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证夜读│谢斌:后疫情时代心理健康服务的6个趋势
编者按
《上证夜读》是上海证券报微信公众号着力打造的一个品牌栏目,为进一步提升内容的原创性、思想性、专业性、启发性、故事性、可读性,我们诚挚地面向金融机构、上市公司、行业协会等财经领域的高管和专家、企业家和创业者约稿。
你创业的成败得失,你奋斗的心路历程,你创富的生动故事,你发家的财富密码,你投资的独门秘笈,你理财的成功钥匙,你的财富观、义利观、“生意经”,你信奉的人生理念,你崇尚的企业文化,你传承的家训家风……你最刻骨铭心、最难以忘怀、最给人启迪、最值得分享的典型案例、经验教训、人生感悟……以深度、锐度取胜,以角度、温度见长,既有真情实感,又有真知灼见,既发自肺腑,又直抵人心……
来稿请控制在3000字左右,如内容精彩,字数可适当放宽。倘有珍贵的资料照片或视频,可一并附上,我们将与文稿融合编发。
来稿请注明作者姓名、单位、职务、联系办法等要素,并附上个人照片、简介(100字以内)。
来稿将择优编发,并择机结集出版。
联系人:孟老师021-3896 7861
郭老师021-3896 7533
邮 箱:Szyd@cnstock.com
谢斌
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主任医师、上海交通大学心理学博士生导师、上海市医学领军人才、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现任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党委书记、司法鉴定所所长。主要研究方向为司法精神病学、精神卫生政策与立法等。主要学术兼职有中华预防医学会精神卫生分会主任委员、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监事长、全国应用心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心理学通讯》主编等。
新冠疫情肆虐全球3年以后的今天,人们越来越清晰地看到,心理健康问题离自己并不遥远。高质量的心理健康服务已然成为当今世界的“刚需”。
早在疫情之前,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心理健康在我国已经受到高度重视。2016年底,原国家卫计委等22个部门联合出台了《关于加强心理健康服务的指导意见》。2019年《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设置的15个专项行动之一,就有“心理健康促进”。
按照《关于加强心理健康服务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的定义:“心理健康是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指人在成长和发展过程中,认知合理、情绪稳定、行为适当、人际和谐、适应变化的一种完好状态。” 世界卫生组织(WHO)在2004年的技术报告中,则将其定义为:“不仅仅是没有精神疾病,而是这样一种完好状态:个体了解自己的能力,自信能应对生活中常见的压力,能够高效率地工作,能够对所在的社会有所贡献”。该报告还指出,没有心理健康就没有健康,促进心理健康对人的全面健康有重要作用,应当成为促进全面健康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指导意见》定义的“心理健康服务”是:运用心理学及医学的理论和方法,预防或减少各类心理行为问题,促进心理健康,提高生活质量。其中主要包括心理健康宣传教育、心理咨询、心理疾病治疗、心理危机干预等。该文件尤其还强调:“加强心理健康服务、健全社会心理服务体系是改善公众心理健康水平、促进社会心态稳定和人际和谐、提升公众幸福感的关键措施,是培养良好道德风尚、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求,是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一项源头性、基础性工作。”
WHO最近表示,今年有望不再将新冠疫情列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由此我们可能真正进入“后疫情时代”。但三年多的新冠大流行给人类心理造成的创伤,并不会戛然而止。新冠疫情第一年专家们就断言的“传染病大流行后的心理健康问题大流行”,或许才初见端倪。心理健康服务必须回应新的需求和需要。思考后疫情时代心理健康服务的发展,要回答一系列的问题。比如:
社会心态和个体心理分别有哪些特征?与以往相比将有哪些变化?会经历哪些发展阶段?
心理疾病或心理问题表现特征将有哪些变化?对服务带来哪些挑战?
对心理服务的求助行为或模式将有什么变化?发展趋势如何?
服务的“需方”如何细分?满足需求的目标如何界定和评价?
服务的促进和制约因素主要有哪些?如何利用促进因素、规避制约因素?
