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损伤的康复训练应从何时开始?
脊髓损伤是一类由各种原因引起的脊髓结构、功能的损害,造成损伤水平以下运动、感觉和自主神经功能障碍。脊髓损伤是一种严重致残性疾病,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
脊髓损伤的康复训练应从何时开始?
脊髓损伤康复在早期即应开始。在受伤后有两种情况:一是需手术治疗,一是保守治疗(也就是不通过手术的治疗)。只要病情稳定、无其它合并损伤,康复即应开始。当然早期活动是不允许范围太大,更不应影响手术效果。早期康复做得好,才能为今后进行全面康复训练创造良好基础。
脊髓损伤的康复主要包括急性期的康复训练和恢复期的康复训练,多采用物理治疗,作业治疗,辅具治疗和心理治疗等综合措施,并及时处理并发症。
(一)急性期
1.康复目的:防止卧床并发症,对残存肌力或受损平面以上的肢体进行肌力和耐力训练,为以后的康复治疗创造条件。
2.正确的体位摆放:
a.仰卧位:
①四肢瘫患者上肢肢位肩下垫枕,确保两肩不致后缩。双上肢放在身体两侧的枕头上,使肘关节呈伸展位,腕关节背伸约45°以保持功能位。手指自然屈曲,颈髓损伤者可以握毛巾卷,以防止形成功能丧失的“猿手”。
②下肢肢位,髋关节伸展,在两腿之间放1-2个枕头以保持髋关节轻度外展。膝关节伸展,但要防止过伸。双足底抵住足板使踝关节背屈,足跟放以垫圈以防压疮,足趾朝上。
b.侧卧位 :
双肩均向前伸,呈屈曲位,一侧肩胛骨着床。肘关节屈曲。前臂旋后,上方的前臂放在胸前的枕头上。腕关节自然伸展,手指自然屈曲。躯干后部放以枕头给予支持。位于下方的侯、膝关节伸展,上方髅、膝关节屈曲放在枕头上。踝关节自然背屈,上方踝关节下垫一枕头防止踝关节屈内翻。
3.体位变换:一般2个小时翻身一次,以防止压疮形成。
4.呼吸训练:
a、缩唇呼吸:
用鼻子吸气,然后像吹口哨一样缩唇,通过嘴唇慢慢将气尽量全部呼出,吸气、呼气时间比为1:2或1:3。
b、腹式呼吸:
用手抚摸自己的腹部,通过鼻腔缓而深地吸气,手感受到自己的腹部慢慢鼓起来。然后通过口腔缓慢地吐气,腹部收回,确定已吐出全部气体后,重复上述动作4-5次。
5.关节活动训练:进行四肢的主动及被动训练,治疗时动作应轻柔、缓慢,尽可能在生理活动范围内进行。
6.坐起训练:为了防止体位性低血压,当X线检查确定骨折已趋稳定时,应尽早开始坐起训练。利用摇床,逐步抬高床头角度,从30°开始,视患者耐受情况逐渐增加坐位时间。观察患者,若出现头晕、眼花、心慌、无力、恶心等不适时即放下。如无不良反应,可将患者床头每天升高5°-10°,维持时间逐步延长,一直到坐位90°。
(二)恢复期
1.康复目的:进一步改善和加强患者残存功能,训练各种转移能力、姿势控制及平衡能力,尽可能使患者获得独立生活能力。
2.转移训练:将轮椅沿着床的一侧呈45°角摆放,把靠近床边的轮椅扶手拆下,锁住车闸,接着将下肢提起放到床上,有时也可将外侧下肢与另侧下肢相交叉。然后,患者将近侧手放到上,向下用力撑起身体,将臀部旋转并越过轮椅缓慢坐到床上
3.坐位训练:床上坐位下躯干向前、后、左、右侧的动态平衡训练
4.肌力训练:脊髓损伤患者为了应用轮椅、拐杖或助行器,尤其需要训练上肢支撑力,对患者的移动能力和日常生活能力起着关键作用
5.站立和步行训练:训练早期患者可先在平衡杠内进行站立位训练,当患者可独立维持站立平衡后,可开始平衡杠内的步行训练。
脊髓损伤患者的康复道路非常艰辛,身为康复人的我们是他们的希望,我们将尽全力帮助每一位患者与更多的家庭。
本文由“健康号”用户上传、授权发布,以上内容(含文字、图片、视频)不代表健康界立场。“健康号”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转载、侵权等任何问题,请联系健康界(jkh@hmkx.cn)处理。
相关知识
【专家科普】脊髓损伤恢复潜力巨大,科学全面的康复治疗必不可少
跳舞不当下腰可致截瘫 康复科医生提醒:如何预防脊髓损伤
运动损伤后如何进行康复训练
运动损伤康复训练方法 运动损伤的防治
运动损伤后如何进行有效康复训练?如何避免常见的运动伤害?
运动损伤的康复训
运动促进神经损伤后恢复
运动神经损伤多久能恢复吗
运动损伤的处理与康复
运动康复适用于哪些疾病和伤害?如何进行个性化的康复训练?
网址: 脊髓损伤的康复训练应从何时开始? https://www.trfsz.com/newsview72827.html
推荐资讯
- 1从出汗看健康 出汗透露你的健 3752
- 2早上怎么喝水最健康? 3551
- 3习惯造就健康 影响健康的习惯 3229
- 4五大原因危害女性健康 如何保 3120
- 5连花清瘟、布洛芬等多款感冒药 2926
- 6男子喝水喉咙里像放了刀子一样 2420
- 710人混检核酸几天出结果?1 2187
- 8第二轮新冠疫情要来了?疾控中 2183
- 9转阴多久没有传染性?满足四个 2130
- 10打完新冠疫苗后能喝绿豆汤吗? 2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