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系统常见病症状
丁香医生审稿专业委员会同行评议通过
消化系统常见病
发布时间 2021年10月29日
最后修订时间 2023年08月10日
· 上消化道与下消化道疾病的统称。
· 粪便检查是诊断消化系统病的有效方法。
· 避免暴饮暴食和过度节食是预防的关键。
简介
消化系统是什么?
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分泌消化液参与消化食物的消化腺体、与消化活动有关的神经体液组成。主要功能是消化吸收营养物质和排出食物残渣。
消化系统由哪些器官或组织组成?
消化系统分为上消化道和下消化道,以 Treitz 韧带为分界线。
上消化道包括口腔、咽喉、食管、胃、十二指肠、空肠上段、肝脏、胰腺、胆囊,下消化道包括空肠下段、回肠、阑尾、结肠、直肠、肛门。
消化系统疾病是什么?
消化系统疾病包括食管、胃、肠、肝、胆、胰等脏器的器质性和功能性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在临床上十分常见。
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有哪些?
按照消化系统不同器官和组成可将消化系统疾病分为以下几类:
食管疾病:食管裂孔疝、胃食管反流病、贲门失弛缓症、食管异物、食管感染性疾病、食管癌、食管良性肿瘤、Barrett 食管、食管憩室、特发性嗜酸细胞性食管炎等。 胃和十二指肠疾病:消化性溃疡、胃炎、胃癌、胃泌素瘤、胃息肉、胃十二指肠憩室等。 小肠疾病:急性肠炎、肠结核、小肠梗阻等。 结肠疾病: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结肠癌、直肠癌、肠息肉、息肉病、缺血性肠炎、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肠炎等。 胰腺疾病:急性胰腺炎、慢性胰腺炎、自身免疫性胰腺炎、胰腺囊肿、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胰腺癌等。 胆囊及胆道疾病:急性胆囊炎、慢性胆囊炎、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胆石症、胆道肿瘤、十二指肠乳头腺瘤、胆道蛔虫症、先天性胆道畸形等。 肝脏疾病:病毒性肝炎、慢性病毒性肝炎、肝硬化、药物性肝损伤、自身免疫性肝炎、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酒精性肝病、非酒精性脂肪肝病、原发性肝癌、肝脓肿等。 腹膜、网膜、腹网膜、腹膜后疾病:细菌性腹膜炎、结核性腹膜炎、腹腔脓肿、肠系膜上动脉栓塞、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等。 功能性胃肠病:功能性消化不良、功能性便秘、肠易激综合征等。症状
消化系统疾病的常见症状有哪些?
腹痛:腹痛是消化系统疾病常见的症状,不同疾病所表现出来的腹痛的部位、性质、持续时间等不同。腹痛的原因也多种多样,不仅仅见于消化系统疾病,呼吸系统、循环系统、内分泌系统等疾病也可出现腹痛。
吞咽困难:指的是食物或水从口腔到咽喉、或通过食管困难。患者可自觉吞咽时有异物感、无法进食硬质食物等。常见于食管癌、贲门失弛缓症、食管裂孔疝、纵隔肿瘤等。
恶心呕吐:恶心是想要呕吐的感受,呕吐是由于胃肠道和胸腹肌肉的收缩,使得胃肠道内容物从口腔中排出。两者可单独发生,但多数情况下相继出现。消化系统疾病中可引起恶心呕吐的常见于胃炎、胃癌、幽门梗阻、肝胆胰腺的急性炎症、肠梗阻等。但神经系统疾病、泌尿系统疾病、内分泌系统疾病等也可出现恶心呕吐。
腹泻:腹泻一般可认为是异常的液体状粪便或不成形粪便排便频率增加。通常是由于肠道蠕动加速、肠道分泌增多和吸收障碍所致。常见于各种原因所致肠道疾病。
便秘:便秘通常指的是粪质坚硬、排便量少、持久的排便困难、排便频率减少或排便不尽感。每周排便次数 <2 次则需要考虑便秘可能。常见于全身性疾病、功能性便秘、结肠梗阻、神经心理疾病等。
烧心、灼热感:是一种胸骨和剑突后的灼烧感,有时可伴有酸性胃液反流至口腔。常见于胃食管反流病。
嗳气:嗳气指的是进入胃内的空气过多从而从口腔返溢的现象。常见于饮食习惯不良(进食饮水过急)、精神因素,也可见于胃、十二指肠、胆道疾病。
腹胀:腹胀可以是多种疾病的表现,常见的有胃肠胀气、肥胖、腹水、积粪、腹腔内肿物等。
呕血、黑便、便血:呕血表现为红色血性呕吐物或「咖啡渣」样呕吐物。黑便表现为黑色、柏油样的恶臭粪便。呕血和黑便通常提示上消化道的出血。便血表现为排出鲜红色的血便,通常来源于下消化道的出血,但当上消化道出血量过大时,也可排出鲜血。
黄疸:黄疸是由于胆红素沉积导致组织异常黄染的表现。组织黄染可见于巩膜、皮肤。常见于肝脏疾病和溶血性疾病。
消瘦:非主动的消瘦往往是潜在严重疾病的先兆。有临床意义的体重减轻为 6~12 个月内体重减少 4.5 kg、或降幅超过体重的 5% 。常见于慢性炎症或感染性疾病、恶性肿瘤、代谢性疾病、精神疾病等。因此当出现不明原因的严重消瘦时,应尽早就医。
病因
消化系统疾病的常见病因有哪些?