在这些问题形成研究结论或者广泛共识之前,作为抛砖引玉,在此提出我个人的几点判断意见。
趋势1:“不确定性”将成为各种心理行为问题的基本“底色”
戴曼迪斯和科特勒在《富足——改变人类未来的4大力量》一书中描绘了富足世界的前景:生活于这个世界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每个人都有事做,而非整日为生计奔波、勉强度日。其四大推动力量:技术进步、大批创新者的创造力、资金和科技慈善家群体、底层民众成为新兴市场力量。他们描绘的“富足金字塔”中,最底层为水、食物、住所等生活必需,中间层为能源、教育、信息通信技术等发展所需资源,最上层则为健康和自由。
新冠疫情、环境恶化以及近年来的地缘政治动荡、社会撕裂等,动摇了富足金字塔的各个层面。人类未来变得难以确定。
新冠疫情导致公众不良心理体验的最重要原因,就是其造成的“不确定性”:疾病流行趋势、病毒变异、防控措施、经济社会活动乃至个人生活习惯等,无不充满脱轨、变轨之忧,让人难以预见、难以把控。更令人揪心的是,疫情并非当下唯一的“不确定性”,全球经济、政治、安全等各个领域还潜藏着诸多黑天鹅、灰犀牛。后疫情时代充满的“不确定性”,也必然渗入我们个人生活的方方面面。随着心理健康各种风险因素增多,极有可能导致相关心理行为问题增加。
焦虑、压力感受与应激反应等,均与环境和生活中的不确定、不可控密切相关。这些情绪感受和行为反应的“泛化”或持续增强,又可能继发产生更多心理社会问题。比如:“内卷”、“躺平”、“鸡娃”等现象背后,就有社会普遍性的焦虑、无助感等心理因素作祟。
这种趋势如不加以遏制,还可能累积起来影响全生命周期的健康。分析发现,不良家庭环境导致的儿童期承受生活压力, 会致各种认知功能有关的中枢,如海马 (记忆)、杏仁核 (社会情感处理)、前额叶皮层 (执行功能)、左半球皮层 (语言)等发育受阻,进而导致成人后的心理健康问题。还有研究发现,全生命周期中累积的抑郁负荷,与认知损害和痴呆之间存在关联。即一生中抑郁情绪状态累积越多,认知损害越重,越有可能在老年期出现痴呆。推测其原因包括:长期升高的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对海马细胞具有毒性作用;抑郁症与血栓形成、动脉粥样硬化和炎症性心血管疾病途径之间存在生物学联系;抑郁症对心血管疾病危险行为、求助和治疗依从性有不良影响等。
心理健康服务因此成为了这个时代的“刚需”和“矛盾调和板”。为此,主观幸福感、自我效能感、心理韧性等心理变量及其影响因素更加值得发掘和应用。如何科学地利用压力和应激等因素,提升心理韧性,实现“创伤后成长”,也将是后疫情时代值得关注的课题。
动物实验显示,经历早期应激者中,部分个体成年后甚至表现出更好的应激耐受性。研究者据此认为,过度顺利的童年生活使个体在成年后面对应激仍然易感,而相对温和的早期应激(比如挫折教育)可以增加应激耐受性,从而降低罹患焦虑抑郁等精神障碍的几率。而针对早期生活压力源或认知阻碍因素开展的育儿干预,也将有可能改善儿童的认知发育,减少其后生活中心理和精神健康问题发生率。
最近JAMA子刊一篇文献通过分析1981名新冠核酸阳性妇女的19个月随访数据发现,相比于没有遵循任何健康生活方式的妇女,遵循6个健康生活方式中至少5个的妇女,新冠后遗症状发生风险降低了近一半。这6种健康生活方式包括:健康体重(体质指数BMI在18.5-24.9之间)、从不吸烟、每周至少150分钟的中度至剧烈运动、高质量饮食(健康饮食指数AHEI-2010的得分从高到低排序,取前40%)、适度酒精摄入(5-15克/天)和充足睡眠(7-9小时/天)。其中AHEI-2010统计的饮食包括11种成分:水果、蔬菜、全谷物、坚果和豆类、长链(n-3)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含糖饮料和果汁、红肉和加工肉类、反式脂肪酸、钠以及含酒精饮品。前6种摄入频率越高,得分越高,后5种则相反。
同样,大量研究也证实,健康饮食,经常运动/锻炼,参与娱乐活动和社交活动,练习正念、放松和冥想技术,保持良好睡眠习惯,减少环境污染,饲养宠物,消除抽烟、喝酒等不良嗜好,对于抑郁等情绪障碍具有预防作用。
