聆听弱势群体的心声——中国心理健康公益领域发展案例研究
作者 | 谭绚文
2019年,新冠疫情爆发,病毒肆虐,封城危机,一时间人心惶惶;前期逐日上升到死亡人数是中国人民最大的心结,居家隔离也令普通人感到无奈和恐惧。患者家属承受的是短期内失去多位亲人的重大打击与深深痛苦,也有家属被感染他人的风险所折磨和困扰;医护工作者义无反顾地奔向疫情一线,不仅身体在日夜紧张的工作中日渐疲劳,心理更是在不断应对未知与紧急的情况中煎熬;在抗疫隔离中,许多家庭失去了经济来源,焦虑绝望的情绪在人群中散播。
在这人民心理面临危急的时刻,社会上许多专业心理咨询机构迅速做出反应,开启了疫情期间心理调节、疏导的线上项目;更有公益组织或个人在微信,微博等平台上开设心理疏导专栏、视频课、及直播沙龙来帮助群众在这段特殊而封闭的日子里寻找到内心的慰藉。虽然中国心理学界为疫情防控、心理疏导和社会稳定贡献了专业力量,但这些力量还相对弱小,与人民的期望的要求还有相当的差距。[i]
从疫情特殊时期延展到日常的生活中,我们不难发现孤寡老人、留守儿童、残障人士等社会边缘弱势群体的心理健康需求却并未得到应有的满足。2020年5月国家卫健委就提出“心理健康服务要重点关注社会弱势群体”的倡议,呼吁社会各界重点关注老年人、儿童、孕产妇、残疾人、严重慢性病患者等重点人群、弱势群体,及时为这类人群提供关爱帮扶,把我们的日常生活保障服务与心理健康服务结合起来,提高他们的健康福祉。[ii]
虽然,政府有关部门已经开始关注这类问题,但行业的发展暂未达到理想水平。高质量的心理咨询服务价格高昂,能获得心理咨询服务的仍旧只是在社会主流中了解实时资讯资源、财务相对自由的少数群体。而对弱势群体来说,在社会生活中比较脆弱、在维护自己正当权益方面处于弱势、抗风险能力较弱[iii],因此很难获取如此重要但是昂贵的资源。由此可见,要想满足弱势群体的心理健康服务需求,大力发展能提供低价甚至免费服务的弱势群体心理健康服务的公益组织或心理咨询机构中公益项目显得尤为重要。
目前这些关注弱势群体心理健康的公益组织和项目运营现状如何?发展过程中有没有遇到什么困难?未来又该如何发展?本文根据机构性质将开展公益心理咨询项目的机构区分成三类进行案例研究:第一类,由政府购买服务的民办非企业组织(以下简称民非组织),从事非营利性社会服务活动;第二类,草根公益组织,这类组织一般完全依靠志愿者运营,提供无偿服务。第三类,传统付费心理咨询公司,以盈利为主要目的但兼具公益性,提供部分免费或低价的心理咨询服务;目前这些处于不同角色位置的组织在心理健康公益领域各自发挥着作用,但也面临着严峻的问题与挑战。
一、“政府+公益”:承接政府购买服务的民非组织
承接“政府购买服务”项目的民非组织作为与政府紧密关联的社会组织,在弱势群体的帮助上展现了独特有的资源优势,但也遇到了潜在的难题。各地有着不同提供心理健康服务的民非组织,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民办非企业单位就是贵州德馨关爱妇女儿童服务中心。
“贵州德馨关爱妇女儿童服务中心由贵州省民政厅批复成立,贵州省妇女联合会作为业务主管单位的民办非企业单位,其性质是由关爱妇女儿童工作志愿者自愿举办的从事非营利性社会服务活动的社会组织。中心的宗旨是为城乡妇女、儿童与家庭提供法律宣传、心理咨询与社会服务。”[iv]该机构与政府紧密合作,心理援助项目的开展流程为:首先从各地教育部或其他部门政府人员发现地区问题,妇联或者教育厅派专人实施考察, 调查评估, 得到评估结果后有针对性地后发起项目,以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承接给相关有能力的民非组织(如贵州德馨关爱妇女儿童服务中心),然后由协会成员完成实地工作。
