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敬存婷 钱英 精神卫生686
案例
必须反复验证他深爱我
小娟进入诊室对医生说:“医生,我每天失眠,天天流泪不止,一想到就要失去我的男朋友,我就感觉要崩溃了,您帮帮我吧。”进行系列医学评估后,小娟被确诊为抑郁障碍,导致她这次抑郁发作的直接因素是面临恋爱危机。
小娟是一个性格外向的小美女,在一次社团组织的舞会上认识了小林。
“一开始,我们像所有情侣一样幸福,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忍不住对小林各种考验。比如,大雨天让他出门给我买零食,要求他翘课陪我逛街,芝麻绿豆大的事情就吵架,要求他哄我。如果小林没有按照我的要求做好,我便会哭到他来哄我。我知道这样做很招人烦,但我不知道怎么样才能停止。
昨天晚上我让他陪我上自习,他说社团有事不能来。我又在电话里大哭大闹,直到他放下手中的工作来教学楼找我,我才在他的安抚下渐渐平复了情绪。凌晨我收到他的信息,他说,他觉得特别累,他不知道我们还要不要在一起。
我收到这条短信的时候,觉得天都要塌下来了,打电话又跟他大哭了一场。小林再一次退让了。我们没有分手,但我知道我这样再闹下去,总归是要分手的……我现在学习也学不进去,想缓和与小林的关系又不知从何入手,我该怎么办?”
古往今来,描绘爱情的篇章数不胜数。从“窈窕淑女,寤寐求之”的单恋阶段,到“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热恋阶段,再到“闻君有两意,故来相拒绝”的分手阶段。恋爱,是大学生成长至关重要的话题。
亲密关系(俗称恋爱关系)是大学生重要的支持之一。依恋系统理论的创始人John Bowlby认为,与依恋对象的分离、丧失或不一致是导致焦虑、抑郁和自杀观念的主要因素。大学阶段由于新的亲密关系——恋人关系的建立,大学生逐渐将依恋对象从父母转换成为恋人,那么在此期间与恋人之间的矛盾、分离便成为导致各种情绪问题的根源之一。
研究显示,亲密关系不和谐会导致伴侣在讨论问题时出现更多的负面情绪,且难以准确评估自己和伴侣的情绪,导致日常冲突更多。对24项研究的系统回顾显示,大学生是情绪障碍的高危人群,每10个大学生中有3人发生抑郁情绪,而研究生抑郁和焦虑情绪的发生率是一般人群的6倍。其中,出现亲密关系困扰者,发生抑郁障碍的风险将增高10倍。因此,大学生亲密关系的质量,将直接影响其情绪健康。
那么,关于恋爱,关于如何经营亲密关系,我们应该知道些什么呢?
一
什么是亲密关系
根据Sternberg的爱情三要素理论,亲密关系是指:
在亲密要素上,彼此心灵相通、相互亲近;
在激情要素上,双方保持互相吸引;
在承诺要素上,愿意与对方相守,并做出承诺。
二
四种依恋模式
依恋是指一个人对另一个人长久持续的情感联结,最初是指婴儿与照看者之间的情感关系。随着年龄的增长,爱情的出现使人们逐渐产生新的长久持续的情感联结,从而建立起新的亲密关系——伴侣关系。每个人的依恋风格是不同且稳定的,称之为依恋模式。
依恋模式一般分为以下四种:
1
安全型依恋
大部分人的依恋模式都是这种。儿时与母亲相处融洽,分离时会不安、找寻母亲,重聚时,这种悲伤和不安就会得到缓解。成年后,无论独处还是有人陪伴时内心都有安全感,能够传达和接收健康亲密关系的信号,能够恰当地表达情绪,善于用交流来解决问题。对社会关系和人际互动的看法比较积极。
2
焦虑型依恋