趋势2:心理问题的“疾病谱”将呈现后疫情时代特色
2022年6月WHO发布的《世界精神卫生报告(World mental health report)》指出,在新冠大流行之前,全球约1.93亿人(2471例/10万人)患有抑郁症、约2.98亿人(3825例/10万人)患有焦虑症,2020年(即大流行第一年)初步统计显示,抑郁症患者人数跃升至2.46亿人(3153例/10万人)、焦虑症患者跃升至3.74亿人(4802例/10万人)。
也就是说,短短1年内,抑郁症和焦虑症患者在全球分别增加了28%和26%。我受国家卫健委委托于2020下半年组织国内专家调研提交的调查报告,也显示出差不多的状况:疫情期间我国普通人群中感受到中度以上紧张和压力的占33%,明显焦虑的占38%,明显抑郁的占40%。
虽然目前已经看到的主要是焦虑、抑郁等障碍的发生率增高。但随着时间推移,生活、工作、竞争压力、生活方式改变等导致的相关心理问题,会逐步浮现或者持续。新冠疫情对全人群的直接或间接心理影响,势必导致心理和精神障碍的“疾病谱”发生改变。适应于疫情前形势或者疫情防控中应急阶段的服务体系,必须要未雨绸缪。
首先,病毒所致长期心身损害需要引起关注,如脑损伤、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慢性疲劳综合征等。以令人担忧的“长新冠(long COVID)”问题为例,调查显示,长新冠症状中,疲劳、呼吸和认知问题分别占51.0%、60.4%和35.4%。这三大问题全都直接(疲劳感、认知障碍)或间接(胸闷、气急等呼吸系统症状)与心理因素有关。
此外,精神障碍也可以增加新冠等传染病的风险。发表于《柳叶刀》子刊的一篇纳入21个国家149项研究、8900万新冠患者的系统综述就发现,与普通人群相比,精神疾病患者感染新冠的风险增加67%、痴呆等神经疾病患者感染风险增加1倍,且感染后发展成为重症和死亡的风险也都显著增加。以上均提示我们,未来对于“共病”的研究和心理服务需要进一步加强。
疫情期间的“防范”、“追责”等群体恐慌心态,以及经济社会影响长短期效应,也可能演化出人际间冲突和敌意等负面情绪、行为增多。因此各类冲动行为、暴力攻击、自杀自伤、成瘾等问题行为也与焦虑、抑郁、睡眠等障碍一样,值得高度关注。
趋势3:服务需求的内容、层次更加丰富
在我国社会生产力总体水平在很多方面进入世界前列、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之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加强烈。“幸福感”作为“美好生活”的重要指标,对其追求也是”美好生活需要”的题中之意。自2017年以来我国一直在针对心理健康服务面临的挑战开展工作、破解难题,推动服务的发展。
新冠疫情进一步拓展了全民的心理健康需求。疫情的叠加影响并未逆转我国发展心理健康事业的总体趋势,可能还强化或加快了某些趋势。因为疫情使服务供给侧的短板暴露得更加充分,同时在需求侧又新增了大批传统服务并未关注到的人群,以及未曾出现过的新的需要。
就后疫情时代来说,服务的需求总体上将更加分化、多元化。比较明显的变化就是政府关注的重心,正在从严重精神障碍,尤其有肇事肇祸风险的患者的管理治疗,拓展到社会心理重建、心理问题的疏导以及疾病的预防。因此全人群、全生命周期的心理健康促进(重点是提升健康素养),以及以危机干预为重点的心理援助、以数字化赋能的健康信息和主动干预等,将可能体现在政府心理健康服务相关的重要政策与措施之中。
而政府部门和群体组织关注的,则是其各自面临的具体需求。比如,教育部门面临的最大挑战,是如何增进学生心理健康,有效遏制儿童青少年心理行为问题高发态势;企事业关注的是如何通过员工心理支持等工作,减少职业倦怠等问题的发生,以及预防抑郁、焦虑等障碍,减轻心理健康负担;公共卫生等领域关注的重心,则是孕产期妇女、儿童、老年人、慢性病患者等重点人群中心理问题的预防与早期干预等。
