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中医诊疗1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多余脂肪引发糖尿病的秘密揭开
来源:网摘
据科技日报特拉维夫5月17日电 糖尿病的发生与人体内多余脂肪的累积有关,但这些多余脂肪究竟是如何引发糖尿病的呢?以色列和瑞典两国科学家经过多年研究,终于揭开了两者间的作用机理。
研究人员发现,在胰腺中,负责生产胰岛素的β细胞外层有一种称之为GPR40的受体。最新研究显示,GPR40对脂肪酸起反应,从而引导β细胞出现在血液中。β细胞与血液中葡萄糖的水平有关。餐后体内葡萄糖增加时,胰岛素的生产也急剧增加。脂肪与糖一起出现时,GPR40受体将引发更多的胰岛素输出。对β细胞连续过量的刺激,在持续提高胰岛素水平的同时,也加速了糖尿病的发生。
为揭示这种破坏性循环的起因及GPR40的作用,以色列魏兹曼研究院和瑞典乌米大学的联合研究小组对两类实验鼠进行了试验。在第一种试验鼠身上,科学家使用一种称为“基因破坏”的技术,来阻止GPR40受体的生产。在第二种试验鼠身上,施以过分活跃的GPR40基因,制造出能够发出脂肪信号的过量受体,欺骗β细胞感觉有高水平的脂肪酸存在。
实验显示,GPR40极大地削弱了老鼠保持健康状态的能力。如果将GPR40受体删除,即便大幅提高日常食物中的脂肪含量,也可使实验鼠获得无病的结果。相反,携带过多GPR40受体的动物发病比较迅速,可立即显示出糖尿病典型症状,并且身体中的β细胞不能生产所需要的胰岛素。
该研究项目负责人沃克教授说,研究结果显示,GPR40受体沟通了肥胖和糖尿病之间的联系,今后只要能阻止该受体的活动,就可提高糖尿病的防治效果。
-----------------------------------------------------------
研究证明青钱柳茶可预防糖尿病
来源:网摘
我国研究人员经过近20年的研究,发现并证实了青钱柳对于防治糖尿病有一定作用。
青钱柳是胡桃科的单一属种植物,是我国珍稀植物之一。其形态为落叶乔木,高可达25米,主要分布于海拔400米至800米的山坡或山窝的阔叶林中,习惯于云雾弥漫的阴凉环境。在上世纪80年代初,有专家进行农业资源调查时,发现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山区的居民以青钱柳泡茶饮用,且饮者多健康长寿。
为科学开发和利用这一植物资源,林学、医学方面的专家相继成立课题组,研究者用青钱柳为原料研制出了保健茶。近年来的研究表明,青钱柳茶对动物无毒副作用,且有明显的降血糖作用,其作用机制有可能是通过恢复病变胰岛细胞的结构与功能,也可能是增加外周组织的胰岛素受体或提高受体敏感性。临床验证表明,糖尿病患者在服用该茶一个疗程后,临床症状消失或明显减轻,空腹血糖明显下降,病人的血浆胰岛素浓度有升高的迹象。
-------------------------------------------------------
糖尿病心衰患者可选择二甲双胍
来源:网摘
据中国医药报讯 为了进一步考察降糖药物治疗与心衰及糖尿病发病率及死亡率之间的关系,加拿大的学者最近对一些相关文献做了系统性的回顾分析,结果表明,二甲双胍是惟一与糖尿病及心衰引起的损害无关的降血糖药。
目前,全世界大约有超过1.7亿人患有糖尿病,而且,到2030年,它的发病率预计会翻番。糖尿病患者患心衰的危险增加,每增加一个单位的糖化血红蛋白,患心衰的危险就增加10%~15%。反过来,25%~40%的成人糖尿病患者伴有心衰。因此,如何最大限度地控制糖尿病与心衰患者的血糖,成为一个重要的临床问题。目前,许多降血糖药可有效地控制高血糖,但是,他们对于伴有心衰的糖尿病患者的疗效不确定。
降血糖药对于糖尿病与心衰的治疗结果存在较大的争议,甚至对于糖尿病与心衰患者最理想的血糖控制水平也是不确定的。一些证据提示:对于心衰患者,严格的血糖控制(糖化血红蛋白≤75%)与不太严格的控制相比,也许与生存率更差有关,而与所用药物无关。因此,疗效可能不仅受降血糖药物选择的影响,而且也受疗效肯定的降血糖药对血糖控制程度的影响。
