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心理健康
【摘要】:综合了Gesell 和 Bayley的研究传统,经过数千名美国儿童的标准化测验,具有完整的信度和效度的检验资料,是国际心理学家所公认的权威性婴幼儿发展量表,主要用来评定3岁以内婴幼儿的发展状况。
一、儿童认知发展与心理健康
(一)格赛尔、贝利等人的儿童心理学理论
1.格赛尔(Gesell) 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他认为支配儿童心理发展的有2个因素:成熟和学习。格赛尔把发展看作是一个顺序模式的过程。这个过程是由遗传基因所决定。这种顺序模式在发展过程中被表现出来。环境因素起支持、影响和特定化的作用,但是环境因素并不能产生基本的形式和个体发展的顺序。只有当预先决定的顺序模式发展到相应的时候,学习才可能发生。否则,特殊的训练没有多少成效。个体发展过程中有一定的发展关键期或敏感期。在一个特定的时间内发展更具敏感性或更具感染力。
格赛尔和他的同事们经过长时期、大量样本的观察,制定了格赛尔发展量表。这个量表包括以下4个项目。
(1)运动行为:①大动作行为,包括姿势反应,头的平衡,坐、立、爬、走、跑、跳,身体的平衡和协调等;②精细动作行为,包括抓握和玩弄一个物体时,手及手指的使用,手部活动的灵巧度、控制度、协调性等。
(2)语言行为:儿童可见的和听到的社交形式,儿童对别人之间交往的模仿和理解,儿童语言和表达的程度。
(3)适应行为:格赛尔认为涉及天资、刺激的组织、关系的知觉、觉醒程度、探究活动等,包括了精细感觉运动的调节、操作物体时手眼的协调性、解决问题时利用运动器官的能力等。
(4)社会行为:包括儿童对他生活在其中的社会文化的个人反应。
2.南希·贝利(Nancy Bayley,1899—1994) 美国发展心理学家。1928年,她进入设在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Welfare研究所,开始进行婴幼儿早期心理学发展和运动发展的量表的研究。贝利婴儿发展量表1933年发表,1969年最后修订。综合了Gesell 和 Bayley的研究传统,经过数千名美国儿童的标准化测验,具有完整的信度和效度的检验资料,是国际心理学家所公认的权威性婴幼儿发展量表,主要用来评定3岁以内婴幼儿的发展状况。它包括3个部分:智力量表、运动量表和行为记录。
3.丹佛发育筛查试验(DDST) 美国Cororado大学医学院William K.Frankerburg等通过对美国丹佛0~6岁儿童智能发育研究,编制出丹佛发育筛查测试(Denver developmental screening test,DDST),并于1967年公开发表。DDST由4个分测验组成,即个人与社会行为、细动作与适应行为、语言、大运动。
格赛尔、贝利关于儿童心理发展的理论和评价方法在20世纪70年代后引入中国,格赛尔量表、贝利量表和丹佛发育筛查测试量表陆续被引入,在儿童保健领域广泛使用,至今依然是中国儿科、儿童保健科以及很多儿童教育机构作为评价婴幼儿心理发展的主要理论和工具。
(二)皮亚杰儿童认知发展理论
皮亚杰(Piaget.Jean,1896—1980),瑞士著名的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认知发展不是一种数量上简单累积的过程,而是认知图式不断重建的过程。他认为儿童的智力发展要经历一系列不同的、质变的阶段,儿童在某一个发展阶段“停留”一段时间后,会突然进入到下一个发展阶段。他把儿童的认知划分为4个阶段。
1.感知运动阶段 儿童从出生到2岁左右 ,处于感知运动阶段。处于这一时期的儿童主要靠感觉和动作来认识周围世界。初生婴儿的认知系统仅限于动作反射,几个月后,婴儿在这些反射的基础上发展出更复杂的认知系统。
2.前运算阶段 从2岁到6、7岁。儿童在2岁时,发生了一种哥白尼式的革命,他们的活动不再以主体的身体为中心。这个时期儿童的认知开始出现象征(或符号)功能,如能凭借语言和各种符号来表征事物。正是由于这种消除自身中心的过程和具备象征功能,才使得表象或思维的出现成为可能。