消化吸收功能障碍:胃、小肠、胆道、胰腺疾病均可以导致消化吸收功能异常。常见疾病有小肠消化不良综合征、感染性肠炎、卓艾综合征、慢性胰腺炎等。
胃肠道分泌异常:胃肠道分泌异常主要有胃酸分泌的增多和减少、肠道分泌增加引起的腹泻。常见疾病有卓艾综合征、萎缩性胃炎、感染性肠炎等。
胃肠道传输改变:胃肠道传输改变指的是胃肠道梗阻或胃肠道运动功能障碍。
免疫调节异常:许多消化系统炎症性疾病继发于免疫调节异常。常见疾病有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自身免疫性肝病、自身免疫性胰腺炎等。
胃肠道血供障碍:胃肠道的不同部分由不同的血管供血,当血管堵塞则对应的供血区域会出现相应的疾病。常见的有缺血性肠炎、肠系膜上动脉栓塞等。
肿瘤:不同消化道部分恶变风险不同。胃癌、食管癌、肝癌、结直肠癌、胰腺癌依次位于中国肿瘤发病率前十。
代谢性异常:常见的有非酒精性脂肪肝、药物性肝病。
功能性疾病:功能性疾病指的是没有生化或结构异常的一组疾病,也就是说患者有胃肠道相关的临床症状,但缺乏可以解释症状的病理学或生化学异常。常见疾病包括肠易激综合征、功能性消化不良、功能性便秘等。
遗传:有些消化系统疾病与先天的基因突变或胚胎发育异常有关。常见的有先天性高胆红素血症、肝豆状核变性、先天性胆道畸形等。
感染:消化系统中各个器官均有可能受到感染而致病。常见的急性感染包括急性胃肠炎、急性胆囊炎、急性甲型肝炎、急性乙型肝炎等。常见的慢性感染包括幽门螺旋杆菌所致慢性胃炎、慢性乙型肝炎、慢性丙型肝炎等。感染源包括细菌、病毒、真菌、寄生虫等,因此对应的治疗药物和治疗方式均不同。
诊断
消化系统疾病的诊断,主要依靠哪些检查?
血液检查:针对胃肠道疾病常用的血液检查包括血常规、血沉、C 反应蛋白、肿瘤标志物、电解质、血清胃泌素等。而对于肝病的诊断和随访,血液检查十分重要。最常用的为肝功能试验、病毒性肝炎的血清标志、免疫学指标等。
粪便检查:粪便检查是辅助诊断消化系统疾病的一种简便方法。粪便的形态颜色、粪便中的细胞、粪便的寄生虫及细菌学检查以及粪便隐血试验等,对消化道出血、感染性肠病等起到初步筛查的作用。
影像学检查:影像学检查是消化系统疾病检查重要方式之一。常用的包括超声、X 线、CT、磁共振成像、放射性核素检查等。由于消化系统包括的组织器官众多,所以需要根据不同部位和疾病特点采取不同的影像学检查方式。
内镜检查:电子内镜和超声内镜是诊断消化道系统疾病的重要手段。内镜通过直接观察消化道内腔,可以在直视下诊断溃疡、出血、炎症、肿瘤等各种病变,并可以通过内镜下对病变部位进行活检,协助诊断。
消化道动力学检查:包括食管动力、胃动力、小肠动力、结肠动力的检测。可用于诊断胃食管反流、肠易激综合征、功能性排便异常等疾病。
活组织和脱落细胞检查:通过活组织和脱落细胞的获取,进行病理学检查来明确诊断及评估疾病严重性和活动性。包括肝活组织检查、内镜下病变黏膜活检、脱落细胞检查。
消化系统疾病的内镜检查有哪些?内镜检查各有什么特点?
