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节食的三大标准,判断自己是否健康减肥的准则,你一定不知道!

节食的三大标准,判断自己是否健康减肥的准则,你一定不知道!

来源:泰然健康网 时间:2024年11月24日 18:11

节食,对绝大多数人来说,都是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概念。

熟悉是因为网络上的海量减肥相关文章,经常会出现“节食”这个词。

而陌生是因为极少有人,能对“节食”的准确定义,说出个所以然来。

对于自己采用的减肥方法,究竟算不算节食,99%的人都是一头雾水。

究竟怎么判断自己的饮食行为是不是节食?

少吃就是节食吗?

可以让您对 节食有清晰的了解!

本篇关键词

1、节食的本意是节制饮食。

2、节食起初的内涵是正面的:劝导别人节制口腹之欲,以保持身体健康。

3、节食之所以会变成一种减肥方法,是因为低门槛、易操作、见效快。

4、现在节食变成了节食减肥的代称。

5、节食减肥之所以极具争议,是因为在实践中被玩坏了。这跟营养教育不足有关。

展开剩余93%

6、节食的正面含义,目前仅局限于医学、养生和营养专业领域。

7、节食的大众含义就是节食减肥。

8、节食是一种极端的饮食调控行为。

9、判断一种行为是否属于节食,需要在动机、方法和结果上满足三个条件。

10、动机上的主观故意,是判断节食的首要条件。

11、追求体重下降,是节食最普遍的动机。

12、是否采用持续性+低于身体正常需求的饮食方法,是判断节食的第二个条件。

13、最终是否对身心造成了负面影响,是判断节食的第三个条件。

14、我们察觉不到节食的负面影响,并不意味着对身体客观上没有伤害。

15、个人体质差异和身体反馈的滞后性,是人们为各种减肥方法争论不休的核心原因。

16、再科学的减肥方法,也有人嗤之以鼻。再差劲的减肥方法,也总有人顶礼膜拜。

17、一种饮食方法,必须同时满足三个条件,才能称为节食。

18、偶尔断食或忘记吃饭,不属于节食。

19、自己是否在节食取决于个人的主观判断。

20、你究竟有没有在节食,只有你自己知道。

以下是正文↓

一、节食内涵的演变

节食中的“节”,有两种意思。

一是指节日。

所以“节”食,是指某个节日要吃的食物的简称。

这个含义早在中国元朝,孟汉卿在《磨合罗》中有提过——买油面为节食,裁段疋作秋衣。

后一句有个字不认识,就不解释了,只解释前一句字都认识的。

前面这句话里的“节食”,就是购买油面当做节日食品的意思。

不过“ 节日食品”这个含义太冷门,现在也早就不用了,我们就不讨论了。

“节”的另一个意思,就是我们熟知的“节制”,所以节食的大众化含义是: 节制饮食

这个节食的内涵,最早出自《三国志》:故其俗节食,好修宫室。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

这个地方的人,由于土地贫瘠(粮食产量少),所以就养成了节制饮食的风俗,还喜欢建房子(中国人对房子的执念自古有之)。

我们可以发现,节食在一开始是当“ 饮食调控”来用的。

因为无论是出于风俗、信仰或其他原因,人们主动选择节食。还是因为食物匮乏,而不得不节衣缩食。

节食的本意,都是对“ 减少饮食摄入”这一行为的客观描述。

但随着时间的演变,节食的内涵也发生了变化。比如到了宋朝,有个叫何坦的人,写了一本书叫《西畴常言》。

其中有句话:节食则无疾,择言则无祸。

这两句话我们只看字面,就知道是什么意思——节制饮食就不会生病,说话有选择就不会招惹祸端。

说明这时候,节食已经和身体健康联系了起来,是劝诫他人要节制口腹之欲,不要过量饮食,以保持身体健康。

节食的内涵,开始被赋予了正面的积极意义。

从此以后,直到现代社会,节食一直都是以“正面人物”的形象出现的。

甚至在减肥风潮没有大流行之前,节食即便是在减肥领域,也是正面的。

当有人告诉你需要节食时,其实是在劝导别人不要吃多了,要注意控制热量摄入。

但进入21世纪后,随着全社会普遍性的热量过剩、肥胖流行和减肥大潮的风起云涌。

原本中性且带有积极含义的“节食”,就像“同志”或“小姐”一样,被拉下了水。并以极快的速度,堕落了一种减肥方法。

究其原因,节食之所以能被千千万万减肥者选中,是因为——低门槛、易操作、见效快,老少咸宜!

