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体育与健康》课程概况

《体育与健康》课程概况

来源:泰然健康网 时间:2024年11月25日 22:44

课程名称:高校体育与健康

课程类别:公共基础课

学分:2

学时:36

适用专业:高职专科                         

授课单位:体育艺术部

考核方式:考察

编班方式:选项编班授课

现开设课程:田径、足球、篮球、排球、乒乓球、羽毛球、啦啦操、体育舞蹈、瑜伽、健身健美、飞盘、冰壶

1.制订课程标准的依据

《大学体育》课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教育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的精神,是学校教学计划内的课程体系重要组成部分,是高等学校体育工作的中心环节。课程面向全校所有本科学生,通过体育教学和健身锻炼的全过程,使学生掌握一定的体育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技巧,养成经常锻炼身体的习惯和终身体育的意识和行为。课程强调健康教育和终身体育的理念,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人才的重要途径。

2.课程的性质与作用

2.1课程性质

体育课程是大学生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通过合理的体育教育和科学的体育锻炼过程,达到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和提高体育素养为主要目标的公共必修课程;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等学校体育工作的中心环节。

体育课程是寓促进身心和谐发展、思想品德教育、文化科学教育、生活与体育技能教育于身体活动并有机结合的教育过程;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的重要途径。

2.2课程作用

体育与健康课程对于提高学生的体质和健康水平,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素质劳动者,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1.增进身体健康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提高对身体和健康的认识,掌握有关身体健康的知识和科学健身方法,提高自我保健意识;坚持锻炼,增强体能,促进身体健康;养成健康的行的生活方式。

2.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在和谐、平等、友爱的运动环境中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和情感的愉悦;在经历挫折和克服困难的过程中,提高抗挫折能力和情绪调节能力,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在不断体验进步或成功的过程中,增强自尊心和自信心,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形成积极向上、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

3.增强社会适应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理解个人健康与群体健康的密切关系,建立起对自我、群体和社会的责任感;形成现代社会所必需的合作与竞争意识,学会尊重和关心他人,培养良好的体育道德和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爱国主义精神学会获取现代社会中体育与健康知识的方法。

4.获得体育与健康知识和技能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体育与健康的基本知识和运动技能,学会学习体育的基本方法,形成终身锻炼的意识和习惯;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不同需求,选择个人喜爱的方法参与体育活动,挖掘运动潜能,提高运动欣赏能力,形成积极的余暇生活方式。

3.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关系

3.1先修课程及联系

先修课程主要有:中学体育。

3.2后续课程及联系

全面贯彻素质教育,加强意志品质、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组织纪律性、责任心和荣誉感等方面的教育,培养学生创新、奋进和进取的精神。传授体育与健康的基础知识,加强学生自学和实践体验,使学生不断树立健康的意识,养成坚持锻炼的习惯。为终生体育锻炼和服务今后的职业生涯打下坚实的身体基础。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尽可能满足学生对体育学习的要求,使学生在心情舒畅,愉快的气氛中接受和完成体育与健康教育的教学任务。

扩展学生的体育技能知识,不断提高学生对各种体育运动竞赛的兴趣及观赏水平。

不断提高学生的心肺功能,加强肌肉力量、肌肉耐力、速度、灵敏和柔韧性等体能的锻炼,同时结合不同运动项目全面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更好地促进健康水平的提高。

4.课程设计的基本理念

(一)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体育与健康课程以促进学生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整体健康水平的提高为目标,构建了技能、认知、情感、行为等领域并行推进的课程结构,融合了体育、生理、心理、卫生保健环境、社会、安全、营养等诸多学科领域的有关知识,真正关注学生的健康意识、锻炼习惯和卫生习惯的养成,将增进学生健康贯穿于课程实施的全过程,确保"健康第一"的思想落到实处,使学生健康成长。

(二)激发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

学校体育是终身体育的基础,运动兴趣和习惯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坚持锻炼的前提。无论是教学内容的选择还是教学方法的更新,都应十分关注学生的运动兴趣,只有激发和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才能使学生自觉、积极地进行体育锻炼。因此,在体育教学中,学生的运动兴趣是实现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和价值的有效保证。

(三)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体育与健康课程关注的核心是满足学生的需要和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促进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人的成长。从课程设计到评价的各个环节,始终把学生主动、全面的发展放在中心地位。在注意发挥教学活动中教师主导作用的同时,特别强调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体现,以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潜能,提高学生的体育学习能力。

(四)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

体育与健康课程充分注意到学生在身体条件、兴趣爱好和运动技能等方面的个体差异,根据这种差异性确定学习目标和评价方法,并提出相应的教学建议,从而保证绝大多数学生能完成课程学习目标,使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学习和成功的乐趣,以满足自我发展的需要。

5.课程的教育目标

5.1课程目标

本课程以立德树人为宗旨,严格落实的学校体育工作方针,开展以体育课堂教学为主体,以课外体育活动和运动队业余训练为辅助的体育教育。通过教学促进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不断提高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培养大学生体育锻炼自主意识,建立正确的体育观念,使大学生掌握锻炼身体的基本技能与方法,养成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通过参与体育教育活动,培养学生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

