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儿童心理

儿童心理

来源:泰然健康网 时间:2024年11月25日 12:39

现代儿童的心理状况非常需要得到家长的重视,例如孩子常常出现缺乏安全感、抑郁等情绪问题,这些问题对孩子的日常生活和学习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儿童健康心理是非常重要的,心理学家认为,如果儿童期心理就开始不健康,那么就影响他的一生。儿童时期是培养健康心理的黄金时期,各种习惯和行为模式,都在这时奠定基础,如果在此时忽略了孩子的心理卫生,那么,成人后想拥有健康的心理与成熟的人格就会非常的困扰。

所以说儿童时期的心理健康是非常重要的,那么,如何来培养儿童时期的心理健康呢?下面问渠心理网就为大家整理了以下几个方法,家长们只要适当的注意,完全可以让孩子拥有一个健康的心理!

1、不要太严厉:对孩子太严厉、苛求甚至打骂这些做法易使孩子形成自卑、胆怯、逃避等不健康心理,或导致反抗、残暴、说谎、离家出走等异常行为。

2、不要太关心:过分关心孩子,容易使孩子过度以自我为中心,结果成为自高自大的人。

3、不要恐吓:吓唬孩子会丧失父母在孩子心目中的权威性,以后的一切告诫,孩子就不会服从了。

4、不要贿赂孩子:要让孩子从小知道权利与义务的关系,不尽义务不能享受权利。

5、不要嘲笑批评:孩子一样也会自尊心,嘲笑批评孩子会造成孩子怀恨和害羞的心理,大大损害孩子的自尊心。

6、帮助孩子面对困境:要帮助孩子对面对的困境进行分析,教会孩子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要帮助孩子解决困难,但不是代替他们解决困难。

7、要让孩子学会独立:要让孩子学会独立,不要让孩子过于依赖家长,应该鼓励孩子与同年龄人一起生活、学习、玩耍,这样才能学会与人相处的方法。

8、不要勉强孩子:当一件事情孩子无法完成时,不要去勉强,这样对孩子的自信心建立并没有帮助。孩子的自信心多半是由成功慢慢培养起来的,强迫他们做力所不及的事情,只会打击他们的自信心。

9、不要过分夸奖孩子:孩子做事取得了成绩,略表赞许即可,过分夸奖会使孩子沾染沽名钓誉的不良心理。另外,赞许必须针对具体的事,让孩子知道自己优点的同时感到你的赞许是真诚的,而不是虚的、哄他的。

10、不要对孩子喜怒无常:家长对待孩子时,如果自己的情绪总是不稳定,喜怒无常。这会让孩子没有安全感与稳定性,孩子会感到无所适从,变得敏感多疑,情绪不稳,胆小畏缩。

儿童专家经过长期大量研究,制定了一些测量孩子体格发育、语言、智力和性格发展的常模和量表。家长们那就可以通过用这些工具来给孩子测量然后在拿去和常模进行比较,就知道自己的孩子身心发展是否健康了,如果发现孩子某方面发育的缓慢的话,则可以想一些对应的措施来帮助孩子克服不足之处,而如果发现自己的孩子个方面都不错的话,则就可以按照常规来教育,而如果发现孩子在某方面出类拔萃的话,则可以因材施教给孩子制定一些特殊的教育措施来,让孩子加快突出方面的发展。

幼儿期心理发展任务

依恋是由儿童与母亲的共生关系引发的,心理学理论认为孩子在刚生下来的头两个月,处在原型自恋状态,类似一种自闭,对外部世界浑然不知。这个时候的婴儿相当于生活在伊甸园,享受着欲求与满足。是母亲的爱抚、温暖、怀抱和哺乳,让孩子从自体依恋转向客体依恋,开始感知外部世界,感知自己与他人的关系,感知身体的边界。如果母亲性格强硬,动作粗糙,情绪不好,对孩子管理疏忽(让孩子处于饥、渴、冷、湿等不安状态),或不愿亲子陪伴孩子,把孩子寄养别处,甚至虐待孩子,那么孩子就可能很难与人形成良好的依恋,心理发展延续甚至出现自闭倾向。有很多不能形成依恋的孩子,在成长中慢慢出现边缘型人格障碍或自恋型人格障碍等。孩子在出生后的第一年很重要,母亲的接纳、喜欢、拥抱、躯体抚慰和精神关注,将促进孩子与母亲形成信任、安全、温暖的关系,这样的依恋关系能让孩子变得健康、活泼、开朗、自信和自尊。

儿童心理问题表现在:

性格上的变化。有些孩子出现问题,我们家长会发现这个孩子平时挺开朗,挺活泼的,爱玩爱闹的,突然怎么变得有点发闷了,不爱动了,内向了,胆怯了。以前这个孩子无忧无虑了,什么事都不操心,变得心事重重的,变得敏感的,多疑了。以前这个孩子挺温和的,变得动不动就发脾气,以前对人挺宽容,挺友爱的,变得爱计较了,甚至嫉妒别人,甚至有些孩子出现有些报复的心理。这是属于性格上的变化。