以“全国妇联、联合国儿基会社区儿童保护项目”[1](2017-2020)为例,贵州德馨关爱妇女儿童服务中心作为承接组织之一派出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贵州德馨关爱妇女儿童服务中心特聘咨询师——张老师,作为项目点的总负责人在毕节七星关推进总期为三年的留守儿童心理援助工作。张老师向笔者介绍了项目点的工作:一是查看相关报告和文件,了解该地留守儿童信息;二是排查个案之后进社区学校做团体辅导和处理个案,为孩子们量身定做解决方法;最后是进行项目点回访、评估项目效果。
张老师给七星关区的小朋友们上团辅课
“当我和妇联主席去检查项目执行效果时,小宇和妇联主席流利的对话让我感动,放心,快乐!我觉得一切辛苦都是值得的!”张老师提起了她在项目点治疗的一位因养育方式不当而造成自闭的七岁男孩小宇(化名)。她将小宇视作自己的孩子,谈起他时眉宇间充满了骄傲与欣慰。最初,七星关学前班的校长和老师发现小宇的表达和理解能力极差,几乎不会说完整的句子,注意力分散,因此希望张老师在该项目中对小宇进行个案辅导。“我进行行为指导,而他周围的系统(包括社区责任人员、学校校长、他的班主任、同学)都在帮助我执行行为训练方案。”张老师回忆道。
张老师、小宇、养育小宇的奶奶合影
另外,针对七星关家长外出务工率高的情况,张老师还与其他心理工作者共同设立了心晴家园,目的是为留守儿童寻找“童伴妈妈”,即培训当地条件适合的中年女性为孩子们提供必要的提醒和照料。据张老师描述,留守儿童在家中无人关照,整日在街上游荡,心晴家园的设立正是为了让这些孩子在孤独的时候有所陪伴,放学之后有个安全温暖的港湾。
面对已有的成效,张老师一方面表现出了喜悦与欣慰,另一方面也表达了遗憾:因为项目范围限制,无法更持续地帮助到更多需要心理健康服务的孩子。张老师表示:“项目有时间限制,因为没有社区干部的带领无法继续在项目点工作,我们无法实现长期的个案和陪伴;而建立的社区儿童活动场所的“心晴家园”的负责人—童伴妈妈没有任何报酬,虽然经过妇联,民政,社区等多方努力,童伴妈妈的报酬仍无出处。这样,极有可能会让项目难以为继!这是项目进行中各方职能部门都预见到的,至今也没能解决。”
总体看来,贵州德馨关爱妇女儿童服务中心作为贵州心理学领域里的标杆组织承接了大量学校和社区的心理援助项目,除了在项目点进行心理咨询,也在有需求的贵州省中小学开展心理教育工作,取得的显著成效让人敬佩。这些工作分工完善、流程通畅,但同时也存在两个尚待改善的问题:一是项目的可持续性,张老师解释,“学校和社区的项目平均时长都是两周,最理想的情况是绿苑中学每周一次的心理课持续了一学期,但是其他项目就很难保证长效性及普遍性。”二是,由于一线工作人员不具备项目的决策权,许多执行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因不属于项目范畴而无法得到妥善解决,无法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心理援助内容或延长援助时间的情况。
二、“民众+公益”:心理健康草根公益组织
草根公益组织多指没有政府、官方背景背书,纯粹从大众中原生发展,主要依靠志愿者运营的公益组织。本文选取此类组织中的行业标杆——“心声公益(Mind China)”研究其运营模式和现状。
心声公益(英文名:Mind China)是一家关注中国精神卫生发展的青年公益组织,致力于以社会创新与青年力量提高公众精神卫生意识,改善公众精神健康水平,促进精神病人社会融入,加强各相关机构交流与合作,推动中国精神卫生发展,并最终实现社会包容性与可持续性发展。[v]
心声目前采用项目制的运营模式,针对倡导,教育,发展,研究,服务五个领域,由不同负责人分别开展活动和工作。倡导:通过宣传、倡导的方式,带动大众认知,以杠杆效应撬动更大的资源;教育:通过公众号发布心理学相关科普来推广心理学和精神卫生健康,不定时在线上开设关于心理学行业动态等知识型分享和讲座;发展:为想要做心理医生或精神科医生的医学生搭建社群,打造项目孵化平台,提供相应资源;研究:进行相关领域研究且针对项目成果进行评估;服务:为心理疾病患者家属组建社群,创造安全的共同倾诉环境。[vi]