胃镜:胃镜检查时,将一条可弯曲的内镜通过口腔插入食管、胃、十二指肠球部和降部。是观察上消化道黏膜的最佳方式,同时可以进行活检和内镜下治疗。
普通电子胃镜常规使用咽部麻醉剂,检查过程中患者处于清醒状态无痛电子胃镜则使用静脉麻醉,需要麻醉医生进行麻醉和监护,检查过程中患者处于昏睡状态。
小肠镜:一般指单气囊和双气囊小肠镜,是通过口腔或肛门插入小肠镜,观察小肠黏膜。部分患者通过两个方向的小肠镜的配合,可以观察整个小肠。是大多数小肠疾病理想的诊断方法。
结肠镜:结肠镜检查是通过肛门把可弯曲的结肠镜插入直肠和结肠,部分可到达盲肠和回肠末端。结肠镜是检查结肠黏膜病变的金标准。结肠镜检查时通常会使用静脉麻醉,但对于可耐受的患者和经验丰富的检查者,也可以在没有麻醉的情况下完成检查。
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和胆道镜:ERCP 是经十二指肠镜插到十二指肠降部,从十二指肠乳头开口插如导管,注入造影剂进行胰胆管造影。是目前诊断和治疗胆胰疾病的首选方法。
超声内镜(EUS):超声内镜是在胃肠镜、小肠镜或 ERCP 下利用超声微探头协助疾病诊断。可用于食管癌、胃癌的诊断和分期,确定黏膜下肿瘤的来源和性质,协助诊断胰腺、胆囊、胆管、肝脏疾病,并进行超声内镜引导性下细针吸取细胞学检查、超声内镜引导性下穿刺引流、超声内镜引导性下细针治疗等。
胶囊内镜:胶囊内镜是携带了微型照相机的一次性胶囊,患者口服胶囊内镜后,胶囊内镜在通过消化道并自然排出体外的过程中,拍摄消化道内的图像,医生对图像的分析,对其病情进行诊断。
胶囊内镜检查方便、无创伤、无导线、无痛苦,扩展了消化道检查的视野,克服了传统内镜不适用于老年体弱病人的缺陷,是诊断小肠疾病的首选方法。
但由于胶囊内镜无法进行活组织切片检查、无法进行内镜下治疗、不能对可疑病灶重点观察、检查中存在拍摄盲区,因此无法取代上下消化道内镜检查。
消化系统疾病的影像学检查有哪些?
超声:是首选的非创伤性检查。对于诊断胆囊疾病,尤其胆石症敏感性高,也常用于鉴别梗阻性黄疸的病因、诊断脂肪肝、肝硬化、肝实质占位性疾病等。而彩色多普勒超声(彩超)对肝内血流动力学的评估起重要作用,可用于诊断肝硬化门脉高压、鉴别原发性肝癌等。
X 线:腹部平片可用于诊断胃肠道穿孔、肠梗阻、胆结石等。但单纯的平片检查对消化系统疾病有一定的局限性,所以利用 X 线观察胃肠道的形态和功能往往需要依靠造影检查。X 线钡餐检查和钡剂官场是常用的 X 线下造影检查,可用于诊断和鉴别食管癌、胃癌、消化性溃疡、食管静脉曲张等疾病。
CT:CT 在消化系统疾病的诊断上越来越重要。对肝、胆、胰的占位性病变,如囊肿、脓肿、良恶性肿瘤、结石的诊断起重要作用,对弥漫性病变,如肝硬化、胰腺炎、脂肪肝的诊断也有帮助。
磁共振成像(MRI):由于磁共振成像受到胃肠道蠕动的影响明显,会产生明显的伪影,不利于病变的显示,所以常规胃肠道检查不建议采用 MRI 。但如果确实需要,则检查前的准备和扫描方法的选择非常重要。磁共振胰胆管造影术(MRCP)是诊断胆胰疾病的重要方法,通常会和常规 MRI 同时进行,可替代 ERCP 作为诊断胆道 、胰腺疾病的无创性检查。
治疗
消化系统疾病有哪些治疗手段?