这项加拿大学者完成的系统性回顾分析表明,在8个临床试验中,6个试验发现胰岛素与各种原因的死亡有关;3个试验发现二甲双胍与各种原因的死亡无关,与各种原因特别是心衰引起的住院增加也无关;有4个试验发现噻唑烷二酮与各种原因引起的死亡减少有关,同时与心衰引起的住院危险增加有关。由此,研究人员认为,二甲双胍是惟一与糖尿病及心衰引起的损害无关的降血糖药,糖尿病患者患有心衰可选择使用二甲双胍。
----------------------------------------------------------
牛蒡子治疗糖尿病肾病机制揭晓
来源:网摘
上海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研究证实,牛蒡子治疗糖尿病肾病(DN)机制与降低尿蛋白、尿微量白蛋白及影响肾组织转化生长因子p1(TGF-p1)和单核趋化蛋白1(MCP-1)mRNA的表达有关。
研究人员以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的糖尿病大鼠为动物模型,中药治疗组分别给予牛蒡子粉饲料、牛蒡子水提物、醇提物进行6周的实验,观察大鼠的一般状况和尿蛋白、尿微量白蛋白及肾功能变化,以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测定肾皮质TGFpl、MCP-lmRNA的表达。结果表明,牛蒡子提取物能明显改善STZ大鼠多饮、多食和消瘦,降低尿蛋白、尿微量白蛋白,减少TGF-p1mRNA、MCP-1mRNA的表达。
研究人员介绍,MCP-1是最重要的趋化单核细胞在组织浸润的细胞因子,是主要趋化、激活巨噬细胞的趋化因子。研究认为肾小球中单核细胞的浸润与细胞外基质的积聚及肾小球硬化症的发展相关联,Rovin等研究表明,DN时肾脏局部能合成MCP-1,且MCP-1与肾小球损伤有关。本实验结果显示,牛蒡子醇提治疗组可减轻MCP-1mRNA表达,与正常组相比较无显著性差异,与模型组、牛蒡子水提物差异显著。提示牛蒡子提取物可能通过减轻MCP-1mRNA表达而改善糖尿病大鼠的肾损害。
众多实验及临床研究表明,糖尿病大鼠及糖尿病肾病患者活检组织TGFp1mRNA的表达及蛋白含量均明显升高,同时伴肾脏肥大和细胞外基质增生。本实验结果提示,各用药组可减轻TGF-plmRNA表达,与模型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牛蒡子醇提治疗组及牛蒡子水提组与正常组相比较无显著性差异,与牛蒡子粉组相比有明显差异。
另外,由于DN存在肾小球高灌注,跨毛细血管的压力增加,可使系膜细胞及基质的生成增加。系膜细胞有平滑肌细胞特点,在压力增高时,其数目及大小均增加,而高灌注时肾小球基膜Ⅳ型胶原的mRNA含量增加,使肾小球毛细血管基底膜增厚,最终还可导致系膜的弥漫、结节样病变,从而发生DN。本研究表明,牛蒡子及其提取物可有效降低糖尿病大鼠尿微量白蛋白,及24小时尿蛋白、内生肌酐清除率。牛蒡子及其提取物能降低DN大鼠的血糖水平,减少尿蛋白的排泄率,说明它可能通过减轻DN大鼠肾脏的高滤过、高灌注,从而保护肾功能。
------------------------------------------
英国专家警告治糖尿病勿走极端
中国中医药报
传统观点认为,医生应尽可能降低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但一项最新研究发现,成人糖尿病患者最好采用较温和的方法来控制血糖水平,因为血糖过低或过高都会造成风险。
为分析死亡率与血糖水平之间的联系,英国加的夫大学的研究人员分析了过去20年间近4.8万名50岁以上、正在接受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数据。研究发现,血糖水平最高和最低的患者,其死亡风险都有所增加,前者增加死亡风险79%,后者增加52%。而死亡风险最低的则是那些血糖水平居中的患者。
研究人员在医学期刊《柳叶刀》上发表报告说,与服用二甲双胍、磺脲类药等口服药物的2型糖尿病患者相比,使用胰岛素治疗的人死亡风险要高出49%。