3.具体运算阶段 从6、7岁到11、12岁。7~8岁这个年龄一般是儿童概念性工具的发展的一个决定性转折点。这一阶段儿童的知识可以作出一定程度的推论。儿童能够采纳其他观点,并能够多角度考虑问题。但是他们不能考虑所有逻辑的可能的结果,也不能理解高度抽象的概念。
4.形式运算阶段 从11、12岁开始,是认知发展的最高阶段。在这个阶段中,儿童不仅能够根据具体事物进行推理,也能够根据理论和抽象的概念进行推理。开始不再依靠具体事物来运算,而能对抽象的和表征的材料进行逻辑运算。形式运算的主要特征是儿童有能力将形式与内容分开,用运算符号来替代其他东西。
(三)当代儿童认知发展研究进展
继皮亚杰理论后,信息加工观对认知发展研究有着广泛和深入的影响。信息加工观将人类心智设想为一个复杂的加工系统,类似于计算机,处理和加工来自环境或已经储存在系统内的信息,研究儿童程序化、自动化的加工过程及儿童对新策略的获得,采用信息加工理论研究注意、记忆、读写等发展规律。
1.新皮亚杰主义 新皮亚杰主义指的是一群研究者和理论家,他们持有和皮亚杰相同和相近的发展观,在处理皮亚杰理论中的一些问题时,采取了更灵活的态度,采纳了许多其他理论的观点,特别是信息加工理论的一些观点,对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有新的发展。
2.社会文化观 社会文化观强调社会环境对认知发展的决定性影响,强调成人的指导和帮助是导致儿童认知变化的关键因素。强调儿童和社会之间存在的相互作用,并认为儿童与其所处的社会文化是一个不可分割的研究单元。
儿童社会认知发展研究也是认知发展研究的热点,得到大量的研究成果,包括对婴幼儿早期社会认知的认识、儿童心理知识的理论、关于自我的认识和知识、同伴关系的认识、道德判断等。
近30年来,心理学有了巨大的发展,尤其是对儿童认知发展过程的认识有革命性的变化,但国内医学界,特别是儿童保健领域,对儿童认知发展的理解和应用仍然停留在格赛尔和贝利时代,处于严重滞后的状态。
二、儿童认知发展研究应用
(一)高危新生儿的早期干预
高危新生儿是指具有某些危险因素而可能发生危重情况的新生儿,包括已出现危险的新生儿。危险因素包括早产(孕期不足37周)、过期产(孕期超过42周);低体重儿(出生时体重小于2500克)、巨大儿(出生时体重大于4000克);出生时有窒息、抽搐或先天畸形的新生儿;或者母亲年龄小于18岁、大于35岁;孕期患重病,以往有流产、难产、死产历史的母亲所生的新生儿都属于高危新生儿。
高危新生儿在出生时可能出现脑部发育不足或受损伤,这些新生儿的智能发育会明显落后于正常新生儿,如果不能及时进行早期干预,会给他们以后的智力发展带来严重问题,给社会和家庭造成沉重的负担。所谓早期干预是指通过一系列措施,使高危儿的智能有所提高,或赶上正常儿童的发育。
如何进行早期干预?就是在婴儿期间对人体的主要感觉器官给予早期刺激,在听觉、视觉、触觉各个方面给予刺激。根据婴儿认知发展的特点,在婴儿成长发育过程中,及时评估认知发展的状况和程度,通过环境的刺激和学习促进婴儿大脑发育和智力发展。
(二)心理发展的儿童保健
心理发展的儿童保健是儿童保健的重要方面,主要指儿童行为和儿童智力的健康发展。在儿童智力发展方面,定期对儿童认知发展状况进行评估,评估发展的程度和差异,给父母教育和训练儿童进行指导。
国内有部分儿童保健机构开展这方面工作,他们依据的理论和评估方法主要是格赛尔和贝利儿童心理发展理论和发展量表,而对儿童认知发展新理论和评估方法往往不了解和不熟悉,所以需要学习新的儿童认知发展理论并建立一套新的儿童认知发展评估方法,才能给父母提供更好的教育和训练指导。
(三)弱智儿童的早期检查、诊断和训练
对智力缺损儿童的早期训练非常重要。早期发现、早期训练才会有更好的效果。早期检查、诊断是指对儿童认知结构进行检查,评估发展的程度和差异,诊断认知结构哪些方面存在问题,与正常儿童发展的差异程度、损伤的程度,以及对后续发展的预测。在检查和诊断的基础上制定针对性训练方案,尽早帮助有认知发展障碍的儿童。
国内目前对3岁以内儿童的认知发展评估主要是用格赛尔和贝利量表(包括简化修订的贝利量表CDCC);对3~6岁儿童,部分机构用麦卡锡智力测验量表及其他量表;对6岁以上儿童主要用韦氏儿童智力测验量表。从目前儿童认知发展研究成果看,格赛尔和贝利量表都很难反映出3岁以内儿童的认知发展水平和认知结构;麦卡锡和韦氏儿童智力测验量表仅能反映出部分认知发展状况,并且还需要用新的儿童认知发展理论来解释。因此在弱智儿童的诊断和训练方面,无论是儿童保健还是特殊教育机构都急需提高。