心声创始人姚博士回忆最让他印象深刻的项目是心声的“家属关怀项目”:让心理疾病患者的家属、照料者被看到、被指引、被关照。隶属于服务领域的“羽翼计划”是和受助人群接触最密切的项目,第一步是心声发起的《中国精神病患照料者需求调查》,以便更好地认识和了解精神病患照料者的困境与需求。第二步,心声建立了一个线上精神病患照料者社群,希望能够通过社群的力量,给予照料者一定的支持和帮助。 [vii] 姚博士告诉笔者,在运营社群的过程中,他遇到了许多让他感动的事件,不求能完全感同身受,但是能相伴前行也是一种温暖。这些病患家人分享时流露出的对病人的关怀与爱也成为他坚持运营心声以提供心理健康教育和服务的动力来源之一。
对于心声的未来发展,姚博士提到了两个重点:首先希望能更多地引用参与式评估的方式,不单从参加社群的人数或是关注度定量评估项目,而是从参与者的获益程度、受帮助度来更定性地评估项目有效性。其次,人才培养也是心声关注的议题。姚博士认为,弱势群体的心理健康咨询是一个跨专业的领域,存在“性别+心理学”“教育+心理学”“性少数群体+心理学”等多种组合形式,这样专业的跨领域人才非常紧缺,因此,心声成立了Choose Psychiatry (CP)项目社群,旨在通过前辈访谈、师生对话、专业介绍、职涯建议等方式,增进医学生对于精神医学的理解,鼓励更多医学生投身精神医学事业,最终推动中国精神卫生人力资源的发展。
姚博士也承认没有充足的资金支持志愿者机制运行是目前心声发展的一大难题:无法吸引更多的志愿者、缺乏激励机制鼓励志愿者更高效地参与活动。而且受制于组织的规模和特性,也有项目选择上的局限性。比如心声选择组建社群的形式而不直接做个案心理咨询,是因为姚博士考虑了心理咨询实施的难度:“现在我们的羽翼计划[viii]有三个群患者社群,只是作为safe space(安全空间)聊天,因为如果涉及到具体的心理咨询服务,我们目前人力资源短缺,暂时做不到。且如果是遇到一些极端情况,对于普通公益组织来说处理起来有难度和风险。”
三、“商业+公益”:传统付费心理咨询公司的公益项目
传统付费心理咨询公司(包括身心健康服务平台)是公益心理咨询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机构在公益心理领域内的主要贡献是开设了低收费甚至免费的公益性质心理咨询项目,给低收入群体提供了触手可及的心理援助。
“2011年7月上线的“壹心理”通过互联网的传播吸引了广泛的受众。秉持“世界和我爱着你”的理念核心,壹心理现有注册用户2200万,求助者问答社区免费应答64万次,主要提供咨询、课程、测评、FM和电商五大产品服务。截至2019年7月,平台已甄选500多名心理咨询师,上线付费课程近200个。“另外,该平台已与全国200多家心理机构和200多位心理作者建立紧密合作。“[ix]
壹心理在行业中率先通过微信文章、FM、线上免费咨询等日常渠道传播心理健康知识,对心理健康知识普及、心理健康教育推广起到了推动作用。壹心理推出的最有公益性质的项目是壹心理人生答疑馆心理互助社区,主要打造“心理学的互助&成长社区”,服务于求助者、心理咨询爱好者、专业咨询师等。该项目累计已经免费回答64万次,目前心理求助问题被搜索200万次/月,其中若干自杀问题被搜索20万/年次以上。[x]
【人生答疑馆】首页 “自杀”词条页面
这样的匿名心理求助平台给了有需要的人自由、不带负担地表达内心困惑和苦恼的机会,所有的用户包括平台注册心理咨询师和普通心理学爱好者都可以对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提出解答和建议。这样安全倾诉,平等交流的心理社区可以让很多迷茫的人得到内心的宽慰。专业心理咨询师的回答会被筛选到“30天精华”的区域,让提问者和潜在倾诉者一眼就能看到准确、有效的回复。而非专业的普通用户虽然无法给出有针对性、建设性的建议,但也能及时给予温柔的文字和鼓励,激励倾诉者。
