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神秘的德昂族武术》

《神秘的德昂族武术》

来源:泰然健康网 时间:2024年12月14日 18:37

有那么一天,当我不经意中走进西南边疆现有居民中最古老的民族之一的德昂族村寨时才发现,短短的大半天时间,我没有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去领略这个民族文化的博大与精深。

按计划只是看看水鼓舞和民族服饰,压根没有想到能挖掘到具有传奇色彩的德昂族武术。

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芒市三台山乡出冬瓜德昂山寨在大山深处。为什么叫“出冬瓜村”,询问多人才明白,这个本没有名字的村寨是因为盛产冬瓜让路人不经意起了个永久的名字。

德昂族在全国只有一万五千人左右。德昂族原名“崩龙族”。1985年9月17日经国务院批准正式改名为德昂族。“崩龙”是他称,非本民族的自称,德昂族各支系中三分之二以上的人自称“德昂”,意思是“石岩”。德昂族是西南边疆现有居民中最古老的民族之一,远在公元前二世纪就居住在怒江西岸。聚居于云南省潞西县三台山和镇康县军弄等地,散居在德宏、保山、临沧和思茅地区。德昂族是古代接受汉文化较多和较早的民族之一。元明清以来,与傣族人民交往密切,特别共同信仰小乘佛教,因此,受傣族文化影响较深。

德昂族有“太阳爸爸和青龙妈妈”的传说。传说他们是太阳“斯母达瓦啥那”和龙女“青龙”在岩洞中生活繁衍的后代。因此把太阳和青龙作为本民族的标志。青龙腾升,艳阳高照,象征着德昂族人民奋勇向上,追求光明和幸福的精神。

德昂族有自己的语言,属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佤德昂语支。德昂族无本民族的文字,通用傣语文、汉语文。

德昂族服饰以深色为主,不同支系的妇女服饰不同,主要从其筒裙横条文的颜色来识别。妇女多穿黑色、藏青色的开襟短衫和长裙,头缠包布,佩戴银项圈、耳筒、耳坠、红绒球等首饰。男子多穿大襟的上衣及宽而短的裤子,头缠黑色或白色头巾。

五彩斑斓的绒球是德昂族的特色饰品。男子的包头巾两端及胸前,妇女的衣服下摆、项圈上,男女青年的耳坠上和筒帕的四周都装饰有彩色的绒球。

许多去德昂族村寨的人就是想看看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水鼓舞时如何跳的。我也是如此。

水鼓舞是德昂族的舞蹈,德昂语叫“嗄格楞当”,舞蹈时,将鼓挎在脖子上,鼓在身前,边敲边跳,大硭、大钹伴奏。鼓声深沉、庄重。可以单独跳水鼓舞,也可大家跟随水鼓节奏起舞。 德昂族水鼓舞,一般在“浇花节”的庆典活动中表演,演奏时把水注入鼓中,音色低沉悠远,犹如德昂族悠久的文化在历史的山谷中回音。

“浇花节”已经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之一,水鼓舞表现了德昂族人民对浇花节神圣的礼仪和对水鼓的尊崇。这里有一个美丽的传说,德昂族的武术也在这美丽的传说中诞生了:早在六千多年前,德昂族与龙和太阳就结下了很深的儿女情了,可以称得上是儿女情长。当时,德昂族把龙和太阳当作了自己的父母亲,对他们是无比的尊敬、爱护。同样,“龙”和“太阳”也把德昂子女当作是自己的亲生儿女一样的关心、守护。一千年,两千年,他们就这样相依为命过了几千年,他们之间在漫长时间里产下了浓厚的感情,当他们的生活过着安详幸福的时候。突然一场灾难落在了他们身上------

有天夜里一个恶魔把整个德昂村寨吞没了,村里几乎被抢的一无所有,他们的生活又回到了贫困之中。之后他们没有一天能过上安定的生活,时常被恶魔骚扰着。他们天天在祈祷,希望自己能过上以往幸福的生活。时间就这样慢慢的过去了,可他们的生活还是一样的一天不如一天。无论怎样他们依然在祈祷着。最终,他们的善良与真诚感动了天地的守护着,“龙”和“太阳”。在一个很美的夜色里一道白光坠落在了他们的这个村庄。在一个云雾迷茫的早晨,一个德昂妇女在上山干活的时候发现自己的田埂上有哭声。她上前走去,发现有两个婴儿光着身子正在那哭着,于是她便把这对孩子抱回了家抚养起来。最后,他们才知道这是“太阳”和“龙”的替身。