行为上的变化。孩子有些外显行为上的变化,比如说这个孩子开始变得少言寡语了,饮食上也开始出现问题,比如厌食或者食欲不振,或者有的孩子暴饮暴食。最明显的有些问题是不愿意上学,不愿意和家人或者同伴交流,甚至有的孩子连出门都不愿意出了,也有的孩子表现得他比过去显得过分地好动了,有的坐卧不安,以前学习挺好,挺认真的孩子,变得注意力不集中了,学习成绩有明显的下降过程。

1、注意力不集中。主要体现在学习方面,譬如上课、做作业时多动,注意力不集中。自控能力比较差,不听老师的指挥。

2、性格不合群。首先体现为胆小,上了幼儿园不适应,上课不敢发言,经常被打,但又不敢喊人。另一种体现则相反,就是爱打人、挠人、咬人。

解决方法:对于胆子小的孩子,就让他经常去蹦床,以锻炼胆量。对于爱打人的小朋友,就要让他们多练习挤压式触觉。打人是因为他有皮肤饥渴症,在寻求一种压力,因此很多爱打人的孩子,其实在你打他几下后,他就不打人了,身上舒服了。因此,可以通过游泳运动,让水的压力来挤压他,还可以多给他拥抱。洗完澡以后拿毛巾把他卷起来,卷完后压他一下,这叫挤压式触觉训练,把他的压力给他传进去。

3、语言问题上有两个极端。一是到年龄了不说话,譬如两岁半了还不说话,要不然就是话多,不听别人的话,自己喋喋不休地说。还有就是抽动症,不停眨眼睛,耸鼻子。

解决方法:这些表现都与身体协调性不够好有关。身体协调性就是大脑对自己所有肌肉的感觉传递进来,然后再指挥他去及时行动。而有这些特征的孩子需要多训练身体的协调性。

4、缺乏责任心:让孩子叫人,他偏偏不愿意叫人。

解决方法:面对这种情况,可以刻意忽略他的存在,故意让客人不理他,这时候孩子往往就会着急,他就会主动地叫阿姨好,叔叔好。这是因为孩子也有被关注的需要。这种需要,要让他体会到,他要是不给别人尊重,别人也不会给他尊重。这份责任感的培养,一定要从小开始赋予他,让孩子大约从五岁开始承担家务,选定一个酬劳标准,比方说拖地板给一块钱,倒垃圾给一毛钱。从六岁开始让他学会上闹钟,上学以后闹钟响了,他要负责把大的家叫起来,他要不叫家长就一直躺着,让他感觉到大家都指望着他叫起床,以此增添他的责任心。

童年到成年的过程是对童心的改进,而不是舍弃。只有本性(先天情感)向往童心的人,才能得到永久的童心。

童心的第一个典型特征:美好。

童年到成年的过程中,负面因素会逐渐侵蚀着美好的心灵。有些人在负面因素的侵蚀下,已经丧失了美好的心灵,也就失去了童心的关键。

负面因素有很多:衰老和死亡,重病和残疾,学习和工作的辛苦,考学和就业的激烈竞争,低收入和低身份的痛苦,追求女孩的激烈竞争和失恋的痛苦,被小人损害和被人误会等。

附:矛盾是普遍存在的,生活中既有正面因素,又有负面因素。

人的情感分为强正(少数)、弱正(多数)、弱负(多数)、强负(少数),强正的人和强负的人的性格是明显相反的,而且强正的人和强负的人彼此无法理解彼此,这是自然规律。如果极度丑恶的人(强负)理解了极度美好的人(强正),那就违反自然规律了,所以不可能发生。虽然人的情感是先天因素和后天因素共同决定的,但是有些情感只能先天因素给予,所以世间有很多美好,丑恶的人从生到死都无法理解和感受。看似主观的想法,其实背后受着自然规律的操纵,符合自然规律的事物,才会被宇宙诞生,所有生命的一生都是在执行自然规律。

童心的第二个典型特征:比较安心、比较轻松、比较自由。

成年人要考虑找好工作,干好工作,挣到工资,养家糊口,也就是生存的忧虑和压力,而儿童没有这种忧虑和压力,衣来伸手,饭来张口。

童心的第三个典型特征:易于满足。

幸福的相对标准:童年刚来到世上没多久,潜意识里和出生前什么都没有的状况做对比,所以觉得生活有太多太多美好的方面,所以很多成年人觉得乏味的、冷漠面对的事情,小孩子却觉得很有趣、很兴奋。而长大以后,和很有钱、很有权的人做对比,就觉得自己不幸福了。