秉持着“世界和我爱着你”的初心,壹心理在心理咨询领域做出了突出的表现,但也存在着与弱势群体间的壁垒问题。在采访了供职于此类线上心理咨询平台的邹老师后,我们了解到目前壹心理这类线上心理咨询商业机构主要存在三点问题:首先,虽然壹心理的用户数量可观,但是这些用户大都住在都市(不乏有农村地区求助者,但是占比极小)、清楚自己需要心理学知识的指导和帮助、或对心理学有兴趣,这都需要一定的文化资本。需要帮助的弱势群体,如空巢老人,留守儿童,残疾人可能很难有机会、有意识通过壹心理这样的网络平台获得帮助,因为手机,电子信息技术本身就是一个壁垒。第二,壹心理的公益咨询项目线上偏多,线下几乎没有,因此咨询师和来访者之间很难建立实体交流,[xi]“由于缺少咨询室物理距离和特殊空间的提示,咨询效果很容易受影响”;[xii]详细来说,咨询师无法通过面部表情动作和现实互动来更好地推进治疗。第三,鉴于壹心理也属于商业机构,这样的公益项目往往只作为推广付费心理咨询服务的一种宣传方式,即使受助人群通过官网找到了低价倾诉,免费问答,当受助者需要更深度的治疗或密集的心理咨询,还是需要付费咨询,这使得财力不足的弱势群体很难与这些专业心理咨询机构建立长期联系。
四、总结与发展建议
三类机构的优势和劣势总结如下:
机构名称优势劣势
贵州德馨关爱妇女儿童服务中心
1.政府指定目标和工作计划,目标明确且有针对性;
2.稳定的资金和充足的资料信息帮助项目开展;
3.政府部门参与合作,工作开展方便;1.难以针对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及时快速做出反应、自行发起项目
2.资金虽稳定但仍不充裕,无法支撑后续发展
3.项目周期的可持续性存在一定问题
心声Mind
1.小而美,能有针对性地设立项目并严格评估
2. 能对应现实问题及时做出反馈,设立项目,实时调整1.缺乏稳定的资金来源保证项目运转
2.缺乏足够的激励机制鼓励志愿者持续参与
3.受众较少,受机构声誉和知名度影响
“壹心理”
1.信息丰富,参与广泛,互动性强(类似于心理学领域的知乎)
容易获得,有低价和免费的咨询体验服务1.信息杂乱且难以过滤筛除掉低质量信息
2.项目需要付费,对于财力不足的弱势群体来说难以长期受益
网络平台对于弱势群体有知识资本上的壁垒,使用上较难操作
基于各个组织的现状,有针对性的发展建议才能有效作用于不同组织。对于承接政府购买服务的民非组织来说,政府应对心理健康领域加大资金和资源投入,同时放权给一些项目质量过硬的组织自行开展一些小范围的项目,以便有针对性地解决当地问题。此外,为完善社会组织监督体系可以引人第三方监督如公众、新闻媒体、让其对民非组织的运行绩效进行独立评价和监督。[xiii]
于此,适宜成为监督体系中第三方草根公益组织来说,用小支点撬动大资源是未来持续努力的方向,更可以探讨与民非组织的合作方式,提供专业人才和志愿者的输入,整合人力,物力,信息等资源,参与项目的第三方评估,刺激和监督整个行业的良性发展。
对于付费心理咨询公司来说,未来可以通过公益广告等形式扩大用户群体,并探索将平台下渗到低线城市和边缘人群当中的方法,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看见并使用这个平台,在开展公益项目、履行企业社会责任的同时也能够发展潜在用户,推动整个心理健康公益行业的发展。[xiv]
综上,国内的心理健康公益组织/项目发展目前仍处于初期状态,职能分布均衡但资源稀少,组织和弱势人群间仍存在巨大的壁垒与鸿沟。公益组织将自身发展与政府、商业的合作相结合,能最大程度地发挥自身专业知识、业务能力、帮助政府“查缺补漏”,服务政府无法触及或无法解决的卫生需求的地区及人群。我们也期待更多人能关注并加入心理健康公益行业,为弱势群体心理健康贡献爱与力量。
若行业内现存的机构是夜空中的明星,那么浩瀚的银河系还依然黯淡着。愿待到繁星璀璨时,所有心声都能被听见,所有的爱都掷地有声。
参考文献:
[1]因2012至2015年间,全国范围内出现数例家长没有能力承担监护责任而导致的留守儿童严重致死事件,国家妇联在九个项目点所设立的社区儿童保护项目。其中2019年全国妇联、联合国儿基会社区儿童保护项目七星关项目点为贵州心理咨询协会所承接参与的项目名称。
