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爱的猪宝宝们排着队双双叒叕地出生了,爸爸妈妈们在欣喜之余有没有为宝宝的喂养问题很挠头呢?小编最近结识了一批超级专业的医生,他们告诉我0~3岁的婴幼儿营养与喂养可重要了!据说,这是一项特别有技术内涵的工作,那么到底该怎么做呢?让我们来听听医生是怎么说的。
婴幼儿是人生的初始阶段,这一时期的身心健康影响深远,持续终生。保障和促进婴幼儿健康成长是家庭、社会的共同责任,更是国家人才战略的重中之重。营养和教育是影响婴幼儿生存和发展最重要的环境因素,营养是生存的基石,教育是发展的阶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饮食和营养对婴幼儿的体格生长和神经心理发育尤为重要,年龄越小,影响越大。0~3岁的婴幼儿年龄小、生长快、营养需求量大,但自身摄食能力和对食物的耐受能力有限,饮食需要成人安排,摄食过程需要成人帮助。
国内外大量数据显示,即使在社会经济发达地区,因饮食不当造成的营养问题、生长发育问题及相关疾病也不少见,年龄越小,发生率越高。现实生活中,有关婴幼儿喂养和营养的问题比比皆是,有因常识缺乏造成的无措,如“怎样才知道奶够不够孩子吃”“夜里宝宝睡得很香,该不该把他弄醒喂奶”“大便颜色发绿是不是说明消化不好,该不该用药治疗”;也有因文化观念差异带来的困惑,如“我家大宝是男孩,胖点儿就算了,可二宝是个女孩,才3个月就长这么胖,需不需要减肥”;还有因知识错误造成的行为偏差,如“长期给宝宝喂母乳容易身材走样,准备选个最好的奶粉,您说哪个牌子好呢”“家里的鸡蛋一个也舍不得吃,奶奶全攒着,卖了钱后都给宝贝孙子买营养品(包装精美的乳酸饮料)加强营养了,可孩子还是面黄肌瘦的,这是咋回事儿呢”……上述事例表明,婴幼儿饮食和喂养并非只是一个惯性运行的“日常生活”,更多情况下其实是一种有难度、有“技术”内涵的复杂过程。
那么怎样才是合理喂养?如何喂养才能满足婴幼儿营养需求?如何利用喂养过程促进婴幼儿身心健康成长?带着这些问题,让我们共同走进《0~3岁婴幼儿营养与喂养》。
新书推荐
《0~3岁婴幼儿营养与喂养》
刘馨 丛书主编
杨海河 游川 主编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
ISBN 978-7-303-25212-1
关于作者
丛书主编
刘馨,北京师范大学学前教育研究所副教授,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学前儿童健康教育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标准化协会托育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参与中国标准化协会发布的团体标准《全日制婴幼儿托育机构服务规范》(2018)的起草以及国家卫生健康委颁布的《托育机构管理规范(试行)》(2019)的研制等工作。主要研究领域:学前儿童体育与健康教育、学前儿童卫生保健、0~3岁婴幼儿保育与教育。主编的专业教材与著作有《学前儿童体育》《幼儿卫生保育教程(第2版)》《幼儿园健康教育资源•健康生活》《幼儿园健康教育资源•体育活动》《Research on the Development and Education of 0-3-year-Old Children in China》等。
本书主编
杨海河,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北京妇幼保健院,儿科主任医师,从事儿科临床、教学及儿童保健工作30余年。参与全日制院校《儿科学》教材、《年轻父母必读》《科学育儿300问》等图书编写。
游川,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北京妇幼保健院健康教育科主任,主任医师,从事妇幼临床及妇幼保健工作近30年。主编《北京市孕妇学校标准课件》《伴您度过孕产期》《40周同步胎教方案》等多部科普图书,参与《健康大百科全书》等书编写。
关于本书
本书作为“婴幼儿保育与教育指导丛书”中的一册,重点介绍了与婴幼儿营养与喂养相关的知识、理念及实践技能。全书共分四章,分别阐述了婴幼儿营养与喂养的特点、孕期及哺乳期营养的重要性及注意事项、不同年龄段婴幼儿饮食与喂养要点以及婴幼儿营养状况评估和应对常见喂养问题的方法。各章内容充分参考婴幼儿生长发育、营养、喂养等领域的最新指南和研究共识,注重知识的科学性和引领性,突出实践技能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适宜作为婴幼儿保健与教育相关工作者的指导用书,也可供婴幼儿家长日常参考。
