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控专家呼吁:尽快完善新发及重点传染病监测预警体系
“长期以来,在大流行疾病方面,我们任由恐慌和忽视循环往复,当存在严重威胁时,我们加大努力,当威胁减弱时,我们很快将其抛之脑后。”12月2日,在广东省预防医学会召开的2023粤港澳公共卫生论坛上,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李群借用了全球防范工作监测委员会的一句话表达了大家对重大流行病的普遍认知。
在会上,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在做好大规模流行疾病准备和应对,尤其是完善新发及重点传染病监测预警体系,建立多点触发疾病防控预警系统,敏锐捕捉暴发流行的异常信号等问题上碰撞出不少思想的火花。“其实早就应该采取行动了。”李群表示,这也是健全公共卫生体系的当务之急。
一次大流行疾病,敲响一次警钟
由于气候变化,自然环境改变,生态平衡被打破,生物多样性减少,以及城市化进程无法逆转,人与自然的亲密接触增多,这使得全球的新发传染病很多,几乎每年都遇到。李群认为,在未来,大流行疾病的发生不可避免,还将再次席卷而来。
我们要如何面对?专家认为,绝不能好了疮疤忘了痛,一定要加强卫生应急体系建设,做好大规模流行疾病准备和应对。
对于重大传染病,我们经历的并不少。SARS是全球公共卫生应急的里程碑事件。李群认为,它改变了中国卫生应急体系,也给全球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敲响了警钟。“SARS后,我国建成了全球最大的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直报系统,医院、乡镇卫生院、县疾控机构以及其他机构,通过VPN网络信息报告给中国疾控中心的数据中心,数据库通过对数据的采集和利用分析,得出报表、分析等传输给国家卫生健康委、卫生行政部门以及各级疾控机构等。”
监测是及时有效发现和控制的重要手段和方法。在2011年,我国发布了《国家流感大流行应急预案》,在监测上下了很多功夫,比如基于哨点医院门/急诊的症状监测和病毒监测、554家流感监测哨点医院和408家流感监测网络实验室。另外,还通过不明原因肺炎监测、流感监测等,强化禽流感的监测和发现,针对活禽市场开展永久关闭、季节关闭、划定限制区等措施。可以说,我国的卫生应急体系建设取得了长足发展。
多点触发监测模式,早期发现疫情提醒公众防护
延迟发现暴发或流行等于丧失控制机遇,及时发现则能减少病例数。这一点对于厦门市疾病预防控制局局长王德猛有足够深刻的认识。因为福建是侨务大省,旅居各地的闽籍华侨华人有1580万人,厦门又是一个文旅会展名城,一趟航空飞行就可能会带来一场疾病的流行。
“渔民出海,有气象卫星精准预报,那么疫情苗头,应该有全方位监测预警。对于新发传染病监测与预警,厦门疾控做了深入研究与有效尝试。”王德猛介绍,厦门疾控与厦门大学合办厦门市公众健康研究院,联合完成模型搭建,建立各类传染病智慧化预警系统,实现早期发现能力。
以校园传染病为例,各区疾控发现校园疫情更多是依赖大疫情网数据分析或学校主动上报,信息渠道较为原始,预警较为被动。这一直是一个痛点。“现在通过多源数据对比,比如大疫情网、学校数据、师生健康异常数据,综合对比,对于确诊病例和疑似病例,进行关联分析,比如6月10日,厦门某学校发生流行性感冒,大疫情网确诊2例,同班级同一潜伏期内累计发热学生3位,咳嗽3位,这些信息就触发预警信号。”
王德猛介绍,2023年9月预警系统启动后,为厦门市传染病疫情“早发现、早预警、早处理、早控制”做出了极为有效的探索。2023年累计发出预警1200余次,以班级为单位的预警信号1000余次。2023年9-11月流感累计预警890起,其中以班级为单位的预警信号710次,蓝色预警信号640次(3-10例),黄色预警信号70次(≥10例),系统运行后,敏感度提高,能早期发现疫情,疫情数量增多,病例实现早隔离、疫情实现早控制,疫情控制在小规模、聚集性疫情大大减少。
