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糖变化是胰腺健康的“风向标”
62岁的王女士是一名糖尿病患者,平时在饮食上不太注意控油控盐,也不怎么爱运动,体重超标。最近,她发现餐后血糖时高时低,越来越不稳定,刚开始并没有重视,后来在家人的劝说下才来到医院就诊。医生询问了王女士的病情后,要求她进行腹部彩超检查,结果显示:胰腺癌。
血糖高,明明是糖尿病的表现,怎么会跟胰腺癌扯上关系呢?火箭军特色医学中心肝胆外科主任医师周丁华介绍,血糖变化除了跟糖尿病直接相关之外,其实还是胰腺健康的“风向标”,只是很多人都忽视了这一点。虽然目前还不能明确胰腺癌和糖尿病之间的关系,但我们需要了解的是,在导致糖尿病的众多因素中,包括胰腺肿瘤。血糖异常,尤其是忽高忽低或控制不住时,需要警惕胰腺肿瘤发生的可能。
1、血糖高低与胰腺肿瘤有何关系
糖尿病患者逐年增多,截至2019年,全世界约有4.63亿名糖尿病患者,中国约有1.26亿名糖尿病患者,可见这是个十分庞大的群体。在日常生活中,很多患者的血糖控制得并不好,通常与饮食控制、运动、睡眠、情绪、气候因素,与药物选择、用法、用量及依从性,与胰岛功能衰竭、胰岛素抵抗及是否合并其它内分泌疾病、恶性肿瘤等有关。如果排除了饮食和药物等原因,血糖仍然忽高忽低或控制不住,可能预示着胰腺肿瘤的发生。
医生常说血糖变化是胰腺健康的“风向标”,这怎么来理解呢?
高血糖与胰腺肿瘤
胰腺癌是恶性程度极高的消化系统肿瘤,早期症状之一就是突发糖尿病,患者通常起病急、血糖突然升到很高、突然暴瘦且无明显诱发因素,用胰岛素和降糖药治疗往往不见效。
糖尿病是胰腺内胰岛素出了问题所致,而胰腺癌多因胰腺外分泌结构恶变而来。早期胰腺癌患者之所以会出现一些类似糖尿病的症状,就是因为癌细胞破坏了胰腺组织,导致胰岛素分泌减少。
当然,临床确诊胰腺癌还需要做全腹部胰腺增强CT检查,明确胰腺有肿块生长,同时抽血查肿瘤抗原结果升高。单纯糖尿病是不会有胰腺肿块的,因此血糖高不一定是得了胰腺癌。
低血糖与胰腺肿瘤
临床上,引起血糖低的肿瘤主要有以下3种。一是胰岛素瘤:反复发作的低血糖反应常是胰岛素瘤的典型症状,低血糖是由于胰岛B细胞分泌大量胰岛素,并释放入血引起的;二是肝癌:由于肝功能损害导致肝糖原合成及释放障碍,导致低血糖发生;三是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晚期患者由于进食困难或不能进食而引起低血糖,等等。
周丁华解释说,低血糖的情况在糖尿病患者中很常见,要注意它可能与良性的胰腺肿瘤相关,也可能与恶性肿瘤相关。所以,出现下列低血糖表现应提高警惕,如糖尿病患者突然吃得多、嗜睡、困倦乏力、贫血、消瘦等,以及忽然像癫痫一样发病、开车突然失去意识等。
2、为何要重视新发糖尿病患者