(四)小学生学习障碍
所谓学习障碍指儿童智力水平正常(智商大于70),但表现为某种特殊的学习能力或多种学习能力方面的缺损,主要指获得和应用听、说、读、写、算、推理等方面出现的明显困难。从现在儿童认知发展研究来看,这些儿童中大部分是因为认知发展延缓,或认知结构的偏差所造成的。要想有效地帮助学习障碍儿童,就需要了解这些儿童认知发展和认知结构的差异性,以及这些偏差和具体学习过程的关系,并据此进行个性化教学。
三、婴幼儿心理行为发展特点及培训
心理学习惯上将0~3岁称为婴儿期,3~6岁称为幼儿期。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已经证明,婴儿期是人一生生理心理发展最迅速的时期。幼儿期的发展则为进入学校学习准备条件。
(一)婴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及培训
新生儿的脑重为350~400克,相当于成人脑重25%(体重只占5%)。3岁时脑重接近成人脑重,以后发育速度减慢。脑电波出生时的80%低波幅很快被76%的中波幅代替。神经突触的数量、长度和髓鞘的形成都以极快的速度发展着。
1岁以内孩子的心身发展,几乎是重演了人类数万年的进化过程。从只有无意识运动,只能发单元音,只会睡眠、吸吮,很快学会了倾听、观察、抓握、翻身、坐、爬、立、走、说话,形成各种条件反射和协调的随意运动,会表达情感和需求,学会用语言和别人交往。特别是独立行走和语言交往在婴儿期心身发展过程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如果某个阶段没能得到发展所需的必要条件和足够刺激,就会阻碍向另一个阶段的过渡,或者为今后的成长留下不易弥补的隐患。比如到学龄期被发现“感觉统合失调”的孩子,多数是没经过充分的爬行,或被过度保护、过度限制而失去感觉运动充分训练的机会才导致的。
3岁的孩子对各种活动都感兴趣,常常表现出自作主张的愿望和倾向。如大人喂饭时会抢过小勺来自己吃,愿意模仿成人刷牙、扫地、擦桌、洗手……在他们看来,所有的劳动和游戏一样有趣。这时孩子的言语也迅速丰富、逐渐成熟。这段时期是进行言语训练的关键期,也是形成安全型依恋的重要时期。根据婴儿期孩子的心身发展特点,可进行如下训练。
1.配合感觉功能的迅速发展,全面丰富感觉刺激 发展神经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尽管脑细胞开始的增殖主要涉及遗传因素,但早期感觉经验可以改变不受遗传控制的微神经功能特性。在婴儿的认知能力中,感知觉发展得最快。婴儿的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等都在迅速的发展。应经常抱婴儿出外,感受丰富多彩的世界,听小鸟、动物的叫声,听人的谈话,感受日常生活中的声音,也可以听听早教磁带、音乐等;在婴儿的小床边挂置各种色彩鲜明的吹塑玩具、气球等(但不要离孩子眼睛太近,并要隔一段时间换一些新的玩具),可以每天让孩子立姿看些美丽的图画、挂历或商场的橱窗、街上的广告等,并绘声绘色地给孩子讲解;让孩子面对面看着成人表情和口形与成人“交谈”;常使孩子品尝饭菜水果的不同味道,及时补充蛋、奶、水果汁、蔬菜汁、鱼、肉等,食前有意让孩子嗅到各种香味;多领孩子接受阳光沐浴,闻沁人心脾的花草芬芳,观自然的蓝天绿树,听鸟语虫鸣,触摸各种无危险物质的质地。对1岁内的孩子在醒觉时抱起他拍拍遥遥、轻轻抚摸他的皮肤;对会走以后的孩子,可以带他到没有危险的各种地方,鼓励孩子自己去探索、感知、扩大认识领域。所有这些做法都是为增加对各种刺激的感受,使机体有丰富的早期感觉经验,随着各种感觉功能的迅速成熟,使孩子学会通过各种感觉综合认识事物。这有助于将来对人、对事物准确的认识理解,也可以避免出现“感觉综合失调”。