在服务提供者层面,更多关注的可能是那些“未满足的需求”。这些需求就更加多元化,比如高端、个性化、私密化服务;营利和非营利服务的界定与拓展;针对特定人群甚至特定心理问题的细分市场和差异化服务;国际化服务;围绕新技术、新生态的服务技术或模式创新;在服务体系中的领导力和影响力发挥,等等。
接受服务的对象也有其潜在的诸多需求:服务的有效性和可及性、便利性,同质化,获得感(费效比),安全性(私密、隐私保护、感染防护、资金安全、稳定性等),以及服务过程的舒适性、友好性等等。
我们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早在2018年就提出了“营造心理健康命运共同体生态”的目标,旨在通过提升医护人员心理健康服务能力、传播心理健康知识和理念等,来消除偏见和歧视,破除传统精神专科封闭式服务“藩篱”,拓展服务,整体提升全社会心理健康素养。通过“走出去”——主动满足大众各类心理健康需求、“请进来”——主动拉近社会对专科机构、专业人员及其服务的心理距离,“600号画廊”、“600号月饼”、“600号咖啡”以及各种文创产品伴着“600号科普”在各种传统媒介和新媒体如B站、腾讯、网易云、新型书店、博物馆、艺术馆等全面“出圈”,引发国内外关注。
在此基础上,我们成立了“患者体验与智慧医疗部”,以数字化赋能持续改善就医体验;整合资源建立“心理健康管理”学科群,深耕细作服务生态圈。同样,在美国也已出现围绕Z世代、千禧一代等不同群体心理需求,以个性化、自主性、参与式、沉浸式、智能化等为特征的全新服务模式或者服务生态。
趋势4:新技术、新模态、新领域加速引入,行业竞争加剧
微软ChatGPT的横空出世,引爆了又一波人工智能热潮。除人工智能、大数据算法、机器学习外,心理健康服务领域还是虚拟现实、增强现实和混合现实、脑机接口、现代生物技术等最佳实践,也许将是最成功应用的场景。通过广泛获取电子健康档案与高容量数据流来改变医疗领域实践,已经成为可能,从保险偿付到个人基因组学及生物传感器登记系统,都可作为心理健康相关大数据的来源。
应用风险预警模型或者多模态预警指标指导对社区精神障碍患者的精细化管理,已经在国内外开展应用,比如上海市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风险评估与分级分类管理系统”就正在应用中不断优化升级。通过智能穿戴和人脸识别等监测睡眠、异常行为倾向并加以主动干预,正成为研究的热点。2021年1月在《JAMA》子刊发表的一项有关采用机器学习训练,开发自杀企图风险识别模型的研究证明,该模型能够准确识别出1.8%的美国人口有大于10%的自杀企图风险。
智力流动、互联网服务,资本运作下的引导性服务,新生代引发的各种创新服务形态,数据驱动的心理分析与信息推送、行为引导、临床预测等,以及迭代的加速,都对传统的心理健康服务构成了冲击。除了医学、心理等等相关专业领域,大量其他专业甚至非专业领域也将涌入这片红海,服务的竞争与分化重组势必加剧。人才和数据将成为最重要的核心资源。同时,国际间服务壁垒、服务流通和服务竞争并存,既带来多重挑战,也是重大机遇。多学科交叉将成为创新服务模式的主流,这其中也既包含合作,也存在竞争。
从服务人群和社会的角度,也还有十分广阔的“蓝海”有待开辟。比如脑健康、情绪价值、脑资本等,就已成为当前热点领域。脑健康包括全生命周期的情感、行为和认知增强,降低如抑郁、焦虑、物质依赖等精神心理疾病的发生。脑资本不仅包括脑健康促进相关的技术研究,同时包括研究脑健康对于社会经济的促进和影响,其整合和优化了心理健康、脑健康、教育、多样性和积极心理学的成果,如复原力、智慧和创造力等,将成为后疫情时代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研究的创新前沿。
新冠疫情对个体的自我管理、创造性、思维的系统性及灵活性的冲击,是影响社会经济发展的负面因素。从社会治理、心理韧性、脑健康与脑资本等角度开展研究和实践,提升社区乃至社会的心理韧性,转化社会心理的负性资产,提升脑资本价值,不仅具有心理科学价值,也将有经济学、社会学意义。
