心理健康行为技能,进而有益于维护良好的个人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的行为技能是素养中影响个人心理健康状况的关键。本次研究中考察了四种行为技能,它们对抑郁情绪的回归系数都是显著的,但标准回归系数的大小有所差异。相对而言,人际支持和分心术的系数更大一些,认知重评的系数最小。但从这些行为技能所需的专业基础来看,按照专业程度由强到弱排列,依次是认知重评、人际支持、情绪觉察、分心术。也就是说,专业程度较高的行为技能如认知重评,在日常生活中自发掌握的较少,而通过专业的培训能够较好的提升。在专业程度较低的另一端,分心术不需要通过专业培训即可掌握,差异主要来自于个人原本的行为习惯特征。结合这两点来看,认知重评之所以在本次研究中影响抑郁水平的系数较小,一方面是由于认知重评是具有一定复杂性的技能,本研究中的评估题目较少,评估误差较大;另一方面,很可能是由于人们对于这项技能尚未有效掌握。我们对样本中掌握认知疗法的样本单独做了分析,发现在这个子样本中认知重评对抑郁的回归系数确实更大一些。

(三)我国国民心理健康素养的现状与问题

本次调查中的答卷者普遍比较重视心理健康,对接近80%的知识判断题能够做出正确的回答,大多数人也具备一定的心理健康行为技能。可以说,对于国民心理健康素养,本次调查的结果是比较乐观的,但这一结果很可能与本研究采用的题目难度、样本特征有关,还需谨慎推论(具体参见(五)研究局限与展望)。在这一总体状况下,本研究仍然发现我国国民心理健康素养存在着一些突出的问题,特别是如下几点:

心理健康素养群体差异较大,欠发达地区和低学历人群值得关注

本次调查发现,心理健康素养存在着显著的地区差异:发达城市好于小城镇,东部经济发达地区好于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心理健康素养的这种地域差异也对应着心理健康工作发展的地区不平衡,特别是人才资源的地域不平衡。在我国的欠发达地区,心理健康的问题十分突出,例如留守儿童的问题。因此更需要具有较高心理健康素养的专业工作者。这些地区需要心理健康工作者、教育工作者和医疗卫生工作者具备较高的心理健康素养,更好的处理心理问题,改善该地区的居民心理健康状况。本次调查再次凸显了这些地区心理健康工作的迫切性,以及在心理健康领域现实需求与资源的不平衡。

本次调查还发现,低学历人群的心理健康素养偏低。通常,低学历人群在就业、生活等多方面面临着更大的现实压力。外部压力较高而内部素养偏低,两者相结合,导致他们的心理健康出问题的风险更大。本研究发现,低学历人群在心理健康素养各维度上全面偏低。也就是说,高中以下学历的人群,对于心理健康的重视程度最低,掌握的心理健康知识最少,心理健康行为技能也最欠缺。所以,低学历人群总体心理健康素养的偏低,一部分原因是缺乏意识、重视不足,一部分原因则可能是学习心理健康知识与技能的渠道和能力问题。

2.重点职业人群存在着心理健康素养不足的问题

在本次调查中,我们重点关注心理健康工作者、医疗卫生工作者、教育工作者和媒体工作者这四类职业人群。我们比较了这四类群体与其他职业群体在心理健康素养上的差异,也比较了这四类群体之间的差异。结果发现,心理健康工作者在知识、行为、意识上的得分均高于其他职业,这一结果符合预期。由于心理健康工作者在教育培训背景、职业经验积累等方面都聚焦于心理健康领域,所以我们预期他们具有较高的心理健康素养。如果单就他们与其他职业群体的相对差异而言,这一结果是令人满意的。但是,从专业工作者应达到的绝对水平来看,我国心理健康工作者在基础而常用的心理健康知识方面仍然存在着盲区和误区,尚需加强专业学习,努力提高专业水平。

在本次调查中,医疗卫生工作者的心理健康知识总分低于另外三类重点职业群体,而与其他普通公众没有差异。虽然总分偏低,但医疗卫生工作者在心身关系、心理疾病治疗这两个知识维度上得分较高,体现了职业特点的影响。在心理健康意识上,得分也略低于另外三类重点职业群体。在心理健康行为上,医疗卫生工作者的分心术高于另外三类重点职业群体,而认知重评和情绪觉察低于另外三类职业群体。这体现了医护人员在情绪调节方面的某些特点:由于职业上较多地面对疾病和创伤,这些特殊的职业压力促使医护人员采取更多的心理隔离来维护自身的情绪稳定。以往研究发现,医护人员存在较高比例的述情障碍,意味着他们对于自身情绪感受更容易忽视、回避。