当节食被迫成为一种减肥方法后,口碑就开始飞流直下三千尺。

这是由于全民营养学教育的不足,节食在实践过程中被玩坏了。

如今在大多数人的认知里,节食已经沦落成了负面的消极概念,甚至成了过街老鼠。

比如现在一提节食,大家就会和“节食减肥”自动挂钩。

然后不自觉就让人联想到清汤寡水、想吃不能、忍饥挨饿的痛苦印象。

还可能让一些心有余悸的减肥者,产生不适感。

节食的两层含义

我们可以针对节食的含义,做个总结。

在现代社会,“节食”目前存着有 小众大众两层含义:

1、 小众含义:主要适用于医学、养生和营养专业领域。

比如当医生告诉你需要节食时,此时在他的语境里,节食等同于不要过量饮食、少吃高热量食物、控制热量摄入。

这才是节食的本意。

不过鉴于“节食”已经沦落风尘的现状,目前已经没多少人,会关心节食的本意了。

所以建议专业人士,在给普通群众沟通时,还是要注意措辞,以免误会。

2、大众含义:主要集中在减肥领域。

减肥领域的节食,也是目前大众最熟知的含义。

减肥语境下的节食,一般是指一种勒紧裤腰带、负面且低端的减肥方法—— 节食减肥

节食减肥,争议极大。

那么在减肥领域,怎么判断自己的行为是不是节食呢?

节食的三大标准

我们可以给节食下一个相对严谨的定义:

节食:是指一个身心健康的人,基于主观意图,故意采取持续性低于身体基础需求的饮食方法,并且在结果上,对自己的身心健康造成了负面影响的极端饮食调控行为。

虽然这个定义有点绕,但可以明确:节食是一种极端的饮食调控行为,并且行为主体是身心健康的人。

除此之外,一种饮食方法能有幸被扣上“节食”的帽子,要同时满足三个标准: 动机、方法和结果。

1、动机上:主观故意

主观故意,是判断节食的首要条件。

无论是追求体重下降,还是跟人赌气不吃饭,或者其他什么目的,节食必须基于主观故意,是一种主动行为。

如果明明想吃却吃不了,不想节食却没法吃东西,

比如患病、饥荒或像“猪坚强”一样被困,这都不算节食,只能算是挨饿。

追求 体重下降,应该算是节食最普遍的动机了。

在减肥过程中,如果把追求体重下降当成目标,甚至是唯一目标。

那即便再科学的饮食调控行为,也很容易沦为节食。

因为正常人的体重是不可能持续下降的,而且几乎所有减肥者都会遭遇平台期。

这就导致,如果我们减肥期间,每天都只盯着体重的升降。

一旦体重不下降,就会产生焦虑、挫败和自我怀疑的负面情。

特别是处于平台期时,体重经常一连几天、几周甚至一两个月不下降,绝大多数人在这种状态下都可能负能量爆棚。

而在这种负面情绪的摧残下,很多人的饮食调控行为,就很可能走向极端而变成节食。

2、方法上:采取持续性低于身体基础需求的饮食方法

核心在于 持续性+低于身体正常需求

食物对人体的基础作用有四个,前两个是:提供能量来维持生存+提供营养素构建身体。

所以任何一个人,想要维持生存和身体各器官的正常运转,对能量和各种营养素,必然有基础需求。

这都需要每天摄入的各种食物来提供。

但由于人体拥有强大的储备功能。

所以正常人偶尔的断食行为,并不会对身体健康造成不良影响,还可能对健康有利。

但凡事要有度。

对于大多数节食减肥的人来说。

为了追求体重下降,持续性低于身体基础需求的进食,就很可能会变成常态。

时间一长,身体就可能吃不消了。

但需要注意的是,持续性究竟是持续多长时间,3天?10天?还是30天?并没有一定之规。

同样每个人对热量和营养的基础需求也是天差地别,同样也没有统一的标准。

所以,判断持续性的长度和基础需求的底线。

最终要看,是否对当事人的身心产生了负面影响。

3、结果上:对身心健康造成了负面影响

判断一种饮食方法是否合理,要看最终反馈的结果:

