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到冬天,就容易咳嗽、咳痰、胸闷气短有没有?如果你已年过四十,建议你每年查一查肺功能。因为,这个在我国困扰着近1亿人、知晓率却不到1%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就在我们身边。
近1亿人被慢阻肺所累
慢阻肺是一种慢性发展、持续存在的气流受限的呼吸系统疾病。
在我国,慢阻肺是最常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市疾控中心慢性病预防与控制所的专家表示,在40岁及以上人群中,慢阻肺患病率高达13.6%,近1亿人被影响。然而,慢阻肺的知晓率却仅为0.9%。
慢阻肺多发于冬春季,表现为慢性咳嗽、咳痰、气短,临床症状没有特异性。所以,需要肺功能检查来作出诊断。若迁延不愈,患者还可能出现肺部感染、肺癌、心脏问题、肌肉无力和骨骼脆弱、抑郁和焦虑等健康问题。
适龄人群应每年查肺功能
通常所说的肺功能是指肺的呼吸功能,即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气体交换的能力。
疾控专家介绍,肺功能检查是了解肺呼吸功能最直接的手段。通过检查可以尽早发现呼吸系统病变,是诊断慢阻肺的“金标准”。肺功能检查同时可用于鉴别呼吸困难的原因,还能评估肺部疾病的严重情况以及治疗效果。
据了解,肺功能检查无创、无痛、无辐射,检查时只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做几次吸气、呼气动作即可,整个过程一般5至10分钟。
我国40岁及以上居民肺功能检查率仅为4.5%。所以,《健康中国行动——慢性呼吸系统疾病防治行动实施方案(2024-2030年)》中建议:推动将肺功能检查纳入40岁及以上人群常规体检内容,提倡40岁及以上人群或慢性呼吸系统疾病高危人群每年检查1次肺功能。
高危人群建议做筛查
慢阻肺目前尚无法治愈,因此,识别疾病危险因素并积极预防疾病的发生,是从源头遏制慢阻肺的重要途径。
35岁及以上人群如果有下列任何一种情况,就是慢阻肺的高危人群:吸烟及二手烟暴露;儿童期反复的呼吸系统感染;接触粉尘及有害气体;常暴露于生物燃料、厨房油烟、空气污染等环境。
对于高危人群,当出现呼吸困难、慢性咳嗽、咳痰等症状时,需要前往专业医疗机构进行慢阻肺筛查,必要时进行肺功能检查明确诊断。
远离危险因素全人群的护肺指南
烟草烟雾慢阻肺最重要的危险因素是接触烟草烟雾,这包括吸烟和被动吸烟。避免吸烟以及任何形式的烟草烟雾接触,是保护肺部健康最重要的一件事。
空气污染室内外的空气污染也是慢阻肺的常见原因。居家要注意有效通风,进行厨房通风改造和炉灶改造,使用清洁烹饪燃料,保持室内空气清新。
当室外有浮尘或严重污染时,应记得及时关闭门窗,雾霾天气要减少外出或佩戴口罩。
特殊职业特定职业容易暴露于粉尘、烟雾或化学品,也会增加慢阻肺的风险。从事这些职业的人群需加强职业防护,单位也应积极改善工作场所条件,减少职业环境中粉尘或有害气体、重金属颗粒暴露。
发育不良在生命早期,一些阻碍肺部最大限度发育的早年事件,如子宫内发育不良、早产、低出生体重、儿童期频繁或严重的呼吸道感染等,会使成年后的慢阻肺发生风险增高。因此,对于婴幼儿和儿童,需注意预防呼吸道感染,减轻支气管-肺发育阶段的异常损伤。
文/本报记者李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