研究结果建议,2型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水平的最好方法,或许是坚持服用口服药以增强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度,并辅以适度的节食和运动。医生应尽量让他们的病人长期坚持此类疗法,持续时间越长对病人越有利。
国际糖尿病联合会的数据显示,目前全球糖尿病患者超过2.5亿人,其中约80%的患者生活在中低收入国家。预计未来数十年内,随着肥胖人群的扩大,糖尿病病例会迅速增加。
-------------------------------------------------------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应综合调理
中国中医药报
□ 杜丽荣 江苏省连云港市中医院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常见慢性并发症之一,特点是肢体呈对称性疼痛或麻木、发凉等,日久可致局部肌肉无力、萎缩。中医认为,本病主要病机是以气虚、阴虚、阳虚为本,以瘀血、痰浊阻络为标。本病发病率高,对患者生活质量造成明显影响,选择适当的中医调理,对本病的缓解大有裨益。
1.饮食调理
该病患者除有肢体麻木或疼痛的共同症状外,气虚血瘀者尚见少气懒言,神疲倦怠,腰腿酸软,自汗畏风,易于感冒,舌质淡紫,或有紫斑,苔薄白,脉沉涩等,宜常食黄豆、扁豆、鸡肉、泥鳅、香菇、绞股蓝。气虚血瘀夹湿者在气虚血瘀基础上尚见纳差、易腹泻、舌边有齿痕、苔腻,宜食薏苡仁。肝肾亏虚者尚见肢体痿软无力,肌肉萎缩,骨松齿摇,腰膝酸软,头晕耳鸣,舌质嫩红或淡红,苔少,脉沉细,宜常食鸭肉、荸荠。阳虚血瘀者尚见畏寒肢冷,口淡不渴或渴喜热饮,腰腹冷痛,宜常食牛肉、鳝鱼、韭菜、芫荽、蜂胶。痰瘀互结者尚见头身困重,或形体肥胖,舌体胖大边有齿痕,苔腻,舌质紫暗,宜常食银耳、木耳、洋葱、海藻、海带、紫菜、萝卜等。
2.运动调理
合理运动是本病治疗中相当重要的环节,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者活动应在饭后开始进行,运动量应适度,循序渐进,持之以恒,注意选择舒适透气的鞋子,选择平坦的路面,传统的运动疗法如太极拳、五禽戏动静结合,动作柔和舒缓,很适合本病患者习练,应避免踢足球、快节奏的健身操等剧烈运动。在家里,可以练习盘腿打坐,刚开始可能坚持不了多久,逐步延长时间,争取每天练半小时。这种方法主要是改善末梢循环,缓解麻木疼痛。
3.药物调理
中医药治疗本病有内治外治之分。内治法为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服用中药汤药或中药配方颗粒或中成药,外治法可用泡脚和手的方法,可用外洗方:透骨草、桂枝、川椒、艾叶、木瓜、苏木、红花、赤芍、白芷、川乌、草乌、生麻黄浸泡1小时,文火煮沸后,再煮30分钟,离火后先熏手足,待药液温度降至40℃左右,再将手足放入药液中浸泡半小时,注意避免烫伤。
4.心理调节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患者常伴有抑郁、焦虑倾向,对病情的缓解非常不利。医生应当鼓励患者树立“苦中作乐、自得其乐、助人为乐”的三乐思想,多学习糖尿病知识,常与病友交流,及时疏泄不良情绪。此外,合理的运动有助于祛除不良情绪。
------------------------------------------
三大医学思想对糖尿病研究的启示
中国中医药报
□ 仝小林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三大医学思想,是指生态大系统医学思想、个体化医学思想和未病医学思想,是中医学独具特色,集中代表东方思维和智慧的医学思想。它对于未来医学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启迪,对于糖尿病的治疗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生态大系统医学思想