消化系统不同部位的不同疾病发生的病因、机制、病理生理过程有很大区别,治疗方法也各异,详细的疾病治疗方法详见各个疾病,对于一般共性的治疗方法,下面作简单的阐述。
一般治疗: 饮食营养治疗:消化系统疾病的病因往往与饮食有关,因此在治疗上需要注意饮水及食品的卫生质量。同时疾病引起的消化系统症状,往往会引起营养障碍及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因此需要补液甚至需要肠外及肠内营养支持治疗。 精神心理治疗:精神心理治疗在功能性胃肠病的治疗中常见,同时精神紧张又会导致许多器质性消化系统疾病的诱发和家中。因此精神心理治疗在消化道疾病中相当重要,包括解释病情、消除紧张心理,必要时予以心理治疗。 药物治疗: 抗生素:用于消化系统疾病中的感染性疾病,如胆管炎、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等; 抗病毒药物:主要针对病毒性肝炎患者,阻止病情向肝硬化及肝癌发展 抗炎药物:可用于免疫相关的消化系统疾病,如炎症性肠病等。 促胃肠动力药:主要用于胃食管反流病、功能性胃肠病等。 抑酸药:可用于胃食管反流病、消化性溃疡等。 对症治疗:包括补充肠道益生菌、应用黏膜保护剂、镇痛药、止吐药、止泻药、抗胆碱能药物。但这些药物需临床医生根据患者的情况权衡利弊,酌情使用,否则可能掩盖病情,影响基础治疗。 内镜下治疗:内镜下治疗是治疗消化系统疾病的常用的微创方法。包括早癌的内镜下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的内镜下治疗、上消化道异物的取出、消化道狭窄扩张及支架置入、ERCP 下胆管结石和慢性胰腺炎的治疗等。 介入治疗:介入治疗是在影像设备的支持下,将穿刺针等器材直接到达病变部位进行治疗。创伤小,准确性高、并发症小。可用于肝血管瘤、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原发性肝癌、消化道出血等的治疗。 手术治疗:对于经过内科治疗无效或者出现严重并发症的消化系统疾病,手术切除病变部位常常是疾病的根本办法。
生活
消化系统疾病的患者,生活上要注意什么?
戒烟戒酒。
规律锻炼,维持正常体重。
饮食上,避免暴饮暴食,避免过度节食,避免营养不均衡,根据不同疾病的特点在医生的指导下调整饮食。
避免过度劳累,合理安排作息。
慢性病患者根据医生指导,规律用药、定期复查。如有不适,及时就诊。
参考资料
[1] 王辰,王建安.内科学(上册)[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6
[2] 丹·隆戈.哈里森胃肠及肝病学[M].第2版.北京.科学出版社.2018
[3] 姜泊.胃肠病学[M].第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
相关知识
常见症状
疾病症状监测预警系统
老人易得哪些消化系统疾病
消瘦介绍、症状、病因、治疗
孕期常见不适症状
什么症状才是病理性消瘦
消瘦是消耗性疾病的症状吗
孕妇常见的症状表现
常见病的健康管理
孕期常见不适症状如何应对?
网址: 消化系统常见病症状 https://www.trfsz.com/newsview90801.html
推荐资讯
- 1从出汗看健康 出汗透露你的健 3864
- 2早上怎么喝水最健康? 3651
- 3习惯造就健康 影响健康的习惯 3299
- 4五大原因危害女性健康 如何保 3205
- 5连花清瘟、布洛芬等多款感冒药 2965
- 6男子喝水喉咙里像放了刀子一样 2462
- 710人混检核酸几天出结果?1 2229
- 8第二轮新冠疫情要来了?疾控中 2223
- 9转阴多久没有传染性?满足四个 2163
- 10补肾吃什么 补肾最佳食物推荐 20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