趋势5:环境、政策和社会观念改变对服务需求和供给的影响逐步显现
2016年出台的《关于加强心理健康服务的指导意见》、2019年出台的《健康中国行动(2020-2030)》、以及2018年底启动的“全国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工作”等,都试图从政策层面发力,推进心理健康服务发展。可以预期,随着后疫情时代到来,破解服务体系难题的政策环境还将进一步拓展,政策措施将不断完善和落地。这与社会观念改变、服务需求变化等密切相关。比如当年《指导意见》中提出的到2020年全民心理健康意识明显提高、到2030年全民心理健康素养普遍提升。“心理健康促进行动”提出的到2022年我国居民心理健康素养水平从基线的12%提高到20%,到2030年进一步提高到30%等目标和指标,目前2022年目标都已基本实现,2030年目标也可能会提前实现。但行动计划提出的失眠、焦虑、抑郁等患病率“上升趋势减缓”的目标,目前来看仍具挑战。
疫情对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影响更大,也可能更长远。为此,教育部办公厅2021年7月发布了《关于加强学生心理健康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高校每年在新生入校后适时开展全覆盖的心理健康测评,县级教育部门要牵头组织区域内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测评,建立心理成长档案……对于入学时就确定有抑郁症等心理障碍的学生,学校组织校内外相关专业人员进行研判,及时将干预方案告知家长,与家长共同商定任务分工。学生出现自杀自伤、伤人毁物倾向等严重心理危机时,学校及时协助家长送医诊治。类似的这些要求随着心理健康形势的变化,在各部门各条线还将不断推出,势必对服务体系、服务模式产生影响。
从更广泛和长远的角度看,我国近些年推出的诸多政策措施,也将持续产生心理效应。但业界对其关注尚不足。比如,关于独生子女政策与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和心理问题的关系,过去有大量研究和探讨,但随着三孩、双减等政策的落实,对学校、社区、家庭等环境带来了哪些影响?相应的会对儿童青少年心理成长和行为模式产生哪些效应?心理服务如何支撑政策的实施?这类问题也亟需纳入关注视野。疫情期间各种防控措施如社交活动减少等,对心理和行为模式也造成了短期与中长期影响。医改、健康(包括心理健康)相关政策措施,更是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服务提供、求助行为。
传染病流行、洪水、地震等,都与全球气候变化密切相关。气候变化对人类心理同样会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因此在后疫情时代,应当站在更高层面思考和应对环境与心理的关系问题。既往国内外都专注于气候变化、大气污染等对心理健康的负面影响,随着减排、低碳等政策措施的实施,带来的环境影响也势必产生相应的心理效应,同样值得业界关注。
趋势6:心理健康服务的规范、监管势必加强
与日益增长的需求相比,我国心理健康服务仍存在诸多短板。服务体系和网络不健全、能力不足、队伍薄弱、保障不力、行业吸引力不强等问题,在疫情期间暴露尤为明显。这些问题也可以简单概括为: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心理健康需要,与不充分、不规范的服务供给之间的矛盾。
不充分主要表现就是专业人才短缺,这已经成为高质量服务提供的最大短板。尤其是心理健康服务“生力军”比如心理治疗、心理咨询、心理危机干预等人员和队伍薄弱,专业素质参差不齐。
不规范的主要问题,是法律法规不健全、管理规范和技术标准不完善、专业人员培养和从业过程缺乏规范管理。