糖尿病的治疗不是单纯的、孤立的,而应回放到疾病、病人、环境的综合背景中去分析和考虑,才能准确把握,统筹兼顾。
生态大系统医学思想,是指看待疾病的时空观。具体说来,就是把患在同一个人身上的若干种疾病联系起来看待,把疾病和所患疾病之人联系起来看待,把病人与所处的环境(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生活环境等)联系起来看待。
具体到糖尿病,首先从时间上看,有自身的演变规律,从糖尿病的前期,到糖尿病的早期、中期、晚期。处与不同阶段的糖尿病患者,他们的临床表现和中医辨证治疗可能会有很大差异。其次,从空间上看,一是要考虑到发病类型不同,有原发和继发性糖尿病。对于继发性糖尿病,要把糖尿病看成整个疾病发展过程的一种表现,在治疗方针上,要充分关注原发性疾病的治疗。如肝源性、胰源性、类固醇性糖尿病等等。二是糖尿病合并的代谢性疾病不同。有的是“糖脂病(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有的是“糖压病(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有的是“糖酸病(糖尿病合并高尿酸血症)”,有的是“肥糖脂压病”等不同的组合。其对于动脉硬化以及由动脉硬化所导致的心、脑、肾、足等大血管疾病的贡献度不一样。因此,糖尿病的治疗不是单纯的、孤立的,而应回放到疾病、病人、环境的综合背景中去分析和考虑,才能准确把握,统筹兼顾。
临床上有一部分病人,即使降糖药的种类和剂量不断增加,血糖仍居高不下,除药物因素(如继发性磺脲类失效)、饮食因素(如饮食控制不严格或结构不合理)、运动因素(如由于疾病等原因运动不足)外,常可找到严重干扰降糖的因素,如失眠、便秘、情绪波动、抑郁、焦虑、慢性感染、月经不调、疼痛、带下等等。这些因素往往通过受体前途径,即促进胰岛素对抗激素的分泌来加重胰岛素抵抗,我们称之为血糖难控因素。只注重药物降糖而忽视血糖难控因素,即使降糖力度再大,也往往疗效不佳。因此,当血糖用药物控制不佳时,寻找出血糖难控因素,并加以有效控制,往往事半功倍。此外,合并有心衰、肾病综合征、高血压、病毒性肝炎、胰腺炎、肠梗阻等,也常会影响血糖控制。
个体化医学思想
个体化是医学的最高境界,尤其救治急危重症,非“化”不足以救危急,非做到“化”的地步,难以挽倾颓于一刻,毕其功于一役。
个体化医学思想,是指分析和治疗疾病的“求异观”,强调的是辨证论治的个性化。同为糖尿病,往往有较大的个体差异:在类型上,是遗传因素为主,还是环境因素为主;是原发性糖尿病,还是继发性糖尿病;是1型,1.5型,还是2型;是体型肥胖,是消瘦,还是体型中等;在发展上,有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很早出现,有的则出现很晚,甚至不出现,有的糖尿病肾病很重,而没有视网膜病变;有的一开始就合并大血管病变,有的始终不出现大血管病变。在治疗上,对不同种类的降糖药物反应性差异很大,有的胰岛素抵抗明显,有的继发性磺脲类药物失效很早出现。在药物剂量方面,更需要注重个体化,如西医抢救心衰有洋地黄化,救治休克有阿托品化,中医同样有“化”,清气有石膏化,凉营有生地化,救脱有参附化,糖尿病酮症有黄连化,不全肠梗阻有大黄化。加上体质、性别、年龄等差异,糖尿病发展的阶段不同,证候类型不同等等,如果治疗上不充分考虑个体的差异,很难得心应手。个体化是医学的最高境界,尤其救治急危重症,非“化”不足以救危急,非做到“化”的地步,难以挽倾颓于一刻,毕其功于一役。
未病医学思想
我们的经验,是从糖尿病发现的那一天起,即着手糖尿病并发症的治疗。在这一点上,转变观念,至为重要。
未病医学思想,是指治疗上的预见性和前瞻性。糖尿病防治关口必须“前移”和“旁扩”。
所谓“前移”,是指对于潜证和可预见证的提前干预,在疾病的全过程中重视预防。从提倡饮食文明、健康生活方式起预防肥胖;从肥胖阶段预防糖尿病前期——糖耐量受损的发生;积极对糖耐量受损进行干预,防止2型糖尿病发病;从发现糖尿病起即着手并发症的预防。