儿时表现为,与父母分离时,出现比较强烈的反抗行为,大哭大闹,悲伤程度很高。成年后,安全感较弱,不适应独处,需要不断在关系中获得被爱和被肯定的保证,以此获得安全感和被接受感。在理解他人意图、言语和行为时,容易自动产生消极想法。比如:我不值得被爱,他随时可能抛弃我。案例中的小娟,就是焦虑型依恋。
3
回避型依恋
儿时与母亲分离时,表现得很平淡,没有过多情绪反应,不哭不闹。成年后,能够在情感上自给自足,推开和自己太亲密的人。倾向于避免可能使自己受到伤害的亲密关系,害怕承诺。同时,可能以工作等其它重点,来取代爱情。
4
紊乱型依恋
这类人群,在儿童期可能存在严重的创伤,例如遭受遗弃或被亲人性侵等。这类孩子在与父母分离的时候,反应是矛盾和变化不定的,他们一方面渴望与父母亲密,并表现出想亲近父母的言行;另一方面又会表现出警惕或回避父母的言行。在不同场合,他们的行为反应常常是不可预测的。
成年后,紊乱型依恋的人充满内在冲突,依恋模式不稳定。渴望亲密关系的同时,又恐惧在亲密关系中受到伤害,与依恋对象在一起时,常常表现得无所适从。
三
依恋模式对亲密关系的影响
拥有不同依恋模式的一对恋人,面对“恋爱中的小事”,可能有不同的想法和行为,由此产生各种各样的可调和或难以调和的矛盾。让我们进入虚拟场景,看看他们的内心。
虚拟场景:焦虑型的小娟给安全型的小林打电话,小林正在开研究生组会,手机开了静音,没注意到有电话打进来。
小娟:他不接我电话,是不是不在意我了?是不是和别的女孩儿在一起?是不是想和我分手?于是连续拨打了20个电话。
小林:组会开完,看到20个未接来电赶紧回复电话,以为有急事。
小娟:“你是不是和别人在一起了,不敢接电话?”
小林:不明白究竟发生了什么,对方怎么会有这种猜测。
如果,小林是一个回避型。
小娟:他不接我电话,是不是不在意我了?是不是和别的女孩儿在一起?是不是想和我分手?于是连续拨打了20个电话。
回避型的小林:组会开完,看到20个未接来电,觉得很烦,不回电话。
小娟:更甚的不安全感,各种胡思乱想。
而此时,紊乱型依恋个体还未出场,不然只会是以上问题的加强版……
四
不同依恋模式者
如何建立健康的亲密关系
借用著名的亲密关系专家Susan M. Johnson的方法,将亲密关系的互动比作进行一场双人探戈。当焦虑型依恋的小娟遇上安全型依恋的小林,他们能否互动出新的舞步……
1
反思与还原
不同依恋模式者的探戈舞步
在治疗师的引导下,小娟还原了昨晚吵架的经过。很快意识到,她与小林的困境,反复出现在小娟要求小林做一些小林难以办到的事情时。
小娟不停跳出“要求”的舞步,而安全型依恋的小林感受到要求的不合理性,因此不断跳出“拒绝”的舞步。小娟感到悲伤,便以哭泣等激烈的方式再次要求,如果小林再次拒绝,小娟更加悲伤,便会使用更激烈的方式进一步要求。小娟的悲伤在循环中愈演愈烈,直到小林跳出“妥协”的舞步,才能停止。
站在客观的角度,还原当下发生的事情,使自己慢下来思考,有利于我们探查自己是如何无意识地反复进入一种特定的互动模式,这样才能在下一次进入这种模式之前,停止它。
2
觉察与解读舞动双方的情绪
这种互动模式中,起推动作用的似乎是小娟的悲伤情绪。那么小娟的悲伤究竟从何而来?可以参考阿诺德提出的情绪构成五要素:触发点或线索、最初的感知、身体的反应、解读的产生、行为的倾向。
在治疗师的引导下,小娟梳理出自己的情绪构成五要素:
触发点:小林说“不”
最初的感知:悲伤
身体反应:鼻子发酸
对事件的解读:小林不想和我在一起
行为反应:哭闹
治疗师进一步引导小娟探索,为什么自己会感到悲伤,这种悲伤之下是否隐藏着别的情绪?因为即使在小林没有做出拒绝行为时,小娟也会率先要求小林做一些明明很难办到的事。
小娟思考后回答:“也许是我的不自信,需要通过小林反复地为我‘牺牲’,来确信他是爱我的。”
治疗师:“如果得不到这样的回应你会怎么样?”
