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医生建议:看病时,这样与医生沟通,才有利于康复

医生建议:看病时,这样与医生沟通,才有利于康复

来源:泰然健康网 时间:2024年12月12日 12:25

生病之后,能够得到一个好医生的诊疗当然是十分幸运的事。然而,你有没有想过如何做个好患者呢?

下面是医生从另一个角度对患者的建议。

错误:反客为主,自己当医生。

正确:就诊前先了解疾病相关知识。

在就诊前,可以先收集资料,对疾病及治疗方式有一定的认识,就不会畏惧疾病,在就诊时化被动为主动。

不过,一些病患在搜寻许多资料后,往往在就诊时“自己当医生”,一进诊室便反客为主,将医生的角色抢过来,自己诊断病情,完全听不进医生的话,使医生很难继续与其沟通。

有效的沟通,医患双方都有责任。建议大家就诊时先陈述自己的症状,并掌握发问技巧,当医生使用医疗专业术语,听不清楚、有疑义时,应适时询问,通常医生都很乐意详加解释。

错误:看到医生,要问什么都忘了。

正确:事先记录,清楚扼要地描述病情。

有些病患一看到医生,就出现“白袍恐惧症”,要问的全忘了。这类病患并非不想问问题,而是不知从何问起,或者没有听懂医嘱,甚至看到医生面色较为冷淡时便退缩。

建议病患不妨在就诊前记录自己不舒服的相关信息,包括什么时间或什么事之后发病、症状有何改变、有没有家族史等。也可准备别家医院的病历摘要、检查影像、做过治疗的简要记录等,都有助于医生的诊断及评估。

现在人手一部手机,可运用手机记事本APP记录每次的就诊情况,做成自己的健康记录。也可将每次就诊要问的问题、已问的问题及医生的回答等详列进去,让记事本APP成为健康管理工具。

错误:自行增减药物,觉得没效果就频换医生。

正确:听从医嘱,遵照服药指示。

很多子女担心父母独自就诊会忘记医嘱,甚至不知道药要怎么吃,更惨的是误解了医生对于病情的解释,这该怎么办?

若子女无法陪同父母就诊,可先协助父母记录各种症状出现的时间和频率、过往的用药情况等。不过此举仅能协助医生诊断疾病,对于病情解释的部分,往往因长者听不懂,返家后不知道如何遵医嘱治疗,使得症状无法得到缓解。因此,仍然希望子女抽空陪父母就诊,避免延误治疗,或日后产生医患之间的误会。

有些患者不遵照医嘱、自行增减药物,导致疾病治疗效果不佳;而另一些患者觉得“没效”,又换一家医院就诊,反而容易错过疾病治疗的黄金时间,而产生更多并发症。

错误:怕惹医生不开心,不敢说自己多次就医检查。

正确:当有必要寻求第二意见时,应向医生清楚说明,不重复检查。

有的患者看了A医生对疾病仍有疑惑,又找B医生看诊,会担心B医生不开心。

对于这类经常“逛医院”、喜欢寻求第二意见的患者,多半医生不会因此感到不开心,他们唯一关心的是患者在其他地方做过哪些治疗,以及觉得哪些治疗对病情并无帮助,以寻求其他方式改善病情。

尤其有些疾病是不断发展的,提供就诊记录,可以协助接手的医生做出正确诊断。

与医生沟通的技巧

1.清楚描述身体出现不适是否有特定的时间(如饭后、晨起)、位置(如腹痛是在上腹还是下腹)。

2.提供家族史、疾病史、会引起过敏的药物。

3.相关的就医、用药记录。

4.若与饮食有关,可回想过去一天的饮食情况。

5.若怕忘记,可在家先做好记录。

原标题:《医生建议:看病时,这样与医生沟通,才有利于康复!》

阅读原文

相关知识

医疗咨询新时代,远程医疗与医患沟通的新模式
康复治疗也要关注“心理康复”,松江医生这样建议|健康智慧屋
沟通必读:妇产科医患沟通
解读医生不建议婴儿游泳的三大原因,总体来看是弊大于利
促进老年人心理健康,医生这样建议
亲子沟通五大要点 父母必看,建议收藏
如何健康坐月子?医生是这样建议的
亲子有效沟通技巧:构建和谐沟通的桥梁
怎样与孩子正确沟通(十个有效与孩子沟通的办法)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康复学组关于儿童康复相关发育性疾病的命名与建议

网址: 医生建议:看病时,这样与医生沟通,才有利于康复 https://www.trfsz.com/newsview466177.html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