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为什么选择创业,做创新成果转化?”
和义广业创新平台采访过的医生创业者,他们是这么回答的:
….
贺大林
蓝极医疗首医学家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泌尿外科主任医师
西安交通大学泌尿外科研究所所长
“当我把所在的学科推到了国家重点学科的高度后,我就可以去思考更新的东西了”
在55岁的时候,我已经把我所在的学科推到了国家重点学科的高度。我其实是一个不安分的人,这个梦想完成后,我就加快推动我们科的年轻人成长,我们年轻人成长起来以后呢,我就可以放手学科的工作,再去思考更新的东西。
你一定要解放你的思想、解放你的精力、解放你的时间,要给年轻人更大的平台的同时,把自己解放出来,然后你就会有时间去思考。
因为这个自由的思想、放开的思考,甚至异想天开,有时候就是创新的开始。再加上我们几十年的临床工作经验和认知,一定会有一些临床问题我们想去解决。
第二点,医生的创业要医工结合,一定要寻找合作伙伴,我们自身的能力是做不到所有事情的,比如工程化,合规化,产品化等等。要寻找这个志同道合的人去做梦,一块去讨论如何能够实现这个东西。
第三个,要有不破不立的思想。要敢于破,你不能老是牢记着这些传统的东西。传统是对的要坚持,但是传统一定是有需要改革的地方。因为我们年轻的时候,当医生正津津有味,你让他去创新就有难度,而且他的经验可能还没到能够创新的程度。一般到了一定的年龄以后,他这个创新精神又没了。因为他整天忙于看病,自己很牛,有了一定的临床地位,然后满世界都在找他看病,忙都忙不过来,这样就有可能把他思想深处的那些智慧埋没了。
卢才义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五医院主任医师
梅奥心磁 CTO/副董事长
“医疗技术革新,医生应该怀疑一切,改进一切”
医生,在医疗的技术进步中间,发挥着举足轻重、不可替代的的作用。主要有三个方面。
第一,就是所有的技术上临床,都必须医生来进行测试使用并提出修改意见,这是不可或缺的。
第二,成熟或者经过验证的标准医疗器械,必须通过医生来进行传播推广、指导教学、普及提高。
第三,更重要的是所有的基础医学苗头要跟临床结合,必须有临床医生的参与,不管是主动、被动、随机或者是制式的,各种参与模式都说明了临床医生在创新领域的重要性。就具体的点而言,创新性的医疗器械,临床医生甚至是该领域高精尖专家的参与,会提供更好助力。
第一少走弯路,第二少犯错误,第三节省时间,第四节省成本,第五直接直奔主题。
因为新的创新技术,会通过临床专家得到一个新的高度和新的实现。而不是通过普通的、泛泛的甚至是外行式的发展路径去实现,就像反复的去改、反复的研、反复的去试,这样会增加无谓的时间金钱成本,甚至病人和社会付出代价。
袁进
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副主任
“发现需求、思考方法、付诸实践,临床医生能做的远不止治病这件事“
临床医生和科技工作者这两种身份并不矛盾。研发的初衷和动力来源于临床需求。
就个人从业经历来说,眼睛作为一个光学器官,病症的诊断依靠的是光学成像。目前,我国的高性能光学诊断设备,依赖于国外进口。国外技术的垄断倒逼我们不得不研发属于自己的装备。又好比角膜移植,粗略估算,我们国家的角膜供体一年不到8000例,但是等待角膜移植的患者却高达300万,极大的供需失调,往往还因缝线问题导致手术失败,浪费了珍贵的供体。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团队研发了光固化的生物黏合剂进行无缝组织固定。
在亲身完成了这样的转化实践后,得到的心得体会是:科技成果转化的工作,不应该是重复性的、机械性的工作。
在转化的过程中,最重要的一点是学会思考。思考我们现在的诊疗体系有哪些是未满足之处?找到需求之后,构建一个思路导图,明晰需要突破的关键技术节点,分析相关学科领域的最新进展和动态,确定解决的策略和方法。
接下来最重要的就是 “ 找准合作团队 ” ,团队背景应该医工交叉多元化的,并开展产学研联动,实现联合技术攻关。
最后,借助临床医生身份的优势,通过动物模型、手术模型的建立等,将研发的成果在临床进行评价和验证,再进行产品的升级优化,最终再应用到临床,技术的进步同样也会减轻临床医生的业务压力,这是一个非常好的闭环。
有了好的想法,最重要的是要勇于实践,不应受制于当前的局限性,一味等待所有条件都具备才着手去做。坚定自己的模板,逐步推进,在路上寻找自己的合作伙伴,打造自己的团队。前路固然坎坷,但迎难而上,方能乐在其中,大有所为。
三个故事正是万千医生创业的缩影。
正如第六个中国医师节的主题“勇担健康使命,铸就时代新功”所言,
医生们肩负的不仅是临床工作,还承担着推动中国医疗产业发展的使命,
以青春韶华,铸精诚大爱。
致敬医师!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