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心理疗法 健康科普

心理疗法 健康科普

来源:泰然健康网 时间:2024年11月24日 19:50

心理不是先天的东西,它是脑的机能,是脑对客观现实 的反映。这就是说,心理是由客观现实决定的,心理产生于 实践,同时又能反作用于实践。例如,1岁的孩子,只要看不 到妈妈,就知道妈妈不在,就会哭着找妈妈。

    脑瘫患儿主要表现运动发育落后,同时伴有不同程度的 智力、语言、听力、视力、行为等多方面障碍。过去由于对脑瘫 知识宣教过少,许多患儿家长只知“养”,忽视了“教”,片面认 为孩子有残疾,唯恐孩子受委屈,生活上照顾无微不至,甚 至十来岁还不能独自吃饭、穿衣,这时方才醒悟,后悔当初未及早训练孩子。

    对大脑研究的资料可以证明,小儿出生时大脑在结构上 已接近成人,例如,大脑皮层神经细胞的数目与成人接近, 只是其皮层比成人薄,皮层上的沟回比成人浅,脑重量也较 轻,出生时重约390克,只有成人脑重的1/3,随着大脑的迅 速发展,小儿的脑重量在9个月时达到600克,相当于成人脑 重的1/2,21/2”3岁幼儿脑重量达900”1000克,达成人脑重 量2/3,,7岁儿童脑重量达1280克,达成人脑重量9/10,12岁 时已接近成人。

    根据上述情况,我们必须抓紧7岁前小儿的运动、语言。 智力训练,尤其3岁以内更为重要。人类特点之一是,手的动 作的发展在儿童心理发展上具有无比的巨大意义。因为手的 动作是在大脑皮层的直接参加和控制下进行的。脑瘫儿童因 运动发育落后,家长就一味地让其躺着,结果运动发育更加 落后。为了促进孩子的发育,我们希望父母亲尽量多找机会 使孩子站立起来,扩大他们手的活动范围,例如引导孩子改 变成坐位,他的手的运动就会多些,手的运动的灵活性就会 增加,脑皮层会逐渐增厚,脑沟回加深。儿童行走动作的发 展在小儿心理发展上的意义也是非常巨大的。正常发育的小 儿,大部分在出生后4个月开始翻身,6个月会坐,8个月会爬, 1岁会站并开始行走。这不但使小儿有可能主动去接触各种事 物,还能从各方面来认识物体,更有利于各种感官(听觉器 官、视觉器官、言语器官)的发育,从而明显地扩大了小儿的认 识范围,发展了小儿的独立性。由此可见,小儿对外界事物 的认识,小儿心理的发展,首先是跟小儿的动作和活动的发展分不开。

    脑瘫儿童由于动作受限,活动范围小,因而导致心理上 的异常发展,多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孤独感。脑瘫儿童行动不便,不能与同龄儿童一样跑 跳、玩耍、入托、上学等。经常呆在家里,很少与人交往,脱离 人群,久而久之孤独感就会油然而生,随年龄增长,孤独感 的体验会日益增强。

    自卑感、缺乏自信心。脑瘫儿童生长发育比正常儿童 落后,行走姿势异常,学习生活遇到的困难比健全儿童多, 不时还要受到他人的歧视讥笑甚至打骂,总是感到低人一等。

    敏感;自尊心强。脑瘫儿童由于身上有残疾,往往容易 使自己过多地注意自己,对别人的态度和评论尤为敏感,容 易计较别人不恰当的称呼,如“瘫子”,对此难以忍受.立即产 生愤怒情绪,甚至加以报复。

    过度依赖与胆小。残疾儿童的父母往往对孩子过分溺 爱,包办代替一切,使孩子丧失自我意识,缺乏主动性,事事必 问,胆小怕事。

    情绪极不稳定,易变、任性,破啼为笑,转怒为喜的情 况十分常见。

    异常心理往往导致异常行为。行为异常也是脑瘫常伴随 的症状。

    行为是指我们能够观察到的一个小儿所做的举动,包括 谈话、行走;打人、注意看人、穿衣等等。

    异常行为表现如十分嫉妒别人。爱说或是异想天开,希 望引起别人注意自己。沉默、害羞和胆小怕事。对于一个单调 的活动,不能较长时间地集中注意力。长时间地来回摇晃。 经常爱发脾气,爱打人,爱扮怪相,咬自己的手,抓自己或打自己的头,不怕危险,一个人呆着哭、叫喊等。 行为异常有时会使他受到伤害,这常常是在他咬、抓自 己或撞自己的头时而受到伤害。

    行为异常,有时也可以使一个小儿发育迟缓,且常常妨 碍他的智力发展,使他不能像其他儿童那样去学习。

    行为异常,有时也会使家庭和社会感到不安。

    怎样才能培养脑瘫小儿有一个良好的心理状态与纠正不 良行为?这是每个患儿父母十分关心的问题之一。

    首先必须掌握正确的教育方法,了解儿童的心理需要。 他们有情感方面的需要,有爱与被爱的需要;有成就方面的 需要,即希望得到表扬、奖励;有安全感的需要;有依赖关系 的需要;有自尊感和被人尊重的需要;有独立性及独立解决问 题的需要。

    另外要仔细观察脑瘫患儿,弄清他在什么情况下出现不 良行为,查清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与什么人以及为什么 会出现不良行为。

    如果脑瘫患儿因不良行为而得到夸奖时,他就会重复做这种事。因此绝不要夸奖他的不良行为,但也不要惩罚他, 要予以漠视,可使异常行为逐渐消失。因为以往当小儿出现异常行为时,老师或父母总是指责、批评、说教,这样做的客 观效果是对儿童不良行为的强化。如果不予注意实际上就可使这类行为失去强化。随时间推移,不良行为就会逐渐减少, 加之教育与其他行为矫正措施,即可消除不良行为。

    另外,以鼓励表扬为主,加强正面教育:注意培养其自 信心,也是纠正不良行为的重要方法之一。家长对孩子要加 强教育,通过讲道理,使孩子明白不良行为的坏处。在孩子心目中父母应树立起一定的权威性,不能轻易妥协、迁就孩子 不合理的及过分的要求。当发现孩子的坏毛病时,***次纠 正要坚决、不让步,这样才能达到良好效果,也不易使孩子在 心理上受到伤害。

    如果向孩子提出什么要求,在此之前,先要打招呼,使 孩子有个心理准备,这样做既易于收到预期的效果,又不致 于损伤孩子的自尊心,可以使孩子心理健康得到妥善的保护。 除此之外,还要尽量让脑瘫儿童修理好由于他的不良行为而 损坏的东西。通过这种正强化,逐渐使患儿明白不应损坏东 西而主动地去改变不良行为。

相关知识

【健康科普】心理健康素养十条,守护你的心理健康!
心脏康复的运动疗法 健康科普
【健康科普】宣传健康理念,普及健康知识
作业疗法 健康科普
【健康科普知识】宣传健康理念,普及健康知识
开展健康科普 传递健康理念(健康焦点)
【健康科普】关注孕产期妇女心理健康
【心理科普】我们为什么要关注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心理健康知识科普来啦!
孕产妇健康管理科普知识

网址: 心理疗法 健康科普 https://www.trfsz.com/newsview62908.html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