糖尿病并发症是糖尿病致残、致死的根本原因。在众多的并发症中,大血管并发症往往出现在代谢综合征的背景下,同时伴有高血压、血脂紊乱、肥胖等;微血管并发症主要由高血糖的糖毒性引起,是糖尿病的特异性损害,也是糖尿病慢性并发症最基本的病理基础,主要表现为眼底和肾脏的损伤。
基于对叶天士“久病入络”理论的传统认识,许多临床医生往往在糖尿病中期显现微血管并发症征兆、甚至后期出现明显微血管并发症时才着手治疗,然而此时即使应用大量活血化瘀药似乎仍然鞭长莫及,病情持续恶化。国内外一些研究表明,单纯性肥胖患者即存在血管内皮功能异常。我们的一些实验结果显示,在不控制血糖的情况下早期单纯活血化瘀通络,可以显著减轻糖尿病大鼠肾脏和视网膜微血管病变。临床中也发现早期使用活血通络药的患者其并发症的进展程度明显比中、后期应用的患者轻微。“久病入络”是指络病的显证阶段,而“初病入络”是指络病的隐证阶段。“久病”方治,为时已晚,只能“亡羊补牢”,以“初病入络”来指导并发症的预防,意义重大。我们的经验,是从糖尿病发现的那一天起,即着手糖尿病并发症的治疗。在这一点上,转变观念,至为重要。
所谓“旁扩”是指“全方位观照”。看到某一显证一定要想到可能出现的其他潜证,“见一叶而知秋”。比如看到眼底病变,要立即想到其他微血管病变,如肾脏、神经、皮肤、肌肉甚至心肌可能存在损害或损害的潜在可能性;看到了肥胖,就要想到代谢综合征;看到了糖尿病出现,就要想到未来高血压、高血脂、高尿酸等的相继出现。
三大医学思想指导糖尿病的治疗,就是要在时空中动态地认识和把握现代糖尿病的基本发病特点和演变规律,在复杂多变之中找到共性;同时,又要在共性中把握个性。以三大医学思想为指导,历经20多年、20多万人次糖尿病的临证实践,我们把糖尿病的治疗概括为,治糖、治络、治杂三个方面。治糖即控制血糖,治络即防治大小血管并发症,治杂即治疗糖尿病的合并症。
-----------------------------------------------
中医治疗糖尿病心脏自主神经病变
来源:网摘
培土养心 从脾论治 因没有较为有效的治疗方法和药物,糖尿病心脏自主神经病变一直是医生和患者都感到棘手的治疗难题。日前,河北省石家庄市中医院李智滨等人完成的一项课题,找到了一种对于该病的中药治疗方法和组方,现已通过专家组的技术鉴定。
据有关资料显示,目前我国有糖尿病患者4000万人。而糖尿病心脏自主神经病变作为糖尿病的并发症是临床常见病,严重影响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可使糖尿病患者出现心动过速、体位性低血压等不适症状;同时对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临床过程和预后有重要影响,使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发生猝死、无痛性心肌梗死及心律失常的几率显著增加。石家庄市中医院李智滨等人根据多年临床经验,对该病发病机理及治疗方法进行了深入研究,认为该病涉及代谢系统及心脏神经系统两个方面,系脉络瘀阻、失于荣养所致。阴虚为本,燥热为标。在治疗上除应针对临床表现外,更应培土养心,从脾论治,采用益气养阴、健脾补肾、活血化瘀等法。他们精选黄芪、麦冬、五味子等中药组方,研制成糖欣胶囊。经按诊断标准选取80例该病住院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进行对比治疗观察,结果显示,采用常用西药治疗和控制饮食的对照组,显效率为23.3%,总有效率为60.0%。而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组方糖欣胶囊的治疗组,显效率为42%,总有效率为92%,且没有任何不良反应。经实验和临床观察显示,该中药组方可有效调节和控制患者血糖,改善高血糖所致神经细胞水肿、变性及坏死,修复自主神经髓鞘的完整性和改善内分泌功能,充分显示出中药在治疗该病方面的优势。
--------------------------------------------------------------------
糖尿病视网膜病如何进行饮食调治?
