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西宁残联)
在职业康复机构接受康复训练的残疾人,除了有职业技能培训的需求外也有心理健康服务的需求。目前多数职业康复机构心理健康服务专业人员比较缺乏,导致职业康复的作用并未充分发挥。本文论述了在职业康复工作中开展心理健康服务的必要性,并分享了在职业康复工作中开展心理健康服务的方法和关键环节。
职业康复需要
从身体和心理两方面着手
残疾人因身体缺陷,往往承受着多方面的压力,加之大多数人不懂得如何缓解释放压力,久而久之,有可能积累成心理疾病,需要专业的心理健康辅导和帮助。由于目前多数职业康复劳动机构(以下简称“职康机构”)的相关专业人员比较缺乏,难以为残疾人学员及其亲属提供理性的、系统的、个性化的心理健康服务,职业康复工作效果没有得到充分体现。
职业康复作用的充分发挥需要从身体和心理两方面着手,因此在残疾人职业康复工作中加强心理健康服务具有必要性和可行性。一方面是促进残疾人事业全面发展的需要。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指出“促进残疾人事业全面发展”。心理康复功能是职康机构需要补足和加强的部分,是“全面康复业务布局”的必然要求。
另一方面是满足残疾人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需要。职康机构的残疾人通常有多种康复需求,不仅希望自己能获得良好的职业培训服务,也希望自己或家人能够得到相关的心理知识培训。有的职康机构学员明确希望能够得到专业的心理咨询服务,及时排解负面情绪。
职业康复心理服务的方法
心理咨询是在职业康复中开展心理健康服务的重要形式。残疾人职业康复工作中的心理咨询服务(以下简称“职康心理咨询服务”)是由就业指导专业人员运用心理学的原理和方法,给职康机构学员及其监护人以帮助、启发和指导的过程。职康心理咨询服务可以使职康机构学员及其监护人在认知、情感、行为模式上发生积极的变化,解决其在学习、工作和社会适应等方面出现的心理问题,同时发掘职康机构学员的潜在能力,完善人格,以提高其身心健康水平,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环境。
职康心理咨询服务不是简单地与职康机构学员及其监护人谈话,也不是仅凭经验和阅历就能为职康机构学员及其监护人解决个体的特定问题。在职康心理咨询服务过程中,需要就业指导专业人员通过面对面的交流、谈话,观察和了解残疾人的素质特征、能力状况、性格特点,以及其他相关情况,并针对其具体情况和需求,协商探讨出解决特定问题的方法。
以关心职康机构学员的健康成长为目标,建立起良好的咨询关系是有效开展职康心理咨询服务的基础。理论上看,职业指导约谈是心理咨询面谈方法在职康心理咨询中的具体应用。这种方法的应用有助于职康心理咨询师与职康机构学员及其监护人之间积极关系的建立,而双方积极关系的建立是开展有效咨询服务的基础。
部分前来咨询的职康机构学员及其监护人,往往因为内向、自卑,或其他原因,导致他们对自己的认知有偏差,也有不少残疾人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焦虑和人际交往障碍,需要心理健康专业指导服务。因此在初期谈话中,职康心理咨询师就需要积极关注职康机构学员及其监护人,灵活运用有效的谈话技巧,用心领会、倾听、体验,将温暖的情绪传递给他们,让他们感受到被理解和尊重,帮助他们从焦虑不安的情绪中解放出来,减轻并逐渐消除心理障碍,降低人际交往焦虑,提高人际交往水平。同时,鼓励对方自由表达,通过指导性倾听,发现并纠正他们的认知偏差,合理运用共情技巧,鼓励他们的积极情感,必要时运用老师自身阅历和经验并结合咨询者个体情况,给出合理的引导,最终目的是在彼此建立相互信任的基础上,通过职康心理咨询师潜在的影响力对咨询者的思想和行为产生正向作用。
职康心理咨询服务关键环节
职康机构开展职康心理咨询服务过程中,心理健康服务专业力量的培养、心理健康档案的建立等环节需要重点关注。
首先,提供专业培训。为职康机构专职心理康复人员提供心理健康辅导基础理论、心理健康体系建立、个体心理咨询技巧、心理评估方法、危机干预原则、团体辅导方案设计等心理学基本常识培训,帮助职康机构专职心理康复人员从理论、知识层面了解心理咨询,搭建理论知识框架,为做好职康心理咨询服务工作奠定基础。
其次,引入专业团队提供心理健康服务。除了为职康机构专职心理康复人员提供心理知识培训外,还可以引入专业心理健康服务团队,采用预约的形式为学员和监护人提供心理健康服务。专业团队可以根据来访者的实际情况,在咨询过程中辅助沙盘治疗、绘画治疗、家庭治疗等不同的治疗方法,帮助来访者解决心理问题。
第三,建立心理健康档案。采用观察法、访谈法、问卷法等方法,以体验式学习、沉浸式参与的方式,为学员和监护人建立心理健康档案。学员心理健康档案包括背景资料、心理健康状况及辅导策略、能力状况及培养建议、人格特征分析及培养建议、职业能力倾向类型分析及指导等内容。通过建立心理健康档案,职康机构工作人员不仅可以掌握每个学员的心理健康状况,还可以动态监测学员心理变化情况,对有心理危机的学员做到早发现、早干预,防止极端情况发生。此外,心理健康档案还可以作为学员康复档案的有效补充,推动完善职康机构和家庭的联动机制,形成康复合力,提升职康机构学员的康复效果。
第四,开展个体心理咨询和团体心理辅导。通过建立心理健康档案,筛查出有迫切心理支持需求的学员和监护人,结合他们本身的意愿,由职康机构老师为其开展心理康复服务,提供个体心理咨询和团体心理辅导服务,由此提高在站学员和监护人的心理健康水平,完善职业康复体系,帮助他们早日融入社会,实现就业。
关爱残疾人
请将我分享给有需要的人!
来源:中国残疾人杂志社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