目前,围绕病毒、细菌、支原体等,厦门疾控联合38家医疗机构,1062所学校,两场一站为哨点,1+6市区疾控为技术能力支持,利用数字、智能化信息手段,建立了厦门市全域传染病多点触发监测模式,实现对未知病原体、新发传染病进行监测预警处理。同时王德猛也强调:“要充分发挥新媒体预警信息发布作用,发挥官方权威机构新媒体平台作用,第一时间发布疫情信息,提醒公众防护,避免恐慌情绪。”
利用新技术,因地制宜开展预警系统建设
目前,全国部分省市开始尝试利用新技术建立监测预警平台,比如湖北省、山东省、上海市、浙江省等,监测预警平台已经整合多渠道信息。比如湖北省已经整合了医疗、疾控、医保、民政、公安、教育、药监、林业、农村农业、气象以及应急管理、大数据中心等15个大系统。山东省疾控机构通过监测预警平台汇聚医疗机构、学校信息等监测数据,实时开展多点触发预警工作。
为突破各机构、部门间的信息壁垒,实现多种方式解决医疗信息共享的问题,各地也因地制宜想办法,湖北就以12张表作为医疗机构临床症状数据采集标准,包括诊室、病房、实验室、影像检查室等得出的数据镜像,审核通过后实时交换。
建立有效的监测预警模型,并不容易,这需要很多部门的通力合作以及人工智能等大数据处理技术加持。在这一方面,广东省早就开始探索。2022年,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打造的广东省智慧化多点触发疾病防控预警系统被国家卫生健康委遴选为健康医疗大数据应用发展领域十大示范案例之一。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首席科学家林立丰介绍,在这个多点触发预警系统内,构建了疾控专题数据库,汇聚卫生健康、公安、海关、市场监管、交通运输等10个部门的疫情防控相关数据,实现疾病及相关因素的多点触发预警、多维度预测,提升辅助决策分析能力。同时,还建立一系列传染病监测预警规则和模型,涉及了82种病种或危害因素共1322个预警模型服务,涵盖病种及相关因素的风险预警、病种预警、聚集性预警、趋势预警、异常健康事件预警等多维预警。“比如广州市2022年底疫情预测,与真实情况相比,预测模型的达峰日期及累计感染率与实际情况接近。”
当然,林立丰也表示,目前多点触发预警系统也面临不少挑战,比如多部门共享数据的长效机制尚未完善,部门数据质量、时效、更新频次不能满足疾病早期预警要求。他也希望从国家顶层设计上出台多部门共享数据的长效机制,深化医防融合,扩大监测医院的覆盖面,以提高数据质量,优化传染病预警预测模型。
文、图| 记者 张华 通讯员 何宇航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薛仁政
校对 | 周勇
相关知识
我国重大疾病防控工作这十年:预防为主 多举措完善疾控体系
澳大利亚专家警告新冠病毒新变种FLuQE来袭
近期猴痘病例呈增多趋势,国内多渠道构建猴痘监测预警体系
冬季,如何预防呼吸道传染病和肠道传染病?
国家疾控局印发《传染病疫情风险评估管理办法(试行)》
专家提醒:预防秋季传染病 注意防护健康出行
疾控专家最新提醒!9月开学这些传染病感染大增
115+全国中小学校园健康及呼吸道传染病防控能力建设项目在京正式启动
IgA肾病好发于年轻人且进展快 专家强调重视体检并尽早对因治疗
北京8月20日成立重大呼吸道传染病研究中心
网址: 疾控专家呼吁:尽快完善新发及重点传染病监测预警体系 https://www.trfsz.com/newsview65147.html
推荐资讯
- 1发朋友圈对老公彻底失望的心情 6121
- 2从出汗看健康 出汗透露你的健 4002
- 3早上怎么喝水最健康? 3783
- 4习惯造就健康 影响健康的习惯 3400
- 5五大原因危害女性健康 如何保 3314
- 6连花清瘟、布洛芬等多款感冒药 3018
- 7补肾吃什么 补肾最佳食物推荐 2709
- 8男子喝水喉咙里像放了刀子一样 2524
- 910人混检核酸几天出结果?1 2283
- 10第二轮新冠疫情要来了?疾控中 22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