由于心身之间的密切关系,许多生理疾病患者同时伴有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也有相当比例的就医者的躯体不适是情绪问题引发,这就需要广大医疗卫生工作者具备一定的心理健康素养,更好地识别与生理病痛交织在一起的心理问题,避免患者贻误心理疾病的治疗,也努力减小心理问题对生理疾病诊治的干扰。医疗工作者如果缺乏心理健康素养,很可能对自身与患者带来多方面的不良影响,例如自身的职业倦怠、医患关系不良、引发医源性焦虑等。在这种强烈的现实需求下,我国医疗卫生工作者的心理健康素养还有待进一步提高,除了心理疾病的治疗,在心理疾病的识别与预防方面也迫切需要更好的知识储备。

本次调查中,教育工作者的心理健康知识与行为得分居中,心理健康意识接近于心理健康工作者,相对于其他职业,总体素养较好。在心理健康知识的具体领域上,他们在儿童教育、儿童保护、心理疾病症状与预防等知识维度上得分较高,也相当符合他们的职业特点。需要注意的是,教育工作者在认知重评上得分并不太高。认知重评是最值得和最应当加以传授训练的心理健康技能之一。相比人际支持和分心术这两种情绪调节技能,使用认知重评的方法进行情绪调节最是有利无害。认知重评是当今心理治疗中疗效证据最充分的认知疗法的核心技术。这项技术的应用早已不局限在心理咨询室里,在书架上的心理自助读物中、在网络上的心理健康自助训练中、在欧美学校里的社会情绪学习中,它都是主要成分之一。为了培养儿童青少年掌握这一情绪调节技能,教育工作者自己需要深入掌握、熟练应用,才能准确有效的传授给学生。

媒体工作者在心理健康知识得分上与教育工作者相似,而在行为与意识得分上略低于教育工作者。他们在危机干预与自杀预防、儿童保护、心理健康基本知识与原理等知识维度上得分较高。或许这也与媒体工作者的工作经验有关:知识得分较高的领域,可能也是媒体在讯息传播时相对关注的领域。我们欣然看到媒体工作者在这些领域的得分不是更低,而是更高,这意味着他们在资讯的搜集、编写、传播等过程中学习了一定的心理健康知识。考虑到各类媒体的影响面十分广泛,如果媒体工作者没有学习求知的态度,有意无意地传播心理健康领域的偏见和误解,对国民心理健康素养可能产生非常不利的影响。考虑到媒体工作这一特殊的重要性,我们也期待媒体工作者在心理健康知识总分上能够继续提高,能够在更多的心理健康知识领域掌握科学的知识。

3.部分常见疾病的知晓率过低

在本次调查中,我们用比较低的标准来评估公众对于常见心理疾病的知晓率。事实上我们询问的是对疾病知晓的第一步,即:是否听说过这个病?由于我们使用的标准较低,就意味着在本次调查中,即使某种疾病获得90%以上的知晓率,并不代表人们对该种疾病能够普遍的准确识别。但知晓率偏低的疾病则十分值得关注,因为这意味着人们非但不能识别,而且甚至没有听说过这种疾病。知晓率最低的三种疾病是:惊恐障碍、读写困难和疑病症。这三种疾病在人群中并不罕见。但是它们也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纵然发生在身边,人们也常常无法正确识别。

惊恐障碍与疑病症是医护人员经常可能接触的心理疾病类型。本次调查中,医疗工作者对这两类疾病的知晓率分别为65.5%和58.2%。惊恐障碍的患者常常把自己的惊恐发作误以为是心脏病发作,他们的亲友也常常如此理解并陪伴他们进行医学方面的检查。有研究显示,在心血管科主诉心脏不适而接受检查并无器质性病变的患者,超过90%为惊恐障碍或疑病症患者。惊恐障碍患者通常在心血管科就诊,而疑病症患者则可能分布在医院的任何一种科室。他们的心理疾病的症状恰恰是常常报告身体不适,怀疑自己有这样或那样的生理疾病。上述两类心理疾病的患者都会在并不对口的科室反复就医而没有进展。如果他们身边的亲友、他们自己或者接诊他们的医护人员听说过惊恐障碍/疑病症,就可能促使他们导向真正对口的心理治疗,避免一方面贻误病情,造成个人痛苦的延续,另一方面无效地占用医疗资源,甚至造成医患冲突。且不论对这两类疾病的识认能力如何,在这两类疾病患者出现率较高的科室,医护人员应该争取达到100%的知晓率。

读写困难是发病率较高的一种心理疾病。根据我们以往的调查估计,我国小学生中读写困难发生率在10%左右。与较高的发病率同时存在的一个现象是:家长和教师对该病的知晓率很低。本次调查也发现教育工作者对该病的知晓率仅为50.3%,而正确识认的比例肯定会更低。由于未能正确识认,父母和教师可能会把患儿写字难看、错别字多等表现当成是态度问题,不能提供给儿童适当的支持和理解,造成儿童更大的心理压力,进而促发情绪问题、人际交往问题等,导致问题变得更加严重和复杂。如果能够及早的正确识认,为患有读写困难的儿童提供适宜的教育方式,不仅能够促进他们对学校的适应,提高学业成绩,而且有利于他们发挥出更好的创造性。