幸福的绝对标准:在正面因素与负面因素共存的现实基础上,作为一个生命,应该得到什么样的待遇,得到就是幸福,得不到就是不幸福。

有些儿童,不像有些成年人那样追求富贵,只要有安全感的平凡生活就可以,而且不像有些成年人那样追求地位和荣耀,只要不被大家歧视就可以。

人生中,90%的幸福只依赖于普通的物质条件,剩下10%的幸福才依赖于富贵的物质条件。平凡的生活中处处是幸福,幸福主要取决于感受到了多少。

童心的第四个典型特征:深情、情感强烈,多去感受情感、容易引发情感、情感丰富。

有些人的情感像是一块原本带着棱角的石头,从小到大,在负面因素的逐渐磨损下,慢慢的被磨平了,情感变得冷漠,性格变得沉稳。

童心的第五个典型特征:思维中情感因素的比例高,而非情感因素的比例低。

非情感因素(例如逻辑思维和很多规则)会抑制情感因素。也就是说,思维中非情感因素多了,情感因素就少了,说话像是用非情感因素来讲理,而不是用情感因素来抒情。

童心的第六个典型特征:能简单的方面就简单,不要把该简单的方面搞复杂。

注意:思维简单的人不等于童心的人。丑恶、低俗、自私的人,小时候由于智力水平还较低,所以思维简单,但是他们没有美好的心灵,所以没有童心。

童心的第七个典型特征:经常显得快乐、兴奋、活泼、可爱,而不是沉稳、严肃、面无表情的样子。

童心的第八个典型特征:内心情感充分的表现出来,情感真实、自然,不喜欢装样子。

有些人认为成熟就要沉稳、优雅,不会把兴奋、活跃之情体现出来。还有些人按照为人处事和人际交往的需要来决定显现哪些情感,隐藏哪些情感,从而装样子来最大程度的适应为人处事和人际交往,给别人表现的不是完全真实的自己。

童心的第九个典型特征:兴趣广泛,爱浪漫、爱幻想。

有些人成年以后,变得很现实,兴趣就是挣钱和提高身份地位,童年时的兴趣消失殆尽,尤其不再喜欢虚幻的事物(例如动漫)。

纯粹的童心只适用于只有正面因素而没有负面因素的理想世界,而现实世界是正反的统一体,既有正面因素,又有负面因素,那么与之对应的童心不是纯粹的童心,而是改进后的童心。

童心的第一个改进特征:生活中,正面因素与负面因素并存,决定了快乐与忧郁的交织。

略带忧郁:“忧郁”往往和“在意”是关联的。因为在意,所以当在意的事物受到负面因素的损害时,或者很有可能受到损害时,就会忧郁。

童心的第二个改进特征:成年后,遇到的负面因素增加,所以更向往安心和温暖的生活。

一、安心:有稳定的安全感,减少负面刺激。

安全感:

(1)身体健康,没有损害健康的生活习惯。

(2)收入和福利,住房和环境。

(3)遵守:法律、道德、学校和公司的规章、为人处事的规则、生存发展的规则。

(4)人际关系的安全:

a.不得罪别人。

b.不要让人反感。

c.不要让人误会。(在复杂的世界里,容易造成误会,这也是人脆弱的体现。说话模糊不清、不完整、不被理解的话、谎话,都容易造成误会。)

d.不要让人嫉妒。

e.不要让人握住把柄。

f.换位思考,相互尊重,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获得大家的良好评价。

二、温暖:人生的温暖和人生的寒冷是相对而言的。

童心的第三个改进特征:有了对比,才能看的更清楚。

成年后,走入社会中,见到丑恶的人和丑恶的现象,以及被丑恶的人和丑恶的现象所损害,在正反的对比中,才能体会美好的童心的可贵。

成年后,走入社会中,体会了生活中动荡不安的方面,在正反的对比中,更能体会安全感的重要。懂得了人生的寒冷,在正反的对比中,更能体会人生的温暖。

一项新调查发现,1/3的孩子还没学会说话就已经开始玩起了Pad和手机。儿童Pad上瘾既有碍身体健康发育,也影响心理健康发育。英国《每日邮报》近日载文,刊出“儿童Pad上瘾的5大信号”,希望父母们对照观察。 [1]

相关知识

儿童心理与康复科
儿童保健与心理健康中心
探索儿童心灵深处的奥秘:十本必读的儿童心理学书籍
上海正规的儿童心理咨询医院,上海六一儿童医院
儿童健康管理系统(儿童健康管理平台)
家庭育儿方式与儿童心理卫生
儿童心理疏导的方法
心理健康百科全书:儿童健康卷
共促儿童心理健康,中国逾50城为庆祝世界儿童日而“点亮”
我区召开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心理健康关爱服务工作推进会

网址: 儿童心理 https://www.trfsz.com/newsview81798.html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