来源:网摘
(1)贞明饮:女贞子12克,黑芝麻10克,决明子10克,水煎饮之,不拘次数,日1剂。具有滋补肝肾之功效。
(2)杞斛饮:杞果15克,石斛10克。泡茶饮之,每日1剂 ......
------------------------------------------------------------
糖尿病患者吃膳食纤维并非多多益善
来源:网摘
膳食纤(如韭菜、芹菜、黄豆等)具有相当重要的生理作用牞如抗腹泻、预防某些癌症、预防便秘、解毒、预防和治疗肠道憩室病、调节胆石症、降低血液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控制体重等。
对糖尿病患者来说,膳食纤维是一把“双刃剑”,如果不加控制地超量补充,可能造成诸多的问题。
1.大量补充纤维,可能使糖尿病患者的胃肠道“不堪重负”。
糖尿病患者胃排空往往延迟,甚至出现不同程度的胃轻瘫。大量吃纤维,可使胃排空延迟加重,造成腹胀、早饱、消化不良等。特别是儿童糖尿病和老年糖尿病患者,进食大量如韭菜、芹菜、黄豆等粗纤维食物,会出现上腹不适、嗳气、腹胀、食欲降低等症状,甚至还可能影响下一餐的进食。
2.大量补充纤维,可能影响钙、铁、锌等元素的吸收。
大量进食膳食纤维,在延缓糖分和脂类吸收的同时,也阻碍了部分常量和微量元素的吸收,这对于缺乏这些元素的糖尿病患者而言,无异于“雪上加霜”。因此,糖尿病患者不宜大量进食膳食纤维,在补充膳食纤维的同时,应补充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合剂。
3.大量补充纤维,可能降低蛋白质的消化吸收。
蛋白质的补充一方面要强调量,另一方面要注意蛋白质的消化吸收。大量进食膳食纤维,特别是不溶解的粗纤维,将导致胃肠蠕动减缓,使蛋白质的消化吸收能力更弱。加之一些糖尿病患者顾忌血糖波动而有意减少肉、蛋、奶等含优质蛋白质的食物摄取,这一正一负的叠加“效果”,往往导致血浆蛋白质水平降低,长此以往,糖尿病患者会出现蛋白质营养不良。
4.大量补充纤维,可能导致发生低血糖反应。
部分糖尿病患者血糖很“脆”,往往因饮食、运动、药物的改变或控制不当导致低血糖反应的发生。有些糖尿病患者突然在短期内由低纤维膳食转变为高纤维膳食,在消化道出现不耐受反应的同时,也使含能量的营养素不能被及时吸收而导致低血糖反应,对于注射胰岛素的糖尿病患者尤其应注意。
相关知识
糖尿病运动康复门诊介绍 康复医疗
市中医院开设糖尿病性皮肤病整合门诊
糖尿病诊断与治疗最新指南
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病机制及诊疗进展
糖尿病足最新治疗策略!《中国糖尿病足诊治临床路径(2023版)》重磅发布
妊娠期糖尿病的诊断标准
糖尿病中医食谱
2021年妊娠期糖尿病相关诊疗指南解读
糖尿病的饮食治疗
糖尿病的饮食疗法
网址: 糖尿病中医诊疗10 https://www.trfsz.com/newsview489643.html
推荐资讯
- 1从出汗看健康 出汗透露你的健 3873
- 2早上怎么喝水最健康? 3659
- 3习惯造就健康 影响健康的习惯 3303
- 4五大原因危害女性健康 如何保 3208
- 5连花清瘟、布洛芬等多款感冒药 2965
- 6男子喝水喉咙里像放了刀子一样 2465
- 710人混检核酸几天出结果?1 2229
- 8第二轮新冠疫情要来了?疾控中 2227
- 9转阴多久没有传染性?满足四个 2163
- 10补肾吃什么 补肾最佳食物推荐 2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