运动参与目标:积极参与各种体育活动并基本形成自觉锻炼的习惯,基本形成终身体育的意识,能够编制可行的个人锻炼计划,具有一定的体育文化欣赏能力。

运动技能目标:熟练掌握两项以上健身运动的基本方法和技能;能科学地进行体育锻炼,提高自己的运动能力;掌握常见运动创伤的处置方法。

身体健康目标:能测试和评价体质健康状况,掌握有效提高身体素质、全面发展体能的知识与方法;能合理选择人体需要的健康营养食品;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具有健康的体魄。

心理健康目标:根据自己的能力设置体育学习目标;自觉通过体育活动改善心理状态、克服心理障碍,养成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运用适宜的方法调节自己的情绪;在运动中体验运动的乐趣和成功的感觉。

社会适应目标:表现出良好的体育道德和合作精神;正确处理竞争与合作的关系。

5.2课程具体知识、能力、素质目标

运动参与目标: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能独立制订适用于自身需要的健身运动处方;具有较高的体育文化素养和观赏水平。

运动技能目标:积极提高运动技术水平,发展自己的运动才能,在某个运动项目上达到或相当于国家等级运动员水平;能参加有挑战性的野外活动和运动竞赛。

身体健康目标:能选择良好的运动环境,全面发展体能,提高自身科学锻炼的能力,练就强健的体魄。

心理健康目标:在具有挑战性的运动环境中表现出勇敢顽强的意志品质。

社会适应目标: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主动关心、积极参加社区体育事务。

6.课程内容与要求、学时分配

6.1课程内容与要求

本课程面向一、二年级本科学生开设体育必修课,每周2学时,每学时45分钟,经考试合格,实行学生自主选择项目学习,每学期开设项目不少于8项,包括足球、篮球、排球、乒乓球、羽毛球、网球、田径、健美操(瑜伽)等。教学内容包括:理论知识、专项技能、身体素质三部分。

教学要求身体素质锻炼贯穿始终,目的是使学生通过该项目的学习中,在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五个学习领域中有所提高,掌握科学锻炼的基本知识,技术,培养其锻炼的兴趣和习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培养学生独立锻炼的能力为终身体育打下基础。(如下表)

序号

教学内容

教学要求

建议学时

重点难点

教学方法和手段

1

理论知识:(1)体育发展史及奥林匹克知识(2)学校体育相关文件及《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要求(3)科学运动方法及运动损伤的防治(4)相关运动项目竞赛规则及裁判法(5)体育理论考试

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体育健身原理及体育的功能,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强化学生的体育健身意识,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挖掘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加强大学生思政教育。

4

《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要求以及运动损伤的防治

教学方法:讲授、演示、启发、讨论相结合。

教学手段:课堂讲授以板书为主,以课堂练习和课后自学为辅。

2

专项技能:足球、篮球、排球、乒乓球、羽毛球、网球、田径、健美操、瑜伽等(根据学生体育兴趣,自主选择运动项目,分专项班教学)

通过各专项技能学习,使学生掌握基本运动技能和健身方法,自觉进行合理锻炼。

提高欣赏专项高水平比赛能力。

28

专项运动基本技术、战术。

培养专项运动锻炼方法和终身体育意识

教学方法和手段:讲解示范、分组练习,教学比赛等启发式、体验式教学方法

3

身体素质:根据《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实施办法的规定,组织学生进行体质健康测试及体能训练课发展学生速度、耐力、力量、柔韧和灵敏协调等身体素质。

将身体素质锻炼融入课堂教学之中,不断增强学生基本身体素质

课外4(借用第四学期)

培养学生身体基本素质全面协调发展及有效加强学生心肺功能。

教学方法和手段:讲解示范、分组练习,教学比赛等启发式、体验式教学方法

6.2学时分配

章节题目

总学时

理论

学时

实践

学时

备注

1

篮球

72

8

64

选项一学年

2

排球

72

8

64

选项一学年

3

足球

72

8

64

选项一学年

4

田径

72

8

64

选项一学年

5

乒乓球

72

8

64

选项一学年

6

羽毛球

72

8

64

选项一学年

7

瑜伽

72

8

64

选项一学年

8

啦啦操

72

8

64

选项一学年

9

体育舞蹈

72

8

64

选项一学年

10

健身健美

72

8

64

选项一学年

11

冰壶

72

8

64

选项一学年

12

飞盘

72

8

64

选项一学年


合计

144

16

128

任选两项(两学年)

7.考核及成绩评定方式

7.1考核方式:考查

7.2成绩评定办法

(1)成绩评定构成:

平时成绩:课堂表现(出勤、参与度与进步幅度)  权重10%;课外体育锻炼(完成周3次课外体育锻炼)  权重10%

技能成绩:所选项目专项技能一考核。权重20%;所选项目专项技能二考核  权重20%

体质健康成绩:根据《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实施办法的规定,组织学生进行体质健康测试所得成绩。权重30%

理论成绩:所选项目本身的知识、理论,科学运动方法及运动损伤的防治,相关运动项

目竞赛规则及裁判法等体育基础理论知识。权重10%

相关知识

体育健康课程
体育保健课程简介
体育健康课程Ⅰ—一生的健康锻炼
体育与健康新课程标准学习领域的五个目标?
《体育(瑜伽)》课程标准
体育课程目标
心理健康课程
《全球健康与全健康》课程前沿讲座暨全球健康与全健康教育教学研讨会成功举办
第一章 环境与健康概论
亚健康大学生亚健康人体亚健康概论教学ppt课件.ppt

网址: 《体育与健康》课程概况 https://www.trfsz.com/newsview92853.html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