小娟:“我会害怕、恐惧,我怕他不爱我。”
通过进一步的梳理,我们找到了小娟隐藏在悲伤情绪之下,更深层的情绪——恐惧。恐惧的对象——“亲密关系中的他人不爱我”。
3
与治疗师排练新的舞步
在治疗室中,治疗师跟小娟讨论她的成长经历与原生家庭,理解小娟依恋模式的形成机制,欣赏小娟为改变做出的努力。
而后,创造卷入性接触,为她创造安全感。邀请小娟尝试表达自己的真实情绪和感受,想象小林就在身边,与他分享自己的恐惧,而不是以哭闹来进一步要求。想象自己跳出新的舞步时,小林不一样的回应,也许能获取更为安心的体验。
4
现实中演练新的探戈舞步
探戈是一场双人舞,要相信你的舞步改变了,对方的舞步也会随之改变;
如果对方的舞步暂时没有改变,也许因为他尚未做好准备,你需要一些耐心,等待他跟上你的舞步;
两个人在跳出最初的新舞步时可能会有一些步调不一致,但需要知道,一场优美的舞蹈的确是需要反复演练的。
小娟在治疗师的带领下,回顾以上四个步骤,相信她有能力将学到的内容应用到感情生活中。当“他不爱我”的恐惧再次出现时,应用不同的方式处理情绪,并使用新的模式与对方互动。
入学的时候觉得大学时间很长,到毕业时才觉得大学时光短暂。在象牙塔中,大部分大学生会尝试建立稳定的恋人关系,有的人成功了,有的人失败了。无论如何,一种新的亲密关系的建立,都可能面对或多或少的压力和挫折,可能导致各种各样的情绪问题。这个时候需要找准方法积极应对,必要时寻求专业医疗机构的帮助。
不安全依恋者并不是爱无能!相信自己,每个人都会收获“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爱情。
参考文献
[1] Emiliana Maria Grando Gaiotto , Carla Andrea Trapé, et al. Response to college students' mental health needs: a rapid review[J]. Revista de Saude Publica, 2022, 55: 114.
[2] Yang Li, Aiwen Wang, et al. Impact of the COVID-19 Pandemic on the Mental Health of College Students: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J]. Frontiers in Psychology, 2021, 12: 669119.
[3] Mining Liang, Qiongni Chen, et al. Mental health first aid improves mental health literacy among college students: A meta-analysis[J]. Journal of American College Health, 2021: 1-10.
[4] Junping Huang, Yeshambel T Nigatu, et al. Interventions for common mental health problems among university and college students: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of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J]. Journal of Psychiatric Research, 2018, 107: 1-10.
[5] Paul S. Greenman, Susan M. Johnson. Emotionally focused therapy: Attachment, connection, and health[J]. current opinion in psychology, 2022, 43:146-150.
[6] Candice C. Beasley, Richard Ager. Emotionally Focused Couples Therapy: A
Systematic Review of Its Effectiveness over the past 19 Years[J]. Journal of Evidence-Informed Social Work, 2019, 16: 144-159.
[7] Jeanne C. Watson. Mapping patterns of change in emotion-focused
psychotherapy: Implications for theory, research, practice, and training[J]. Psychotherapy Research, 2018, 28(3): 389-405.
注:文中图片均来源于网络,侵删歉。
作者:敬存婷 钱英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
编辑||何萤萤
排版||白羽
审核||马宁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公事部
国家精神卫生项目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