2.以言语训练为先导,促进智能的全面发展 语言是人际交流的工具,婴儿掌握语言的过程,也是心理发展的过程。言语能力是儿童智力的发展的一项重要指标。3岁以内是口头语言发展的关键期。前苏联学者认为:对儿童越注意,儿童听到周围人的言语越多,第二信号系统方面的暂时联系发展得越快。在与婴儿的交流中,要给孩子一个“丰富”的语言环境:交流方式要多样,交流内容有序、针对性强。近期的研究表明,对生活在语言环境贫乏的孩子进行干预,能够使孩子在认知和言语发育上有明显进步。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心理语言学家古德曼开展的“全语言”的语言教育改革运动波及国际学前教育界。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要让婴幼儿成为学习的主导者,让婴幼儿在互动中学习,调动可应用的资源,培养孩子的综合语言能力。
3.建立婴儿的安全依恋 依恋是婴儿与母亲间最初的社会性联结。婴儿的依恋对其整个心理发展有重大作用。婴儿与母亲是否形成依恋及形成的依恋类型,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婴儿情绪情感、社会性行为、性格特征和对人交往的基本态度的形成。艾斯沃斯将依恋分为:安全型、回避型、反抗型3种。婴儿依恋的类型取决于与母亲有关的行为。母亲不仅要满足婴儿的基本需要(食物、水、温暖、舒适等),还要在交往中让孩子形成安全的依恋。母亲要对婴儿发出的信号保持高度敏感,关心孩子的需要。如果母亲能关心孩子的状态,注意孩子发出的信号并能正确理解,做出及时、恰当、抚爱的反应,婴儿就能发展对母亲的信任和亲近,形成安全依恋。婴儿对母亲的依恋是从胎内就逐步建立的。这种依恋的建立有助于孩子形成安全感和对人的信任。如果2岁以内的孩子因母亲工作忙或出国、调工作等原因没能建立母子依恋,父母一定要设法使其尽快弥补,如果到3岁仍未建立这种依恋,就可能造成儿童情感或个性发展方面的问题或障碍。
4.婴幼儿的学习形式是玩 高尔基说:“游戏是儿童认识世界的途径……”因为婴幼儿有时注意时间很短,尚未发展抽象思维能力,对周围一切事物又有极强的好奇心,这时只能通过发展较早的直观具体形象思维来认识他周围的世界,不断发展无意想像和再造想像。事实上,成人的抽象思维和再造能力也是在积累了大量游戏经验的基础上才发展起来的。所以儿童教育家告诉我们:玩是儿童的天职。小时候没有充分玩过的孩子,智力发展也会受到影响。现在心理咨询中常见的“感觉统合失调”现象,也被专家归因为:主要是都市化和小家庭的现代生活模式剥夺了孩子与同龄人一起下水、上树、玩沙子、和泥等进行接近自然的游戏的机会才导致的。
因此对婴幼儿进行早期教育的最好方法是—寓教于玩。当孩子有兴趣在户外摸爬追打的时候,可以引导或带领他们玩一些有利于肢体双侧协调运动、锻炼平衡和灵活性的活动。对大一些的孩子,可以在基本游戏和规则之后,尽可能放手让他参加其他小朋友的游戏。在游戏中,孩子们会有许多想像、创造。通过游戏,孩子能在自然的情况下充分地发展智力,同时学习与他人交往、学习互相谦让、学习共同遵守规则……这些都是将来接触社会时必须掌握的。从这个意义上讲,让孩子在婴幼儿时期有充分玩的机会,可以得到智力与非智力因素的各种训练,同时对预防某些心身障碍和心理问题也是至关重要的。如果以成人的学习形式来教儿童,只能引起孩子对学习的逆反,导致不爱学习。
5.婴儿期的培训要与胎教衔接 现在已经有许多孩子经过了胎教训练。因此生后的教育要注意与胎教的连续性问题。再好的胎教训练,如果没有出生后的不断强化,已经形成的条件反射也会逐渐消退。
对婴儿的早期教育同样要根据孩子的视觉、听觉、嗅觉、味觉、皮肤感觉及本体平衡觉的发展,给予足够的相应刺激。如常听孩子在胎内已熟悉的胎教音乐;经常重复胎儿时的亲子对话内容,并不断更新内容;双手扶着孩子腋下助其跳起或“散步”,以巩固“宫内散步”;可以在生后把无意识的踏步尽早转为皮层的、有意识的踏步行为。所以胎教的效果要巩固,不能一劳永逸。但具体做时,父母也不必很紧张、很累,只要在孩子玩时有目的地做做就可以了。
(二)幼儿心身发展的特点及培训
