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中医心理治疗角色训练小组设置与中医心理治疗相关制度汇总

中医心理治疗角色训练小组设置与中医心理治疗相关制度汇总

来源:泰然健康网 时间:2024年11月24日 05:38

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心理治疗与心理咨询专委会中医心理治疗培训(第二期)在总结第一期培训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多数机构有多人报名的实际,决定增设线下中医心理治疗角色训练小组模式,在参加网课学习的同时,同步开展线下角色交互练习,发挥学员的主观学习能动性,弥补线上学习短板,以加强中医心理治疗培训的实战能力。

角色小组以二人或人组成。三人小组设中医治疗师、来访者和观察者三个角色,二人小组无观察者角色。三个学习角色的扮演基本要求如下:

1.角色扮演

(1)来访者:着日常生活服装,不化妆,模拟训练情志问题的来访者行为与情绪就诊。

(2)中医心理师:穿白色医务工作服或中式套服,女性化淡妆。按照基本中医心理治疗的技术教程进行模拟治疗操作。

(3)观察者:穿医务工作服或中式套服,女性化淡妆。以中医心理师助手角色参与练习,充当观察者,对上述两角色的扮演做相关记录,记录可以脑记、笔记或手机录像记录。

2.角色扮演方法

(1)每次学习单元按30分钟至50分钟设置,单项技术对练可不做化妆,完整治疗训练则按角色要求着装。

(2)角色训练首先要根据所扮演的角色进入角色、保持角色的必要准备。交换角色前,要先退出先前所扮演的角色,再重新进入即将扮演的角色。要注意做好角色扮演的角色转换,防止角色对于身心健康的影响。

(3)角色训练结束后,要体验角色感受,并相互交流心得体会,促进对于三个角色的把握,逐步提升角色扮演能力。

(4)扮演过程做好手机录像,对于优秀扮演场景可在学员学习群分享。

3.治疗室模拟设置

(1)治疗室模拟:摆放一按摩床,沙发一组(单人沙发、双人或三人沙发、茶几),无按摩床及沙发条件时也可以用座椅替代,沙漏或计时器,茶几上摆放手巾纸。

(2)模拟治疗室张贴有《中医心理治疗室制度》《中医心理治疗隐私保护规定》《中医心理师职责》《中医心理治疗来访者须知》《中医心理(养生)健康标准》

附1:《中医心理治疗室制度》

中医心理治疗室制度是为了确保中医心理治疗的专业性、规范性和安全性而制定的一系列规章制度。以下是一个中医心理治疗室制度的基本框架和内容:

一、总则

目的与宗旨:中医心理治疗室旨在通过中医理论与心理学方法结合,为患者提供全面、个性化的心理治疗服务,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法律依据:本制度的制定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中医心理治疗相关标准。

二、工作时间与预约制度

工作时间:中医心理治疗室的工作时间一般为每周一至周五,上午9点至下午5点。如有特殊情况,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预约制度:患者需通过电话、线上平台等方式提前预约治疗时间。接待人员应耐心、友好地处理患者的预约需求,并提供相关信息。

