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呵护过敏体质的宝宝,可以从这些小事做起——

呵护过敏体质的宝宝,可以从这些小事做起——

来源:泰然健康网 时间:2024年11月26日 02:46

过敏是指人体对一些外来物质,如细菌、病毒、尘螨、食物等产生的过度免疫反应,可以表现为皮肤的症状,如皮疹、瘙痒,也可表现为消化道症状,如呕吐、腹泻、便秘。宝宝过敏与遗传因素有关,也与免疫系统发育尚未完善有关。冬季居家期长,空气流通少、相对封闭的室内环境容易引发小儿呼吸道过敏;年节美食丰富,稍不注意,“敏宝”就可能吃进了过敏原……为此需要家长们特别注意,一旦出现症状,可不能当作小感冒、小毛病听之任之。新年第一期“育之有道”干货大放送,就和家长们分享一些预防、护理过敏以及部分幼儿常见疾病的小知识,帮助您更加得心应手地照料宝宝、开启新一年的成长“进阶”路!

过敏

6步缓解宝宝尘螨过敏

按照以下步骤,宝宝尘螨过敏症状会缓解,且能明显减少TA需要使用的药物。

(1) 用防螨床罩或防螨材料把宝宝的床垫和枕头包起来。不要给TA用毛绒绒的被子,改用棉质的。

(2) 每周用热水(55℃左右)洗涤一次宝宝的床上用品,消灭尘螨。

(3) 可少玩绒毛玩具。宝宝爱不释手的玩具,每周用热水洗涤或放到冰柜里冻一夜来消毒。

4) 每周给宝宝的房间吸尘,清洁时不要让TA在房间里。

(5) 把地毯换成光滑的地板。

(6) 在使用空调的季节里,可适当使用加湿器,每月清理或更换过滤网,每年秋季清理供暖系统的暖风管道。

▲(节选自“育儿周周看”第67周)

4招应对宝宝的食物过敏反应

(1) 如宝宝出现严重的食物过敏反应:有呼吸问题、面部或嘴唇肿胀、皮肤上出现明显红疹,或者进食后呕吐严重或腹泻,应立刻拨打急救电话。

(2) 如果宝宝总是在吃过某种食物后2小时之内出现过敏症状,就应带TA去医院诊断是哪种或哪些食物使TA不适,明确是否属于免疫反应(指食物过敏)还是无法消化这种食物(指食物不耐受)。

(3) 确诊宝宝对某种食物出现了过敏反应,必须请教医生,学会处理措施。

(4) 让每个可能照顾宝宝的人(如保姆等),都了解TA的食物过敏情况及处理方法,牢记应避免吃哪些东西。

▲(节选自“育儿周周看”第68周)

过敏体质宝宝的护理

(1) 建议带宝宝看一次过敏专科,细心观察每次发病情况,找出过敏原因。过敏原在幼儿期主要为食物(如海鲜、鸡蛋、牛奶花生、巧克力等),其他还有尘螨、花粉过敏等。

(2) 重在预防。家庭环境要保持整洁,尘螨、霉菌和蟑螂都是常见过敏原,同时也需避免接触过敏性食物和其它过敏原。

(3) 不自行乱用药(保健品),谨防药物过敏。

(4) 加强运动,提高宝宝免疫力。

▲(节选自“育儿周周看”第133周)

肺炎、扁桃体炎、感冒 

预防小儿肺炎的方法

(1) 按时带宝宝接种疫苗。

(2) 注意卫生。经常洗手、给宝宝准备专用的杯子和器具、定期清洗家里所有可能被病原菌污染的地方,比如电话、玩具、门把手等。

(3) 避免宝宝吸入二手烟。

(4) 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注意通风,让宝宝坚持户外活动,多晒太阳,增强对冷空气的适应能力,提高身体抵抗力。

▲(节选自“育儿周周看”第102周,适用于约2岁大的宝宝)

扁桃体炎的预防及护理

(1) 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帮助宝宝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平时多去户外活动,提高抵抗力。

(2) 加强营养、疏通大便,尽量吃清淡、容易消化的食物,局部使用医嘱药物,如喷雾剂、含片等,有发热症状时,多给宝宝喝水。

(3) 一般采取保守治疗,严重、反复发作的扁桃体炎可考虑手术治疗,建议咨询医生。

▲(节选自“育儿周周看”第142周,适用于约33个月大的宝宝)

4招预防宝宝感冒

(1) 运动前给宝宝背部垫上毛巾,出汗后取出擦干身体,或更换衣服。

(2) 防止室内外温差过大。

(3) 坚持每天带宝宝出去玩一会,即使是冬天,也要在中午太阳好的时候出去晒太阳。

(4) 在流行病高发季,尽量选择户外活动,少去室内游乐场。

▲(节选自“育儿周周看”第191周,适用于约44个月大的宝宝)

更多精彩干货,欢迎移步登录“育之有道”浏览取用!登录APP时,请宝爸宝妈正确填写宝宝年龄等信息,以便收到系统为您精准推送的养育建议哦!

</

相关知识

宝宝感冒不易好?可能是过敏!中医调理小儿过敏体质
宝宝皮肤过敏怎么办 这些方法让你远离过敏
早产小心!提前“出仓”的宝宝需要更多呵护
3个小妙招教你如何呵护宝宝的健康
宝宝吃秋葵会过敏吗 秋葵怎么处理避免过敏
胎教的四大好处,这才叫让宝宝赢在起跑线
孕期保健:呵护孕妈与宝宝的健康之旅!
国庆带娃不NG!“童年故事”营养补充剂,守护宝宝健康出行每一步
护理宝宝有哪些误区
这些食物宝宝不宜过早吃

网址: 呵护过敏体质的宝宝,可以从这些小事做起—— https://www.trfsz.com/newsview97298.html

推荐资讯