3~6岁的孩子大脑调节控制能力逐步增强。7岁幼儿脑重已接近成人,神经纤维的髓鞘化已基本完成,语音、词汇明显增多,通过游戏与周围联系增多,并有了一些知识经验。幼儿期的心理特点是认知能力、情感、意志和个性开始形成,并有了一些经验。幼儿期的心理特点是认知能力、情感、意志、个性开始形成,并出现了逻辑思维和判断推理,社会性发展,具有极强的模仿力,活动形式仍以游戏为主。因此对幼儿的培训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父母身教的作用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幼儿好像一架摄像机,把父母的言行都一一记录在心,说不准什么时候就会“放映”出来。父母要意识到这一点,主动建设一种温馨、和谐的家庭气氛。想让孩子将来豁达开朗,自己就不能斤斤计较、对人尖酸刻薄;要让孩子好学上进,自己先得作出榜样。心理咨询中常见有些来反映孩子紧张、焦虑的家长,表现的比孩子更加紧张。因此,对模仿力强、暗示性高的幼儿进行早期培训,最有效的方法是父母以身作则。互敬互爱、对人生和社会的正确认识、言行一致、父母态度的一致、不断克服自身的缺点和不良习惯、积极进取、勤奋、热情等都能为孩子的健康发展做出表率。而父母互相猜疑、怨恨、吵架甚至离异,将给孩子的幼小心灵投下阴影,对孩子的心理健康极为不利。
2.同伴关系的发展 大量的研究表明,同伴关系有利于幼儿社会能力的培养、认知和健康人格的发展,还可以满足幼儿对于爱、归属感及尊重的需要。同伴为幼儿提供了学习他人反应的机会,也是幼儿情感支持的来源。儿童的同伴关系是个信号。同伴关系障碍容易导致消极情感的产生。长时期的消极情感有可能产生人格障碍。所以对同伴关系不好的孩子要更加关心,帮助他与同伴和谐地交往。
3.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幼儿期的情感易变,不善于自己调节。随年龄的增长,在幼儿晚期可以发展起一定的控制能力,并出现高级的社会性情感。幼儿期的情感发展随环境和教育发生着迅速改变。他们喜欢看动画片,崇拜英雄,欣赏美的东西。这时候父母通过引起幼儿情感体验的事物因势利导,可以帮助孩子建立道德感、美感、理智感和稳定的情绪。幼儿期也是人一生个性形成的关键期。一些不良的环境因素或父母的教育失误,都可能形成某些情绪,影响孩子个性发展或造成一生的不幸。
4.关于儿童的心理反抗期 3岁后孩子就出现了独立的愿望,开始自行其是,心理学上称之为“第一反抗期”。这时家长不可强行压制孩子的“倔劲”,以免形成“逆反”,要放手让孩子去尝试、去实践,同时给予孩子必要的指导。在孩子因没经验或不小心弄错、弄坏了事情时,要给予宽慰,鼓励他总结经验教训,继续实践;当孩子受挫折失败时,要及时给予理解和支持。比如孩子为同情接近一个没朋友的小孩而被其他孩子孤立时,要肯定他善良的同情心,同时教他一些方法,使之既不失老朋友,又结交新朋友。幼儿园的孩子有时还分不清想像与现实的区别,说话有时也与事实不符。这时不要轻易说孩子“说瞎话”“撒谎”,那样有碍孩子建立自信和自尊。有时孩子也会把别的孩子或幼儿园的玩具带回家,因为他们对所有制观念还没有明确的理解。出现此类事一定要及时教育,态度要平静、严肃、晓之以理,很快孩子就会明白道理。现在的独生子女智力水平一般较高,但由于缺少同龄孩子间的密切交往,会出现人际交往方面的问题。家长要鼓励孩子多出去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更多积累交往经验,这对以后适应社会是极其重要的。
(张仲华 霍莉钦)
相关知识
儿童心理与康复科
儿童保健与心理健康中心
儿童健康管理系统(儿童健康管理平台)
心理健康百科全书:儿童健康卷
儿童健康保健管理
儿童健康管理师证书
共促儿童心理健康,中国逾50城为庆祝世界儿童日而“点亮”
想要儿童心理健康?孕期饮食很重要
马新东:运动让儿童青少年心理更健康
我区召开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心理健康关爱服务工作推进会
网址: 儿童心理健康 https://www.trfsz.com/newsview84644.html
推荐资讯
- 1男女激情后不宜做哪些事 3842
- 2从出汗看健康 出汗透露你的健 3826
- 3早上怎么喝水最健康? 3623
- 4习惯造就健康 影响健康的习惯 3277
- 5五大原因危害女性健康 如何保 3177
- 6连花清瘟、布洛芬等多款感冒药 2953
- 7男子喝水喉咙里像放了刀子一样 2451
- 810人混检核酸几天出结果?1 2221
- 9第二轮新冠疫情要来了?疾控中 2215
- 10转阴多久没有传染性?满足四个 2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