[i] 从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看中国心理学的发展 周晓林 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北京
[ii] 2020-05-15国家卫健委:心理健康服务要重点关注社会弱势群体https://www.sohu.com/a/395405153_255783
[iii] 2020-02-07彭泗清:关注疫情冲击下涌现的“新弱势群体” https://www.gsm.pku.edu.cn/info/1316/21637.htm
[iv] 2020-06-30中国妇女网:贵州德馨关爱妇女儿童服务中心
http://www.gzswomen.org.cn/ppgz/gzdxgafnetfwzx/jjhzzjs/201706/t20170608_24465329.html
[v] 2019-07-28心声Mind公众号
[vi] 2020-12-01心声公众号-项目-截图
[vii] 2020-06-17 心声公众号推文:从“你”到“我们”,照料不孤单 | 精神病患照料者社群招募
[ix] 2011-2019 壹心理官网 广州市人心网络科技有限公司https://www.xinli001.com/
[x] 2011-2019 壹心理官网 广州市人心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https://www.xinli001.com/
[xi] Stricker G.Psychotherapy in cyber—space【J】.Ethics Behav,1996, 6:175—177.
[xii] 网络心理咨询伦理问题的定性研究 安芹 贾晓明 郝燕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2,26(11):826—830.
[xiii] (基于政府购买服务背景下的民非组织变革 李金海 李佳欣 华北理工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第17卷第2期
[xiv] 创新履行企业社会责任与社会企业发展 林泽炎(作者系全国工商联经济部部长。本文是作者为《寻找座头鲸:中国企业是如何进行社会创新的?》一书所作的序)
相关知识
聆听心声,守护心理健康——心理咨询活动来袭!
全球环境与健康领域的研究热点,以及我国环境与健康研究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我国健康旅游产业发展对策研究
健康发展与政策研究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高龄产妇妊娠期并发症防治策略研究”项目启动会召开
2023健康中国创新实践案例征集结果展示名单公示
健康心理学的发展
美素佳儿心身健康研究院协办第三届母婴营养与心身健康学术研讨会 实力助启活性营养应用发展新篇章
我国食品营养与健康产业发展策略研究丨中国工程科学
医学地理和环境健康研究的主要领域与进展
网址: 聆听弱势群体的心声——中国心理健康公益领域发展案例研究 https://www.trfsz.com/newsview48533.html
推荐资讯
- 1从出汗看健康 出汗透露你的健 3889
- 2早上怎么喝水最健康? 3671
- 3习惯造就健康 影响健康的习惯 3317
- 4五大原因危害女性健康 如何保 3226
- 5连花清瘟、布洛芬等多款感冒药 2978
- 6男子喝水喉咙里像放了刀子一样 2472
- 710人混检核酸几天出结果?1 2237
- 8第二轮新冠疫情要来了?疾控中 2232
- 9补肾吃什么 补肾最佳食物推荐 2204
- 10转阴多久没有传染性?满足四个 2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