这两大问题除了涉及政策措施不清晰外,主要还都与法律法规不健全、规范管理缺失有关。我国的《精神卫生法》、《传染病防治法》、《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等法律法规,对于涉及的心理健康服务规定都很原则性,加之缺乏补充规范性文件,实际工作中无法依法依规操作,导致许多问题长期无法解决。比如心理咨询师的培养和职业资格认定、从业监督管理,心理援助和危机干预体系的建立与保障,等等。此外,新技术的应用,如在线心理咨询、AI辅助的心理干预、使用脑机接口的心理评估与治疗等,也都对服务的伦理与法律规范带来了挑战。
随着疫情期间对这些问题的梳理和认识深化,今后可以预见的是,各类服务的界定、功能定位、人才培养、资质要求等不断清晰,心理健康服务行业的管理规范和技术标准将陆续推出和不断完善。监督检查力度将不断加大,各级政府可能多举措强化事中事后监管,比如,建立健全心理咨询服务机构和从业人员信息的社会公示制度、建立公众以投诉举报等形式开展社会监督的机制、行政部门与行业组织配合加强专项监督检查并加大对违法违规行为的监管和处罚等。而随着对机构和人员的(质量、绩效)考核、监管要求提升,行业组织的作用凸显,与管理部门的良性互动日趋重要,行业内的优胜劣汰也将成为常态,短期(牟利、割韭菜等)行为的获益终将难以抵消长期损失。
法律法规的修订和完善也可能加快。上海等地已经先行先试开展了探索。在地方立法补充国家法律对心理咨询服务相关条款的不足后,通过成立心理卫生服务行业协会开展全行业自律管理。同时,制定出台心理健康服务相关的中长期规划,明确培育专业化心理健康服务机构,制定行业标准、工作规范,建立心理咨询专业技术人员培训、实习考核、登记、注册管理制度,发挥行业管理职能、实施分类管理等。
目前,《心理咨询从业人员实习考核管理办法》已经出台。作为地方标准的《心理咨询机构服务规范》也即将出台。其中包括了服务人员的基本要求、服务机构的布局与基本设施要求、服务范围与具体内容、流程、质量控制、伦理要求、教育与督导、基本技术等。
未来,行业的健康发展与社会的素养和需求提升双向奔赴、相得益彰,必将使心理健康服务在我国成为造福社会的常青事业。
责编:孟妹 校对:张宇 图编:尤霏霏
审读:朱建华 监制:浦泓毅 签发:潘林青
版权声明
上海证券报微信保留本作品的所有权利,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摘编、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否则将被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微信热线:王老师 021-38967805;版权合作:范老师 021-38967792。
相关知识
中康CMH重磅发布:疫情后时代国民健康趋势洞察报告
后疫情时代,这些心理APP你用过吗?「自我关怀」正成为世界流行趋势
健康减重成趋势 长轻专业服务助你美丽“加”码
疫情当前月嫂,疫情时期月嫂服务,守护母婴健康的贴心守护者
2024年全球大健康行业的五大核心趋势
后疫情时代 大健康产业机遇与挑战并存
2024年全球健身趋势解读
2024年全国疫苗与健康大会召开 以高质量免疫服务促进健康中国建设
中国科学院心理健康服务平台:为全院师生筑起疫情心理防护网
智慧健康美容开启美容服务新时代
网址: 上证夜读│谢斌:后疫情时代心理健康服务的6个趋势 https://www.trfsz.com/newsview83413.html
推荐资讯
- 1从出汗看健康 出汗透露你的健 3699
- 2早上怎么喝水最健康? 3518
- 3习惯造就健康 影响健康的习惯 3213
- 4五大原因危害女性健康 如何保 3099
- 5连花清瘟、布洛芬等多款感冒药 2909
- 6男子喝水喉咙里像放了刀子一样 2406
- 7第二轮新冠疫情要来了?疾控中 2170
- 810人混检核酸几天出结果?1 2163
- 9转阴多久没有传染性?满足四个 2119
- 10打完新冠疫苗后能喝绿豆汤吗? 2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