三、诊断与评估

新客户评估:对每位新客户进行详细的诊断与评估,了解其个人情况、需求及问题的严重程度。

评估记录:评估结果应详细记录并保存于患者的档案中,作为后续治疗的重要参考。

四、个性化治疗方案

制定方案:根据患者的情况和需求,制定个性化的中医心理治疗方案。

调整方案:在治疗过程中,定期评估治疗效果,并根据评估结果调整治疗方案。

五、治疗过程与要求

治疗会议:定期召开治疗会议,与患者沟通治疗进展,评估治疗效果。

隐私保护:严格遵守患者的隐私权,保护其个人信息和治疗过程中的隐私。未经患者同意,不得将信息透露给第三方。

职业道德:心理治疗师应遵守职业道德准则,保持专业和公正的态度。

六、培训与提升

持续学习:心理治疗师应持续研究和提升自身的中医心理学专业知识和技能。

学术交流:积极参加学术交流和培训活动,了解中医心理治疗的新进展和技术。

七、设施与设备

设施配置:中医心理治疗室应具备与医院级别、科室功能相适应的场所、设施、设备和技术力量。

设备维护: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和保养,确保其正常运行。

八、突发事件处理

建立机制:中医心理治疗室应建立突发事件处理机制,以应对突发事件和紧急情况。

迅速行动:在突发事件发生时,心理治疗师和其他工作人员应迅速采取行动,并及时向领导或相关部门报告。

九、监督与评估

监督制度:加强对中医心理治疗室的监督和评估,确保其规范运行。

评估结果:根据评估结果,及时改进和优化中医心理治疗室的工作流程和服务质量。

十、附则

制度调整:本制度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和补充。

生效日期: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生效。

以上是中医心理治疗室制度的基本框架和内容。各中医心理治疗室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细化和完善,以确保为患者提供优质的中医心理治疗服务。

附2:《中医心理治疗隐私保护规定》

一、目的

本规定旨在保护中医心理治疗室内每位患者的隐私和安全,维护治疗过程的专业性与有效性,确保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信任感与安全感,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行业标准。

二、适用范围

本规定适用于所有在中医心理治疗室接受咨询与治疗的患者,以及参与治疗工作的相关人员,包括但不限于中医心理治疗师、护士、行政人员、实习生等。

三、保密信息的定义

保密信息包括但不限于:

患者的个人身份信息(姓名、性别、年龄、联系方式等)。

患者的中医心理评估结果、诊断信息及治疗记录。

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分享的任何私人信息或经历。

治疗师与患者的沟通内容,包括治疗过程中的对话、书面材料等。

四、保密原则

绝对保密:除法律规定的特殊情况外,所有治疗信息应严格保密,未经患者同意不得向任何第三方透露。

知情同意:在治疗开始前,治疗师应向患者说明保密政策,并获得其书面同意。

信息最小化:收集和记录的信息应限于治疗所需的最小范围,避免不必要的信息收集。

五、保密措施

咨询师责任:治疗师应对所接触的所有保密信息负责,确保信息的安全和保密。治疗师应定期接受保密培训,更新相关法律法规知识。

工作人员责任:所有与治疗相关的工作人员均需遵守本保密规定,未经授权不得查阅或处理任何保密信息。

信息安全:采用安全可靠的信息技术系统和设备,确保患者信息及资料的存储和传输安全。定期进行系统漏洞扫描和安全策略的更新,防止潜在的信息泄露隐患。

信息保管:所有收集的信息应妥善保存,确保其安全,不得随意外泄。治疗记录应采用纸质或电子形式保存,并设置适当的访问权限。

信息共享:如需与第三方(如家属、其他医疗机构)共享患者信息,必须事先征得患者的书面同意,并在共享信息时注明用途和范围。治疗师在与同事讨论个案时,应采用匿名方式,确保患者身份不被泄露。

信息销毁:在治疗结束后,所有非必要的个人信息应及时销毁或进行匿名处理。电子信息的销毁应使用专业软件,确保数据无法恢复。

六、监督与培训

保密监督小组:中医心理治疗室应设立专门的保密监督小组,负责监督保密规定的实施与落实。

保密培训:定期对治疗师及相关工作人员进行保密培训,增强其保密意识和责任感。

七、投诉与反馈

投诉渠道:患者如对保密规定的执行有任何疑问或投诉,可以向中医心理治疗室监督小组反馈,室内应在收到反馈后及时进行调查处理。

投诉保密:投诉信息应严格保密,投诉者的身份信息不得泄露。

八、评估与修订

定期评估:中医心理治疗室应定期对本保密规定进行评估,收集反馈意见,依据法律法规的变化及工作实际情况进行修订。

评估报告:评估报告应向全体工作人员通报,确保保密规定的持续改进。

九、附则

解释权:本规定由中医心理治疗室负责解释。

实施日期:本规定自颁布之日起实施。

附3:《中医心理师职责》

心理评估与诊断:

运用中医理论和心理学知识,对患者进行全面的心理评估,包括情绪状态、认知功能、心理状态等方面。

根据评估结果,结合中医的辨证施治原则,对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中医诊断,明确其心理问题的中医分类和病因。

制定治疗方案:

根据中医心理诊断结果,为患者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包括药物治疗、心理干预、中医养生建议等。

治疗方案中应充分融合中医的心理调适方法和心理学的治疗技术,以达到身心同治的效果。

实施心理治疗:

运用中医的心理调适方法,如情志疗法、音乐疗法、针灸疗法等,帮助患者调节情绪,缓解心理压力。

结合心理咨询、心理疏导等心理学技术,引导患者认识自己的心理问题,提高自我调适能力。

健康教育与指导:

向患者提供中医心理健康知识和养生建议,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心理健康观念,掌握维护心理健康的方法。

指导患者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运用中医养生理念,如饮食调理、作息规律、运动锻炼等,以促进身心健康。

跟踪与评估:

对患者的治疗进展进行定期跟踪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与患者保持密切沟通,关注他们的心理状态变化,及时给予指导和支持。

研究与发展:

参与中医心理学领域的研究工作,探索中医心理治疗的新方法和新技术。

与同行交流分享经验,推动中医心理学的发展和进步。

附4:《中医心理(养生)健康标准》

一、情绪姿态

情绪稳定:中医养生学认为,情绪的稳定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过度的情绪波动,如大喜大悲、大怒大惊等,都会对身体和心理产生负面影响。因此,判断一个人的心理健康状况时,需要观察其情绪是否稳定,是否能够自我调节情绪。

情绪表达适当:适当的情绪表达有助于缓解心理压力,促进心理健康。中医养生学鼓励人们以适当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绪,避免情绪压抑或过度发泄。

二、认知功能

思维敏捷:中医养生学认为,思维敏捷、反应迅速是心理健康的重要表现。这包括注意力集中、记忆力良好、思维逻辑清晰等方面。

认知正确:正确认知是心理健康的基础。中医养生学强调人们应该保持对事物的客观认识,避免过度主观或片面的判断。

三、意志品质

意志坚定:坚定的意志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之一。中医养生学认为,具有坚定意志的人能够克服各种困难和挑战,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

自我控制能力:良好的自我控制能力有助于人们保持心理健康。中医养生学鼓励人们学会自我调节和控制,避免过度冲动或放纵。

四、社会适应能力

人际关系和谐:和谐的人际关系是心理健康的重要保障。中医养生学认为,人们应该学会与他人建立良好的沟通和合作关系,避免孤独和社交障碍。

适应环境变化:良好的适应能力有助于人们保持心理健康。中医养生学鼓励人们积极面对环境变化,学会适应和调整自己的心态和行为。

五、身体与心理的协调

身心和谐:中医养生学强调身心和谐的重要性。心理健康的人通常能够保持身体与心理的协调一致,避免身心分离或冲突。

情绪与生理反应协调:情绪与生理反应的协调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之一。中医养生学认为,情绪的变化应该与生理反应相适应,避免过度或不足的反应。

六、中医养生方法的运用

运用中医养生方法调节情绪:中医养生学提供了多种调节情绪的方法,如冥想、瑜伽、太极拳等。这些方法有助于人们缓解压力、调节情绪、保持心理健康。

中医养生饮食调理:合理的饮食调理也是保持心理健康的重要手段。中医养生学强调饮食的均衡和营养的全面性,避免过度偏食或暴饮暴食。

本文由“健康号”用户上传、授权发布,以上内容(含文字、图片、视频)不代表健康界立场。“健康号”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转载、侵权等任何问题,请联系健康界(jkh@hmkx.cn)处理。

相关知识

康复医学中的心理治疗与心理健康管理策略研究
儿童保健与心理健康中心
心景科技:精神心理VR数字疗法,助力实现“在虚拟中训练,在现实中康复”—维科号
发热的中医调理与治疗策略
康复治疗之运动治疗
我国心理健康与精神障碍疾病治疗费用与经济负担分析
物理治疗(PT)
关于组织开展2024年度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司
中医怎么调理治疗厌食症
数据显示过度医疗问题仍需引起重视,如何进行协同治理?

网址: 中医心理治疗角色训练小组设置与中医心理治疗相关制度汇总 https://www.trfsz.com/newsview47862.html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