之后,这对孩子在他们的抚养下逐渐的长大了,他们成为了德昂人民的儿女。他们在这个村里教会了德昂人民很多东西。他们为了拯救德昂这个村寨,把自己所拥有的武术传授给了德昂族的先民。并与德昂先民利用他们的武术战胜了不少的恶魔,他们的生活开始慢慢有了转变。最终,这对天地神看见自己的儿女生活有了转变,便又返回了自己的家乡,给后人留下了美丽的神话故事。德昂先民为了纪念他们。于是,组织修起了“宫殿”和“龙和太阳走过的路”。德昂族的先民“玉孔”和“岩恒”把“龙”和“太阳”传授的武术编制成了优美的舞蹈“龙阳舞”流传在德昂金齿国。

至今,德昂族的舞蹈以旧翻新。以前的老动作只有少部分德昂人知晓了。现在大多都在跳新编制的水鼓舞,但德昂人民始终不会忘记水鼓舞的源流。

正是看出水鼓舞的舞者刘三所的武术功底,试问会否德昂族武术,得到肯定后大喜。请他给我们讲讲德昂族武术和表演拳术和棍术,他欣然答应。

在德昂族的历史中,棍的历史悠久,是早期主要的生产工具,也是最早用于防身和格斗的武器之一。

刘三所喜欢棍术,他认为棍术以其刚猛、豪放的风格可以吸引很多人观看。刘三所擅长棍术,舞起来呼呼生风,技术娴熟,潇洒自如,一招一式,有板有眼。棍法中的打、揭、劈、盖、压、云,扫、穿、托、挑、撩、拨等均有表现。尽管满身武工,他也没有一根日常练武的棍子。这是一根临时加工的竹竿,可以想象,德昂族武术已经处于边缘化状态了。

德昂族人所进行的棍术很有特点,虽然运用了传统武术的一些动作,但其经祖辈代代相传下的套路,通常没有传统武术技击性较强的勇猛激烈,更多的则是一种舒畅自然的矫健。它通过伏身飞跃,蹲跳闪转,上下翻飞的动作,以及一系列大起大落朴实无华的套路,来完成棍术的演练。

德昂族棍术的技击特点是勇猛、快速、多变。是以抡、劈、戳、撩、舞花等棍法组成套路,它的特点是使用两端,横打一片。练习棍术时手臂圆熟,梢把兼用,身棍合一,力透棍梢,表现勇猛、快速,“棍打一大片”。

有传说,德昂族拳术是梅花拳的前身,但满村寨也没寻找到练拳的梅花桩。刘三所说,德昂族的梅花拳最早见于明末,因为是在七根酒杯粗、斗米高的梅花竹桩上练习起拳踢脚,故得名为梅花拳,世代相传至今。

我无法肯定梅花拳就起源于德昂族,去查了查一些文献,也无法确认梅花拳的起源。但得到肯定的答复是,梅花拳古称梅拳,是我国较为古老的拳种之一。

在德昂拳中,左拳是德昂族的看家拳之一,拳路灵活多变,迎战对手时,最后都以左手出击的绝招取胜,故德昂族有左手定乾坤之说。在刘三所的套路中,往往左手都是在前的。他说,德昂族武术实战性很强,德昂族的祖先历来性勇好武,所习武术 ,均为祖辈相传。 为什么德昂族人把自己的武术称为“左拳” 呢,刘三所说,这是因为德昂拳师在比试武功中,习惯先用灵活多变的武术套路迎战对方,趁对手不备时,最后使出左手出击的绝招而彻底获胜。我们看出,套路中许多连续动作的最后一招都是左手出击。

德昂族是一个典型的大分散小聚居的民族,分布范围非常广,虽然德昂族只有1万多人,却分布在云南省3个地州9个县市。德昂族在长达两千多年的发展变迁中,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文化。我们短短的大半天时间却看到了德昂族在水鼓舞的美丽传说中武术存在的影子。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相关知识

德昂族
德昂族文化
中国德昂族博物馆
德昂族风俗习惯
德昂族的风俗
德昂族服饰文化
德昂族是什么意思?
德昂族介绍
德昂族食俗
德昂族简介.ppt

网址: 《神秘的德昂族武术》 https://www.trfsz.com/newsview523975.html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