有研究资料显示,糖尿病与胰腺癌有一定的关系,但这并不表示糖尿病会直接导致胰腺癌的发生。其内在关系可以胰腺癌患者为例,当胰腺癌患者整个胰腺或大部分胰腺受到侵犯时,往往会出现糖尿病的表现,因为其所剩的正常胰腺细胞已经很少了,无法正常处理人体中的血糖;同样,将糖尿病患者列为胰腺癌的高发人群,是因为血糖控制不好,会导致身体多处器官受损,从而出现胰岛素分泌缺陷。
可以说,胰腺癌与糖尿病同根同源。胰腺癌患者的首发症状可能会表现为糖尿病,糖尿病合并胰腺癌的情况在胰腺癌患者里面也不少见,而且均是2型糖尿病。但是,几乎没有人会因为高血糖去主动筛查胰腺癌。
胰腺解剖位置比较特殊,位于中上腹且毗邻肝脏、胆囊、胃十二指肠和脾脏等器官,早期临床症状易被忽略或与胃病混淆,不易被发现。
目前认为,新发糖尿病可能是胰腺癌的早期表现。因此,新发糖尿病可作为早期发现胰腺癌的一个非常有用的线索。对于一年内被诊断为糖尿病的患者,及时进行胰腺影像学及肿瘤标志物的检查,有望使胰腺癌获得早期诊断。对于医生来说,要提高胰腺癌的早期诊断率,就不要轻易“放过”新发糖尿病患者。
胰腺癌的检查和筛查可分三步走。对于高危人群,如糖尿病、慢性胰腺炎、胆石症患者,早期可做腹部的超声检查和抽血查肿瘤标记物(如CA19-9等);发现肿瘤标记物升高或B超检查结果异常,需进一步做MR、CT或超声内镜检查;如果这样也难以鉴别,还可做PET-CT或腹腔镜检查。通常经过这些检查,大部分的胰腺癌都可以被发现。
3、胰腺癌主要有四种异常表现
胰腺癌恶性程度很高,诊断和治疗都很困难,被称为“癌王”。临床上,几乎见不到胰腺癌早期患者,预后极差,生存时间短。据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报告,胰腺癌1年生存率为8%,5年生存率为3%,中位生存期仅6-10个月,有转移者生存率仅3-6个月;我国的统计数据显示,胰腺癌的5年生存率在5%左右。
胰腺癌根据发病部位主要分为胰头癌(较多见,约占70%-80%)和胰体尾癌两大类,有4种异常表现有助于尽早确诊。
■表现一:如前文所说的,糖尿病患者出现不明原因的血糖波动,且药物控制不理想。
■表现二:胰腺癌早期症状中,厌食、消化不良和体重下降约占到10%。此外,还有恶心呕吐、大便习惯改变等。
■表现三:上腹不适和疼痛。具体表现为上腹疼痛和说不清的不适感、闷堵感,时轻时重,时有时无,一般夜间更为明显。其不适感的部位较深,范围较广,性质较模糊,患者不易说清楚且有进行性加重现象,并逐步转为隐痛、胀痛和腰背痛。其中,胰头癌的腹痛偏于右上腹,胰体尾癌的腹痛偏于左上腹,少数人可有脐周痛,后期可有腹背痛。而且,疼痛常与体位有关,在仰卧时加剧,坐立、弯腰、侧卧、屈膝时减轻。
■表现四:不明原因的黄疸。胰头癌多以阻塞性黄疸为最突出的症状,早期可无黄疸。黄疸通常呈持续性且进行性加深,且多数患者可因阻塞性黄疸而皮肤瘙痒致遍体抓痕。
4、这些“糖友”属于高危人群
像王女士那样因为血糖异常就诊,却发现胰腺癌的患者,在医院里其实不少见。糖尿病作为“三高”疾病中的一种,是中老年人群的常见病,那么哪些“糖友”需要格外关注呢?