本次调查特别针对老年人的常见心理疾病知晓度设计了一题。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发展,占据人口比例越来越多的老年人的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凸显。但与其他年龄段对应的心理健康工作相比,老年人的心理健康工作相对开展不足。在本次调查的结果中,我们欣然看到公众对于老年痴呆症的知晓率高达97.5%,但令人担忧的则是公众对于老年人罹患抑郁症和精神分裂症的风险了解不足,仅有53.4%选择了抑郁症,17.6%选择了精神分裂症。世界卫生组织指出,”抑郁症在老年人中很常见,但往往被忽视并且得不到治疗”。同时,老年人的自杀风险也较高,意味着未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可能会出现较大风险。类似地,由于知晓度不足,老年精神分裂症难以及时地就医诊治,而精神分裂症的自杀风险也不容忽视。

(四)如何提高国民心理健康素养

国民心理健康素养是国民健康素养中的重要成分,影响着国民心理健康状况。促进提高国民心理健康素养,是预防心理健康问题、维护国民心理健康的重要途径。本研究发现,教育是影响心理健康素养的主要因素。首先是直接的心理健康相关教育。我们发现自身为心理健康工作者(意味着接受过专业培训)、拥有心理学相关学位、乃至参加过心理学相关课程的调查对象,心理健康素养各维度得分更高。这些与心理健康直接相关的教育培训内容,有些是侧重专业人员培训的,有些是侧重公众科普的。我们分析发现,没有心理学相关学位的非专业人员中,参加心理学课程也对素养有所促进。总的来看,专业与科普的培训都有益于提高心理健康素养。其次,是学历教育的水平。我们发现心理健康素养的得分随着学历而逐渐增高,无论在心理健康专业人员群体中还是其他职业人群中都是如此。换言之,教育对心理健康素养的促进作用并不局限于心理学的专门教育内容。当然,个体获得的学历高低并不只是受教育程度的反映,也受到其他个体与环境因素的影响,例如家庭对子女接受更高教育的重视支持程度,这些因素也可能影响着心理健康素养。

基于上述发现,提高我国国民心理健康素养要着重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制定并推广心理健康素养的评估标准及具体工具,持续监测国民心理健康素养。让个体通过参与评估提高心理健康意识。通过群体监测了解趋势,发现问题,引导未来的工作。

优先确保重点职业人群的心理健康素养达标。通过加强相关学历教育,确保心理健康工作者的心理健康素养。通过把心理健康相关课程纳入教育、医学、传媒等领域的学历教育和继续教育,确保教育工作者、医疗卫生工作者与媒体工作者的心理健康素养。

促进跨领域合作。促进媒体、教育、医疗等领域与现有优质心理健康人才资源的合作,提高这些重点职业在输出信息时的心理健康知识水准。通过合作制作出更多让群众喜闻乐见的心理健康宣传片,研发设计更多适合各年龄段学生的心理健康课程等。

加强对常见心理疾病的科普工作,提高心理疾病的知晓度、识别率、治疗率。其中特别要提高心理疾病高发人群及其家属、高频接触的职业人群的知晓率和识别率。例如,关于读写困难的重点科普对象是儿童的家长、中小学教师、相关教育工作者;关于惊恐障碍的重点科普对象是心血管科与急诊科医护人员、家庭医生、校医等。

大力支援和发展欠发达地区的心理健康科普工作。为欠发达地区进行心理健康的人才队伍建设;建设心理健康科普信息网络平台,向欠发达地区延伸。

将心理健康技能培训逐步纳入大中小学的必修课程。从娃娃抓起,培养和倡导情绪调控等有益于心理健康的行为技能。

鼓励工青妇团、社区居委会把心理健康科普教育作为常规工作中的一项内容,促进心理健康科普工作基层化、日常化,侧重提供与人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心理健康知识与技能。

重视科普形式的人群适宜性。制作研发适合低学历人群、适合于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科普作品。

建构心理健康科普地图,把重要的心理健康信息布置在关键的地点。例如,在心血管科提供惊恐障碍和疑病症的知识宣传单,播放科普短片等。

加强对心理健康素养的研究,进一步厘清最为核心的素养成分及其作用机制,探讨心理健康素养在不同人群中的侧重点,让研究成为提升我国国民心理健康素养的有力支撑。

相关知识

国民心理健康状况
中国网民减肥行为调查报告出炉
饮食健康调查报告(通用10篇)
中国哺乳期女性营养摄入现状调查报告
形体透视生活:中国城市女性形体健康管理状况调查报告
《中老年人主动健康管理指数报告》发布——人民政协网
丁香医生发布2023国民健康洞察报告·家庭健康篇
中国居民环境健康素养水平4年提升50.4%
全椒县“五到位”开展2022年中国老年人健康素养调查
心理健康素养:概念、评估、干预与作用

网址: 2018 年国民心理健康素养调查报告 https://www.trfsz.com/newsview44905.html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