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Gibson和Roberfroid首次引入了益生元的概念:益生元是一种不被消化或难以被消化的食物成分,这些成分通过选择性的刺激结肠内细菌的增殖和/或活性,从而对宿主的健康有益。常用于研究的益生元包括低聚果糖(FOS)、低聚半乳糖(GOS)等。
1.防御病原体
通过益生元的管理和益生菌的增殖产生的有机酸,会使肠腔内pH值降低,抑制病原体的生长。建立稳定的共生微生物种群,将降低入侵微生物的养分利用率,阻止其定植。在对老年人的研究中发现,每天摄入益生元并坚持10周,可使这些老人的免疫功能增强。
2. 调节免疫功能——预防过敏性疾病
虽然确切的机制尚不清楚,但有证据表明,益生元可以减少2型T辅助细胞表达,从而影响过敏反应。在一项对259例婴儿进行的双盲、随机、安慰剂对照试验中,婴儿配方奶粉中的GOS和长链FOS与特应性皮炎、哮喘和荨麻疹的发生率降低相关。
3. 增加矿物质的吸收
大部分矿物质的吸收是通过小肠的主动转运机制进行的。益生元发酵会产生短链脂肪酸,降低肠腔内pH值,pH值的下降可以增加钙的溶解度。
研究显示,益生元可使骨吸收和钙矿化显著增加,这样的早期干预可以减少老年骨质疏松症的发生率。
4. 改善肠道功能
动物研究表明,益生元发酵产生的短链脂肪酸可以调节肠道激素,进而调节肠道的局部运动。
同时,益生元的保湿能力也有软化大便的作用,使便便更容易排出。
5. 提高代谢
尽管研究结果各不相同,但普遍的共识是,益生元干预对人体的葡萄糖稳态、炎症和血脂有积极的影响。
6. 调节食欲
益生元发酵产生的短链脂肪酸可通过多种机制调节食欲,研究表明短链脂肪酸与结肠L细胞的相互作用可产生PYY、GLP-1等厌食性激素。另外,短链脂肪酸可通过肝门静脉到达肝脏。在门静脉,丙酸盐(一种SCFAs)刺激葡萄糖异生,作为一种饱腹感信号。
进入循环的短链脂肪酸也可以与脂肪组织上的FFAR2和FFAR3相互作用,刺激瘦素的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