根据临床经验,以下4类糖尿病患者是胰腺癌的高危人群,建议给予高度重视,必要时检查胰腺状况。
1、糖尿病症状反复,口渴、多尿等症状突然加重;
2、遵医嘱规律服药,仍无法将血糖控制在较好水平;
3、55岁以上病史较长的糖尿病患者;
4、突发糖尿病,特别是无家族史、55岁以上初发的糖尿病患者,3年内胰腺癌的发生率较高。
5、“糖史”越长风险越高
有些糖尿病患者觉得,“糖史”几十年都没事,不用担心胰腺出问题。这种想法是不对的。
近年来,糖尿病患者的胰腺癌发病率显著上升。而且,糖尿病患者存在免疫功能调节紊乱,因免疫功能受损,免疫监视作用减弱,也易诱发恶性肿瘤。胰腺癌发生后,又可以通过破坏胰岛组织,释放细胞因子促进糖尿病的发生和发展。因此,糖尿病病史越长,发生胰腺癌的风险越大。研究数据显示,糖尿病患者的胰腺癌患病率比正常人要高1.5-7倍。
我们都知道,糖尿病患者血糖出问题,大多是因为代谢出了问题,其主要原因是饮食,比如,长期大量吃高脂肪、高蛋白、高糖食品,增加胰腺负担,导致相应的细胞增生、变性。有动物实验证明,高脂肪饮食与胰腺癌有关。
糖尿病患者想远离胰腺癌,可从以下6个方面着手。
1、少摄入高脂、高油、多盐的食物。
2、多食新鲜蔬菜和水果,如苹果、橙子、西红柿、青菜等。有实验证明,饮食结构中摄入较多高纤维食物、水果和新鲜蔬菜的人群,患胰腺癌的概率较低,这可能与食物中的维生素和微量元素能抗自由基和抗氧化有关,进而有利于防癌。
3、平时加强运动锻炼,如爬山、游泳、打球、跑步等,避免体重超重和肥胖。
4、避免暴饮暴食,晚餐不过饱,饱餐后别立即入睡。否则轻则引起消化不良,重则引起急性胰腺炎,甚至危及生命。
5、避免吸烟饮酒。
6、每半年或一年定期体检,重点检查腹部采超、腹部CT、抽血化验肿瘤标志物。
延伸阅读
胰腺癌还易与3类疾病混淆
由于胰腺位置较隐蔽,且周围有很多器官,其病变表现容易与周围脏器的病变表现混淆。临床中除了糖尿病,胰腺癌还容易与这3类疾病混淆。
胃部疾病因为胰腺在胃的后方,很多胰腺病变的患者会表现为胃部不适,如恶心,同时因胰腺分泌功能受损还会表现为一些消化道症状,如腹泻、腹胀、便秘等。
胆囊和肝脏疾病 胰头癌由于压迫胆管会造成黄疸,容易与胆囊疾病或肝脏疾病相混淆。
腰背不适 一些晚期胰腺癌患者会出现腰背部疼痛不适的症状。(火箭军特色医学中心莫鹏)
[责编:李然 ]
相关知识
糖化血红蛋白指标高是怎么回事?
怀孕了,血糖高,可以打胰岛素吗?
血糖高了就一定是糖尿病吗?一个实验就能分辨清楚
二型糖尿病会变瘦还是变胖
妊娠期糖尿病餐后俩小时的血糖是5.7正
糖尿病餐后2小时血糖正常值是多少
解读《国际糖尿病联盟餐后血糖管理指南》
近十年胰腺癌发病率逐年上升,“癌症之王”如何实现早筛早诊?
糖尿病餐前血糖正常值 餐前血糖如何控制
糖尿病血糖高为什么会导致癌症
网址: 血糖变化是胰腺健康的“风向标” https://www.trfsz.com/newsview67706.html
推荐资讯
- 1发朋友圈对老公彻底失望的心情 7696
- 2从出汗看健康 出汗透露你的健 4011
- 3早上怎么喝水最健康? 3790
- 4习惯造就健康 影响健康的习惯 3402
- 5五大原因危害女性健康 如何保 3319
- 6连花清瘟、布洛芬等多款感冒药 3018
- 7补肾吃什么 补肾最佳食物推荐 2731
- 8男子喝水喉咙里像放了刀子一样 2524
- 910人混检核酸几天出结果?1 2283
- 10第二轮新冠疫情要来了?疾控中 2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