目 录
第一章 婴幼儿营养与喂养概述
一、婴幼儿营养与科学喂养的意义
二、婴幼儿生长发育
三、婴幼儿营养需求
四、婴幼儿喂养特点及科学喂养实施原则
第二章 孕期及哺乳期营养
一、孕期营养
二、哺乳期的饮食与营养
第三章 各年龄段婴幼儿的饮食与喂养
一、0~1岁婴儿的饮食与喂养
二、1~2岁幼儿的饮食与喂养
三、2~3岁幼儿的饮食与喂养
第四章 婴幼儿营养状况评估及常见喂养问题的对策
一、儿童营养状况评估
二、营养性疾病
三、饮食行为问题
样张试读
第一章 婴幼儿营养与喂养概述
婴幼儿科学喂养的意义
满足营养需求是婴幼儿喂养的第一目的。婴幼儿阶段营养需求旺盛,但消化吸收功能不成熟,突出的“供需矛盾”使这一时期的喂养过程充满挑战,营养问题多发。2002年由卫生部、科技部、国家统计局等部门在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组织“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调查”,所获得的资料显示我国5岁以下儿童生长迟缓和低体重率分别为14.3%和7.8%。调查资料还显示,长期喂养不当是我国儿童营养不良高发的重要原因。 科学喂养的核心含义是“根据发育特点,选择适宜食物,合理安排喂哺”,这既是喂养的基本原则,也是有效解决婴幼儿喂养难题和矛盾、保证正常营养供给、预防喂养不当和营养不良发生的必要手段。
饮食是最重要的日常生活, 喂养不仅是提供营养的手段,而且也是婴幼儿自身能力和社会性行为学习和发展的重要机会。喂养是父母等照护人与孩子之间最密切的亲子互动。自婴儿期起,家长就应通过适宜的喂养行为, 如细心观察并积极回应饥饱信号、耐心鼓励但不强迫进食、重视进食过程中语言和眼神交流、精心安排进餐环境等促进安全型亲子依恋关系的建立。婴幼儿饮食习惯、生活作息和自理能力的发展与自身神经心理发育水平及父母的培养均有相关,家长在喂养实施过程中应根据年龄特点设定进餐规矩(如进餐时间、环境、气氛等)以培养饮食习惯和生活作息,并根据神经心理发育水平给予自我进食的机会(不要求正确使用餐具等)培养其自理能力。促进身心同步成长是科学喂养的另一个重要目的。
向上滑动阅读
第三章 各年龄段婴幼儿的饮食与喂养
1~2岁幼儿的喂养实施
1~2岁幼儿的喂养应遵循 均衡饮食、 合理烹调、 顺应喂养、 培养良好进食习惯、 鼓励幼儿自主进食等主要原则。在这里应特别注意要 尊重幼儿进食意愿。
1~2岁幼儿常常出现食量波动,饮食习惯多变,不易预测,喂养人应及时感知儿童发出的饥饿或饱足的信号,充分尊重幼儿意愿,耐心鼓励,但绝不强迫喂养。儿童对能量的需求有个体差异,且受活动量、代谢水平、生长速率等因素影响可 有所变化。感知饥饱、调节能量摄入是人类与生俱来的能力,健康幼儿有足够的 能力通过调节进食量恰当的摄取生长发育所需营养。喂养者不应依据“推荐进食量” 或个人观点刻板地限制幼儿进食量。长期过量喂养或喂养不足可导致幼儿对饥饱感知能力的下降,并进而造成超重肥胖或营养不良。 应鼓励幼儿以语言、肢体语言等发出要求或拒绝进食的请求,强化幼儿对饥饿及饱足的内在感受,发展其自我控制饥饿或饱足的能力。
除此外,要尊重幼儿对食物的选择,允许其在准备好的食物中挑选自己喜爱的食物,对幼儿不喜欢的食物应变化搭配反复提供并鼓励其尝试。
向上滑动阅读
现在很多爸爸妈妈都发愁宝宝进食习惯不好的问题,有的宝宝需要被追着喂,有的宝宝边吃边玩,或者吃着吃着就去干别的了,对于这个问题,我们的医生有什么好办法吗?
培养1~2岁幼儿的良好进食习惯
为培养良好进食习惯,喂养人有责任 为幼儿营造良好进餐环境,固定就餐时间与地点,保证进餐环境安静、愉悦, 避免电视、玩具等对幼儿注意力的干扰,避免家长追逐喂养。1~2岁幼儿仍应分餐进食,但应与家人一同进餐, 控制每餐时间不超过30分钟。在幼儿进食单独制作的幼儿食物的同时, 成人要鼓励幼儿尝试成人食物,成人要发挥父母及其他家人的榜样作用,父母应对食物和进食保持中立态度,不能以食物和进食作为惩罚和奖励。
向上滑动阅读
更多关于婴幼儿饮食行为问题干预方法的精彩内容可点击图片进行查看~
京师学前
一起分享 学前教育的点滴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