是否对身心造成了负面影响。

但怎么衡量对身体造成的负面影响,也存在争议,因为负面影响存在 显性隐性之分。

有些负面影响是显性的,比如生理期不正常、掉头发、皮肤长斑、报复性进食等。

反正减肥前没有的问题,减肥后有了。

这些负面影响我们一眼就能看出来或者能感受到,至少可以及时止损。

但也有些负面影响是隐性的, 既看不出来也感受不到。

比如很多减肥者会说:虽然我节食很久或长期采用某种极端减肥方法,但我身体一直非常好啊。

对于这种现象,虽然得承认,不同人的体质的确存在差异。

但主要还是跟 身体反馈的滞后性有关。

要知道,我们人体的各个器官,跟机器零部件一样,都有使用寿命或保养时间。

比如有些人体质差,某个器官使用50次就会出问题。

而有些人体质好,可能使用100、200次甚至1000次都不会出问题。并且如果保养得当,使用次数也可能会增多。

如果长期节食或使用某种极端的饮食方法,一顿折腾下来,假设共消耗了50次。

对体质差的人来说,可能很快就有明显反馈了——负面影响肉眼可见。

但对体质好的人来说,可能就没什么明显反馈,甚至完全察觉不到。

这自然会让这些人认为,节食对自己没啥负面影响。

但实际上:

你察觉不到负面影响,并不代表你的行为不会对身体造成隐形伤害。

可能你节食三年身体都没事,体检结果也一切正常,但第四年身体却出问题了。

于是你很可能会认为,节食三年对自己没啥负面影响。

其实前三年的节食行为,可能对你的身体已经是一种消耗和伤害了。

总之,个人体质差异和身体反馈的滞后性。是导致很多人经常为各种减肥方法争论不休的 核心原因。

所以当减肥时间久了人,我们会发现减肥市场长期存在一种非常诡异的现象:

再科学的减肥方法,也有人嗤之以鼻。而再差劲的减肥方法,也总有人顶礼膜拜。

但我们自己必须要认识到:

任何一种饮食方法或减肥方法,无论是属于节食还是正常的饮食调控。

只要不违法,都只是 工具而已,争论工具本身的对错,意义不大。

因为核心还是 使用工具的人

即你自己是否具有明确而清晰的目标,以及灵活的应对能力。

主观判断

总之:一种饮食方法,只有 同时满足以上三个标准,才可以被称之为“ 节食

所以,偶尔的断食、斋戒或忘记吃饭等行为,并不属于节食。

大家可以按照以上三个标准,对自己的饮食调控行为进行判断。

不过通过以上论述,我们可以发现:判断一种饮食调控行为是不是属于节食,是非常 主观且个人化的。

毕竟你究竟有没有在节食,其实只有你自己才清楚。

胖掌柜的关键词

本篇关键词

1、节食的本意是节制饮食。

2、节食起初的内涵是正面的:劝导别人节制口腹之欲,以保持身体健康。

3、节食之所以会变成一种减肥方法,是因为低门槛、易操作、见效快。

4、现在节食变成了节食减肥的代称。

5、节食减肥之所以极具争议,是因为在实践中被玩坏了。这跟营养教育不足有关。

6、节食的正面含义,目前仅局限于医学、养生和营养专业领域。

7、节食的大众含义就是节食减肥。

8、节食是一种极端的饮食调控行为。

9、判断一种行为是否属于节食,需要在动机、方法和结果上满足三个条件。

10、动机上的主观故意,是判断节食的首要条件。

11、追求体重下降,是节食最普遍的动机。

12、是否采用持续性+低于身体正常需求的饮食方法,是判断节食的第二个条件。

13、最终是否对身心造成了负面影响,是判断节食的第三个条件。

14、我们察觉不到节食的负面影响,并不意味着对身体客观上没有伤害。

15、个人体质差异和身体反馈的滞后性,是人们为各种减肥方法争论不休的核心原因。

16、再科学的减肥方法,也有人嗤之以鼻。再差劲的减肥方法,也总有人顶礼膜拜。

17、一种饮食方法,必须同时满足三个条件,才能称为节食。

18、偶尔断食或忘记吃饭,不属于节食。

19、自己是否在节食取决于个人的主观判断。

20、你究竟有没有在节食,只有你自己知道。

相关知识

如何判断自己是否肾虚 三招教你来判断
健康标准体重计算公式:如何判断自己是否达标(健康标准体重计算公式)
bmi怎么算? BMI指数的分级标准——判断你的体重是否健康
怎样判断体重是否标准
美媒:身材胖瘦不是健康标准,身体健康有四项标准,看你是否健康
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判断标准是什么
肥胖有哪些类型?判断肥胖的标准是什么?
健康指南:怎么判断自己的体重是否超标=
中医判断健康的五大标准
三个小招简单判断是否肾虚

网址: 节食的三大标准,判断自己是否健康减肥的准则,你一定不知道! https://www.trfsz.com/newsview61040.html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